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三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教案【热选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三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教案【热选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三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教案【热选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三年级语文下册苏教版教案【第一篇】学生视角:《画杨桃》中小主人公的爸爸和老师,在画画时教会他怎样遭到同学们的嘲笑。这样的经历,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能遇到类似的问题。应怎样面对他人的误解,这是很值得学生去探讨的问题。难点:能联系全文内容,感悟父亲和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并学会怎样实事求是地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教师思考:课文教育学生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就会有所不同。这正是树立学生自信心,坚持自己正确观点的契机。重点:边读边思,体会通过画杨桃这件事反映出的深刻道理。设计特色:指导自学,精讲深化。信息资料:1、课文中生字新词卡片。2、杨桃不同角度图的投影片3、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投影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学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2、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听说的道理。3、在老师的提示下,通过默读、朗读自学课文,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4、培养学生读中自我感悟的能力,感情朗读能力。第1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读、写本课13个生字。查字典,联系上理解理解“审视”“和颜悦色”的词语。2、整体感知,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讲了—件什参考资料,少熬夜!么事?3、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设身处地地想象小作者和同学们的不同的心理活动。教学流程:一、明确目标:今天,我们学习《画杨桃》,谁能给大家介绍杨桃是什么样的水果?“杨桃,又名‘阳桃’、‘羊桃’,学名‘五敛子’,又因横切面如五角星,故国外又称之为‘星梨’,是久负盛名的岭南佳果之一……”二、给充分时间读书自学。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主要内容。(1)自己独立自学生字、词,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来解决。(2)读后思考文中围绕画杨桃讲了一件什么事?2、多种感官参与读书,提高学习效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引导学生敏锐察觉课文的主要话题,画出主要的句子。三、汇报自学,提出问题。教师梳理出问题:同学们为什么笑?老师为什么要严肃地说那一番话?四、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2、“想当然”是什么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五、学习“画杨桃”这—部分(2—5自然段)。1、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作者看杨桃和怎么画的句子。2、理解作者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说明什么?3、联系前文想想,“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是否还有其他原因?结合父亲的话说说什么是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4、出示讨论题“同学们为什么会笑小作者画的杨桃?”5、老师的神情有什么变化?请读读相关的句子。6、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再想想作者听到同学们的笑声会怎样想?六、激活经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1、你在学习生活中是否遇到像作者一样难堪的情形呢?当时你是怎样想的?2、那么我们究竟应持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他人的嘲笑呢?学完一课,大家一定会有启发的。参考资料,少熬夜!七、课堂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第2课时教学目的:1、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结果。2、理解父亲和老师的话中蕴含着的深刻的道理。3、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流程一、观察实物,从多角度看。教师拿一个几何形体,让几名学生坐在不同位置进行观察,然后让他们向其他同学汇报看到的物体的样子。二、学习第6自然段1、指名读,重点指导读出几个省略号的语气。2、你发现同学们又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3、分角色朗读这—部分。三、学习第7自然段。1、思考:老师说了几句话?你能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吗?2、投影出示“老师的话”。引导学生结合前文内容感悟老师说话的含义。重点理解“相信自己的眼睛”。3、感情朗读,并试着背诵下来。四、小结学习,思想升华。1、什么是教诲?为什么他们的教诲让我一生受用?2、父亲和老师是讲画画上的事。在日常生活中,当别人的看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样做呢?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分角色朗读,老师也参与朗读。六、教师总结全文。当别人的想法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轻易下结论,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去看的;自己也应实事求是,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样我们就能在生活中科学、客观地处理问题。七、课堂练习。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八、实践活动。1、日常生活中你听到或遇到过像画杨桃那样的事情吗?如果有,请讲给同学们和父母听。2、写1篇《画杨桃》的读后感。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二篇】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目标:1、学会10个字,认识6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边读边想象句子所表达的情景,体会孩子们的快乐以及热爱大海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给孩子们所带来的快乐。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感受孩子们对大海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听海寻声,激趣导入1、CAI播放大海声音:听,这是谁在说话呢?2、学生猜测:大海3、CAI再播放大海与孩子嬉戏的声音:再仔细听,你又发现了什么?4、学生猜想:孩子们在大海边嬉戏玩耍的场景。全班进行交流。5、师引:听!我们共同感受到了小孩与大海玩得很快乐,你们想去看看那快乐的场面吗?那好,咱们一起去看看吧!6、板书:小孩与大海二、海边采风,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2、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小孩与大海玩耍的场面。3、全班进行交流:你采集到哪些画面?板书:踏浪、堆城堡、拾贝壳、看船远航三、海滩掠影,品味感悟1、师引:小摄影师们,让我们先一起去抓拍“踏浪”的画面吧!2、师配乐范读,CAI出示句子:孩子们踩在软软的细沙上,叫着,跳着,笑着,奔向大海,留下一串串小脚印。3、小组进行交流,全班反馈。4、CAI出示海边孩子们踏浪的兴奋场面5、指导学生个性化朗读6、继续抓拍精彩处,读一读后面这几句话。7、师导:浪花真顽皮,逗得孩子们又笑又叫,孩子们在“踏浪”中享受到了大海给他们带来的无限快乐。走,让我们再去欣赏一下我们拍摄的照片吧!8、齐读第1自然段参考资料,少熬夜!9、学生交流对大海的印象10、师总结:大海不仅给小孩们带来了快乐,还给我们这些小摄影师们带来了许多乐趣,相信下节课,我们会抓拍到更多精彩的作品!四、自主识字,指导书写1、读生字,选择喜欢的方式自由识记字形。2、教师范写难写的生字。3、学生书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1、提问:请同学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读了第七课,你知道了什么。2、师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大海给孩子们带来了哪些乐趣?二、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想:大海给孩子们带来了哪些乐趣?2、画出相关的句子。3、小组交流。4、全班交流。(一)读第二自然段。(1)说说写了什么?(孩子们玩沙堆城堡。)(2)拓展:他们还会堆些什么?说些什么呢?(3)指导有感情朗读。(二)读第三自然段。(1)说说写了什么?(孩子们捡贝壳)(2)拓展:他们捡到什么样的贝壳?用贝壳做什么呢?(3)指导有感情朗读。(三)读第四、五自然段。(1)说说写了什么?(孩子们看船出海。)(2)指导感情朗读。三、总结全文,有感情朗读课文。1、朗读课文,说说:大海给孩子带来哪些乐趣?2、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观察能力和表现手法。四、拓展学习。收集描写大海的句子,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三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参考资料,少熬夜!重难点: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懂“我”猜想的根据。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具准备:生字卡、挂图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师:同学们,有谁见过山雀呢?出示挂图:谁来说说山雀的样子?(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本课的生字。2、学生根据自己喜欢学习生字的方式自学生字。3、教师检查学习生字情况。三、指导书写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说说课文主要是写什么。3、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山雀的,并说说作者在不同的地方个观察到了什么?(在此教学引导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作者是如何抓住山雀的语言,知道我的猜想)4、引导体会:你从山雀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什么?(你喜欢山雀吗?为什么?)5、指导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五、课外拓展: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注意它们的动作和叫声,猜一猜它在想什么,会说些什么,并把自己的猜想写下来。三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2、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家”做为掌握某种专门活动的人的意义过程方法1、通过学习课文,通过朗读,理解文章的正侧面写作方法。2、指导学生朗读,读中体会,读中感悟,培养个性化的阅读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参考资料,少熬夜!从萧伯纳的话中体会其谦虚自律的宽广胸怀,学会做人。教学重、难点: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1、揭题,板书课题2、质疑:大作家是谁?小老师呢?为什么要拜小老师呢?二、初读课文1、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自学:读字词,分节读课文,提出不解的词讨论。3、能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吗?板书人物名称三、整体把握课文1、读课文,找出转换情节的两个关键词:临别时事后(加上“有一次”)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2、分部分请同学读课文,说说各部分写了什么。四、指导写字作业:抄写生字词;读熟课文;找找关于萧伯纳的资料板书设计:10大作家的小老师萧伯纳娜塔莎有一次临别时事后第二课时一、题目切入(板书课题)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请你读一下课题(指名学生读题)。作家就是作家,为何要加一个大字呢?说明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大作家”?(鲁迅、冰心、高尔基等)[出示:课文第一句话]谁能读好这句话。2、你们叫过自己的老师为小老师吗?为什么加个“小”字呢?[出示:露珠—小露珠鬼—小鬼可爱—小可爱]发现什么没有?“小”给你怎样的感觉?(更讨人喜欢。形象更可爱。)参考资料,少熬夜!3、娜塔莎讨人喜欢吗?请大家轻声读第一节,划出描写娜塔莎的可爱之处。谁来读你画的句子?[生读][出示:小姑娘的图。]是她吗?可爱吗?谁来把她读得再可爱一些?4、一起读一下第一自然段。(生齐读)二、学习重点段落,走近萧伯纳1、我记得上节课,我们还留了一个问题?[出示:大作家为什么要拜小老师呢?]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请你们一起浏览全文,看看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2、哪位同学先汇报一下自读收获。3、一个小姑娘怎么会使萧伯纳明白道理呢?让我们先来读一读他们临别时的对话。[出示:第二节第一次对话内容。]怎么读,为什么这么读?他的目的是什么呢?所以你们认为萧伯纳是个怎样的人?(生自由说)4、[出示:有一天,萧伯纳接到一位小姑娘寄给他的信,信中说:“您是一位使我最折服的作家,为了表达我对您的敬仰,我打算用您的名字来命名我的小狮子狗。它是我过生日时候亲戚们送给我的。不知尊意如何?”萧伯纳回信说:“亲爱的孩子,读了你的信,颇觉风趣盎然,我赞同你的打算。但是,最主要的一点,你务必和小狮子狗商量一番!”]这是个怎样的萧伯纳?(幽默)[出示: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这又是怎样的萧伯纳呢?(有童心)5、现在你还认萧伯纳是在自夸,炫耀自己吗?[出示:他想……]原来他只是想用自己的显赫的身份给小姑娘和她的妈妈一个惊喜。目的是善的,但方式却有自夸之嫌,大家请看图[出示图片]注意动作,同学们,站起来模仿一下好吗,站起来,把自己当在萧伯纳,一起读一下第二节。三、走近小姑娘1、可是,小姑娘有没有像萧伯纳想像的哪样惊喜万分呢?那个词可知萧伯纳的确是没有想到。(生找出“出乎预料”)他“预料”的是什么?小姑娘也许会
本文标题:三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教案【热选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803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