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精品】学生调查报告锦集最新4篇
【精品】学生调查报告锦集最新4篇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精品】学生调查报告锦集最新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学习下载。学生调查报告【第一篇】一、调查背景日记是作文的基础,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若能坚持不懈地练写日记,就能提高各种能力,同时又能积累大量的素材,为作文建立一个丰富的材料仓库。但是,目前学生写日记大多比较随意,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而且,小学生的有意注意还处于萌芽状态,往往缺乏主动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亮点经常如流水般悄悄溜走,严重影响了日记的质量。为此,我们要通过写日记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身边事情的主动意识,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通过日记积极地认识生活,记录生活,提高对生活的认识能力。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生在日记写作中存在许多问题:由于教学条件及学生家庭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相比城市学生更低,一般写作兴趣不高,语感不强,语病较多,思路落入俗套等,针对现在小学生日记存在问题的原因,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二、调查概况调查时间:20xx年12月调查范围:xx镇中心小学调查对象:三、四年级学生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调查目的:了解目前小学中年级学生写日记的一般情况,分析形成作文困难的症结所在,从而为改进作文课堂教学,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提供依据。本次调查采取抽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0份,有效30份。针对有效的问卷进行了整理,分析,归纳。现将有关调查结果情况分析如下:(一)、孩子如何看待日记写作在接受调查的30人里,还没有一个同学是自己主动要写日记的,都是在老师的要求下才写的,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没有真正了解到写日记对作文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不过孩子们都愿意在老师的带领下坚持写日记。有70%的同学觉得自己写日记的水平一般,能将一天的学习生活情况记录下来。只有12%的同学认为自己写的日记令人比较满意。93%的同学平时所写的日记内容都是心里话。由此可见,这些孩子虽然稚嫩,但是他们没有受到假的熏染,他们的童心依旧,只要引导得当,我一定能从他们的日记中看到他们更加真实可爱的一面。(二)、书面表达困难我对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小学生进行了访谈,结果发现,大约有25%的学生觉得在日记写作时书面表达困难。具体表现在:句子不完整,语言罗嗦,表达不准确,语句不通顺,容易出现多字漏字或错别字。学生出现写作基本功低级困难,让人十分担忧。其实,造成学生书面表达困难,很大一个原因在于没有培养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就当前现状来说,小学三年级才真正开始学写作文,但教师进行写作教学的时间甚少,且常用模式教学,如读范文,列提纲,然后模仿范文创造文章即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日记写作是扶持作文写作的起步,学生在低年级都没有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一下子要求写出成型的文章,无疑让学生感到棘手,书面表达困难也不足为奇了。(三)、内容单调,形式单一大多数小学生日记的内容比较单调,例如春游、升旗、书包、铅笔盒、小猫小狗、考试成绩不好挨骂自己暗下决心等等。此外,形式也十分单一,不少学生的日记连词语、句式都惊人地雷同,也惊人地单调,几乎是记流水帐式。这与教师平时的教学有很大的关系,有不少教师为了让学生在短短几次写作课中就学会写文章,教给学生一些模式化的写作套路,例如怎样开头,中间用什么话过渡,最后怎样结尾。这种方法看似省时省力,实际上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从写作发展的长远来看,是极为不利的。学生写出的文章大多缺乏生气。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一开始就被束缚住了。三、解决问题方法:1、传授知识,打好基础。要指导学生写好日记,必须使学生掌握日记的写作知识,这是前提条件,结合优秀日记,教师给学生讲解什么是日记,写日记有什么意义,日记格式和内容,从而使学生了解知识,明确如何写日记。2、从写作内容入手进行大胆设计,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日记的美。一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生活,明确事事可以入文,要以我手写我口、我心.二是将生活中熟悉或关注的内容引入日记,引导学生讨论。这样让学生明确描写生活、反映生活是日记的一大内容。三是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让学生对日记观之可亲.如开展脑筋急转弯等思维训练,使学生能从多角度多侧面来思考,激活学生思维。3、阅读优秀日记,开拓视野。在学生了解日记写作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给学生借阅一部分优秀日记,让学生阅读,看看日记怎么写的,学生从中一定会吸取营养,开拓视野。4、加强练习,提高能力。我们知道,能力是在练习中形成的。正如一个人要学游泳,光在池边看不行,必须亲自下水练习,喝几口水,扑腾一下,反复练习才行。因此,在学生了解了日记写作知识,阅读了部分优秀日记后,只有让学生大量练习,多写多练,才能迅速提高写日记水平。5、开展日记比赛,共同提高。老师可以在班里开展了一次日记比赛,要求学生任选几个喜欢的小动物,展开想象,编一个故事,学生兴趣就会被激发。这样的活动可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写日记能力有促进作用。总而言之,写日记不仅能迅速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只要我们按照上面的方法去做,就一定能指导学生写好日记。学生调查报告【第二篇】一、问题的提出当前的消费市场中,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大学生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二、问卷情况见附录一、本问卷共发放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46份。发放以我们周围的同学为主。三、数据统计和分析1.总消费额统计结果表明,消费额主要集中在400800,对纯消费群体,我们觉得这个结果略低。我们认为,合适的人数分布峰值应该出现在500800区间,其他区间大概符合正态分布2.恩格尔系数由表中数据可看出,饮食方面支出居于250-350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因此,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可能是这一群体的特点。虽然考虑到,数据受限于学校的物价水平,但还是可以反映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大概情况。3、通讯开支随机问卷得到的结果,拥有手机的同学居然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100%,可见大学校园手机的普及率之高。月花费高于50元的占到43%,已经接近一半。以我们的感觉,似乎大一的时候电话方面支出较多,而大二除了极个别人外似乎这方面的支出锐减,而我们的数据也基本反映了这个特点,,接近八成的同学每月都很少打电话,或每4.打工目的方面个电话时间较短。即使考虑到目前的手机普及率,大家这方面的消费还是比较的合理。最高的选项是增长社会经验,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做家教的目的不在于经济方面,而只是为增加社会阅历,由这点也可以看出大家普遍的经济状况较好,有足够的资金应付日常支出。5.生活资金来源及家庭收入九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资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这个数据还是说明了一些问题,这种情况是大学生的普遍情况。很多社会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使做家教,也不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或是尽早经济独立,大家经济独立意识之差可见一斑。6.自我评价结果显示,71%的被调查者认为花销较大,与自己的预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一直保持着这种花费势头,这也算是大学生消费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现。四.思考综合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目前正受到社会的影响,具有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区分程度相对稳定。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消费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点。A、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1.理性消费是主流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xx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2.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龄限制之后,20岁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本次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6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我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我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B、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中,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15.2%的同学在400元以下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28.3%的同学在400-550元之间勉强过得去,有34.4%的同学在550-900元之间稍为有点爽,有14.6%的同学在900-1400元之间比较自由有7.5%的同学月消费1400元以上可以说是跟着感觉走无忧无虑。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青岛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197名女生中,83.7%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192名男生中也只有66.4%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90%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调查中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4.
本文标题:【精品】学生调查报告锦集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642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