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212022学年沈阳市沈河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答案
2021-2022学年沈阳市沈河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欺侮.(wǔ)亢.奋(àng)殆.慢(dài)天衣无缝.(fèng)B.闸.门(zhá)踊.跃(yǒng)霓裳.(shāng)不修边辐.(fú)C.帷.幕(wéi)迂.回(yú)翰.旋(wò)人情世.故(shì)D.铸.就(zhù)枯燥.(zào)虔.诚(qián)销.声匿迹(xiāo)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每天可阅读的信息令人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阅读形式更加多样、阅读方式更加__________,但心无旁骛地坐下来潜心阅读,对不少人来说仍是件__________的事。因此,很多人喜欢上了“听书”。A.目不暇接虽然便捷奢侈B.目不转睛虽然便利奢望C.目不转睛因为便捷奢望D.目不暇接因为便利奢侈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太多的人总是珍惜时光的残忍和成长的无奈。其实,成长真的是一个毛毛虫羽化成蝶的过程,总是要经历过蜕变的疼痛..才可以更好地迎接.....巧克力一样未知的世界。所有绽开的笑容或.是没有人看见的眼泪,在若千年后回首时,都会是你意想不到的!未来的道路不管是崎岖还是畅通,都需要你一个人去独自品尝....和体会。A.“疼痛”是动词,“或”是连词,“更好地迎接”是动宾短语,“独自品尝”是偏正短语。B.“成长真的是一个毛毛虫羽化成蝶的过程。”这个句子中,“羽化成蝶”作宾语。C.“所有绽开的笑容或是没有人看见的眼泪,在若干年后回首时,都会是你意想不到的!”这个句子中,“眼泪”作主语。D.画线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珍惜”改为“叹息”。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同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B.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我们学过他的《时间的脚印》。C.《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杜甫的诗作,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作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D.《马说》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5.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众好汉上了梁山之后,王伦嫉妒,不肯收留,宋江计激林冲火拼王伦。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丽达由于阶级出身的关系和信仰的不同,与保尔分手。C.保尔·柯察金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经常给战友们朗读、讲述其中的故事。D.“三打祝家庄”的情节,展示了卢俊义的军事组织才能,为他赢得了人心,奠定了他在梁山的领导地位。6.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8分)(1)马之千里者,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漠漠向昏黑。(3)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______。(4)八月秋高风怒号,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回车叱牛牵向北。(6)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二、阅读理解(50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7题。(3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魏万①之京唐·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②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③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注释】①魏万:唐肃宗上元进士,是李颀的后辈,和李白交情很深。②关城:潼关、函谷关。③砧(zhēn)声:捣衣声。7.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首联对仗严整;颈联由实转虚,诗情跌宕;颈联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B.《送魏万之京》首联想象魏万沿途所见的景物;中间四句写景、叙事、抒情,层次分明;尾联劝勉魏万不要蹉跎岁月,应该抓住机遇成就一番事业。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拟人修辞,写出友谊的超时空性;“微霜初渡”和“树色催寒”运用对偶修辞,营造了深秋已至、寒气逼人的气氛。D.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风格不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意境旷达,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送魏万之京》情调深沉悲凉,但却催人向上。(二)阅读选文,完成8~11题。(13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乙】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①。不学操缦②,不能安.弦;不学博依③,不能安《诗》;不学杂服④,不能安礼;不兴⑤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⑥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⑦而不反。《兑命》曰:“敬孙务⑧时敏,厥⑨修乃来。”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学记》)【注释】①居学:这里是在家中继续钻研的意思。②馒(màn):琴弦。③博依:各种比喻。④杂服:古代所规定的各色服制,冕服、皮弁(biàn,古代男子戴的一种帽子)之属。⑤兴:重视。⑥藏:怀抱。⑦辅:指朋友。⑧孙:同“逊”,谦虚。务,必须。⑨厥:代词,这样。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不能安.弦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息焉,游.焉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C.厥修乃.来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D.其此之.谓乎策之.不以其道(《马说》)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2)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10.请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11.依据【甲】【乙】两段选文,回答问题。(4分)【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学习的问题,【甲】文强调学习和教是相辅相成的,文中“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恰当地表达了这个意思;而【乙】文在强调课外学习重要性的同时,强调了学习还要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两字词语概括)的品质。(三)阅读选文,完成12~13题。(4分)【材料一】事件9月22日,在通州区北京未来设计园区内举行的2021年北京国际设计周开幕式上,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海报发布.此海报十套海报共征集了1565套(件)作品经过多轮评选,从50套(件)入围作品中经过深化修改,查重,最终确定11套优秀设计作品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宣传海报。涉及领域艺术设计,当代艺术,冬奥会项目、平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热点事件,理论案例,中国精神,政治事件,考研热点关注。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将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材料二】冬奥会开幕当天,恰逢中国“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立春”,这也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代表着一年的时光轮回,也代表人与自然和世界相处的方式,用它来倒计时,体现了中国人对时间的理解。闭幕式时,手持雪花灯笼的小朋友入场,代表着“十二生肖”的雪车在冰面上滑行,车轮痕迹缓缓构成巨大的中国结图案。当浓浓的中国元素完整呈现的时候,整个画面再一次震惊了所有人。冬奥会奖牌名为“同心”,奖牌正面中心刻有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周围刻有北京2022年冬奥会英文全称。圆环做打洼处理,取意传统弦纹玉璧,上面浅刻装饰纹样,均来自中国传统纹样,其中冰雪纹表现冬奥会的特征,祥云纹传达吉祥的寓意。奖牌背面圆环上刻有24个点及运动弧线,取意古代天文图,象征着浩瀚无垠的星空,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象征着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运动员如群星璀璨,创造精彩。【材料三】中国人热情好客,自然也要保证世界各国冬奥运动员的安全。这次冬奥会的“防疫泡泡”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赞扬。冬奥“泡泡”是由无数个迷你“泡泡”共同组成的一个高效运转的闭环系统。这一“闭环”系统由三个相互关联的比赛区“泡泡”组成,参赛人员和雇员将在这些“泡泡”里工作、比赛、吃饭和睡觉,而不会与普通大众接触,在“泡泡”内感染的机会几乎为零。随着闭幕式的结束,北京冬奥会正式落下帷幕。在本届冬奥会上,有拥有绿色“心脏”的“微火”主火炬、有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铺就的“最快的冰”、有利用新型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让碳排放趋近于零…这是“绿色办奥”的生动实践,也是“科技奥运”的别样精彩。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北京冬奥会让我们见证了中国战略科技力量汇聚的涌动大潮,见证了无数创新高地托举起的发展大势。(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2.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冬奥会中的“二十四节气”“中国结”“祥云”等元素充分展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B.【材料二】第二段对北京冬奥会奖牌“同心”的外观设计采用了空间顺序进行说明。C.【材料三】中画线处列举我国绿色科技奥运的实例,说明了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大势。D.冬奥会设计的“闭环”系统由可完全避免新冠毒感染的相互关联的“泡泡”组成。13.如果你是冬奥会(冬残奥会)志愿者,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向外国友人生动地推介冰墩墩或雪容融。(60~80字之间)(2分)(四)阅读选文,完成14~19题。(18分)白薯世家董华①与人没结过死仇,但是,对于一种食物,一种平平常常、本性柔和的食物,我却记它的“仇”,记了好几十年。它,就是白薯。②不明就里的会问:你跟不通人事的白薯较什么劲啊?③这当然要先给您讲明身份。就出身来讲,人家有“书香世家”“官宦世家”“豪门世家”。我呢?白薯世家!从我爷爷的爷爷往上数,就以种白薯著、吃白薯为传家之宝。由小到大,我的血管流淌着白薯催生的血液;我的性格格守着白薯做派里的耿直和温婉。④它养育了我,也蹂躏了我。浩茫心头,纠结不休的白著,于我有恩,有爱,有苦,有乐,有愤懑,也有凄惶。⑤爱与乐。我的爱与乐,都和母亲做出的白著饭食有关。这么一说,童年的快乐情景就在心头跳跃。⑥现今的儿童可能没听说过“糖稀”吧?在我心里那可是最具有诱惑力的食物。它是蒸白薯的副产品。蒸过的白薯挨个取出来以后,锅底会汪着一底儿黏液,颜色比蜂蜜颜色深,糨糊状带亮光儿,而黏稠度却甚于蜂蜜。扎下一筷子拔出来,糖丝拉得很长。守着铁锅,我一筷头一筷头蘸着它嘬(zuō)。每每此时,母亲就笑眯眯地瞅着我。她收藏着我的快乐。⑦从吃上寻到快乐,还有烤白薯。烤熟了的薯块香浓,紧绷绷的薯皮松开了,有的还向外流油,轻轻一剥,薯皮就剥下来了。一股香气直扑脑门儿。你会看见薯肉上边有红色经络,真跟肉儿一样。你得捧着吃,还得慢着吃,它烫,咬进一口热气嘘嘴。非要急着吃,咬入口的薯肉就得在嘴里倒换,从口腔左边移到右边。吃了两块烤白薯后,你会觉得手指发黏,粘连得快挣不开了。⑧白薯干儿碾成的面粉也让我非常留恋。碾成的面是什么颜色呢?淡红色!用手指在面笸箩里蘸一蘸生面粉,舌尖舔一舔,它甜!若扑下身在碾盘满口地舔,干干的面粉甜得还有些呛嗓子呢。它以后做成的无论什么饭食,都脱离不了这个颜色和甜味。⑨因为母亲有一双巧手,我感恩母亲,给我做过多种多样白薯干儿面饭食。擦格儿、捏格儿、摇嘎嘎儿、猫耳朵,还用白薯干儿面蒸窝头、做烙饼、切板条、包饺子等。不仅如此,她还会在传统模式上创斯,让你更下饭。她真是一个能持家的好手。⑩怨与仇。白薯是亩产能够达三千斤以上的高产作物。为了多产白薯,爷爷和父亲太辛苦了!栽白薯是一场大战,爷爷负责培.埂、招.坑儿、栽.秧儿、埋.埯(ǎn,点播种子挖的小坑)儿,父亲负责挑.水、浇.水。哥哥和我也去支援
本文标题:20212022学年沈阳市沈河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361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