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职业生涯规划系列讲座-认知自我
职业生涯规划系列讲座认知自我学习重点:通过学习:1、知道认知自我的重要性;2、知道自我认识的方法和途径;3、学会分析那些对职业生涯产生影响的因素深刻理解4、会使用职业素质测评系统,了解自身的职业素质;5、明白性格、气质与职业的关系,实现自我的人职匹配。一、什么是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就是指人对自己及其外界关系的认识,也是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对自身状况的反思。•自我评价是对自己能力、品德、行为等方面社会价值的评估,它最能代表一个人自我认识的水平。二、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在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神庙上刻着惟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千百年来,这一直是古人向世人提出的最伟大的建议。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是认识你自己的重要性。只有当你认识自己之后,你才能客观地评价和正确对待你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你知道自己行为上的不足之处以及情感上的缺陷,而且你也有方法来克服这些不足——取人之长,避已之短。认识你自己,使你能够从失败中总结教训,它将使你不断成长。三、自我认识的方法1、在自省中认识自我。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当代大学生在自我发展过程中更多地是选择在匆匆地赶路,而没有作短暂地停留,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自身。所以自我的体验对于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有相当重要的意义。2、在对他人的认识中认识自我。认识他人与社会是自我认识的前提,我们就是在认识他人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因此大学期间,大学生应该积极地投身到了解世界、了解社会的活动中去,不断加深自己对世界、社会和他人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地认识自我。3、在他人的评价中认识自我。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人就是自我认识中最重要的第三只眼。4、在比较中认识自我。有比较才有鉴别。人总是不由自主地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与周围普通人的比较,能认识自己的实际水平及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而体验杰出人物的比较,则可以找出自我与其的差距与方向。比较可以分横向和纵向。5、在自我的活动表现与成果中认识自我。社会对个人价值的衡量往往是通过其劳动成果来认定的,理想的活动成果可以促进大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激发潜能。而且,大学生在从事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展现出来的聪明才智、情感取向、意志特征、道德品质等都能促进他们对自己的知识、才能、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客观认识。6、借助外界评价工具“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言,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四、职业素质测评系统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步骤五五、自我认识与求职(一)气质与职业倾向现代心理学所讲的气质是指心理活动的不同倾向,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人格特征。气质是一个人生来就有的活动倾向,是人格的基础。因此,对于一般人而言,其气质特征在一生中是稳定不变的,不同的气质类型的人,对人对事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对职业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了解人格的这一生理层面上的自然倾向性,对于人的自我了解以及从事自己的职业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多血质多血质的人充满自信,有较强的活动能力,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2、胆汁质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容易激动、暴躁、兴奋。他们能以极大的热情去工作,主动克服工作中的困难,但如果对工作失去信心,情绪马上就会低沉下来。3、黏液质黏液质的人具有较强的自我克制能力,能埋头苦干、态度持重,不易分心。黏液质的人的出色之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能很好地利用协调性、积极性、社会性及感情稳定性表现自己的才能,发挥出卓越的能力。4、抑郁质抑郁质的人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情绪兴奋性高,而且体验深刻,反应速度慢,相对刻板而不灵活。(二)性格与职业倾向性格是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性或称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性格对人的事业能否成功具有重大影响。在选择职业时,应根据自己的性格,选择适合的职业和工作。性格与气质不同,它有好坏之分。性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掩盖和改造气质,还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制约作用。(一)现实型现实型的人喜欢有规则的具体劳动和需要基本技能的工作。这类职业一般是指熟练的手工业行业和技术工作,通常要运用手工工具或机器进行劳动。这类人往往缺乏社交能力。(二)研究型研究型的人喜欢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推理的、独立的任务。这类职业主要指科学研究和实验方面的工作。这类人往往缺乏领导能力。(三)艺术型艺术型的人喜欢通过艺术作品来达到自我表现,爱想象,感情丰富,不顺从,有创造性,能反省。艺术型的人缺乏办事员的能力,适于作室内装饰专家、摄影家、作家、音乐教师、演员、记者、作曲家、诗人、编剧、雕刻家、漫画家。(四)社会型社会型的人喜欢社会交往,常出席社交场所,关心社会问题,愿为别人服务,对教育活动感兴趣。这类人往往缺乏机械能力。社会型的人适于作导游、福利机构工作者、社会学者、咨询人员、社会工作者、学校教师、精神卫生工作者、公共保健护士。(五)企业型企业型的人性格外倾,爱冒险活动,喜欢担任领导角色,具有支配、劝说和言语技能。这类人往往缺乏科学研究能力。企业型的人适于作推销员、商品批发员、进货员、福利机构工作者、旅馆经理、广告宣传员、律师、政治家、零售商等。(六)常规型传统型的人喜欢系统的有条理的工作任务,具有实际、自控、友善、保守的特点。这类人往往缺乏艺术能力。传统型的人适于作记帐员、银行出纳、成本估算员、核对员、打字员、办公室职员、统计员、计算机操作员、秘书、法庭速记员等。(三)人职匹配人—职匹配理论即关于人的个性特征与职业性质一致的理论。其基本思想是,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而侮一种职业由于其工作性质、环境、条件、方式的不同,对工作者的能力、知识、技能、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等有不同的要求。进行职业决策(如选拔、安置、职业指导)时,就要根据一个人的个性特征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职业种类,即进行人一职匹配。如果匹配得好,则个人的特征与职业环境协调一致,工作效率和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为提高。反之则工作效率和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很低。因此,对于组织和个体来说,进行恰当的人职匹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标题:职业生涯规划系列讲座-认知自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12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