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5篇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5篇本次征文以“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为主题,引导广大读者、观众通过对过年集体记忆的书写,抒发共同的乡愁,重新审视春节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宝贵价值和独特作用,今天网友给大家分享的“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5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1一年一度的春节是每一个中国人最期待的节日,也是一家老小团圆最重要的节日。我在这春节里也享受着浓浓的年味。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所以一进腊月,家家户户都开始忙开了,我们家自然也不例外。于是我一接到放寒假的指令就马不停蹄地飞奔老家,最开心的就是和爷爷一起上街。爷爷一大早就骑着电动三轮车载着我,上街购置各种各样的年货:春联、烟花,还有各种口味的糖果和水果等等。直到三轮车的后备箱都放不下,我俩才心满意足地回家了。虽然这样的场景每年都在重复上演着,可我的心里依旧感到满满的新鲜和幸福,大概这就是年特有的味道吧!购置好了年货,到了腊月廿三,送完了灶王爷,我们家就到了最忙碌的时刻,全家出动开始做过年的包子了,在我们老家,包子称作馒头。爷爷奶奶拿出早几天就准备好的发酵引子,搬出一盆盆现做好的馅料,咸味的有荠菜肉馅、萝卜丝肉馅、青菜肉馅,甜的有红豆沙馅、黑芝麻馅,爷爷说这象征着五福临门,多好的寓意啊!接着邻居们也来帮忙了,只见他们把面团分割出均匀的小份,然后摊开面皮,包上馅料,把皮子折成均匀的十几道褶子,聚拢、捏紧,一个圆滚滚、白胖胖的包子就做好了,然后再把它们一个个摆好在蒸笼里,摆满围成一个同心圆。这时候大灶上的水也烧开了,蒸笼放在大锅上,大火烧开几十分钟之后,屋子里被一时半会散不开的水汽氤氲的烟雾缭绕,随着揭开蒸笼,面香夹杂着菜香立刻让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蒸好的豆沙包,顾不上烫,一口咬下去,软软的面皮裹着豆沙的香甜吃到我的嘴里,滑进我的胃里,把我的馋虫全部引出来了,三下五除二,香甜的包子就这样被我“消灭”了,真甜呀!我想,我吃进去的是包子,到达我内心深处的却是家里才有的年味吧!这种味道是期待、是忙碌、是团圆、更是深植在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幸福!这不,吃着吃着,在外上班的爸爸妈妈回来了;吃着吃着,最热闹的大年三十就来了,和家人一起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伴随着窗外此起彼伏的爆竹声,新的一年就这样来了!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2“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这么完美的诗句,才配得上过年的喜庆。今年我也过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年,今年我去外婆家过年。外婆家过年总是特别热闹,红红火火的。每当过年的时候,每户人家都会商量到集市上买什么东西。集市上卖东西的人多,买东西的人也多,你挤我,我挤你。挤得我都快变形了。在除夕那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挂春联,在大门正上方和两侧挂对联,还挂一些祝福的成语。而且每个房间上都要贴,贴成语也是很有讲究的。比如厨房是贴五谷丰登,丰衣足食之类的。吃年夜饭时,每个人都会说一句祝福语。然后喝一杯水或酒。送上美美的祝福。相互倾诉自己这一年的的事情,分享着酸甜苦辣。晚上,吃完饭我们小朋友就可以尽情地玩耍。“呯——呯——”几声烟花爆炸声传到我们的耳朵里。我们怀着好奇的心,跑出门外,看见天上有一朵绽放的“花朵”,是那么好看!大人点燃了烟花。那烟花开始先冒了一些烟,之后只听到烟花在空中发出爆炸似的声音。我们开心地看着,看见那火花冲上了天,“呯”的一声,变成了绽放的“花朵”。每次烟花放的时候,都是不同的颜色,五彩斑斓,美丽极了。抬头看,像一块巨大的黑布上有几滴彩色的颜料一样。我自己都感觉好像一场梦。如果这真是梦,我都不想醒来。玩耍过后,每个大人会在孩子睡的房间里用红包装着压岁钱。每个孩子都很好奇,大人会给多少压岁钱?这压岁钱象征吉祥如意,也是大人送给我们的美好的祝福。这天晚上,我做了甜甜的梦。期待明天的到来,会给我们无限精彩。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3说到记忆中的味道,大部分人想到的肯定是什么吃的,喝的,什么香水之类的,但是我今天想写的味道可不单单是味道,而是我们家喻户晓的年味。以前那时候过年我们都是和家里人一起出去旅游,一起到外面去去见识外面的风光,团聚,吃一顿大餐。有时候还会去酒店泡泡温泉。但是因为今年的疫情,我们全国人民无奈只能被困在家里面了。虽然疫情阻挡的了我们家人之间的距离,但是阻挡不了我们人和人之间过年的热情。在疫情这么严重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依然团聚在一起,虽然无法出去在过年,但是我们在家里该吃的吃,该喝的喝,享受着家人团聚的幸福,十分开心。虽然过年我们出不去了,但是我们依然感受着家庭团圆的温暖。只是方式不一样了而已。以前过年全国各地都会响起一阵又一阵的鞭炮声,但是今年由于疫情和法律的原因鞭炮声似乎少了很多。虽然没有了鞭炮那硝烟的味道,但我们却又迎来了另外的热潮—电子鞭炮。就连网上也可以常常看到有人发的视频,使用电子鞭炮,鞭炮声发出声音和我们的鞭炮简直一模一样。以前凡是过年就肯定会有很多人过来串门儿,但是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没人过来串门了。没人串门儿,有利也有弊。利就是今年我们保住了一大笔资金,但是就是今年过年家中似乎冷淡了许多。记忆中的年味是热闹的,是非凡的,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但是因为今年的疫情,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往日的非凡,但是有了更多的特殊意义,因为今年的过年虽然没有亲友的团圆,但却是一场全国同心疫情攻坚战。今年过年的味道,虽然和记忆中的味道差了很远,但是对于我们而言更多的是和父母更多的陪伴。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4你可曾体会过年的味道?体会在12点钟声敲响之时,在和家人共度除夕之刻,在一年伊始之际,那热闹的氛围?年的味,道不尽!记得小时候,过年是最开心的时刻。早早地,爸爸和妈妈就同我一起来到乡下奶奶家,和爷爷奶奶一起准备年事。我最喜欢的,就是看大路上那些卖年画、卖“福”字的摊子。铺天盖地的红,像是一簇簇小火苗,红得让你欢喜,红得让你透不过气来。小火苗烧着,烧着,年的味道也随之散开,布满街巷,布满村庄,弥漫在老村的空气中。时间在这时候也是欢快的。它马不停蹄地赶着,二十八、二十九,还未察觉,就到时了大年三十。这时候,家里的走廊上总是挂着爷爷风干的猪头肉,奶奶和妈妈总是在厨房里切着菜,爸爸则拿着用剩的红纸一笔一画地教我写毛笔字。总算熬到了春节联欢晚会开始的时候,大家一齐围着那台“大屁股”小电视,边欣赏节目边互相交谈。这时候,空气中总会充满着年夜饭和爆竹的味道,包围着我们,包围着村庄里的每一个人。过年,烟花必然是少不了的角色。我总是一吃完饭,就“召集”亲戚家的同龄小孩,一起放烟花。打火机自然是不敢碰,只好用香头来点。每次点的时候都得小心翼翼的,生怕火花突然喷出,烧坏了香头。也有些调皮蛋,把一捆烟花全部点燃,抓在手中挥舞。烟雾笼罩了我们,年的味道笼罩了我们……过年的味儿就是这样,一家人团团圆圆,孩子们开开心心,还有什么可奢求的呢?这是我记忆中年的味道。而今,我们习惯仪式性地将对联贴在门上,连贴歪了都未察觉;我们习惯一家人躺在沙发上,任由电视里欢快地播着高清春节联欢晚会,眼睛却全神贯注地盯着手机;我们习惯不知疲倦熬夜到十二点以后,不是为了跨年,而是提着摸弄手机已经发酸的指头,“点点点……”地在群里互抢红包……我们习惯了,习惯了那渐渐远去的年味儿。传统正在逐渐淡化,我们吃着超市里买来的各式菜肴,我们玩着各种看似先进的电子产品,物化了身心,疏离了感情。谁能静下心来,去体会那日行日远、传统的味道呢?谁又能去追随那说不尽、道不完的年味呢?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5很多人认为,现在中国在时代的潮流中选择了融合,而将自己的传统文化抛之脑后,在国际的大交汇中迷失了自己五千年的优秀精粹。例如韩国的端午祭就是国人不珍惜尊重自己文化的表现,随之而来的是质疑:作为中国最传统节日的春节,是否也在渐行渐远呢?在我这边,农历二十六至二十九,各家各户就将自己的门楣装扮的红红火火,争相邀请别人家来自家吃分岁酒,象征着去年与今年的分界,也意味着新的一年将携手度过。到处都是一股过年的喜乐融融。大年三十,则要贴春联,撕下去年的,让今年遒劲的笔力来相伴一个春秋。浆糊,刷子的挥舞间,这家人的精气神就得了完全的体现。晚上一家人团坐在一起,看看春晚,嗑嗑瓜子,静候着倒数的到来。初一全家出游,徜徉于山水之乐,惊叹于鬼斧神工,这一天就欢快的流逝过去了。正月初二初三还是吃酒,不过改了个名儿,叫正月酒。红包该收的收,在大人的不好意思间,孩子的脸上洋溢着欢乐的微笑。初四初五,我就被强行拉去划龙船。这可不同于端午的龙船,而是更偏向于装饰龙的一种。一长条扁木上固定着各种各样的木刻人物,大多来自四大名著和隋唐演义,形态神色栩栩如生。那一个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木雕,飞扬的长髯,紧迫的神色,都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三国乱世。过不多时,龙船开动了,主要由龙头卖力,我在21号位只用象征性的提着就行了。话虽如此,在早春的蒙蒙细雨下走路也是很难的事。间或着龙船被领跑了起来,后面跟着龙身,每个位置上挂着的铃铛叮叮作响,好不壮观!每经过一家门前,那家人都会出来放鞭炮庆祝,并燃起一堆稻秆,名为“踏红”,寄托新的一年如火焰般红火。讲究点的人家还会撒些糯米以示对划龙船者的祝福。跑到祖祠前,龙船还得停上一会祭祀祖先。虔诚的进祠跪一跪,拜一拜,祈福来年。当队伍重新整装待发,还要再划一会儿龙船,直到指定人家后停下。接着专门的先生出来,陈列按顺序的每一户人家的功绩(当然事先付过钱的),对龙船一拜再拜,对祖宗祈福。中国的年味难道真的越来越淡了吗?我不这么认为。试看这边的龙船,春节、过年,这些与中华民族紧密联系的字眼儿,永远镶嵌在每人的心中。
本文标题: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372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