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公共人事制度第3章 选拔制度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人事制度刘俊生编著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人事制度第三章选拔制度4公职人员选拔理论123党政领导干部的推荐任用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国家司法考试制度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人事制度第一节公职人员选拔理论一、选拔权和选拔模式1.选拔和选拔制度四个问题:1.公民能否自愿申请公职。若能,这个范围有多大,即解决申请资格问题2.职位资格要求指的是什么,即解决选拔标准问题3.怎样挑选,即解决选拔方式方法问题4.由谁来挑选,即解决选拔者(机构)问题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人事制度第一节公职人员选拔理论一、选拔权和选拔模式2.选拔权选拔权是与任命权相对应的概念。选拔权是指挑选或推选官员的权力,任命权是指下达命令任用官员的权力。在传统官吏制度中,选拔权和任命权“合二为一”,选任一体化是官员任用腐败的总根源。民主宪政体制:在政治领域彻底摧毁了任选一体化的官吏制度,还权于民;在行政领域建立了事务官考选制度,同样否定了选任一体化的官吏制度。中国当今选拔权和任命权或者不分离,或者虽分离但呈现一强一弱的状态,致使干部选拔任用中的腐败现象一直难以得到有效遏制。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人事制度第一节公职人员选拔理论一、选拔权和选拔模式3.选拔模式选拔模式是指挑选公职人员的方式和方法。根据选拔权形式的主体不同,可将公职人员选拔模式划分为推荐制、选举制、提名制、考选制和招聘制五类。(一)推荐制模式描述的是由个人或组织向有任命权者推举官员的方法,个人推荐和政党推荐是其两种主要形式。个人推荐制:九品中正制政党推荐制:党员推荐制、领袖集团推荐制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人事制度第一节公职人员选拔理论一、选拔权和选拔模式3.选拔模式(二)选举制模式描述的是公民或公民代表投票推举官员的方法,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是其两种主要形式。直接选举的推荐权归属于每个公民,间接选举的推荐权归属于公民代表。(三)提名制模式描述的是有任命权者自己直接挑选官员的方法,及选举权由有任命权者个人行使。可分为受制约的提名制和不受制约的提名制两种。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人事制度第一节公职人员选拔理论一、选拔权和选拔模式3.选拔模式(四)考选制模式描述的是由考选机关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方法,推荐权由考选机关行使。分为独立考试制和非独立考试制。(五)招聘制模式描述的是由招聘委员会通过资格或技术鉴定选拔官员的方法,推荐权由招聘委员会行使。分为独立招聘制和非独立招聘制。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人事制度第一节公职人员选拔理论二、考试选拔理论1.考试选拔官员简史中国封建时期选官制度近代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新中国成立之后——1993年确立行政机关初任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2002年建立统一的国家司法考试制度2005年统一确立了党政机关初任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人事制度第一节公职人员选拔理论二、考试选拔理论2.任官门槛:资格条件此外,特殊职位还会有特殊要求学历经历年龄资历资格条件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人事制度第一节公职人员选拔理论二、考试选拔理论3.考试焦点:发展潜力抑或履职能力以检测应考者发展潜力为主的观点认为,执行职务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可于日后在培训或工作中学习,无须事先具备。这类考试在内容的设计上以判定应试者的一般能力、智力和学识为主。以检测应考者履职能力为主的观点认为,不具有执行职务能力的人将难以胜任工作,考试的目的在于判定申请人是否有执行职务的能力。这类考试在内容的设计上以判定应试者掌握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知识为主,考试科目以考察与拟任职务有密切关系者为限,凡考试合格者即能胜任工作。从经验来看,考试的设计只能侧重于某一方面,兼顾另一个方面,难以两全其美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人事制度第一节公职人员选拔理论二、考试选拔理论4.考试内容:智力、性格、心理和成就•智力测验是对人获取知识、处理人际关系、机械操作等方面智能的检测。•性格测验又称人格分析(PersonalityAnalysis)。性格是先天禀赋和后天教育及习惯而形成的一个人对人对事的一贯作风和态度,性格测验就是使用由选择题组成的专用测量表对这种一贯作风和态度的检测。•心理测验在于区分各人反应迟速、性情静躁、精神聚散、意志强弱,以作为委派工作的参考。•成就测验(AchievementTest)是用以测量应试者现时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术,并非如智力测验注重其未来发展能力和可能。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人事制度第一节公职人员选拔理论二、考试选拔理论5.考试方式:笔试、面试和模拟试笔试:经济性、客观性、广博性面试:形式上分类——个别面试、集体面试考题上分类——结构性面试、非结构性面试模拟试:即工作情境模拟考试。主要用于考察应试者对职务方面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及其采取行动的能力。通常要在创造出的一个逼真工作环境中,运用各种手段综合考察应试者的治事、领导、适应、创造、言谈和行动等方面的能力,以获得对应试者实际工作能力的第一印象。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人事制度第一节公职人员选拔理论二、考试选拔理论6.考试保障:法律保障和技术保障•为保证考试的客观公正,各国都以法律形式保障主考机关的独立性。独立性就是考选机关不受政党和以政党为基础的政府及议会的“干扰”,处于公正超然的地位,独自行使考选权。•技术保障是指主考机关在考试之前必须对考试内容和方法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技术测定,以确保考试的有效性。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人事制度第二节党政领导干部的推荐任用一、官吏推荐选拔制度历史沿革西周•乡举里选•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政党推荐制汉代三国后近代以来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人事制度第二节党政领导干部的推荐任用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件政治信念实事求是领导能力清正廉洁作风民主基本条件理论水平任职年限文化程度培训经历身体健康党龄要求资格条件工作经验任职经历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人事制度第二节党政领导干部的推荐任用三、党政领导干部推荐选拔程序•提出考察对象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协商酝酿•“认识”考察对象•取得协调一致意见讨论决定•党委决定任免或决定推荐依法推荐或提名•党委向人大、政府推荐或提名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人事制度第三节公务员的考试录用一、取得干部身份的传统途径A.求学B.军人提干C.转干D.内招E.子女顶替F.其他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人事制度第三节公务员的考试录用二、考试录用的概念和原则1.概念考试录用是指国家采用公开考试和严格考察相结合的办法,面向社会使符合法定条件的人员通过竞争取得公务员资格并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把握三点:1申请竞争公职的公民须符合法定条件,竞争考试的目的在于取得公务员资格,实现担任公职的愿望;2国家依法举行竞争性考试,严格进行考察,并根据考试考察结果择优选拔申请者填补空缺职位;3考试录用人员的任职适用范围只限于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人事制度第三节公务员的考试录用二、考试录用的概念和原则2.原则公开原则平等原则择优原则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人事制度第三节公务员的考试录用三、考试录用机关1.考试录用机关的两种模式:集权制和分权制集权制:即设置单一的考试录用机关,由其行使与考试录用相关的一切权力,但它可以依法授权或委托用人机关或其他机关、社会组织行使考试录用过程中的某些权力。分权制:即不设置单一的考试录用机关,考试录用权力由不同机关分享,或者虽设置考试录用的主管机关,但主管机关与用人机关分享考试权。不可以授权的集权(完全集权)可以授权的集权(有限集权)独立制衡的分权(完全分权)非独立制衡的分权(有限分权)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人事制度第三节公务员的考试录用三、考试录用机关2.三类机关:主管机关、招录机关和审批机关主管机关实行二级双元体制。“二级”体制是指公务员考试录用主管机关只设中央和省两级,中央和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就是考试录用主管部门,地市级以下不设考试录用主管机关。招录机关即用人机关。从权力配置角度看,主管机关在公务员考试录用过程中并非完全集权,招录机关在此过程中独立行使了部分重要权力。审批机关就是享有最终录用名单批准权力的机关。录用审批实行三级制,即中央级、省级和地市级。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人事制度第三节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四、考试录用程序1.一般程序A.发布招考公告B.资格审查C.考试——笔试与面试D.资格复审、考察和体检E.公示和审批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人事制度第三节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四、考试录用程序2.简化程序适用于录用特殊职位的公务员:一、不宜公开招考的职位二、特殊专业难以形成竞争的职位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人事制度第三节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四、考试录用程序3.试用即试验任用,指公民被党政机关录用后到正式任命职务之间的试验任用。新录用人员的使用期限为一年。试用期公务员的特点是取得了公务员身份但没有行政职务,使得身份管理与职务管理实现分离。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人事制度第四节国家司法考试制度一、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历史沿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人事制度第四节国家司法考试制度二、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内容1.报名条件2.考试、组织、资格授予、责任国家司法考试每年举行一次,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评卷,司法部统一公布成绩。考试采用闭卷方式,重点测试应试人员所应具备的法律专业知识和从事法律职业的能力,内容包括理论法学、应用法学、现行法律规定、法律实务和法律职业道德。国家司法考试由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和司法部共同主管,由司法部负责实施。司法部设立专门机构(国家司法考试司)具体承办国家司法考试工作,负责全国范围的国家司法考试组织实施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应设立专门机构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的具体考务工作。积极性条件消极性条件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人事制度第四节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国家司法考试每年度的通过数额及合格分数线由司法部同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协商后公布,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员,由司法部统一颁发《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担任法官、检察官和申请律师执业的,应当符合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规定的条件。•应试人员有作弊等违纪行为的,视情节、后果分别给予警告、确认考试成绩无效、两年内或终身不得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的处理。考试工作人员有违纪行为的,视情节、后果给予相应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处理。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人事制度关键术语•选拔权•任命权•推荐制•选举制•提名制•考试制•招聘制•资格•智力测试•心理测试•性格测试•成就测试•笔试•面试•模拟试•法律保障•技术保障•信度•效度•民主推荐•组织考察•考试录用•公开原则•平等原则•择优原则•一般程序•简化程序•两轮三试制•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试用•国家司法考试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人事制度复习思考题1.请分析选任一体化和选任分离化的利弊得失。2.请对比分析五种选拔模式的差异,并从现实选拔制度中举例说明。3.有人认为在公职人员选拔中规定最高报考年龄是一种歧视行为,你怎样认为?4.请分析民主集中制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的具体体现。5.有人认为中国应该建立考试晋升制度,你怎样认为?6.请分析公务员考试录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7.在选拔初任法官和初任检察官时,国家司法考试是否可以取代公务员录用考试,为什么?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Thankyou!
本文标题:公共人事制度第3章 选拔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75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