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500字]《论语》学习心得读后感【汇编4篇】
[500字]《论语》学习心得读后感【汇编4篇】“论语”学习心得读后感500字怎么写?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让我们好好写份学习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500字]《论语》学习心得读后感【汇编4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对您有所用途,喜欢就下载吧!《论语》学习心得读后感500字【第一篇】《论语》中蕴含的道理,是数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孔子的思想和境界,是我们现代人所最需要借鉴的。然而现在所处商品经济世界的我们,却丝毫注意不到读《论语》的重要性。我在爸爸的督促下,开始了背《论语》马拉松。在背完第一章后,我深刻意识到了读、背《论语》的重要性。第一章中,不少是教我们贤人、君子、孝子该怎样去做,还有是教我们仁德的。比如说:“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说:“孔子说:‘父亲活着时,儿子不能独立行动,便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后,就要观察他的行为;如果他长期不改变父亲的准则,就可以说他是孝子了。’”《论语》中有的是用来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它们对当今的治国,甚至是治家都对我们有着很好的启发呢!虽然我现在不能很好的理解和应用《论语》中的知识,但是我相信,是好文章、大道理,终会对我的人生有很大的启示,使我走上灿烂的人生大道,并且笑得更灿烂。而我,也会因为有了《论语》的基础,从而获益匪浅。《论语》是一本好书,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的古典智慧珍品。而经典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用它无尽的光辉,指引着无数无知的人们在茫茫历史的长河中前进,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我背《论语》,我在它的字里行间中找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我希望更多的人来学习《论语》,把它的精神传播下去。《论语》学习心得读后感500字【第二篇】今天,我看了《论语》,明白了许多道理,比如“欲速则不达”。说到欲速则不达,《论语》是这样记载的: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看到这儿,大家肯定会想到《拔苗助长》这个故事吧?对,故事里的主人公就是因为贪快,所以让禾苗枯萎了。我们觉得主人公很可笑,但在笑话之余,我们想想自己也干过此类“傻事”吗?我们班的吴金霖同学就是这样一个干“傻事”的例子。为了早点做完作业,她写字时乱涂乱画,结果老师罚她“重写”,还要“翻倍”。就这样,吴金霖非但没有获得更多的娱乐时间,反而又增添了许多学习时间。你们说,她达到原先目的了吗?慢工出细活,欲速则不达。爸爸就是一个喜欢慢工出细活的人。一天,爸爸在写材料,柔和的月光洒进屋子里。“爸爸,吃饭了!”我大叫。“等一下。”爸爸回答。过了一会儿,见爸爸仍没出来,我便推开紧闭的门,看见爸爸正在聚精会神地写材料,又一边核对资料。我向爸爸抱怨道:“爸爸,您干吗写一遍对一遍呢?直接写吧!”“慢工出细活!”爸爸说,话语里带着点严肃。果然,爸爸把材料交上去后,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工作迅速完成了。在现实生活中,快,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有时,慢才能解决问题!没有质量地贪快,会让你很后悔。因为欲速则不达!《论语》学习心得读后感500字【第三篇】孔子生前周游列国,一直都在不遗余力地推行自己的学说,希望治国者实现王道社会的理想。孔子在世时就被誉为“天纵之圣”,是当时社会上最杰出、最博学的学者之一。汇集孔子言论和理念集册的《论语》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子路啊,我教给你的,你懂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这句话是用来提醒人们要以诚实的态度来对待知识,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骄傲,要养成踏实的学习作风,避免虚构夸大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这句话对我们也有同样的启发。在学校里,我们就要认真听老师上课,如果老师讲的没听懂,有些同学就不敢向老师提问,导致作业错误很多,学习不会有进步。但如果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人,往往比别人高出一筹,因为他们懂得随时填补自己学习上的漏洞。在孔子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个学生:他年龄最大,性格突出。也曾顶撞过孔子,这个人就是子路。子路原来是性格豪爽的一介武夫,但他最终改变了自己的思想,臣服在孔子门下,可见孔子的个人魅力之大。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论语》成了中国社会的“圣经”,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小到个人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言一行都在它的规范之中。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就多读读《论语》吧!《论语》学习心得读后感500字【第四篇】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本文标题:[500字]《论语》学习心得读后感【汇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034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