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群众疏散方案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网友分享的“群众疏散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群众疏散方案【第一篇】一、演练背景水库坝址位于乡村。水库集雨面积1.2平方公里,水库大坝为圭坝,坝高15米,坝长140.5米,坝顶宽4米,相应库容11.7万立方米。集雨面积0.64平方公里,现行防洪标准20年。正常蓄水位373.73米,限制水位373.33米。二、演练时间20××年5月3日三、演练地点乡水库四、演练目的在水库遭遇标准洪、地质灾害、恐怖袭击时,即将发生溃坝的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下游险区群众,做好防汛抢险、避险救灾应急工作。(一)通过演练,进一步提高公众应对水库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防汛安全意识,形成全民动员、群策群防的良好局面。(二)通过演练,使各级各部门以及水库下游群众熟悉疏散撤离预案的内容,确保在险情出现时,做到有领导、有组织、有秩序、能迅速有效地按预定线路撤离到安全地带,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三)通过演练,对应急预案中人员转移和每个可能影响人民生命安全的环节进行一次检验,及时发现问题,完善修定预案,从而提高水库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为实战打下基础。五、演练任务本次水库演练的任务是:水库遭受连续强降雨,水库水位迅速上涨出现尤其是渗漏的紧急情况下,及时启动《乡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在乡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用最短的时间组织危险区内的村9、10、4社,共121户,310名群众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尽快采取防灾减灾有效措施。六、演练机构及要求(一)在乡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各相关部门负责指导和协调,组织实施。(二)演练指挥部了成员:乡防汛抗旱指挥部全体指挥长、指挥部成员单位负责人、水库前方指挥成员,下设应急抢险组、群众转移组、医疗防疫组、民政救灾组、治安警戒组、交通管治组、通讯联络组、技术保障组。(三)所有参演人员必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做到令行禁止。七、演练的实施步骤(一)上午8时30分,参加演练单位和部门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在原地待命。(二)8时40分,水库前方指挥各成员、单位向乡人民政府乡长汇报各自的准备情况。(三)9时00分,乡接水库管理人员的报告说:在巡坝时发现大坝下游渗漏量比昨日增大,且有泥水流出,水库出现险情。同时报乡政府值班室。值班人员王定军立即向王映超副指挥长汇报,同时报告乡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四)9时02分,乡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正式指示乡防办,通知各组长立即赶赴乡防汛办公室。(五)9时03分,乡防办立即将情况通报乡乡长,乡长立即派出技术人员赶赴现场查看核实,同时派出乡农业服务中心等20名乡干部赶赴现场。(六)9时16分,乡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下达命令:水库出现险情,情况十分危急,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宣布现在启动《乡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进入一级应急响应,请各成员单位立即赶赴现场,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开展工作。(七)9时17分,宣布:防汛指挥部通知立即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进入一级应急响应,请各参战人员各就各位,坚持人民群众生命是第一位的思想,全力以赴转移群众。水库前方指挥人员到位,履行职责,各成员单位立即赶赴现场。(八)9时18分,水库巡查人员接乡值班室电话,立即鸣锣,手提话筒向转移群众喊话,向下游群众警示,村开始广播,要求水库下游群众向疏散转移地方火速撤离。(九)9时25分,水库前方水库指挥成员单位到达现场。各小组入下游群众居住地及大坝,按预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同一时间开展下列工作:1、群众转移组长:使用鸣锣、手提话筒等紧急通知下游群众按预定路线转移到山上和高地。2、抢险应急组长和技术保障组,负责组织应急抢险队伍对大坝实施抢险和技术指导,为转移群众争取更多时间。3、交通管制组组长:立即对水库周边实行交通管治,车辆及人员不得进入溃坝洪水影响区域。4、通讯联络组组长:确保救灾抢险指挥通讯与联络的畅通。5、医疗防疫组组长:组织医疗卫生紧急抢救队伍转移途中的医疗卫生工作。6、治安警戒组组长:设立警戒线,同时做好治安管理工作。7、民政救灾组组长:负责转移到各临时安置点的群众安置工作,认真做好各安置点群众的宣传思想巩固工作,解决好灾民的吃、穿、住等问题。(十)9时26分,按照预定路线撤离开始1、第一组:2、第二组:3、第三组:(十一)9时30分,乡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组织人员、物资、力量赶赴现场,进行工作对口支持。1、乡民政办:负责灾情的调查、核实、统计、上报。负责对受灾群众的救灾物资和救灾款的发放工作。做到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清洁饮用水、有衣穿、有住处。2、乡水利站: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预测预报资料,为领导当发参谋,做好水毁整治工程上报工作。3、乡人武部:组织民兵预备役参与防汛抢险工作。4、乡派出所: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确保乡防汛指挥部的各项指令能得到安全顺利实施。对重要防汛段的公路实行临时管理指挥,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5、乡电信所:确保通信畅通无阻。6、乡卫生院:及时对灾区进行消毒、防疫和治疗,防治疾病扩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7、乡供电所:负责输电线路的检查维修,保证电力线路畅通,提供电力供给保证。8、乡广播电视站:做好宣传报道工作。9、其余成员单位按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十二)9时35分,撤离完毕,各小组负责清点人数,向报告情况:1、群众转移组赵玉茂报告:全线撤离完毕,应撤243人,实撤246人,已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2、民政求助组马治军报告:撤离群众基本安置妥善。3、医疗防疫组文飞报告:撤离过程中无人员伤亡,工作开展顺利。4、治安警戒组候乐忠报告:已设好警界线,治安情况一切正常。(十三)9时40分,副指挥长对水库下游疏散转移群众的总体情况向乡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报告情况。(十四)10时00分,演练工作讲评会。(十五)11时00分,宣布演练结束。群众疏散方案【第二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一)应急组织机构按照归口管理、统一指挥、讲究效率、责权对等和灵活机动的原则,为实现应急救援目标,使各种职能得到落实,设置以下六个职能组:1、指挥组总指挥:主管副院长副总指挥:保卫科长成员:办公室主任、行政科长、基建科长、医务科长、护理部主任值班室白天设院办,晚上设院总值班。职责:指挥协调各职能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开展工作,迅速引导人员疏散,及时控制和扑救初起火灾;协调配合公安消防队开展灭火救援活动。2、灭火行动组灭火器组组长:保安队队长成员:保安队员8人水枪灭火组长:保卫科干事成员:消防员10人职责:现场灭火、抢救被困人员。3、疏散引导组组长:护理部成员:有关科室护士长职责:引导人员疏散自救,确保人员安全快速疏散。在安全出口以及容易走错的地点安排专人值守,其余人员分片搜索未及时疏散的`人员,并将其疏散至安全区域。4、安全防护救护组组长:医务科成员:有关科室主任职责:对危重患者进行救护转移,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5、火灾现场警戒组组长:保卫科长成员:护院队员8人职责:控制各出口,无关人员只许出不许进,防止坏人趁机破坏,火灾扑灭后保护现场。6、后勤保障组组长:行政科成员:相关科室职责:负责通信联络、车辆调配、道路畅通、供电控制、水源保障。(二)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1、报警:值班员接到火情报警后以快捷的方式报单位值班领导和指挥组领导,指挥保安和义务消防队立即到位。2、接警:值班领导和指挥组领导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同时根据火情通知各职能小组和消防队,启动应急预案。3、处置:各职能组接到指挥组通知后迅速集结,按照分工,进入相应的位置开展灭火救援行动。(三)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根据火情需要疏散患者时,疏散引导组应及时到位,首先疏通所有安全通道,并通知患者“不要慌乱,按照指挥依次疏散”。同时按照危重患者(医护人员负责)→行动不便患者(护理人员和保洁员负责)→行动能够自理的患者(其它救护人员负责)的顺序从最危险处的患者开始将患者按照本病区疏散路线引导到安全地带。行动能够自理的患者和行动不便的患者要分道疏散。电梯间有危险时要关闭电梯,停止空调设备。火灾发生地有危险物品的应尽早移除,关闭输氧总阀门。灭火组在确认没有未逃离者后,最后撤出。疏散引导时间的判断标准要根据起火层火灾情况,分为起火层在地上二层以上和起火层是一层(疏散层)两种情况。1、断定是火灾的时候(马上被扑灭的火灾除外)让起火层和其上面一层的人员疏散。2、用灭火器无法灭火时或正在用室内消火栓进行灭火时让全楼人疏散。备注:①不知能否灭火时以无法灭火对待。②在第一栏的状况中,除起火层和上面一层外,油烟涌入的其他层也应有疏散的必要。(四)扑救初期火灾的程序和措施火灾初期阶段,一般燃烧面积较小,火势较弱,离现场最近的人员应正确有效的利用附近灭火器等设备、设施灭火。义务消防队员赶到后,按照先控制后扑灭、救人第一、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抢在火焰四处喷发蔓延之前,使用室内消火栓等设备进行灭火。灭火是尽可能靠近火源,压低姿势,向燃烧着的物体喷射。(五)与消防队的交接现有消防人员和器材不能扑灭并对住院人员和其它设备将要造成威胁的火情。指挥组在通知所有职能组成员立即集结到位的同时通知专业消防队救援。群众疏散方案【第三篇】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防患于未然,避免在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来临时,惊慌失措,造成新的、更大的损失,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一、紧急疏散领导组组长:黄志宏副组长:郑世旺、张建林、李恒胜、杜尚玉成员:王剑波任春华袁春普张爱标杨雄夏取权钟辉张小红邱长勇吴晓杰杜明刚李着江童兴振各班班主任及各科室人员二、紧急疏散实施的三个阶段1、宣传发动阶段首先召开领导组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其次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广泛宣传发动,进行部署;最后召开教研室会议进行具体分工,班主任召开本班学生会议,进行宣传、布置、落实。其间,学校通过致家长一封信、校内广播、网上公告、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宣传发动,使学生、全体教职工及家长认识到紧急疏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组织实施阶段成立二个小组(指挥组、后勤组)和一个办公室。指挥组负责每个楼层和每个班级的撤离顺序,学校领导决定何时开始实行撤离;后勤组负责校园广播和医疗保障,办公室负责整个疏散演练的相关工作。指挥组:李恒胜、王剑波、任春华、钟辉、张小红、邱长勇杜明刚、李着江、童兴振后勤组:张建林、袁春普、吴晓杰、王云、王太成、陈永生学校突发事件学生紧急疏散预案[1/2]办公室:杜尚玉、张爱标、赵红文、曾丽说明:夏取权负责电铃发号、钟辉负责口哨发号、吴晓杰负责广播发号、操场秩序负责杨雄、陈永生及其他科室人员。3、总结提高阶段每次演练结束后,召开总结分析会,首先请班主任汇报有关工作,然后分析本次疏散的不足和成功之处,以便使以后的疏散演练,更加科学、合理。三、紧急疏散的决定紧急疏散是在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来临时,为了避险,迅速将人员由危险场所撤往安全地域的行动.实施紧急疏散难度较大,其行动自身也极具危险性,因此,不到紧要关头不可实施,而必须实施时则应当机立断。紧急疏散的决定由校长或副校长做出。四、紧急疏散的信号及发布紧急疏散的信号有电铃和哨声两种:在电源和电铃系统可以使用时,宜采用电铃信号,电铃信号为连续的两短一长声;在电源或电铃系统损坏或不便使用时,可采取哨音信号,哨音信号也为连续的两短一长声.信号的发布由决定紧急疏散的校长或副校长通知信号员、网管教师或体育教师实施,也可随机指定人员实施,紧急疏散信号从开始,应连续不断,直至全部人员撤出危险场所方可停止。五、疏散通道划分1、上课班级的学生撤离顺序:(1)每班靠近前后门的座位两个学生负责打开前后门。(2)班级学生按先从第一组开始最后至最后一组依次离开教室,且分前后两门同时撤离,若座位数为偶数,则一分为二,若座位数为奇数,则靠近楼梯口的多分一个座位,每班安排两名教师,前门为班主任,后门为教师(当堂授课),指挥学生撤离。(3
本文标题:群众疏散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248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