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题五:职业决策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主要内容:1.职业发展决策2.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3.初步拟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决策过程示意图我想要什么?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我能够做什么?我的能力、兴趣、性向等允许我做什么环境因素:宏观、中观、微观等人生追求职业理想职业目标职业能力职业兴趣职业倾向社会环境职业环境家庭环境整合怎么做?在哪里做?职业发展目标与策略整合、决策可行的策略与行动决策与职业决策概念决策: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种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决策是根据所获信息做出选择的过程。任何决策都会受个人能力和动机的限制。从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看出:职业决策是一个过程,而不单单是一种结果。职业决策职业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通过此过程,决策者组织有关自我和职业环境的信息,仔细考虑各种可供选择的职业前景,作出职业行为的公开承诺。——Jepsen在生涯决策中往往有七大重要的人生选择:p选择何种行业。p选择行业中的哪一种工作。p选择所适用的策略,以获得某一特定的工作。p从数个工作机会中选择其一。p选择工作地点。p选择工作的取向,即个人的工作作风。p选择生涯目标或系列的升迁目标。决策的风险与责任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作决定。那么,决定可以分为哪几类呢?(1)确定无疑的决定。所有的选择及其结果都是清楚明白的决定。(2)有一定风险的决定。有多种选择、各种每种选择的后果虽然不完全确定,但个人在一定程度上知道可能会有什么样的选择和结果。(3)不确定的决定。对于有哪些选择,选择相应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几乎完全不清楚。我们生活中的决定大多不会是第一种,而多属于第二种,也就是说,有可能获得一定的信息,作出某种预测。当我们面临第三种决定时,最好先尽可能地去搜集一些信息,以便把它变成第二种决定。而职业规划的目的,也正是尽可能地搜集信息,并以一种理性的方式作出决策,将第三种决定转换为第二种决定,减少风险。从决定的分类中,我们可以看到:做决定时,通常都不可能拥有全部的信息。也就是说,大多数决定都有预测的成分,都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如果我们对一件事做决定,就意味着我们要为该决定的结果承担责任。可是,我们无法确保决策的结果总是有利的——我们总有犯错误的可能,所以,这种责任也必然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焦虑和不安。决策的复杂性决策难为的另一个原因是它的复杂性——有诸多因素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决策。著名的职业辅导理论家克朗伯兹(Krumblotz,1979)将影响个人职业决策的因素划分为四类:(1)遗传和特殊能力(2)环境和重要事件(3)学习经验(4)任务取向的技能在克朗伯兹所说的这四类影响职业决策的因素中,前两类因素(遗传和环境)通常都在个人的控制之外,而后两类因素(学习经验和任务取向的技能)则是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可以不断积累和更新的。克朗伯兹认为:上述四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形成了个人对自我和世界的推论或信念。这些推论不一定完全正确,要视个人的学习经验是否丰富而定。但是,人们往往会以偏概全,在一两次深刻经历的基础上得出一些刻板的印象和先入为主的偏见,这就是所谓的“非理性观念”。这些“非理性观念”的不合理之处,在于其绝对化。“应该”、“必须”这样的表述方式都体现了思想观念的束缚,将个人的选择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缺乏弹性,最终阻碍了个人长久健康的发展。在真实情境中,人们也许不会作如此绝对化的表述,或者即使持有这种观念,可能在理性上也同意它们是不合理的,只是在潜意识中却仍然相信这些想法并且据此作出判断和行动。对于非理性观念,如果你能对其作适当的调整,改为“我希望如此(而非“应该”或“必须”如此),但如果不能实现,我也能接受”,则你的认识可以更加切合实际,更有利于你的健康发展。辨识自己在生涯决策可能会有的非理性信念——有关职业的非理性期待:●世界上仅有一种最适合我的职业●除非我能找到最佳的职业,否则我不会感到满意有关生涯咨询及测验的非理性期待:●总有某位专家或比我懂得更多的人,可以为我找到最好的职业●也许有某项测验可以明确指出我最优越的特质有关自我的非理性期待:●在我选择要从事的工作领域中,我必须要成为专家或领导者●我无法从事任何与我本身能力、专长不适合的工作。●我所选择的职业也应该让我的家人、亲友感到满意●从事某个职业,有助于我克服许多个人特质上的问题有关决定历程的非理性期待:●我会凭直觉找到最适合我的职业●一旦决定某个职业,就不能再改变心意职业生涯决策类型互动游戏:桃园摘桃问题:路边有一片桃园,假如你可以进入桃园摘桃子,但只许前进不许后退,只能摘一次,要摘一个最大的,你会怎么办?A.对视野范围内的桃子进行比较,形成一个大概的标准,再根据这个标准选择最大的桃子。B.“我感觉这个大!”就摘这个了。C.“去问看桃园的人,让他告诉我什么样的最大”,或者问旁边的人什么样的最大。D.先别管了,走到最后再说吧。E.稍做比较,迅速摘一个。A倾向于理智型;B倾向于直觉型;C倾向于依赖型;D倾向于回避型;E倾向于自发型1、理智型:以周全的探求,对选择的逻辑性评估为特征。理智型的决策者具备深思熟虑、分析、逻辑的特性。这类决策者会评估决策的长期效用并以事实为基础做出决策。理智型决策风格是比较受到推崇的决策方式,强调综合全面的收集信息、理智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判断,是其他决策风格的个体需要培养的一种良好的思考习惯。2、直觉型:以依赖直觉和感觉为特征,比较关注内心的感受。直觉型的决策风格以自我判断为导向,在信息有限时能够快速做出决策。当发现错误时能迅速改变决策。由于以个人直觉而不是理性分析为基础,这类决策发生错误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易造成决策不确定性,容易丧失对直觉型决策者的信心。3、依赖型:以寻求他人的指导和建议为特征。依赖型的决策者往往不能够承担自己做决策的责任,允许他人参与决策并共同分享决策成果,会受到他人的正面评价,但也可能因为简单地模仿他人的行为导致负面的反应。依赖型的决策者需要理解生活中重要他人对自己的影响程度。4、回避型:以试图回避做出决策为特征。回避型的决策风格是一种拖延、不果断的方式。面对决策问题会产生焦虑的决策者,往往因为害怕做出错误决策而采取这样的反应。往往是由于决策者不能够承担做决策的责任,而倾向于不考虑未来的方向,不去做准备,不知道自己的目标,也不思考,更不寻求帮助。这样的决策者更容易受到学校等支持系统的忽略。所以,这些学生需要意识到自身的决策风格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努力调整,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动机,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帮助。5、自发型:以渴望即刻、尽快完成决策为特征。自发型的个体往往不能够容忍决策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焦虑情绪,是一种具有强烈即时性,并对快速做决策的过程有兴趣的决策风格。自发型决策者常会基于一时的冲动,在缺乏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做出决策,此类决策者通常会给人果断或过于冲动的感觉。职业决策模型在生涯发展中的应用美国职业生涯理论家里尔登(Reardon)等人在认知信息加工理论(CIP)中提出了CASVE决策模型。沟通Communication识别问题的存在执行Execution采取行动解决问题分析Analysis考虑各种可能性评估Value对选项排列次序综合Synthesis形成选项1、沟通(Communication)沟通,包括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交流,通过交流使个体意识到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内部的信息交流,是指个体自身的身心状态,比如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你可能在情绪上会感受到焦虑、抑郁、受挫等情绪,在躯体上会有疲倦、头疼、消化不良等反应,这些情绪和身体状态都是一些提醒你需要进行内部交流沟通的信号。外部的信息交流,是指外界的一些对你产生影响的信息,比如宿舍同学开始准备简历就是给你提供了一种外部信息,你也需要开始准备找工作了;又如在求职过程中父母、老师、朋友给你提供的各种建议。通过内部和外部沟通,你意识到自己需要解决某些问题,这样的交流对开始生涯选择十分重要。沟通阶段需要回答的最基本的问题是:此刻我正在思考并感觉到的自己的职业选择是什么?2、分析(Analysis)分析,是通过思考、观察和研究,对兴趣、能力、价值观和人格等自我知识以及各种环境知识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存状态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在分析阶段主要运用的是前两章认识自我和认识职业环境中提到的方法。在分析阶段需要对两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解。首先是自我知识,包含了兴趣:我喜欢做什么?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我最能够投入?做什么事情能让我得到享受?能力:我擅长做什么?什么事情是我能做得比别人好的?我都掌握了哪些专业知识?价值观:我看重什么?我这辈子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我希望工作可以带给我什么?人格:我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我关注宏观抽象的事物还是具体细节?我倾向理性思考还是感性体验?我习惯于有条不紊还是随机应变?其次是环境知识,每一个选择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会带来什么样的生活?需要付出什么努力?比如:对于考研来说,需要付出什么努力?花多长的时间准备?读研之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研究生毕业之后的求职情况如何?而对于找工作也需要了解每一份职业相关的信息。3、综合(Synthesis)综合,是根据分析阶段所得出的信息,先把选择范围扩展开来,然后再逐步缩小,最终确定3—5个最可能的选项。这个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非常重要。通过分析阶段,我们对自我的各方面都有了很多了解,每一个方面都分别对应着很多职业,把这些职业都列出来,就会得到一个范围很广的选择列表;然后选取其中的交集,就得出了缩小的职业选择范围;然后,把最可能从事的职业限定到三至五个。最后,可以问自己“假如我有这三至五个选择,是否可以解决问题,消除现实和理想状态的差距?如果可以,就进入评估阶段选出最适合的选择,如果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就需要重新回到分析阶段了解更多信息。4、评估(Valuing)评估,对于综合阶段得出的三至五个职业进行具体的评价,评估获得该职业的可能性,以及这个选择对自身及他人的影响,从而进行排序。比如,可以问:(1)“对我个人而言什么是最好的?(2)“对我生活中的重要他人而言什么是最好的?(3)“大体上,对我所处的环境而言什么是最好的?还可以通过生涯平衡单和SWOT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估。职业生涯决策工具之一:生涯平衡单莎莎的“生涯决定平衡单”基本情况:莎莎三年级,会计专业。她心里很矛盾,既希望工作稳定,又希望工作能有挑战性。她的个性外向、活泼、能力强、自主性高。目前她考虑的三大方向是:考公务员、国内读研究生、到国外去读MBA。对于这三条路径,她的考虑如下表所示莎莎的考虑因素考虑方向考公务员国内读研究生国外读MBA优点满意的工作收入铁饭碗工作稳定轻松,工作压力较小一劳永逸和国内产业发展不会脱节能建立与师长、同学、朋友的人际关系网较高文凭日后工作升迁较容易圆一个国外留学的梦增广见闻、丰富人生英文能力提高训练独立日后工作升迁较容易激发潜力旅游缺点铁饭碗会生锈,容易产生厌倦不易升迁不容易专业,而且无法想象自己会做一辈子的公务员不符合自己的个性课业压力大没有收入课业压力大语言、文化较不适应花费较大(一年可能需要几十万)挑战较高没有收入其他爸妈支持男朋友的期望(男朋友也是研究生并已工作)工作两年有积蓄,但不是很足够自己一直想到国外走走莎莎的生涯决定平衡单(原始分数)考虑项目(加权范围1-5倍)第一方案(考公务员)第二方案(国内读研)第三方案(出国留学)得(+)失(-)得(+)失(-)得(+)失(-)1、适合自己的能力-4562、适合自己的兴趣-3483、符合自己的价值观5374、满足自己的自尊心-2375、较高的社会地位-5366、带给家人声望2127、符合自己理想的生活形态35-38、优厚的经济报酬7-1-89、足够的社会资源28-110、适合个人目前处境52111、有利择偶以建立家庭75-512、未来有发展性-558合计31-1944-145-17得失差数124328说明每个项目的得分或失分,可以根据该方案具有的优势(得分)、缺点(失分)来回答,计分范围由1—10分。最后,合计每个
本文标题:职业生涯规划(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00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