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初中语文雷雨优秀教案设计4篇
初中语文雷雨优秀教案设计4篇【导读】这篇文档“初中语文雷雨优秀教案设计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初中语文雷雨优秀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重点指导“虹、蜘、蛛、蝉”都是虫字旁,书写时要注意“扁口”上宽下窄;“压、逃、越”都是半包围构;“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等。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2、难点: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课前先学: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圈画生字,标注自然段。2、初步认识生字条中的12个生字,难认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3、用“?”标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4、观察雷雨这一自然现象或收集描写雨景的文章或段落或插图及雷声录音。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件展示:同学们,你们见过下雨吗?说说你们自己的亲身经历。那么今天课件中又是一场什么样的雨呢?(出示课件展示雷雨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谈观看的体会,相机板书课题:雷雨二、引发想像:教师播放雨前和雨时的两段音像资料(风声、雷声、雨声),启发学生闭目想像。听着这两段录音,你们都想像到了什么?相机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想像把两段录音和插图进行正确搭配。教师板题。三、自学汇报:1、小组交流课前先学情况。2、老师组织学生汇报。学习生字“压、乱、垂、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扩词。如:用动作记住:“压”垂;用换偏旁记住“虹”等。3、利用生字卡片进行同桌互检。也可设计识字游戏巩固生字的认读。如:开火车读,引导学生找出这个字在文中的那句话,结合文中的句子朗读进行巩固。4、小组读课,互相正音,评价。5、全班合作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把课文真正交给学生,组织他们在读中发现,在自学互动中交流识字的方法,丰富识字经验,激发了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进而提高了自主读书的能力。)四、学习课文:1、范读,引导学生谈谈听读的感受。启发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进而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2、学生再读课文,试着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划分出来。3、图文对照读,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课文语言的简炼。4、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五、写字:1、出示“我会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生归类分析字行,说发现。)如:“虹、蜘、蛛、蝉”都是虫字旁,书写时要注意“扁口”上宽下窄;“压、逃、越”都是半包围构;“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等。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重点笔画。3、学生临写,同桌交流评价。对照总结之后,再进行书写,写得好的全班展示。第二课时一、复习:1、读写上节课学习的字词。利用生字卡片或课件等形式,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2、分段读文,回忆课文内容。二、继续研读课文: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划分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三部分内容,进行合作读书。思考:你认为这个部分写得怎么样?结合文中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由。2、交流读书感悟的情况;教师相机点拨。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互相提问题。如:描写雷雨前的部分“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黑沉沉”写出了什么?能把它去掉吗?为什么?“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认为该怎么读这句话?“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该怎么读才能体现天气骤然变化?描写“雷雨中”的部分,为什么用3个“哗”?该怎么读这3个“哗”?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等等。3、展示课件,深化感悟。三、诵读课文: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四、练习: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越下越大。__越__越__。2、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了,()也()了。3、照样子写词语:黑沉沉()()一动不动()()五、拓展:1、你还读过其他描写下雨的文章或段落吗?把自己收集的材料在组内或全班交流。2、观察一个自然现象,写1篇观察日记。六、作业布置:1、1号本生字词2、写1篇观察日记七、板书设计:雷雨雷雨前乌云密布雷雨中大雨倾盆雷雨后雨过天晴小学语文二级优秀教案设计2小学语文二年级优秀教案设计我的发现这项练习由六个AABB式的叠词组成,而且每个词都是由意思相反的词构成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习伙伴的揭示,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促进学生的积累。同进可以挖掘学生的积累,促进学生相互交流,拓展学生对此类词语的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过程建议1、出示六个词语,学生自由读词。思考:你发现了什么?2、同桌交流发现,教师揭示词语的特点,学生再读体会。3、教师挖掘:像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吗?说给大家听听好吗?4、把自己认为较好的词语写在积累本上。日积月累这次日积月累包含三项内容:读读认认、我会填、我会读。“读读认认”是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具有相同形旁的八个字。由于构字上的特点,便于学生识字,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识字经验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教师应充分放手,引导学生练习,通过组词,学生理解形近字在音形义上的不同,巩固学生的汉字积累。“我会读”中安排阅读一首小诗,这首小诗充满童真童趣,揭示了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心灵。教学中要坚持以读为主,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感悟交流,丰富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读读认认1、出示四组字,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及含有的词语。2、讨论:这些字在构字上有什么特点,体会字的含义,发现它们的规律。3、利用偏旁和熟字卡片,进行组字游戏:先组字,再组词。4、想一想,你还知道和这些字有相同偏旁的字吗?说一说,会写的试着写一写。我会填1、出示四组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四组字有哪些不同?2、小组内交流,从音形义上进行区分。3、进行组词,组内交流。互相检查组词是否正确。我会读1、自读小诗,读通读熟。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读音问题。2、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教师组织同学交流读后的收获。3、这篇短文哪些地方给我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启发学生感悟小作者美好的心灵,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雕像。4、组内背诵练习,小组间进行背诵比赛。口语交际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对本组课文主题“好品质”的延伸。教材以小故事的形式,为学生交际提供了情境。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发学生的讨论,组织学生为故事的人物提出合理的建议,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挖掘了学生的对问题的认识,让学生在讨论交际中懂得要做诚实、守信、尽责的人。交际准备1、反映教材提供情境的课件或挂图。2、布置黑板,准备辨认分组用的标志。3、把学生他成若干个小组。过程建议1、播放反映短文内容的课件或出示挂图,有条件的可以课前布置学生准备表演。2、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小华应该怎样做呢?为什么?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巡视,捕捉学生的想法,有意识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4、组内辩论:按“应该记下名字”和“不能记下名字”两种观点,将学生他成两组进行辩论。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辩论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避免出现无序和混乱的状态。在组内辩论中评选出最佳辩手。5、将各组推选出的“最佳辩手”他成两线,进行辩论展示。师生发表意见。6、教师小结,引导同学为小华提出合理的建议。7、根据提出的建议,鼓励学生进行表演,故事的全过程,重点突出大家提出的建议对于解决小华提出问题的有效解决。展示台这次展示台要求学生展示在本组教材学习过程搜集到的公民道德基本要求、表现优秀品质的故事、谚语、成语等。也可以展示为庆祝“六一”儿童节而办的墙报、写的诗歌等其他形式的作品和资料。教师在本组教材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和布置学生的搜集活动,关注学生的准备,必要时要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在组织展示过程中,要创造多种形式为学生的搜集展示提供时间和空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成功体验。过程建议1、根据本组展示台提出的要求,了解学生的搜集情况。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可采以组内先交流,然后全班展示的方法,为大多数学生的展示提供机会。3、引导学生全班展示。如:讲故事、说谚语、说成语,朗诵诗歌、出示报纸等。教师给予适时的鼓励,同时引导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把优秀的资料相互阅,好的内容抄写在积累本上。小学语文优秀教案设计汇总3小学语文优秀教案设计范文模板精选汇总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教案是老师在进行教学的重要参考材料,对教学进度和节奏的把控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设计可以帮助老师提高教学水平,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优秀的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小学语文《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梳理文章大意。2.通过朗读,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3.懂得不劳动就不会有收获这一道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难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三、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情境创设法。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都爱听故事,那谁能给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喜欢的故事呢?(《逃家小兔》《郑人买履》《狐狸与乌鸦》),感谢同学们的分享,大家都听得很入迷呢,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课文就是1篇寓言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寓言故事讲了什么内容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解题,齐读课题,想一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你们有什么疑问呢?明确:“守株待兔”是守在树旁,等待兔子的到来。为什么要等兔子到来呢?兔子真的会来吗?2.播放名家范读,学生圈画难认或难理解的生字词。(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指名读。3.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进行指导。4.自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1.想一想,这个种田人守在树桩旁,在想什么呢?明确:兔子呀,你快来!“不用种田了,可真舒服啊!”2.同桌交流,分享感受。明确:①农夫很懒惰,想不劳而获。②农夫是等不到兔子的,会被饿死的。③上次的兔子撞到了树桩上,只是一个意外。3.你们都是从哪里知道的,农夫不会等到兔子的呢?明确:“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4.读完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明确:要想有所收获就不能懒惰,要有所付出。5.这样简短的文章却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这种文体的故事跟我们平时所听到的有什么不同呢?明确:文言文语言简洁,丰富。(四)拓展延伸你能劝一劝农夫吗?(五)小结作业学生谈收获,教师总结。作业:将这个故事写成现代文,下节课分享。五、教学反思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文言词汇的记录是教学重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这方面的引导仍然不够完善;教学方式不够丰富,如果时间充足,可以采用情境表演等方式丰富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理解文本,体会情感。小学语文《游山西村》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4个生字,了解“山西村、腊酒、豚、疑”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感受村民的淳朴以及蕴含的哲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难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并尝试加以运用。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苏轼在游历西林山寺有感而发,题诗写词,而流传至今,而在宋朝同样也有这么一位诗人,在游历一座村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雷雨优秀教案设计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656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