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重庆青年人才论坛论文
1第五届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12)发挥产业聚集优势打造中国名柚之都——浅谈梁平柚产业发展思路【内容摘要】梁平柚为全国三大名柚之一。梁平柚产业“基地建设已具规模,产业发展开始起步,市场开发初显雏形,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为此,笔者建议:梁平柚基地建设应以“三品一标”为重点,产业发展应以集群开发、生产、销售为核心,市场开发应以构造综合性的专业市场为依托,文化创意应以挖掘、整理、提升、打造、宣传柚文化为背景,发挥柚产业的集聚效应,着力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名柚之都”。【关键词】梁平柚产业链集聚效应创意农业产业发展梁平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地处三峡库区中枢地带,幅员面积189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6万亩,总人口91万。地貌以山区为主,兼有山、丘、坝。常年平均气温16~18℃,年降水1200~1500毫米,日照时数1336小时,无霜期270天,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梁平柚是梁平农业中的龙头产业,全国三大名柚之一,全县现有梁平柚生产面积13万亩,800余万株,常年产果6.5万吨,产值1.5亿元。本文在探寻梁平柚历史,梳理梁平柚发展现状,问诊梁平柚产业不足的基础上,拟从“基地建设、产业发展、市场开发、文化创意”等方面,探索破题梁平柚产业发展之路。一、“寻根”柚乡柚文化,追溯梁平柚产业发展历史(一)溯中国名柚之都渊源,忆梁平柚产业发展历程梁平柚栽培历史悠久。据四川省档案馆资料和《梁山县志》记载,梁平柚系清朝乾隆末期,由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进士、在福建邵武县任知县的梁山人刁思卓引进,植于梁平县梁山镇(现梁山街道)内。在梁平特定的自然条件下,逐步形成蜜香浓烈、纯甜嫩脆、独具特色的梁平柚品种,在清朝就被征为御柚。与广西的沙田柚、福建的文旦柚一起被誉为“全国三大名柚”。梁平柚产业发展建设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1985年县委、县政府为发展“三高”农业,作出了在全县发展建设梁平柚生产基地10万亩、500万株的决议。从此,梁平柚生产基地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每年以新植梁平柚柚苗100万株的速度推进。到1992年,全县共栽植柚苗540万株,栽植面积达到10.8万亩。1995年,县人大又通过了“关于推进2梁平柚产业化建设进程”的决议,使梁平柚产业发展重心从“重栽”转移到“重管”上来,产量迅速增长,由原来的750吨上升到1.5万吨。到2006年底,在全县又新植虎蜜柚柚苗220余万株、2万余亩。至此,全县柚子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3万亩、800万株。(二)看中国名柚之都雏形,梳梁平柚产业发展现状梁平柚通过历代梁平人民不懈努力发展,已成为梁平农业中的特色优势产业,梁平农业产业中的名牌。2004年6月,梁平县荣获国家农业部颁发的“全国名柚之乡”称号,享誉全国。1.基地建设已具规模(1)基地规模优势凸显。全县柚子栽植面积已达13万亩、800万株,年产果6.5万吨,产值1.5亿元,基地建设已具规模。全县有30个乡镇(街道)盛产梁平柚,其中,栽植20万株柚树以上的基地乡镇(街道)有20个,合兴镇、荫平镇栽植柚树近100万株;5万株柚树以上的专业村有100个,人均拥有柚树100株以上的科技示范户达1000户。(2)柚果品质不断提升。一是建立了梁平柚品种选优提纯机制。年年开展梁平柚选优鉴评活动,对果大、形正、瓣型整齐、无核、优质丰产的单株,实行挂牌重点保护;二是加大了低劣质柚树改造力度。对产值量低、苦麻味重、商品性差的柚树,利用选优单株枝条进行高接换种改造。对老弱柚树实行淘汰新植,从源头上减少劣质柚生产;三是发布和推广了生产技术标准《梁平柚生产技术规程》(DB500228/T001-2007)。开展梁平柚技术专场培训,理论讲解和现场操作示范相结合,切实解决广大果农在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四是严格执行农业部颁布的《梁平柚质量标准》(NY/T699-2003);五是取得了梁平柚“无公害农产品”(WGH-07-05868)的产品认证,在销售中推广了“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目前正在申报梁平柚绿色食品认证;六是取得了农业部梁平柚地理标志产品认证(AGI00020)和梁平柚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第7689572号),为梁平柚的销售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品质基础。(3)果农收入稳步增长。梁平柚适应性强、优质丰产,栽植后三年挂果,五年丰产,亩产可达2~3吨,亩产值在4000元以上,远高于粮食作物。据统计,仅柚果鲜销而言,收入最高的农户已达到8万多元;全县收入上万元的有1000余户;收入5000元以上的有3000余户。如今,众多农民的“小洋楼”矗立在翠绿柚园之中,成为新农村的靓丽风景线,梁平县更因此得到了“中国经果林之乡”的美誉。3(4)专业化组织程度逐步提高。目前,全县组建了梁平柚专业合作社、协会、联合社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20余个,入会社员达2万多户。这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完善的章程和各种规章制度,年年开展技术培训,不定期发布产品销售信息,帮助联系水果经销商和组织运销大户,已成为梁平柚产业化建设的重要平台。2.产业发展开始起步组建了梁平柚销售龙头企业重庆龙滩梁平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了“双桂牌”商标,制作了礼品盒、礼品箱、纸箱、塑料袋、网袋包装,购置了水果清洗机、包装机械,对梁平柚进行规模化、商品化的包装、销售。3.市场开发初显雏形实施“公司+基地+农民”的经营模式,实现了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在重庆、成都、南充、武汉、宜昌等大中城市设立了多个销售网点,拓展了梁平柚销售市场空间。4.文化创意进入视角清人对梁平柚曾有的这样描述:“其色金黄,柠檬不能比其艳,红桔不能比其雅;其香幽馥,置于舍内,异香满室,置于园中,香飘十里;其味甘醇,桔莫能比其甜,梨不能比其清;其形肥美,诸果莫及……”。而关于张果老云游四海,宝葫芦金丹落地梁平成柚树和王母娘娘小孙女偷来蟠桃仙种成柚树的传说也时常听老农摆谈。梁平柚自古以来就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氛围,配合“西南佛教禅宗祖庭”双桂堂的佛理文化,被誉为“梁平三绝”的梁山灯戏、梁平年画、梁平竹帘地方传统文化,文化资源不可不谓丰富至极。而每年举办的柚花节、采柚节等柚文化创意新新产业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角,并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三)察中国名柚之都地位,看梁平柚产业成绩斐然中国是柚类的原产地,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柚类生产的有利条件。最北限于河南省信阳及南阳一带,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和长江流域诸多省市广有栽培。中国柚类分布区中心产区名包括省市代表品种东南沿海柚区福建、浙江、台湾琯溪蜜柚、玉环柚、四季柚、晚白柚华南柚区广西、广东沙田柚及其类型西南柚区四川、重庆、湖南、贵州通贤柚、脆香甜柚、凤凰柚、龙安柚、龙都早香柚、梁平柚、垫江白柚、沙田柚、五布柚、安江香柚4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加强了对柚类生产的领导,制定了柚类发展规划,组建了全国柚类科研生产协作组,加强对柚类生产科学技术指导。目前,一大批优质柚类新品种如梁平虎蜜柚、福建平和琯溪蜜柚、浙江玉环文旦柚等在国内国际市场崭露头角。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在中国的生产中采用的柚类品种有近百个,其中梁平柚、琯溪蜜柚等7个名柚品种占据栽培总面积的80%左右。梁平柚从福建引入梁平栽培,在梁平的自然气候环境下,经200多年栽培并逐步优化而成,资源独有。经相邻的万州、忠县、垫江以及四川省的达州市、江油市、彭水县、湖北省宜昌市等地引种栽培,所产果实品质均不及梁平优秀,区域优势非常明显。梁平柚果实高肩平顶,形状美观。色泽橙黄,皮薄芳香,果肉纯甜,细嫩化渣。多次荣获四川省优质水果奖、重庆市首届名柚展评第一名、全国第五次、第六次柚类评比“金杯奖”、“金牌奖”、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奖和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等多项殊荣。二、“问诊”中国名柚之都,正视梁平柚产业发展不足近年来,在先进农业设施设备、生产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下,各种名、特、新、优水果大量上市,给传统果品形成强大的市场冲击,出现了全国性的柑桔“卖难”。梁平柚也不例外,售价下降、市场萎缩,产业发展停滞不前,在基地建设方面,与“三品一标”(无公害柚品、绿色柚品、有机柚品,标准化生产)要求还相距甚远;在产业发展方面,产业链条短,为单一初级柚果产品,未形成柚类综合深加工系列产品,未打造柚品专业开发园区,未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态势,未凝聚产业聚集优势;在市场开发方面,各自为阵,未打造具有一定规模的集柚果、柚品、柚木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市场;在文化创意方面,尚未深度挖掘、整理、研究、开发、宣传梁平传统地方文化、佛理文化和柚文化。(一)基地建设尚需规范一是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在生产上仍以农民一家一户的小农粗放型生产为主,规模小,管理粗放,果实品质优劣混杂,商品化程度低。业主制、专业化承包少,缺少规模化的梁平柚标准示范园。二是合作经济组织运转不畅。由于缺乏资金长效投入机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转困难,未能很好地起到长期指导、帮助果农生产、销售的作用。三是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科技投入严重滞后,没有一支与之配套的专业研究、开发队伍。县级专业技术人员紧缺,乡镇无专职果树技术员,果农生产技术不能得到及时指导。5四是产业建设投入不足。政府重基地建设投入,对产品研发、市场开发、文化创意等方面投入较少,形成重“基地建设”,轻“生产管理”、“市场销售”、“综合加工”的尴尬局面,导致了梁平柚滞销,产业发展受阻。(二)产业链条尚要完善国内柚类水果加工起步较迟,梁平柚的加工开发更是空白。现有果品只能靠果农进行简陋的贮存和市场鲜销,一旦果实失水,极易粒化腐烂,损失严重。特别是每年有近总产30%的食用性较差的无法销售小果用来做有机肥料,资源浪费大,未能发挥梁平柚产业应有的效益,严重挫伤了广大果农的种柚积极性。同时,商品化处理能力不足。龙头公司缺乏实力,信息不畅,市场拓展能力弱,包装档次不高,品牌不响亮。部分生产大户、营销大户直接将柚果运到市场销售,散装混级堆卖,给顾客留下了“贱卖”的印象。虽然去年龙滩梁平柚有限责任公司购买了水果清洗机、包装机械等设备,但其加工包装能力仅几百吨,与梁平县年产果6.5万吨的产量差距甚大,商品化处理能力明显不足。(三)市场开发尚未强化一是全县目前还没有综合性的集柚果、柚品、柚木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市场,也无专业梁平柚销售人员,缺少农产品销售经纪人;二是专业合作社、协会没有形成长效投入机制,市场带动能力弱;三是虽然在县委、县府的支持下,举办了独具柚乡特色的柚花节、采柚节、订货会等系列文化活动,但由于刚刚起步,成效还不是很明显。(四)文化创意尚待开发梁平柚文化、佛理文化、传统地方文化源远流长,但目前尚未对其进行深度挖掘、整理、提升。三、“破题”中国名柚之都,夯实梁平柚产业基础要打造中国乃至世界的“名柚之都”,梁平柚产业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坚持可持续发展。在基地建设上应着力打造一批规模化、规范化的生产示范柚园;在生产管理上应以“三品一标”为重点,实现标准化生产,确保柚果品质;在市场开发上应以构造综合性的专业市场为依托,树品牌、建名牌,扩销路、占市场,同时以此为契机配备一支市场拓展能力强的营销队伍,培养一批农村自己的农产品销售经济人;在加工开发上应积极引进企业投资,对梁平柚实现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在文化创意上应充分挖掘、整理、研究、开发和宣传柚文化传统地方文化、佛理文化,拓展柚产业的聚集效应,进而破解制约梁平柚业发展的难题,夯实柚产业发展的基础。6(一)夯实基地建设基础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大力开展柚果的标准化生产,着力打造无公害柚品、绿色柚品、有机柚品,提升柚果品质,提高柚果美誉度,并为深加工提供优质原料。1.大力推行管护组织化整合现有的县、乡、村梁平柚专业合作社、协会为一个大的梁平柚协会,发展紧密型的梁平柚专业合作组织,通过统一生产、统一销售,提高生产效率,延长产业链条,促进梁平柚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让专业合作组织真正起到“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作用,使其既能代表果农,更为广大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服务内容包括技术培训、技术指导、信用合作、农资供应、产品的分级包装销售和福利保险,与广
本文标题:重庆青年人才论坛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34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