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语文五年级教案【最新4篇】
好文供参考!1/15语文五年级教案【最新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语文五年级教案【最新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五年级语文教案【第一篇】学习目标1、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2、培养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3、积累咏月的诗词。学习重点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学习难点培养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学前准备1、利用书籍、报刊、网络收集关于咏月的诗词、佳句,誊写在小卡片上。2、小组评析其它咏月的诗词佳句。组长记录有价值的赏析,综合成1篇赏析短文,全班交流。学习时间好文供参考!2/151课时方法指导:1、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来想象诗的意境意、体会诗的主旨。2、学习赏析诗歌的方法,来赏析“明月之诗”,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3、学会对关于明月进行美的想象和描写。4、你是课堂的小主人,请你大胆与老师对话,此堂课你表现棒吗?你学到了什么吗?你是怎样学到的?你学得快乐吗?5、诵读、默写故事是积累古诗的重要方法。学习过程(一)导入“诵明月之词,歌窈窕之章”这是历代文人墨客的雅事,今天我们将通过《十五夜望月》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二)赏析《十五夜望月》1、我会读这首诗:2、我会边读边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美景:在《春江花月夜》的乐曲声中,生轻声吟咏,走进诗中,回答: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起了什么?3、请你看下面《十五夜望月》的赏析文章,请加好文供参考!3/15以体会,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哪些地方特别精彩?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见解或补充?《十五夜望月》赏析在唐代咏月的`篇章中,这是较为的一首。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我要补充的是:“”字用得好,好在:“”句写得好,表达了(三)诵明月之诗小组之间把准备好的有关“明月之诗”的小卡片,相互交换赏析,组长记录学生的赏析或评价,大家动手把有价值、有个性的见解综合成1篇赏析文章,全班交好文供参考!4/15流。(四)思维训练用媒体展示不同角度所看见的月,(诸如:海上明月、沙漠月升、小楼新月、水中望月等)学生对自己有所感悟的图景发挥想象、进行联想。(五)学生小结你认为这堂课好不好?说明原因。(六)诵读此诗,比赛默写:五年级语文教案【第二篇】教学要求掌握主要内容,学习灯塔坚定地履行自身的职责,为人类服务的品质。能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重点难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联系生活,学习灯塔坚定地履行自身的职责,为人类服务的品质。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好文供参考!5/15(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灯塔吗?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灯塔在大海中为人们指引方向。)2.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篇与灯塔有关的文章。(二)理解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指名朗读课文,考虑: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文章讲了灯塔不畏狂风暴雨的侵袭,依然坚定地履行自身的职责,为人类服务。)3.再读课文,考虑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文中写了船只、海鸥、暗礁、灯塔、海浪。)4.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事物的思想。5.由这几种事物,你又联想到了什么?(联想到了有些人为了维护正义,不畏艰险,努力去与恶势力抗争,最终取得胜利。)!6.分角色朗读课文。(三)总结希望同学们都能像灯塔下样做一个坚持正义的使者。人教版语文五年级教案【第三篇】好文供参考!6/15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一些常识。2、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及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1、通过反复吟咏,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2、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3、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照片)准确来说,这是一张毕业照。翻到照片的背面,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样一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经常被引用到各种毕业照、留念册上。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这句诗出自何处呢?其实,它就出自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二、简介作者:(王勃(650—675),字子安。初唐好文供参考!7/15四杰之一,一生短暂坎坷。有《王子安集》传世。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三、讲析诗歌:(一)教师范读,学生解决以下问题: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学生回答。明确:五言律诗。继续问律诗的四联分别称什么?(首联、颔联、颈联、尾联)2、诗歌中写的是什么事情?从哪里看出?学生回答。明确:送别友人,从题目中看出。(二)题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动词,到的意思。回忆《送孟浩然之广陵》(三)字词学习:以学生开火车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阙(què):皇宫前面的望楼。辅:护卫。五津:指四川岷江的五个渡口。宦(huàn):做官的意思。无为:不要,不须。(四)分析诗句:1、经过同学们的预习和刚才老师的朗读,诗中的哪句诗给同学们的感觉最直接?学生回答。明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文供参考!8/152、同学们是如何理解这句诗的?学生回答。明确:1、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这个知己,纵然我们分隔天涯海角仍像在一起一样。2、四海之内都有知己,纵然……对“知己”的不同理解使得我们对这句诗有不同理解,“诗无达沽”。两种理解都提到了一个关键词,也是诗人写作这首诗的原因,那是什么?(离别)3、诗歌中的颔联直接提到了“离别”,“同是宦游人”是离别的什么?学生回答。明确:离别的原因。联系我们生活中的实际,与朋友离别时我们通常会说什么?(无非都是嘱咐朋友要保重身体,询问归期等等)但是,诗人在这里并没有对朋友的离开有只言片语的挽留,而是直接到出了离别的原因,这表明诗人是以怎样的态度面对与朋友的离别的?(坦然)诗人的这种坦然地心态影响了他笔下的景物,首联。4、首联点明了哪两个地方?学生回答。明确:长安、四川5、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下首联,看看哪位有心人能发现问题?学生提问。明确:诗人在长安送别朋友,按理他是好文供参考!9/15不可能望到四川的,但是这里诗人却用“望”字连接这两个地方?为什么?6、组织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学生回答。明确:1、诗人把两个相隔千里之外的地方用“望”字连接,使诗歌营造出开阔的意境。2、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今后生活的关心。7、在学习了诗歌的首联和颔联的基础上,我们再回到诗歌的颈联,也就是千古名句,同学们,现在大家对这句诗又有怎样的理解呢?学生讨论回答。学生回答。明确:与友互勉、超越时空、乐观豁达。8、尾联中诗人宽慰友人不要哭泣,那言下之意要怎样呢?那就是说这里除了对友人的宽慰还要?(微笑)表明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积极进取)(五)小结:掌握诗歌中字词的解释;理解和感悟诗人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情感观和价值观。(六)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诗歌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学生朗读。评价,同学们,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面对离别,年少刚强的王勃表现出他的乐观和豁达,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与之不同的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好文供参考!10/15关无故人。”“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以及“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等等的离别诗句?我们自己又应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离别呢?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学习完这首诗后应该思考的。(七)作业:1、背诵、默写全诗,并认真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送别的诗句?比较一下它们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什么同和不同,谈谈你的看法。四、教学效果评价:(一)讲解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和眼神,考察学生是否跟上讲课进度;(二)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回答考察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的深度;(三)根据学生朗读种子音和停顿的正确与否考察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和对诗歌情感的领会。板书设计首联点明地点意境开阔颔联离别原因坦然面对颈联与友互勉乐观豁达尾联宽慰勉励积极进取好文供参考!11/15五年级语文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理解书的神奇以及书带给人类无穷的魅力、2、能仿照诗歌的前两段续写一段、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背诵、2、了解书的神奇魅力,谈谈书带给自己的好处、3、能仿照前两段再写一节,抒发自己对书的感情、一、激趣导入,提示课文题目1、诗句接龙:(与书有关)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书带给我们无穷的知识,是我们的好朋友、美国作家狄金森就写了一首赞美书的诗歌。介绍作者,更让老师感动的狄金森老师的那几句话:“将生命的热情注入写作风格……让多年的热情溶入一个词汇中,把半辈子的生活积蓄写在一个句子里。”所以理解此诗我希好文供参考!12/15望大家用自己的热情,用自己生活的积蓄来理解这首神奇的诗。二、出示本节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1)联系上下文,体会诗的意境,理解书的神奇。(2)有感情的朗读,并熟读成诵。(3)仿照前两小节再写一节,抒发你对书的感情。2、生齐读学习目标三、检查自学1、正确读出下列词语浩瀚、坐骑、领略、真谛、一贫如洗、遨游、步履、质朴无华2、朗读课文,要正确,读流利。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1、自学提示:⑴认真默读课文,用“——”画出体现书“神奇”的词句。⑵联系自己平时的读书体验批注感受。⑶自己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2、合作学习出示合作学习:每组选其中一个方面合作交流:为什么说书是神奇的?理解时可以抓住重点字词理解,可好文供参考!13/15以联系自己的读书体验来理解。3、生汇报A第一小节突出开阔眼界。提示:你读过什么书?知道了什么?师:回想我们三年级学过一首诗:《小小的书橱》(出示诗),读诗。师:读童话书让我们认识了(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而科幻探险的书又把我们带到了神秘莫测的山野从林,读历史故事让我熟悉了(廉颇、蔺相如、关羽、张飞),而人物传记又我们进入了冰心、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书带我们上天入地,穿越时空,跨越国界,它的世界是如此的博大,所以我们要说书是——神奇的。生有感情朗读。B第二节:重点突出从书中学到的人生真理。你读了什么书?学到了什么道理?可以说一句从书中学到的名言吗?师:书中蕴含的哲理是如此精深,所以我们说书是——神奇的。有感情朗读。C第三节:生谈自己的理解。读感情朗读。师:在书面前人人平等,所以说书是——神奇的。D第四小节:“美丽”:联系学过的课文或故事谈。好文供参考!14/15你读过什么书或学过什么课文?感受到了什么美?“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都包含什么美?(真善美、心灵美、语言美、真诚美、勇敢、乐于助人、坚强、有礼貌等)师:书能使一个思想狭隘人的变得豁达,能使一个行为粗鄙的人变得文雅,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师:书会让我们每个人都变得美丽,所以说书是神奇的。有感情朗读诗句五、小结整合:对照板书:书是神奇的,它博大、精深、在书面前人人平等、美化人类的心灵。面对如此神奇的书,你最想说什么?师:让我们把对书的热爱和赞美也用文字表达出来吧。出示仿写要求。六、仿写。1、在写诗之前,先自己看诗的前两节,你发现这首诗写作上有什么特点?(1)对比:把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2)比喻:把书比作什么?还可以比作什么?——花朵、钥匙、大门、翅膀、轻风等。(3)开头用“没有……”“也没有……”2、生仿写。3、开火画,一个接一个读自己的诗。好文供参考!15/15七、熟读成诵1、做完了诗,先把书上这首
本文标题:语文五年级教案【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016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