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数学数轴教案精编4篇
好范文解忧愁1/12数学数轴教案精编4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数学数轴教案精编4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初一数学数轴教案1教学目标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3、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难点:同上。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观察屏幕上的温度计,读出温度。.(3个温度分别是零上,零,零下)好范文解忧愁2/12问题1: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分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总结一下,用一条直线表示有理数,这条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说出含义就可以)小游戏:在一条直线上的同学站起来,我们规定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按老师发的数字口令回答到游戏前可先不加任何条件,游戏中发现问题,进行弥补。总结游戏,明确用直线表示有理数的要求,提出数轴的概念和要求(教科书第11页)。三。动手动脑学用新知1、你能举出生活中用直线表示数的实际例子吗?(温度计,测量尺,电视音量,量杯容量标志,血压计等)。2、画一个数轴,观察原点左侧是什么数,原点右侧是什么数?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四。反复演练掌握新知好范文解忧愁3/12教科书12练习。画出数轴并表示下列有理数:,-,-,,,0.2、写出数轴上点A,B,C,D,E所表示的数:问题1先给出情境,学生观察,思考,研究,表示。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满足的条件可以先不必明确,基本能明确就可以,在后面逐步明确。游戏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数与点的对应关系,并知道要想在直线上表示数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明确数轴的正确画法和要求。练习中注意纠正学生数轴画法的错误和点的表示错误。小结1、数轴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2、数轴的作用是什么?作业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第2题。备选题1、在数轴上,表示数-3,,,0,,,-1的点中,在原点左边的点有个。2、在数轴上点A表示-4,如果把原点O向负方向移动个单位,那么在新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xx。好范文解忧愁4/12-3、(1)(请先在头脑中想象点的移动,尝试解决下面问题,然后再画图解答)一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5,这个点先向左边移动3个单位,然后再向右边移动6个单位,这时它表示的数是多少呢?如果按上面的移动规律,最后得到的点是2,则开始时它表示什么数?(2)你觉得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大小与点的位置有关吗?为什么?总结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总结,教师完善。初一数学数轴教案2教学目的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2、掌握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重点、难点1、重点: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难点:括号前面是负号时,去括号时忘记变号。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解下列方程:(1)5x-2=8(2)5+2x=4x2、去括号法则是什么?“移项”要注意什么?好范文解忧愁5/12二、新授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如44x+64=3283+x=(45+x)y-5=2y+l问: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l,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例1.判断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x=3x-2x-=-l5x2-3x+1=02x+y=l-3y=5例2.解方程(1)-2(x-1)=4(2)3(x-2)+1=x-(2x-1)强调去括号时把括号外的因数分别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若括号前面是“-”号,注意去掉括号,要改变括号内的每一项的符号。补充:解方程3x-[3(x+1)-(1+4)]=l说明:方程中有多重括号时,一般应按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的方法去括号,每去一层括号合并同类项一次,以简便运算。三、巩固练习教科书第9页,练习,l、2、3。四、小结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好范文解忧愁6/12方程的解法。用分配律去括号时,不要漏乘括号中的项,并且不要搞错符号。五、作业1、教科书第12页习题,2第l题。初一数学数轴教案3课题:数轴编写:审阅:班级学号姓名使用日期_________学习目标1、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用数轴帮助深化对数的认识;2、探索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初步感受“数形结合”思想;3、感受点在数轴上左右运动时,所表示数的大小变化。导学提纲1.观察数轴,比较右边的点表示的数与左边的点表示的数的大小关系;并比较-3与-1,与1的大小关系。2.观察数轴,比较正数、负数、0的大小关系。展示交流好范文解忧愁7/12活动一:1.在数轴上画出表示-5,3,-1,0,4的点。你能将这些数从大到小排列吗?说说你这样排列的理由。°C与-2°C哪个温度高?-1°C与0°C哪个温度高?-3°C与-4°C哪个温度高?在数轴上画出表示数2、-2;-1、0和-3,-4的点,它们的位置关系如何?3、把-3°C、-2°C、0°C、5°C按温度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在数轴上画出表示-3、-2、0、5的点,你能比较这几个数的大小吗?活动二:1.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5和0(2)-和0(3)-3、0、(4)-和-2、在数轴上画出下列各数的点,并用“<”将它们连接起来。4,-,0,-,盘点收获课堂反馈1.课本P18-19练一练1、2、32.在数轴上,到原点距离不大于2的所有整数是;3、如图,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B、C,请回答:(1)将点B向左移动3个单位后,三个点所表示的数谁最小?好范文解忧愁8/12(2)将点A向右移动4个单位后的数是多少?这时三个点所表示的数谁最小?(3)将C点向左移动6个单位后,这时点B所表示的数比点C表示的数大多少?(4)移动A、B、C中的两个点,使三个点表示的数相同,有几种移法?迁移创新利用数轴回答:(1)写出所有不大于4且大于-3的整数:;(2)不小于-4的非正整数是;(3)比-2大的数是;-3比-6大。课堂作业课本P19习题3、4初一数学数轴教案4教学目标1、了解数轴的概念和数轴的画法,掌握数轴的三要素;2、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3、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相互联系的观点。好范文解忧愁9/12教学建议一、重点、难点分析本节的重点是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并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难点是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数轴的概念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二是这三个要素都是规定的。另外应该明确的是,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用数轴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充分利用“数轴”这个工具打下基础。二、知识结构有了数轴,数和形得到了初步结合,这有利于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数形结合是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方法,本课知识要点如下表:定义三要素应用数形结合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帮助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每个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并非都是有理数比较有理数大小,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要大好范文解忧愁10/12在理解并掌握数轴概念的基础之上,要会画出数轴,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要知道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三、教法建议小学里曾学过利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为此我们可引导学生思考:把射线怎样做些改进就可以用来表示有理数?伴以温度计为模型,引出数轴的概念。数轴是一条具有三个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这三个要素是判断一条直线是不是数轴的根本依据。数轴与它所在的位置无关,但为了教学上需要,一般水平放置的数轴,规定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要注意原点位置选择的任意性。关于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应该明确的是有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根据几个有理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的相互位置关系,应该能够判断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通过点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及其应用,逐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四、数轴的相关知识点1、数轴的概念(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好范文解忧愁11/12数轴。这里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二是这三个要素都是规定的。(2)数轴能形象地表示数,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以数轴是理解有理数概念与运算的重要工具。有了数轴,数和形得到初步结合,数与表示数的图形(如数轴)相结合的思想是学习数学的思想。另外,数轴能直观地解释相反数,帮助理解绝对值的意义,还可以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因此,应重视对数轴的学习。2、数轴的画法(1)画直线(一般画成水平的)、定原点,标出原点“O”。(2)取原点向右方向为正方向,并标出箭头。(3)选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并标出…,—3,—2,—1,1,2,3…各点。具体如下图。(4)标注数字时,负数的次序不能写错,如下图。3。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2)由正、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正数都有好范文解忧愁12/12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3)比较大小时,用不等号顺次连接三个数要防止出现“”的写法,正确应写成“”。五、数轴定义的理解
本文标题:数学数轴教案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015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