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谈礼貌优秀教学设计【范例4篇】
谈礼貌优秀教学设计【范例4篇】【导读】这篇文档“谈礼貌优秀教学设计【范例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谈礼貌教学设计【第一篇】20谈礼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5个一类字,会读一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切入点和主线问题同学们我们经常会说要讲礼貌,你知道什么是礼貌吗?本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语言文字训练点1.“牛皋向一位老者问路。他在马上吼道:“呔,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里去?”老人不但没给他指路,反而生气地骂他是个“冒失鬼”。过了一会儿,岳飞也来到这里。他先离镫下马,然后上前施礼:“请问老丈,方才可曾见一个骑黑马的?他往哪条路上去了?””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先讲事例再说道理。拓展读写《说岳全传》资料补充礼貌待人方面的谚语、格言。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自读课文,三遍以上,做到正确、流利。2.自学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3.思考:本课讲了一个什么道理?画出相关语句。4.查阅并整理与课文有关的名人和身边讲礼貌的资料。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安排两组同学表演踩脚,(一组有礼貌,彬彬有礼;一组出言不逊,引发矛盾)。2.教师引导学生评价他们的作法。3.小结:这叫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4.板书课题,解题。(1)礼貌是什么意思?(解释说明)(2)“谈”是说理性文章的一个标志。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这篇文章的体裁。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检查生字词(指名读、同位互查,开火车读)出示课件2岳飞讨人嫌纠纷师傅和谐校场彬彬有礼牛皋预设:①易出错的音:校(jiào)彬(bīn)需学生反复识记②易出错的字:嫌,注意右边的写法,右边第五笔要出头。傅,右边上面的甫应为横折,没有钩。通过学生交流、教师范写强调,并在书上描红,本子上写两遍。4.指名接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学生可能概括不准,引导学生用段意串联法概括主要内容。二、精读感悟(一)这是1篇说理的文章,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道理?用“——”线画出。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作者用了一条什么古训?用“~~~”画出。1.指名回答(预设: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的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二)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观点的?你从书中哪些地方知道的?读一读并写下自己的体会。1.在组长的带领下小组展开讨论。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预设重点交流一:第一自然段“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第二自然段“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采用古训,发人深思。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谚语和名人名言,更具有说服力。预设重点交流二:2自然段:作者列举“问路”“踩裙子”“刮胡须”三个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预设重点交流段落一:“《说岳全传》上有这么一段:牛皋向一位老者问路。他在马上吼道:“„„这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1.小组分角色朗读。(揣摩他们的语气、动作、神态)2.小组展示。3他们两人的问路结果一样吗?为什么?预设:牛皋:目中无人、妄自尊大、傲慢无礼„„岳飞:彬彬有礼、以诚待人„„4.你想对他们分别说什么?5.请把你的体会读出来,指名再读课文。6.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7.小结: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出示投影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预设重点段落二:“有一天,一个女青年下公共汽车,她的长裙拖在车厢的踏板上„„减少相互间的矛盾。”1.文中小学生和女青年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2.默读课文,写出自己的体会。3.组长带领组员讨论。4.全班交流。5.假如小学生没有道歉,女青年又不让,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6.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或看到这样的小事?你或他们是怎样处理的?7.告诉我们什么道理?8.小结:(投影出示)预设重点段落三:“朱师傅为周总理理发二十多年。又一次刮脸时„„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1.默读课文,你从中读到一个什么样的周总理?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朱师傅的内心是怎样变化的?2.小组内讨论。3.指名读。4.全班交流。5.说明什么道理?三、延伸拓展有关礼貌的名句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三字经)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爱之。(孟子)彬彬有礼是高贵的品格中最美丽的花朵。——温特守时是最大的礼貌。——路易十四四、结合板书,总结全文。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五、布置作业1.写会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阅读《说岳全传》。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词语1.先看一看,再听写。岳飞讨人嫌纠纷师傅和谐校场彬彬有礼牛皋2.同桌互相批阅后把错字改2遍。3.教师针对出错多的字随机指导,通过学生交流、教师范写强调,学生修改。(预设:“嫌”,注意右边的写法,右边第五笔要出头。“傅”,右边上面的甫应为横折,没有钩。)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自由朗读全文2.小组内赛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三、总结写作方法。这是1篇说理性的课文,把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道理讲得很清楚,选择事例时有古有今,有平凡人、有伟人典型有代表性,在举例时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先讲事例再说道理,容易理解。四、交流搜集有关名人和身边讲礼貌的资料五、小练笔出示“牛皋向一位老者问路。他在马上吼道:“呔,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里去?”老人不但没给他指路,反而生气地骂他是个“冒失鬼”。过了一会儿,岳飞也来到这里。他先离镫下马,然后上前施礼:“请问老丈,方才可曾见一个骑黑马的?他往哪条路上去了?””1.仿照写一段话。(预设:妈妈劝你吃不愿意吃的菜、同位帮你指正错误„„)2.学生进行练笔。3.同桌交流。5.班上点评好的习作,自己再次修改。七、布置作业1.继续阅读《说岳全传》。2.预习第21课《七律长征》。《谈礼貌》教学设计【第二篇】《谈礼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性。2.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情景:老师喊上课,学生起立,问老师好,但老师仅仅做手势让学生坐下。)刚才老师和同学们问候的有没有礼貌?大家满意吗?为什么?2.那么我们再来互相问候一次。(师生互相问好,老师做请坐的手势。)3.这次老师有礼貌吗?大家满意吗?4.我们都知道有礼貌的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谈礼貌》。(师板书课题,生书空)二、复习旧知我们在四年级上学期曾经学过1篇文章《说勤奋》,《说勤奋》这篇文章和《谈礼貌》在表达方法上是一样的。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说勤奋》。课件出示:1.课文开头先推出道理: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2.然后举例论证:司马光“警枕”自勉;童第周勤能补拙。3.最后归纳总结: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三、温故而知新1.完成《谈礼貌》这篇课文的练习。(课件出示)提出道理:举例论证:归纳总结:2.请同学们自行阅读课文,完成练习。四、解读古训,明白观点1.课文第一自然段推出了道理,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作者用了一句古训,是哪句?2.请同学们用文中的语句说说这句古训的意思。五、研读事例,懂得道理作者围绕自己的观点,举出了三个故事。(板书:问路道歉安慰)(一)精读故事一1.(过渡: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是朗朗的读书声。)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个故事,注意要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读好。其他同学拿好书,注意倾听并思考:牛皋、岳飞同向一位老者问路,结果却完全不同。怎么不同?为什么不同?2.这个故事生动有趣,可以改编成一个课本剧,接下来,老师就考考同学们的导演和扮演能力,小组配合,表演岳飞、牛皋问路,注意神态、动作以及说话时的语气。3.哪一个小组上来表演,请同学们做评委,评价一下他们的表演。4.接下来,是让他们再表演一次,还是换一组,如果换一组,要吸取他们的经验,表演得要更好。(再次评价。)5.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6.说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的意思。(礼貌待人会使人心得到温暖,没有礼貌会遭到别人的嫌弃。)(二)合作学习后两个故事1.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的合作探究能力,请同学们合作学习第二、三个故事。(课件出示)这两个故事分别讲了什么内容?通过这两个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合作学习方式:(任选一种)分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讲故事;谈感受。2.汇报交流。(1)说说第二个故事的内容。(2)哪两位同学读读他们的对话?(3)想象一下,假如小学生和女青年都是没有礼貌的人,有可能造成什么后果?(4)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5)第三个故事是说什么?周总理为什么事安慰朱师傅?怎么安慰?(6)大家一起读读周总理的话,读出和气宽容的语气。(7)朱师傅内心发生了什么变化?(8)这个故事又说明了什么道理?六、回归全文,感知写法1.课文三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板书:礼貌待人)2.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写法简洁明了,作者就是通过三件不同的事例,说明礼貌待人的道理。这样的结构方式叫总—分—总。(板书)七、拓展延伸,实践礼貌希望我们今后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1.你知道的礼貌用语有哪些?2.选一个能说明礼貌待人好处的事例说一说来。3.(课件出示)有关礼貌的名言、俗语。八、作业布置:练笔《谈诚信》谈礼貌教学设计【第三篇】《谈礼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解读《谈礼貌》是1篇说理性文章,通过三个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相待,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本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作者由古训引出“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第二段(第二至四自然段):文章例举了正反三个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第三段(第五自然段):说明礼貌待人,恰当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意义。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3、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中三个生动的事例,从中明白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教学难点: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谈礼貌》这篇文章,现在老师就来看看同学们上节课的学习效果怎样。出示:彬彬有礼纠纷宽容出言不逊师傅和谐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指名读,齐读。)2、说说古训“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意思。3、师: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管是态度上还是言语上都应该礼貌待人。因为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学生答: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板书: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4、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谈礼貌”。板书课题:谈礼貌(二)学习三个事例1、默读2—4自然段(1)思考:这三个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能简单说说故事的情景吗?(2)同桌相互交流,反馈。(3)根据回答,学习不同的故事。2、学习第一个故事(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牛皋不懂礼貌、岳飞很懂礼貌?(2)课件出示句子:(他在马上吼道:“呔,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去?”),品词“吼,呔,老头儿,爷”,突出牛皋的态度粗暴,出言不逊,用无礼的
本文标题:谈礼貌优秀教学设计【范例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479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