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团体心理辅导教案【范例4篇】
好文供参考!1/24团体心理辅导教案【范例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团体心理辅导教案【范例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团体心理辅导教案【第一篇】一、活动目的(一)了解情绪的各种表现及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二)认识每个人都有情绪。(三)学习对情绪的自我调节。二、活动准备在纸盘上画四个脸谱,分别代表快乐、忧伤、愤怒和焦虑四种不同的情绪;利用大型图画纸做一个情绪转盘:将一张圆形图画纸平均分成八格,在每一格内都写上表示情绪的形容词并在图画纸的圆心画一根能够旋转的指针。三、活动过程(一)了解情绪的各种表现1、出示代表快乐、忧伤等不同情绪的四张脸谱;问:看了这四张脸,你觉得有什么不一样?2、游戏:情绪转盘(引导学生辨认各种情绪的不好文供参考!2/24同表现)。每个小朋友都有机会玩一次转盘,小朋友依次上来转动一次指针,当指针指到一种情绪时,这位小朋友要试着表演这种情绪,并说说在怎样的状况下会有这种情绪,若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以前经历过这种情绪,也能够向大家介绍一下。3、比较喜欢哪一种情绪?哪些是你不喜欢的?为什么?(二)教师出示以下各种情景,请学生说出他们会产生何种情绪及产生该情绪的原因(能够让学生主角扮演可能会产生的情绪)1、你把同学的笔弄坏了。2、得到自己喜欢的礼物。3、老师错怪了你。4、爸爸周末要带全家去动物园玩。5、妈妈把自己正看得着迷的电视节目关了。6、考试得了优秀。7、因为上课不专心,被老师批评了饿。8、同许饿不留意弄脏了你的衣服。(三)小结过渡教师:每个人遇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绪,那是很自然的现象。但是愤怒、悲伤、痛苦等不良的情绪对人的好文供参考!3/24身心健康是不利的,而愉快、满意、平静等良好的情绪是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四)听故事,了解情绪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1、诸葛亮气死周瑜的故事。三国时期吴国的青年军事家周瑜具有大将之才,年仅24岁就率军破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然而他的气量相当狭窄,总想高人一筹,对才能胜过奇迹的诸葛亮始终耿耿于怀,屡次设计暗害,但偏偏事与愿违,害人不成反害自己,赔了夫人又折兵。在诸葛亮的三气之下三次金疮破裂,最后含恨而死。2、古代医学家张子和用“笑”治病的故事。有一次官吏的妻子,患了一种“怒病”,她每一天不吃不喝,只是呼叫怒骂,而且愤怒的想要杀人。许多医生都治不好她的病。之后请张子和诊治。他仔细检查后,便决定用“笑”来治疗。于是,他叫起来两位老妇人,在病人面前涂脂抹粉,故意做出演戏的样貌,这个病人看了大笑起来。几天以后,病人的怒气平息了,病完全治好了。(五)小组讨论1、结合故事和以上出现的8种情景中产生的一些不良情绪反应,说说产生不愉快情绪的原因是什么?是否与自己所遇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有关?好文供参考!4/242、想想看,有什么办法能够改变8种情景中的一些不良情绪,使稳步发展能有更多的好情绪,好情绪?(六)同学或教师总结不同的情绪对人会有不同的影响,我们就应正确了解自己的情绪,并且学习以开朗、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不如意的事情,使稳步发展持续良好的情绪状态,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团体心理辅导教案【第二篇】一、活动目的:1、让学生对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有初步地了解和认识,能够以正确态度对待自己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保持一种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状态2、让学生意识到长大了的烦恼是避免不了的,它是成长标志,是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学会一些排除烦恼的办法。3、让学生能珍惜青春,把握未来。二、活动重点:通过活动能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期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能说出自己的烦恼并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三、活动难点:让学生对青春期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好文供参考!5/24四、活动准备:1、推选一名同学配乐朗诵《丑女孩》2、录音机一台。3、用诗、用画、或格言表现自己的理想、希望、寄语、奋斗等。五、活动过程:(一)主持人开场白(放背景音乐)女:还记得小时候羡慕哥哥姐姐能自由地出去玩,羡慕爸爸妈妈有权力说这说那,还曾经偷偷地穿妈妈的高跟鞋,戴爸爸的领带吗?那是一种渴望长大的心情,渴望独立的愿望,转瞬间,我们送走了童年迎来了少年。合:我们长大了男:青春是花季,是雨季,她带给我们那么多的神奇,那么多的诱惑。不知不觉我们被青春所吸引,为青春所着迷,蓦然间发现自己少了儿时的稚气,多了几分成熟;不知你们发现没有,青春到来的时候她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变化,有谁知道都是哪些变化?(二)活动“我的变化”活动程序:1、请同学们先分组讨论我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了哪些变化?然后交流。2、呈现挂图,拿出童年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对比好文供参考!6/24(学生能讲出一两点就可以了)生理上:(1)身体增高,体重增加,骨胳和肌肉发育加速,男孩长出了毛茸茸小胡须,喉结逐突,声音开始变的低而粗,肩部加宽,骨盆变窄,渐渐的像个男子汉了。女孩的胸部日渐丰满,声音变得高而尖,骨盆变宽日渐变成亭亭玉立的少女。(2)脑神经结构和脑重量已与成人相差无几,传递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肺活量增大,呼吸频率减慢,心脏重量和血容量、心率趋于成人水平。(3)生殖器官进一步发育成熟。心理上:(1)日益注重探索自我,产生了对未来生活的设想,逐步跨入生活的各个领域。(2)存在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开放性和闭锁性、批判性与片面性、积极性与动荡性等矛盾、内心经常出现喜悦与忧虑、开朗与沉默、自信与自卑、乐群与孤独、肯定与否定、屈从与反抗、大胆与怯懦等复杂的情绪体验,常陷于烦恼、困惑、焦虑、彷徨之中。(3)开始进入智力发展探索和创造的高峰期。(4)男孩和女孩性别意识日渐清晰,在日常生活好文供参考!7/24中显示出特定的性别身份。男:每个人都在发生着变化,但是每个人的变化又都是那么的不同。有的同学惊喜地发现自己越变越好看,性格也愈发完善,思想越发成熟,讨人喜欢,为自己的成长而喜说,并努力地去完善自我形象,但也有的同学懊恼地发现自己有那么多的缺点,心里有那么多的烦心事,时而流露出自卑情绪,为成长而烦恼。(三)听配乐朗诵:《丑女孩》(四)说说自己心中的烦恼以同学举手发言的形式,说出自己目前有什么烦恼,是否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基本可以归纳为下面五种)1、自己觉得对别人很友好,可是别人对我却不友好,人际关系怎么这么复杂。2、好朋友之间不信任,背地里说坏话,我很伤心。3、家长每人都是在斥责我,从来不说我好。4、学习成绩不好,抬不起头来。5、老师对自己有偏见,处处跟我过不去。(五)小组讨论:结合上述同学所说的五种烦恼,每小组通过讨论的形式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从各小组发言中,总结出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1、心胸开阔,多与别人交流好文供参考!8/242、遇事冷静,多思多想和换位思考3、严以律己,宽以待人4、增强自信心,学会一些待人处事的办法5、多看书,增强抵抗干扰的行动男:同学们畅所欲言,说出了自己的烦恼,也经过讨论总结了一些解决的办法。希望这些办法能帮你顺利渡过人生美好的青春时光。女:同学们,我们结束了天真烂漫的童年,跨入了充满生机的活力时代,让我们燃起青春的火炬,点亮我们心中的畅想,下面请同学们为“青春的畅想”添上一笔自己的豪情壮语,可以用诗、用画或用格言表现自己的理想、希望、寄语、奋斗等(事先准备好)(六)抒写青春的畅想(同学格言连句)(七)班主任寄语同学们,祝贺你们长大了,在成长的道路上,愿你们珍惜时间,“千金买骏马,何处买青春”,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灿烂的年华,愿你们把握住自己的青春,在生命的早晨唱出美好的青春之歌,让青春在你们手中闪闪发光。(八)结束语合:青春像刚刚升起的太阳(播放背景音乐,学生跳舞),前面是望不尽的一片蔚蓝;青春像刚刚冒尖的好文供参考!9/24嫩芽;前面是看不完的春光灿烂;青春像初离源头的潺潺小溪,憧憬着大海里的波浪滔天;青春像茁壮成长的马驹,在万里征途上奔腾驰骋……青春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让我们勇敢地展开双劈去迎接那闪光的年华!今天的主题班会“我长大了”到此结束。团体心理辅导教案【第三篇】[活动目的]1、认知目标:认识消极情绪对学习、生活所带来的危害,懂得消极情绪是能够克服的,了解调节情绪的几种方法。2、情感目标:激发和强化调节自己消极情绪的动机,做个快乐的少女。3、行为目标:寻找并初步掌握适合自己情绪的调节方法。[活动形式]讨论交流,教师总结、作业思考[重点难点]1、重点:使学生掌握“理性——情绪”自我调节方法,即“ABC”理论。2、难点:引导学生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好文供参考!10/24[活动准备]1、半杯凉开水2、一组投影片3、小品:公交车上4、录音机、歌曲磁带“幸福拍手歌”5、学生座位呈马蹄型排放[活动过程]1、课题引入同学们,心理学告诉我们,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状态。它一经产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使人的全部生活都染上某种情感色彩。每个人都期望自己的心灵空间永久洒满阳光,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每个人都有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遭受挫折,引起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消极的心境使人厌烦、消沉。请大家回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2、小组讨论(1)同学们分为5—8人一组进行讨论(2)讨论要求:每人列举一次曾使自己情绪极为消极的事件,着重谈谈该事件留给自己怎样深刻的心理体验以及对自己的身体、生活等的影响。每人讲述一下自己走出低谷的过程、时间等。如果此刻仍未摆脱困扰,能够提出来,好文供参考!11/24请求小组同学帮忙。3、教师引导(1)创设情境:讲桌上放着半杯凉开水假设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你刚从户外活动回来,正感到干渴难忍。一进门,你突然发现桌上有半杯凉开水,这时,你情绪如何?你是怎样想的?(A、高兴。想:“太好了!正好解我的燃眉之急。”B、郁闷。想:“怎样只有半杯水?这怎样能够我解渴呢?那半杯水谁给喝了?”)(2)小品:公交车上(车上很多人,一老人、一少妇在对话)(A、老人气愤,与其理论B、老人笑眯眯地说:“谢谢!”少妇好生惊讶:“你······怎样还谢我呢?”“你说我老而不死,岂不是祝我长生不老?”少妇羞愧难当)(3)发引导,掌握“ABC”理论透过以上两例,你能领悟到什么?(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小结:同样是半杯水,有人会因它能解渴而高兴,有人会因它的不足以解渴而懊恼。看来对于同样的事物,不同的想法和看法会引发不同的情绪。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也是这么认为的。他把这一结果上升到理论,好文供参考!12/24创立了著名的“理性——情绪”自我调节法。“理性——情绪”自我调节法即ABC理论,是用改变认识、看法来调节情绪的方法。A、突发性事件B、信念、看法、认识C、行为结果及情绪诱发性事件A(如半杯水)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C(高兴或郁闷)的间接原因,人们对诱发性时间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解渴或不足以解渴)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原因。ABC理论的核心在于:给人带来不适应的是人对事情的看法,困境是自己制造出来的。人的大部分情绪困扰都来自于不合理逻辑或不合理性的思考,即不合理信念。人们通常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往往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绝对化的要求。它常与“务必”、“就应”这类词连在一齐,如“我务必成功”、“你就应对我好”等等。(2)过分概括化。以一、两件事情来评价整个人。如一遇挫折便概括为自己“没用”,是“失败者”。(3)糟糕透顶。这种信念会导致个体陷入严重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焦虑、悲观、抑郁之中而难以自拔。艾里斯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以合理信念对抗不合理好文供参考!13/24信念的潜能,但又常常为不合理信念所干扰。我们要想削弱不合理情绪就得先改变不合理信念。4、学生讨论、交流、自由发言要求:针对刚才引起消极心境的事件改变其不合理信念,看哪一组同学改变的途径最多、效果最好。例如: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不合理信念:学习成绩太差了,丢人。我真没用!(“过分概括化”)合理信念:(1)学习成绩落后是暂时的,别人未必看不起,何况还有许多其他长处。(2)太好了!我最后看到自己的不足了,能够奋起直追,再无后顾之忧了!(3)太好了!胜败乃兵家常事,在哪儿跌倒就在哪儿爬起来下次我必须会有大的进步。又例如:钱丢了不合理
本文标题:团体心理辅导教案【范例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024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