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苏州园林》的教学设计(精编5篇)
好文档,供参考1/37《苏州园林》的教学设计(精编5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苏州园林》的教学设计(精编5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苏州园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宅第园林建筑的风貌。2.理解课文严谨的结构层次及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3.运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对苏州园林的美有一直观感受,从而激发学生欣赏并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抓住了苏州园林的哪个特征,又是怎样突出这个特征的。教学难点学习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课时安排好文档,供参考2/37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简介作者、文体(多媒体展示苏州园林风光)众所周知“桂林山水甲天下”,那是集大自然秀丽风光之精华于一地,也许你们还听说过“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吧,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苏州园林,则是设计师和建筑师精心创造出的杰出的艺术品,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他是苏州人,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课余之暇,常和好友浏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着深刻的体会。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文章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二、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1.正字正音轩榭对称池沼丘壑嶙峋镂空斟酌阑干(学生注音、朗读)2.解释词语标本布局映衬败笔嶙峋斟酌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别好文档,供参考3/37具匠心胸中有丘壑(教师补充,强调语境义)3.思考: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总的特征是什么?三、引导讨论、分析1.这篇课文中被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找出“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2.讨论:作者怎样抓住中心安排全文的结构?第1段:结合“标本”(文中指为人们愿意观摩取法的样本)“鉴赏”(指对艺术品感受、理解、欣赏、评判)理解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苏州园林的艺术美、图画美埋下伏笔。这是全文总起,确立本文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3.第2段从哪几个角度说明苏州园林总体特征?讨论: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具体体现在四个“讲究”上(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既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总的设计原则,又从大处体现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4.课文第3、4、5、6段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好文档,供参考4/37讨论:第2段是总说,第3、4、5、6段是分说。每一段与前面的一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这是重点,故作详细说明。5.课文第7、8、9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与中心有何关系?讨论:这三段从苏州园林每个角落、门窗雕镂、色彩淡雅几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这是细部介绍,非重点,但决非可有可无,通过细微处给人的美感,充分说明了苏州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6.末段结尾有何特点?讨论:用寥寥数语作结,留有余地,引人回味,从而更好地表现苏州园林的艺术美。四、梳理课文核心部分结构提纲1.投影显示2.讨论本文说明的顺序从全文看:整体——局部从部分看:主——次大——小总说(图画美)——分说五、探究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提出问题:为了能说明事物特征,给读者具体形象好文档,供参考5/37的感受,作者必定要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试找出课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讨论、归纳:课文中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六、布置作业1.继续找出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并略作分析。2.抄写字词。3.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一、二、三”。第二课时一、检查字词(投影仪打出训练题:注音、写字、释义、组词)二、检查预习说明方法的情况由学生举例说明,举例子尽量照顾课文的先后顺序1.打比方:如第3段“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形象地突出了苏州园林布局的特点——自然之趣。2.举例子,如第5段以“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蔓,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为例,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3.作比较,如第5段“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好文档,供参考6/37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说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的特点。归纳: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不仅能突出事物的特征,而且使语言既准确鲜明又生动形象,体现了这篇说明文语言多样性的特点。三、重点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提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归纳:(1)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2)用词准确、精当、周密(3)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1.以第5段为例分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发言、归纳:第l句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木映衬方面的图画美。第2句是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和仰起的低树相映成趣的情态,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第4句是议论,阐明了这样栽种的理由及艺术效果。第5句描写了几个园里古老的藤蔓,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提示学生再举出课文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例子进行分析。如第l段中的议论、第7段中的描写等,既增强文章生动性、趣味性,又对苏州园林作了画龙点睛的评价。好文档,供参考7/372.课文语言准确、精当、严密,请学生举例分析说明。(1)准确运用副词、动词、数词及附加语:“池沼大多引用活水”“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大多”“极少”用得很有分寸,不因其“多”或“少”而忽略例外的情况,哪怕这个例外是个别的,也要在文字中表现出来。“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因为要求得“完美”,所以用了“务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总”“一切”等准确的词语;因为要构成“完美”的图画,所以“绝不容许”“伤美”“欠美”。这样准确说明苏州园林异中之同的整体特征。(2)用词严密,紧扣中心,前后呼应:第7段的中心句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接着用“阶砌旁边”“墙上”“墙壁”紧扣“每个角落”,用“栽”“蔓延”“补”几个动词形象地写出匠师们心机之巧,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又紧扣“图画美”的中心,突出了苏州园林处处是画,美不胜收的特征。(3)用词精当,概括性强:好文档,供参考8/37第l段中“标本”一词,准确地概括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第2段中“务必使„„完美的图画”一句在内容上高度概括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结构上又充分体现了领起下文的作用。3.提示学生找出课文中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并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作用。归纳:排比(第2段)设问(第3段)比喻(第3段)有人说本文具有散文特色,正是因为作者在说明中运用了形象的描绘,自然、真切地再现了苏州园林的风貌,使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油然而生“眷念”之情。小结:本文的语言准确精练又生动优美,富有表现力,从而可以看出说明文的语言也可以是充满情趣的。四、总结全文1.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再现了它的美丽画面,显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2.(多媒体显示苏州园林画面、解说)配乐欣赏课文,进一步体会本文两个学习重点,从而获得知识与美感。好文档,供参考9/37苏州园林教学设计2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2)阅读科技作品,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2、学情分析在部编教材中,初一学生没有接触过说明性文章的学习,这类文体在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出现。《苏州园林》是本单元的第2篇文章,第1篇文章是《中国石拱桥》,在学习《苏州园林》时,学生已学习了《中国石拱桥》,对于事物说明文的一些知识,如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等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这也为学习《苏州园林》打好了基础。《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的1篇准确把握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原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这样1篇文质兼美的说明文,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结构美、语言美、情感美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初二年级的学生所学习、接触过的说明文并不多,在短短的45分钟时间内,要想将如此深邃的美文深刻地教授给他们是具有难度的。因此,本堂课的重点基本定位在感受园林之美,尤其是字里行间的理趣、情趣,只有充分地感受了美,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好文档,供参考10/37学习说明文的兴趣。3、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是以说明事物为主的说明文,介绍了中国建筑,园林,绘画艺术。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可以了解我国人民在这些方面的卓越成就,感受前人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苏州园林》是1篇介绍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知识的科普文章。叶圣陶老先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严谨的写作思路。灵活恰当的说明方法,体现出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本文是继《中国石拱桥》之后的又1篇事物说明文的典范之作,对帮助学生学写说明文具有借鉴意义。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脉络,能够分析文中的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2、学习抓住事物特征,培养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事物的共同特点的能力;3、通过对文章严谨、平实又不乏生动的语言的品味,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与鉴赏能力;通过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并能激发学生从身边发现美的兴趣,提高学生鉴赏美的情趣与能力。学习重难点:好文档,供参考11/37重点:可以简单分析文中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和准确生动简洁的说明语言;难点:通过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并能激发学生从身边发现美的兴趣,提高学生鉴赏美的情趣与能力。评价任务:针对目标一:复习第一课时大家一起理清的逻辑顺序与文章结构。分析3-9段文章时,着重引导学生分析文中说明方法,老师给予补充。针对目标二:通过问题:我最欣赏(哪一处)的图画,它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美,引导学生分析出七个方面的美,这七个方面不同的美又和图画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针对目标三:1、小组合作讨论,具体分析3-9段。从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等角度总结出本文“言之有法、言之有情”的特点。2、从“言之有法、言之有情”两大方面自主分析《晋祠》和《松鼠》两篇文章。教学活动设计:好文档,供参考12/37一、直接导入--印象苏园1、上节课,我们已经一起理顺了本文的说明顺序和文章结构,咱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正如叶老自己曾经所说(请同学们一起读):“大凡读1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也就是所谓的:“言之有序”。板书“言之有序”。二、走进苏园·品味图画1、今天这节课就继续让我们走进苏州园林,去通过叶老的文字触摸感受苏州园林里那一幅幅美好的图画。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来描绘苏州园林的美的?出示:我最欣赏(哪一处)的图画,它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美请大家就从这七个方面选一幅你最喜欢的图画,仿照大屏幕上的句式,说说这幅图画让你感受到了一种怎么样的美。也可以在纸上写一下。3、下面请各小组之间探讨一下,选一幅最喜欢的图画,着重从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探讨一下画面的美。(大约五分钟)4、各小组依次分享展示。主问题:作者用怎样的方法让你体会到了这种美?(感受“说明方法”)好文档,供参考13/37哪些具体的文字令你感受到了这种美?(感受说明文的语言特点)(预设:第3段:布局美、自然美第4段:配合美、自然美第5段:映衬美、生命美第6段:朦胧美、层次美第7段:构图美、细节美第8节:图案美第9节:色彩美朴素美)可以重点品读的几个地方(教师要充分品味,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地作重点的品读)例如:①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追问:出示ppt。对称就不美了吗?--明确,苏州园林讲求“自然味”,刻意的对称与自然之趣相比较,后者更富有美感。追问:可不可以这样说,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都是对称的呢?(引导学生回答不可
本文标题:《苏州园林》的教学设计(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105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