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精编8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精编8篇】【导读】这篇文档“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精编8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第一篇】活动过程:一、小猴摘水果1、小猴家里有一个果园,他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请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呢?(打开电脑屏幕,让孩子们进入电脑创设的情景。)2、梨树上有几只梨?苹果树上有几只苹果?柿子树上有几只柿子?(评析:这一部分主要让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的感知数群。)二、给水果排队1、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盆水果。第一盆是什么水果?(在连接提问水果种类后转入数的教学活动)第一盆有几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第一盆有几只苹果?五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第一盆有几只柿子?五只柿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2、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把这三盆水果按数量顺序从少到多排好队,应该怎么排?三、分水果1、小猴非常高兴,摘了那么多水果,他想把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让大家尝一尝。看!小猴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有几只小兔?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想一想,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兔,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为什么把梨分给小兔呢?幼儿分错时,提问:小兔都不要柿子或苹果,把水果还给小猴了,为什么?幼儿分对了,动画中每只小兔分到一只梨,非常高兴,一起跳起来。2、看!小猴来到小猫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猫吃。有几只小猫?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猫,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为什么把柿子分给小猫?3、小猴来到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有几只小狗?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狗?四、分组练习:小猴感谢小朋友帮他分水果,他还带来一些练习题,考考小朋友。第一组:添、去点子。按照题目上给的数字添圆点或去圆点。第二组:按顺序填空格。按照题目中圆点多少的顺序在空格里印上相应的圆点。第三组:找最多的图形印数字。每组题目有三排图形,看看哪一种图形最多,给最多的一种图形印上相应的数字。第四组:找一样多的圆点印数字。每组题目有三排圆点,其中两排圆点是一样多的,把一样多的圆点找出来,然后印上数字。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第二篇】名称:有趣的数字目标:1、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与有趣。2、复习9以内的数字、数数,并区分6与9。准备:1、几何图形组合画三幅(还有小动物)。2、幼儿每人一份数字卡片3、每组提供白色纸条、浆糊、记号笔。过程:一、看图编电话号码。(1)我们将要去春游了,我想邀请小动物一起去请大家想想办法用什么方法通知它们?(幼儿泛讲)师:你们真会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那么,用什么方法最好呢?(2)打电话要查电话号码,我们来查一查动物家的电话。教师分别出示图形卡。(小猴、小熊、小兔)师:这是小猴家的电话。让幼儿观察发现小猴家只有图形,没有号码。(3)引导幼儿看图数数编号码。(三家全部观察后,人人翻译号码)(人手一份操作用具。可以用数字贴号码,也可用笔写号码)请各组派代表在黑板上贴数字集体念号码583469583496582734验证号码的正确性,老师拨打电话。二、感知数字的丰富变化。(1)思考:这些号码都有6个数字,为什么电话号码是不一样的?(数字排列的顺序不同)(2)观察:在三个电话号码中有哪些是不一样的?(小猴家的号码是有9、6,小熊家是6、9;小兔家没有这两个数子,有的是2、7)相同的是什么?(三个号码都是六位数,前两位数都有5、8)(3)区分6和9问:老师也常把6和9搞错,请你们帮助我记住它。(让幼儿说出6的圆圈在下面,9的圆圈在上面。)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数字23456789三、交流所收集的电话号码增强幼儿有关电话方面的知识(1)请幼儿大声地读自己带来的电话号码。了解电话号码是多位数的。(2)你们知道的电话是几位数的?(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上海地区的家庭电话是8位数的,手机是11位数的;常用的较特殊的电话是3位数的。)四、给小动物编电话号码(1)有许多小动物家还没有电话,我们用数字来帮它们编个电话号码吧。提示:可以用贴数字的方法,也可以用笔写。有意识地请几个孩子上来念所编的号码。(2)教师巡视后提出新的要求。提示幼儿是否每个数字都用了,数一你编的电话是几位数的。5延伸活动:把小朋友编的电话号码做成电话簿。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巩固认识各种图形,并能按图形的大小、颜色特征进行分类。2、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复习认识7以内的数量。3、发展幼儿的利用图形拼图的能力,拓展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教学准备:幼儿人手一张图形。大小、颜色、形状、数字标记。教学过程:1、请幼儿自由选择图形,并描述图形的大小、颜色、形状。例:我拿到的是大的红三角形、我拿到的是小的黄色的正方形等等。2、找图形的特征,并进行分类。教师出示大小,形状标记,请幼儿按标记进行分类。3、游戏:“十个小矮人”(1)幼儿手拉手围个大圆圈,边唱边走。(2)唱完歌曲,教师说:“四个小矮人”幼儿自由组合,拿着各种图形进行拼图并学习用语言描述自己拼的是什么。4、送图形朋友回家。幼儿按颜色标记送图形回家。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第四篇】活动目标:1、在游戏活动中学习6的形成,认识数字6,理解6的实际意义。2、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幼儿操作,思维能力。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活动准备:1、萝卜、青菜、磨菇卡片各6张,1-6数字卡片。2、萝卜图片(数量是幼儿人数的三倍),上贴各种图形(如图)另备与萝卜上所贴形状相同的图形若干。3、兔子拼图(幼儿人数的一半),反面划成6格,分别写上1-6的的数字并剪开。同样大小的底板图也划成相应的6格,画上1-6的圆点。活动过程:1、拔萝卜、青菜,采蘑菇(学习6的数数,认识数字6)(1)律动:师幼扮兔子随音乐“兔跳”。(2)说说你(兔子)喜欢吃什么?(3)为过冬备粮食:拔萝卜、青菜,采蘑菇。(4)数数:有几个萝卜、几棵青菜、几个蘑菇。出示数字6,认读数字6。2、分萝卜:学习6的形成,数数。萝卜太少不够吃,请兔宝宝把每个萝卜分6分。老师示范在一个萝卜上贴上6个图形,先贴5个红色的圆形,再贴1个绿的圆形,5个圆形添上1个圆形是6个圆形,把萝卜分成6份了。幼儿操作:找图形贴到萝卜上。3、拼小兔:复习认识数字1-6和6以内数数。老师介绍玩法:出示拼图底板,上划成了六格,每格上画了圆点,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出示拼图6块,(数一数,认一认它们背后1-6的数字)请兔宝宝将六块拼图贴到底板相应的位置。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第五篇】活动目标1、在观察、比较、讨论中,对线进行颜色、粗细、质地、长短的分类。2、教师和标记的引导下,学习自己设计简单的统计表。3、语言表达操作的情况,使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同步得到发展。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活动准备1、各种各样的线若干。2、纸、笔每人一份。3、统计示范图。活动过程1、给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线,请幼儿观察比较,自己学会初步的分类技能。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好多不同的线,待会就请你们自己去观察,看看能不能分清这里一共有多少种线?幼儿听后就三三两两的在各种线前观察,对线产生了兴趣。教学反思:这一环节,教师能让幼儿自己先去观察,比较,给了幼儿充分的自由空间,可以让他们尝试分类,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2、教师引导幼儿按颜色、粗细等不同特征来分类。师:刚才我听到有小朋友说,可以把相同颜色的放在一起。我们来试一下。幼儿尝试按颜色分类,把相同颜色的摆放在一起,全部分好后再数数各有几种。师:还可以按什么来分呢?除了颜色不同外,你们还发现了其他不同的特点了吗?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继续引导幼儿,让幼儿在发现、比较下不断地想到分类的方法。引导幼儿说出长、短和用途来进行分类,并做好分类记录。教学反思:这个环节中,教师起启发性作用,主体还是幼儿,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并说出来,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老师在后,能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3、教师把幼儿观察、讨论的结果记录在黑板上,引导幼儿自己设计统计图来记录。A、幼儿看记录进行操作活动,把所有记录的结果统计出来。B、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各种方法。师:刚才小朋友都想到了很多的方法来进行分类,我把小朋友所说的都记录在黑板上了,现在就要你们想想,帮我设计一个最漂亮的。幼:老师我可不可以设计两个。……教学反思: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只提出要求,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尝试,老师只是个观察者,在巡回的观察着幼儿的工作,如果不是幼儿有求必答,老师都不去打扰他们,充分体现出幼儿是主体,不再受老师的影响。4、教师小结,并找出不同范例,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统计方法,让大家学习。师:这是谁的,请你来说说你是怎样设计的,你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教学反思:这个环节中,每个幼儿的回答都会不同,有的会说得很好、很多,说得很完整,有的却不知道怎样表达,但都要进行鼓励表扬,因为要肯定他们的设计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5、活动评价:这个活动设计充分抓住了幼儿心,小朋友面对这么多样的线都很好把它分清楚,也记得快,所以教师善于观察,发现问题,从生活中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材料准备的很充足,教师的语言简而少,很具有启发性,而且也留了时间让幼儿充分的认识探索,是一节充分以幼儿为主的课。6、重要词汇:质地、用途、统计。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第六篇】活动目标:1.认识5以内的相邻数,能找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2.初步感知相邻两数之间多1少1的数量关系。3.乐于参于游戏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活动准备:5只小动物图片、5座房子、1~5数字卡片。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游戏“看数字拍手。二、基本部分:1.小动物找邻居(1)通过小兔搬新家,初步感知“邻居”概念。师:今天有个小客人来到我们班,我们欢迎它(教师出示小兔)!师:小兔刚刚搬了新家,住在三号楼,搬了新家后还有了两个新邻居,你们知道什么是邻居吗?教师帮助幼儿理解住在家两边的小动物就是小兔的邻居。问:乌龟家的门牌号比小兔家少1,小猪家住在几号楼?小狗家的门牌号比小兔家多1,小狗家住在几号楼?教师小结:原来邻居就是住在隔壁的人家,小动物们都有两个邻居,就是住在他们前面和后面的小动物。2.数字朋友找邻居师:小动物们有了新邻居真开心,这里有一些数字朋友,他们也要来找邻居了。教师出示数字1、2、3、4、5提问:数字2的邻居是谁和谁(1,3)?(因为1在2的前面,比2少1;3在2的后面,比2多1)教师小结:一个数与它前后邻居的关系,是相邻数关系,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所以2的相邻数是1和3。3.游戏:找朋友(1)教师幼儿共同游戏:找朋友(2)幼儿自主游戏找朋友4.幼儿操作《幼儿画册》5.活动评价活动反思:《相邻朋友在哪里》是一节新授课,我结合中班幼儿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抽象逻辑思维初步萌芽的年龄特点,通过故事讲述的形式来激发幼儿进行主动探索,通过游戏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尽量让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得到理解,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通过我自己的教学及老师的点评,我收获很大,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下面我将谈谈对本次活动的反思。活动中应该注意幼儿个体差异性,从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操作材料的准备都应该让每个孩子获得发展,从而使孩子的主体性地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第七篇】一、活动科目:数学二、活动内容:《小熊请客一》三、活动目标1、学习6以内的数数,能将数字符号与具体数量相对应。2、提高幼儿对数学课程的兴趣。四、活动准备1、小熊、猫、小鸡、兔子图片各一。2、图:三条鱼
本文标题: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精编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053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