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少年闰土名师教学设计(精编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少年闰土名师教学设计(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少年闰土名师教学设计(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少年闰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继续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2、学会本课6个生字、1个多音字;理解23个词语的意思。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5、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感受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学难点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初读课文,自学生新词,分段,教学一、二两大段,背诵第1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第1、4题。教学过程一、1.简介鲁迅《少年闰土》的出处,出示课题。2、生轻读课文,要求按注音读准生字,划出不懂的词语。3、讨论分段。二、1.抽读课后题1(1),贴挂图,放第一自然段的课文录音,师以教鞭随录音指图。尔后提问:少年闰土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勇敢机智)那么,课文中哪几句话突出反映了少年闰土的这一形象呢?(抽答,然后齐读其间逃走了一段话。理解其间和猹两个词语。)为了衬托闰土的形象,课文开头描写了哪些景物(天空、圆月。西瓜),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深蓝,金黄、碧绿、)情感朗读指导,齐读本自然段,体会梦幻般的美景衬托下的少年英雄形象。二、学习第二大段。参考资料,少熬夜!1、轻读2、3小节,思考:①闰土因什么原因到我家来?②闰土来我家前,我听到了闰土哪些情况?读后抽答。2、释疑,师生共同讨沦理解少爷、值年、祭祀、郑重、仿佛、五行、装掠等词语的意思。3、师生共同讨论小结本大段的主要内容。(本段主要写我结识闰土的原因)三:熟读第自然段,抽背,同桌互背。四、师课的小结。五、课堂作业:作业本第1、2两题。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学习第三、四两大段。分辨课文详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完成作业本第5题。教学过程一、读读写写课后第5题的词语。二、抽读第三段(第4、5两节),生划出描写闰上外貌特点的语句。(紫色的圆脸银项圈)师生共同讨论,抓住紫色、毡帽、银项圈理解人物的外貌特点描写,并在黑板一侧作副板书:外貌特点紫色的圆脸生活特点头戴小毡帽地方特点套一个银项圈时代特点,齐读这句话,深入体会闰土的外貌特点描写。提问:第4小节的开头哪些词语反映了我迫切见到闰土的心情?(盼望、好容易、飞跑)那么,这小节的结尾又有几个关键词语反映了闰土和我刚见面就建立了友谊?(只是、便、于是)情感语气指导后生齐读第4小节。三、1.抽读第四段(第616小节),生划出本段的中心句(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板书:稀奇事。2、生自读课文,找出四件稀奇事。(板书)那么,四件事中写得最详细是哪一件?(管西瓜刺猹)抽读闰土又对我说油一般的滑,(注意朗读的情感语气)理解无端、伶俐、素不知道等词浯的意思。3、提问:这部分课文哪一小节的内容与开头小节的描写呼应?(有胡叉呢节)这样写给人留下了闰土的什么形象?(勇敢机智,板书。)因为这件事给作者的印象最深刻,所以详细写,板书。4、除此以外,还有哪件事也写得详细?(在雪地捕鸟,板书)生轻读捕鸟一节,用笔划出写捕鸟动作的参考资料,少熬夜!词(扫、支、撒、拉、罩等)。讨论:这一节反映了闰土什么品质特点?(聪明能于。板书。)5、除了这两件事,另外两件事写得详细还是简略:反映了人物什么品质特点?(师生讨论后板书:见多识广、略写)6、抽读课后题1(2)、(3)两题,生回答。四、课文写了反映闰土品质特点的四件事,虽然也有详略之分,但是,这四件事从总的来说,仍然是详写的。那么,与闰土对比,我与往常的朋友这方面是详写还是略写?(略写)哪几节用对比的方法来写?(抽答)1、小黑板出示我素不知道;一节,齐读,理解素、如许、单等词语的意思。并抓住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一句,引导学生理解我接触的事少,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因而缺少见识的含义。以羡慕和敬佩的语气朗读本节。2、当闰土告诉我那些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后,我有什么感想?哪一小节写出了我的感想?(小黑板出示本节,齐读)理解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一句的深刻含义(比喻我与往常的朋友整天生活在大院里,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知识贫乏)。少年闰土教学反思我有幸听了省二实验高老师的讲座,他指出仿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个途径。在学习《少年闰土》时,因为本文对闰土的外貌描写很有典范性,在授课时我抓住其中人物描写的示范点,让学生进行仿写,收效很好。首先,我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读一读,然后进行讨论:“你觉得这段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都能从这些外貌中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十分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在老师的引导学生体会到:从“戴小毡帽”中看出闰土是一个住在江南一带农村的孩子;从“紫色的圆脸”可看出闰土是一个经常被太阳晒,海风吹的孩子;还可以看出他经常劳动,是一个能干的人,说明外貌描写得传神能让读者准确地认识人物。分析完后,我便趁热打铁,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写作方法,仿写一位熟悉的同学的外貌,写完后,站起来读,让同学猜测写得是谁,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写作的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课堂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而且写出了很多精彩的文章。张旭写到:“我有一个同学,他长了一张‘甲’字形脸,脸上有些麻子,一张大嘴巴喋喋不休,两只小眼睛东瞅西望的,像个侦探,笑起来满脸的肉好象都在颤抖,经常逗得我们哈哈参考资料,少熬夜!大笑。”像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很多。仿写确实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个途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根据课文特点,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及时让学生模仿,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少年闰土教学设计2一、走进课文同学们,当你漫步在校园长廊的时候,是否留意过长廊两旁那一位位毕业于我们学校的东风学子的照片和简介呢?我们学校办学一百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的名人学者,比如有与李连杰一起拍《少林寺》的武术冠军胡坚强,著名画家陈之佛,北京大学历史上担任时间最长的校长蒋梦麟、著名作家楼适夷。(相机出示照片)楼适夷的家,100多年前就在我们学校的对面,可能还是我们班方海盛的邻居。楼适夷与我国的一位大文豪的关系非同一般,楼适夷是他的学生加同事,这位大文豪就是(板书:鲁迅),(出示照片),大家对鲁迅有哪些了解呢?谁来谈一谈。绍兴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大文豪,走进他笔下的少年闰土。二、学习字词请大家大声地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1、课文中除了闰土,还有一位重要人物是“我”,但这里的我不是鲁迅本人。因为这篇课文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凡是小说里的我都不能说是作者,因为小说都是虚构的,但这部小说里,鲁迅是结合了自己的童年生活来写的,所以课文散发着浓浓的绍兴味道。2、比如这些词语:装弶毡帽秕谷鹁鸪竹匾潮汛跳鱼儿正月供品神佛五行项带银圈希奇事三、概括希奇事1、少年闰土和我主要谈论了哪几件希奇事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先用括号在文中标出来。2、分别请学生读一读相关的段落。3、这四件希奇事,你能不能用小标题来概括?概括小标题有什么要求吗?4、交流评价,板书小标题。四、对比赏读1、闰土给“我”讲的4件希奇事,30年后给“我”参考资料,少熬夜!印象最深的是哪件?2、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是的,我30年后一想到闰土,脑海中就出现了这段“瓜地刺猹”的画面,印象非常深刻。让我们一起读。3、这段话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谁来读,这是(地点),第二句谁来读,这是人物,第三句话谁来读,这是(物)。4、这段回忆画面,来源于闰土谈论的“瓜地刺猹”。出示,一起读。5、让我们把两段话对照着来看一下,这段,地点——人物——动物——把你润色成了闰土。让我们再来对照着读一读,变字体颜色,对应第一自然段的是哪一句?教师读,学生对应读。教师读,学生对应读。变字体颜色教师读,学生对应读。变字体颜色6、这两段都是瓜地刺猹,又有什么不同,让我们再来读,这一句话与我读的这句话,润色上了哪些词语?这样润色后,感觉怎么样?你来读。润色上的是什么?加上了新的景物和形容词。段落润色图1地点润色效果2人润色效果3物润色效果再读第二句,润色上了哪些词语,感觉怎样?你来读。润色上的是什么?外貌和形容词。再读第三句,润色上了哪些词语,感觉怎样?你来读。润色上的是什么?更换动词7、经过大文豪鲁迅先生的一番润色,月夜更美了,闰土更勇敢了,那猹就更凶猛了。这三个经过润色后的句子,又是用什么词语连接起来的?谁来把第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8、我有疑问了,为什么鲁迅先生要把“我”的记忆中“瓜地刺猹”润色得这么美呢?对闰土的思念和敬佩。齐读。五、学习仿写1、刚才我们是学习鲁迅润色,接下来可是要真的上场了做润色了。谁来读闰土对“雪地捕鸟”的讲述。2、大家一起再读,地点在哪里?人物谁?动物呢?3、这段话本来就很美,运用了一连串的动词,但是是不是还可以润色得更美呢?如果你来润色,打算怎么润色一下呢,请你再默读这段话,想一想。交流。归纳引导润色什么。4、好,构思得好,润色也一定会很好,开始润色吧,看谁润色得效果更好!5、评价以关注表达、书写等为主。参考资料,少熬夜!六、机动:在另外两件希奇事中任选一件进行润色。评价以关注表达、效果、书写。(幽默一些)七、小结:数年后,我们学校的长廊上一定也会出现的大家的照片和简介,会诞生新一代的楼适夷、鲁迅哦。少年闰土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3、运用多种方式(联系上下文、借助背景资料、抓住关键词等)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5、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及学习写作方法。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展示图片,引出闰土1、出示鲁迅照片,师生交流鲁迅资料。引出感叹词“啊”。2、展示“看瓜刺猹”图,了解鲁迅笔下的闰土。二、整体感知,初识闰土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闰土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用笔做上记号。2、交流印象深刻的内容,并梳理出课文结构,其间注意生字的读音和长、难句的指导。3、归纳出对闰土的总体印象,回扣“啊”字。三、顺学而导,了解闰土1、找出文中带有“啊”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2、以闰土语言为突破口体会人物特点:⑴指名轮读闰土的话,让学生明白闰土的话中包含着“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事。⑵自读闰土的话,边读边想象画面。问:你最感兴趣的是闰土的哪些话?生读师相机指导。重点指导“雪地捕鸟”和“看瓜刺猹”,采用“情境渲染、联系实际、引入背景资料、对应比照”等多种方法理解感悟、入情参考资料,少熬夜!入境朗读。3、用上“啊”说说对闰土的感受。4、出示课文插图体会两人对话时的神情、动作,问:闰土和“我”的对话中,“我”的语言很少,只有一些感受,你能根据“我”的想法想像出“我”当时说了什么吗?写在“我”的感受旁。5、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读。四、多元解析,记住闰土1、师小结引说,比照“我”与闰土的不同。⑴你从这个“啊”中读出了什么,如果用语言表示“我”的感叹,你会怎么说?让生带着各自体会有感情读句。⑵借助多种方式(联系上下文、图片对比、联系生活等)体会“四角的天空”的深刻内涵。2、引导生回扣第一自然段并背诵。五、拓展延伸,再识闰土1、启发学生想象说话:“我”和闰土分别近三十年后,再一次相见了,见面时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2、让生快速阅读《故乡》原文片段: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
本文标题:少年闰土名师教学设计(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171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