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如何克服职场安全感缺失
如何克服职场安全感缺失?缺乏职业安全感,是现今职场人士普遍的心理困境,加上前两年经济危机和全球经济萎靡的推波助澜,职场人越来越自觉“朝不保夕”,职业焦虑严重。这种不安全的感觉覆盖了几乎所有的职场阶层,如流感一样全线蔓延,势不可挡。立足未稳的新丁担心因为业务能力不足被老板开掉,混迹多年的老鸟担心开罪了上司而被“清洗”掉。做下属,怕被上司斥责能力不足,丢掉饭碗。即使是做到了经理人的位置,公司之间的并购、组织架构的调整或者是公司内部的“政治斗争”也照样会导致权力的“缩水”甚至是职位的丧失。安全感普遍缺失一家知名药企的主管白小姐前月查出患了子宫肌瘤,“但是我的辖区云贵川渝每月至少有一两个地方需要我出差,几乎不可能专门腾出时间来好好治疗,如果你不站好岗,可能马上就有人来顶替你。”白小姐的忧虑是来自于对公司制度的不信任。而“资深”员工张师傅的不安全感则来源于“晚生后辈”的压力。“最近我们公司又来了几个小孩,挺冲的,我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作为4S店的“技能冠军”,张师傅一直抱怨自己工作太多,忙不过来,总想带个徒弟,好为自己分担一下。前一阵,公司刚来几个大学生,张师傅负责带一个,这对他来说本应是件好事,但他却犯了难。“因为是新手,所以对什么都感兴趣,孩子也能吃苦,我带了半个来月已经有点像模像样了。”按说名师出高徒,做师傅的本应高兴才对,可是张师傅心里像打翻五味瓶一样,说不出什么滋味。张师傅隐约感觉,新手带出来,对自己是一种竞争;如果带不出来,不但别人会说自己小气,还会毁了孩子的前途。左右为难、前后矛盾的想法,让他有些郁闷。“都说单位老人吃香,可是老人更有危机感啊!”缺乏职场安全感的影响缺乏职场安全感,一方面,会强迫职场人更致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巩固自己对这份工作的重要性,这有利于个人在一份职业上取得成绩。但另一方面,如果过于依赖稳定,也可能会使得个人固步自封,阻碍个人的进步和发展。反过来,在工作中缺乏稳定感的员工会更倾向于频繁地跳槽,不利于公司的发展,有时也会影响到个人的信用和发展。一家知名期货公司的资深研发人士C先生,对于期货、股票、黄金等领域的投资都有很深的造诣,经常在媒体上露面,也经常在各种论坛讲座上发表演讲。C先生刚刚从研发总监的位置被提拔为研发中心副总经理。按说新官上任自然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但从他的脸上似乎找不到太多兴奋的感觉。“我更关心的是提高自己的投资能力,一旦哪天公司不要我了,我依靠投资仍然能够让自己活下去。”身在其位,但因为对未来的担忧,而使职场人不能与公司利益“一条心”,把更多精力放在对自己失利后的“未雨绸缪”上,这对企业来说,也是隐性的损失。如何克服职场安全感缺失第一,提高自己在专业领域的能力有句老话:“滚石不生苔,转行不发财。”这话指的是无论做什么都必须专心致志,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这话是一位前辈告诉我的。他在一个领域内埋头钻研了十几年,其间有很多同行因为熬不住行业的景气低谷而离开了,但只有像他这样坚持下来的人看到了胜利的一天。第二,提高职业的延展度我们都参与过拓展训练,其中有一个游戏很值得深思:培训师让你尽量把双腿并拢,然后找人摇晃你的身体,你会感觉到很容易就失去平衡;老师再叫你把双腿分开一定的距离,这时你会发现在别人摇晃时保持平衡变得容易得多。这个游戏告诉我们,延展度决定了安全感。对于职场人来说,所谓的“延展”就是专业技能、学识、人脉资源、工作和社会经验等可以给你安全感的东西。这两种方法所揭示的是同一个道理: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除了让自己更加强大之外,提高安全感并没有其他的捷径。第三,让上司放心如果上司交给你任务以后,还需要他再三提醒如何完成,或者督促你完成的时间,那么上司会因此而对交给你任务无法产生安全感,那你的安全感如何便可想而知。因此,你要让上司随时知道你的行为,知道你的关注点,知道你对他交由的任务的投入程度和进展程度。当上司要求不明确的时候,超额、超质量的完成任务,会让上司对你产生信赖感。上司有了安全感,下属自然会安全。最后,作为企业,要加强沟通,让员工了解企业发展的真实情况;关心员工,鼓励员工;为员工提供援助计划,鼓励员工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及时应对危机;加强员工归属感建设,体现人性化管理。让员工不为未来担忧,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也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文章来自:《才富》学费涨了还读MBA吗?为深造不得不再多花上7万元,对于公司人来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到底要不要去读?对于那些准备今年读MBA的人来说,最近思考最多的大概就是Tobeornottobe的问题。补习班读过了,钱准备好了,工作和读书的冲突也全安排完毕,在这样周密的计划下却突然被告知MBA要涨价了。今年9月,清华、北大、复旦等多家高校把MBA的价格从不到12万调整到了18.8万元,这样的差距让很多公司人一下子无法接受。MBA在2006年的时候就涨过一次价,不过仍无法减弱公司人对于这样一张金学历的渴望。即使大幅提高学费,院校们也从不担心生源。但对于公司人来说,要不要读成了一件纠结的事。去年复旦大学MBA入学新生平均年龄是27.4岁,之前的一些调查结果显示就读MBA的公司人的平均年龄均不到30岁,对于这群工作时间在5年左右的人来说,18.8万接近或超过他们一年的平均年薪。要拿出这样一大笔钱来投资未知的未来,很多人开始动摇。他们不得不重新衡量一个MBA到底能给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带来多大价值,投入这么大的金钱成本是否划算。计划A:大投入期望大回报程凝第一时间听到涨价的时候也觉得难以接受,但在和家人商量之后,她还是选择了多花7万块钱去读。她在一家民营企业工作了3年,一直想进大公司谋求更好的职业发展,却受限于毕业院校太一般。她觉得毕业时自己的路已经走岔一次了,MBA则可以让她的学历发光,成为进入大公司的敲门砖。她的薪水并不高,这次读MBA的费用也需要父母资助将近一半,涨价后的那部分也要靠父母来负担。尽管不断有报告指出MBA毕业生平均薪酬在10万元以上,但这几年拥有这一学历的人也是越来越多,薪酬与之前相比没有明显变化的人也不少。程凝认为这完全取决于个人努力,大投入就要让它带来大产出。计划B:退而求其次有两年工作经验的郭星宇准备脱产读MBA,他希望能借专业知识和MBA同学圈子来实现身价增值。他没有能力支付更高的学费,所以决定退而求其次。在上海很多人选择去考同济大学的MBA,这家院校想涨到14万却错过了时间,维持原价又拥有相对知名的品牌,性价比一下子增高。郭星宇却并没有把同济列入自己的计划,他认为在几家最好的院校涨价时,考同济的人会一下子猛增,录取机会就会减少。同时照今年的形势同济一定会扩招,如此这般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最后他综合了各项因素考虑,选择去读华东师范大学的MBA。计划C:曲线深造“我这半年算是白努力了。”供职于一家500强物流公司的胡启荣沮丧地说,他决定不去读了。作为公司的一位高级经理,他说公司对MBA学历并没有要求,但由于身边很多同事去读,尤其是两个下属也都是MBA,这些坚定了他今年去读的决心。为了通过考试,他花6000元报了MBA培训班。当时他定的最高预算是15万,涨价超出了他可接受的范围。另一个原因是,原本他以为可以积累到很多公司中层的人脉,但同为学员的大部分是工作三四年的人,他看不到MBA的圈子效应。决定不读了,原本计划好的时间就空出来,他现在正筹备去读一个和自己工作相关的在职研究生,或者是去完善相关的财务知识,为以后的升职做准备。韦玮IBM组织及人力资源转型高级顾问C=CBNweeklyW=韦玮C:像遇到MBA涨价这种事时,需要综合评估哪些因素来决定自己是否去读?一般来说对充电或者深造付诸多少时间和金钱成本是合理的?W:如果单从财务投资回报的角度看,沃顿商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大部分MBA毕业生希望在毕业后的5年内用年薪的增加值弥补时间和学费的投入。做一个简单的测算,如果A今年的年薪是20万,考虑通货膨胀因素、正常晋升和结构性调薪,平均每年增长10%的话,A若选择2011年至2012年来读两年MBA的财务机会成本会是46.2万。假设A读的是复旦的MBA,假设明年没接着涨价,加上学费的18万,总投资可以粗略算作是64.2万。若选择不读MBA,正常工作的话,2013年至2017年的5年工作时间,共可获得年薪162.5万。如果A愿意读完MBA,2013年毕业然后工作5年,起码要能赚到162.5+64.2=226.7万才能打成平手。如果通货膨胀没有加剧,国内就业形势也没有特别大的变化的话,简单做个回归,MBA毕业后第一年的年薪起码要是35万起了。C:如何理性评估深造能给自己未来带来的回报?W:MBA不同于一般的研究生深造或培训项目,相比后者关注知识获取和技能提升外,MBA还有另外两个关键词:“跳板”和“人脉”。单纯为了薪酬增加而去读MBA的不多,学成归来后表示失望的倒是很多。更多人是为了能实现自己职业发展序列的转换,原先做IT技术的公司人读了MBA之后去做管理咨询了,原先做HR的公司人MBA毕业后去做市场营销了,这样的情况非常常见。再来谈谈“人脉”,这现在也细分了,中低阶的人脉通常和跳板有关,大家用来做职业序列的转换;高阶人脉用来加强和拓展自己的业务,这块职能已经大致转移到EMBA里去了。而低阶人脉又面临Facebook、Linkedin之流的巨大冲击,吸引力日衰。C:一些人因为兴趣而去报培训班,比如学第二外语或是财务,那么因这些技能而转变职业的概率大吗?W:分别分析你现在工作和未来想要获取工作的任职资格模型,如果两者之间的差异仅限于某些知识和技能的话,还是有可能的,只是别把任职资格模型想得太简单了。C:通常什么时候是深造、充电的最好时机?W:充电的最好时机就是快没电的时候,从微观角度看,面临职业生涯的天花板、厌倦现有的工作类型或工作内容、厌倦现有的老板和同事或者供应商、刚经历重大的人生转变等任何需要重新收拾职业生涯状态的时候,都可以通过充电使自己电力十足。从宏观角度看,就是大家都快没电的时候,政府拉闸限电甚至大规模停电、经济衰退、失业率暴增、CPI暴涨等,甚至从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看,每年总统改选的时候,MBA申请数也会出现明显增加。“第一团队”:君子和而不同他们是一个奇妙的组合。他们所创办的企业在三年内两次登陆纳斯达克。虽然经历了多次人事震荡,但他们却没有分崩离析。在崇尚英雄主义的时代,他们成为了团队合作的典范,被称为“第一团队”。他们就是曾先后创办携程和如家的梁建章、季琦、沈南鹏和范敏。创业四人组1999年3月,在一家上海餐厅,梁建章和季琦决定要做一家网站。其时,中国的互联网热正如火如荼,正如一句话所说,当时的年轻人分为两类,一类已经创办了网站,另一类正准备加入网络大军,梁建章和季琦就属于后者。梁建章是上海人,在初中时曾发明会写诗的电脑程序,被誉为神童,初中毕业后,直接进入复旦大学少年班并在一年后赴美留学。1989年,梁建章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并进入甲骨文公司。最初,梁建章从事的是研发,在一次回国探亲时,他意识到国内存在巨大的商机,从长远看,自己的发展机会还是在国内。于是,结束探亲后,梁建章便决定转型,申请去客户服务部,从事ERP实施工作—如果继续待在研发中心,是不可能去中国工作的。1997年,梁建章通过公司的内部招聘,回到了上海,担任中国区咨询总监一职。季琦是江苏南通人,1985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先后获得工程力学学士学位和机械工程硕士学位。季琦极具商业意识和创业激情,在研究生毕业前夕,就和同学合开了一家电脑公司,做电脑生意。1992年,季琦在毕业后进入上海计算机服务公司工作。此后,他先后任职于几家民营企业。1997年9月,季琦自己创办了公司,取名为“协成”,从事综合布线、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等工作,在给甲骨文公司做分包业务时认识了梁建章并成为了好朋友。梁建章和季琦决定要做一个网站,但具体做什么样的网站呢?两人经过了一番思索和探讨。在否定了多个想法后,两人最终确定了方向—旅游网站。在考虑公司做什么的同时,梁建章和季琦也在琢磨扩充创业团队。他们认为,似乎还缺少一个“有钱人”,便想到一个共同的熟人,季琦的
本文标题:如何克服职场安全感缺失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47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