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 少儿春节趣味活动方案(案例)【汇集5篇】
少儿春节趣味活动方案(案例)【汇集5篇】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网友收集分享的“少儿春节趣味活动方案(案例)【汇集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少儿春节趣味活动方案(精编)【第一篇】◆翰墨轩参与观众:三(1)三(2)班全体师生(负责人:李晓玉任丽莉)参与时间段:9:10——9:40◆启航馆参与观众:三(3)三(4)班全体师生(负责人:马颖颖阚久玉)参与时间段:9:10——9:40◆翰墨轩参与观众:二(1)二(2)班全体师生(负责人:刘桂娥陈淑敏)参与时间段:9:50——10:20◆启航馆参与观众:二(3)二(4)班全体师生(负责人:蔡玉英段红波)参与时间段:9:50——10:20(十八)12月22日8:20姚丽媛、王雪、付孝梅、郑晓彤大门口迎接客人,姚丽媛负责发体验券,每人两张;郑晓彤负责签到,签到表21日跟孙剑领取;王雪和付晓梅负责引导各个参会地点。工作室(市、区级领导)致远殿(现代教育报记者)多功能厅(芳草地学生和项目组成员)音乐教室1和2(外校演出师生)(十九)12月21日15:00二、三年级班主任跟任立平领取体验券(二十)车辆引导、安排——李萌吴保飞保安1.保安负责引导安排领导和记者车辆,停放在致远殿前。李萌做好司机的招待工作(地点是家教研究中心,提前打印标识,布置好所需物品)。2.保安负责指挥安排操场参会人员车辆,提前设计好摆放位置,做到心中有数,实在放不下的车辆,引导到教师宿舍楼。3.吴保飞负责招待操场车辆司机,休息地点也设在家教研究中心,做好各项准备(水、杯子等)。4.郑晓彤、吴保飞和李萌21日记得跟孙剑老师每人领取签到表两张,做好记录,会后上交给孙剑,最后孙剑收齐上交给任立平备案。(二十一)12月22日课间操暂停一次(二十二)赠送礼物负责人:李阳1.10:30观看展演活动结束,在操场横幅下合影(高影鹏摄像照相)留念,李阳赠送礼物。2.11:30体验活动结束,在童真园横幅下合影(高影鹏摄像照相)留念。(二十三)饮水处设置两处(多功能厅外童真园会场)负责人:姚春军(二十四)厕所及校园卫生工作(1)校园环境卫生——王春凤陶爱萍要求:不能有一张纸、一个塑料袋等(2)每一位班主任做好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举手投足体现儒雅少年风范。(3)厕所卫生——由专职打扫人员负责。要求:随时清理教师和学生厕所,保证不能有异味、水渍,镜子、水池干净,备有洗手液和卫生纸(二十五)活动后期工作1.影像资料编辑存档——————高颖鹏2.纸制文字材料整理存档————任立平3.信息撰写——————————任立平4.信息宣传——————————李阳5.信息报送——————————陶爱萍(二十六)各部门负责人活动结束后自行进行整理收拾。(二十七)订午餐负责人:姚春君(二十八)布置会场学校购置的上交姚主任保管少儿春节趣味活动方案(精编)【第二篇】一、活动主题以春节,元宵节辞旧迎新、平安团圆、孝老爱亲、感恩祈福、健康文明为主题,突出“喜庆祥和过大年,传统文化再继承”,遵循简洁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的原则,深入挖掘春节、元宵节的文化内涵,以活动为载体,吸引全体学生广泛参与,培养和树立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着力营造欢乐、祥和、平安、健康、文明的节日氛围。二、活动目标1.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贡献力量。2.让学生在品味春节、元宵节的民风民俗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育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3.开展包饺子、做汤圆等实践活动,感受团圆、祥和的亲情,促进家庭和谐关系。4.在“拜年”中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祈福,培养孝敬、知恩图报的文明习惯,树立“百善孝为先”的道德观念。三、活动时间xxx2年1月15日——xxx2年2月10日四、活动内容:1.了解“年”的知识:学生通过网上学或民间收集,深入了解我国民间的“年”的来历、风俗等知识。要求中高年级学生完成收集作业(可以是小报、文章等形式)——《我知道的“小年”、“大年”、“元宵”》。各班在开学后一周内向少先队总部报送优秀作业(不少于2份)2.黟县的“过年”习俗:广泛收集家乡过年的风俗习惯,并注意收集相关的文字、影像、图片资料,为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贡献自己的力量。学生可以先在学校新网站实名注册之后,再将自己优秀的作品上传到:3.春节实践活动:(1)文明理财实践活动——“我的压岁钱·我节约收支”。(2)我送文化下乡来——为村里(小区)人写春联(书法小能手应积极参加这样的活动,并注意为活动留下照片。);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可以结合语言文字活动,开展“美妙春联我收集”实践活动。(3)美在家庭,美在社区——与家长一道进行过年前的卫生大扫除,使自己的家以靓丽的环境迎接新年。高年级中队还可以组织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开展为空巢老人、烈军属义务劳动活动,并及时清理烟花爆竹残屑和废弃物,搞好公共环境卫生。(4)中华经典我诵读——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春节·元宵节诗词赏析活动,承文化传统,颂和谐中华,传承学习中华优秀文化,促进学生文明素养的提高(认真学习并践行《黟县实验小学安全文明礼仪手册》各项内容)。4.我的春节剪影:用自家的相机记录下自己和家人过年的瞬间或开展活动的场景,开学后与老师同学分享,还可以上传到学校网站,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黟县人的“年”味。5.拜大年活动:向师长、朋友发送电子贺卡或短信拜年,表达感恩之情,倡导用无纸低碳方式互致新春祝福。6.开展安全自护教育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平安伴随我成长”自护教育主题活动;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在学生及家长中发布学生安全自护提示,特别是与外出旅游和防止烟花爆竹事故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和家长的防护意识;开展学生自护体验活动,向学生传授自我保护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重点开展防火灾、防食物中毒、防疾病等,引导学生增强自护本领,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五、活动要求:1.各班要利用元月14日的结束班队会时间进行细致的安排部署,尽最大努力保证活动的实效性。2.开学后,各班要深入了解活动开展情况,收集学生活动中的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并及时上报少先队总部,少先队总部要把各班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假期活动评价项目。3.德领组积极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发现活动中的闪光点,形成学校假期活动特色,为学校今后的活动开展提供借鉴。少儿春节趣味活动方案(精编)【第三篇】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教育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使我们的学生从中受到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气息的熏陶,并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2.引导学生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活动内容:认识春节:春节,是习俗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莆仙一带把正月的初一至初五日称为“五日岁”初一早晨,开门放鞭炮,各家拜神明祖先,祀以线面、烛、炮,礼毕,全家共吃线面,每人一碗,寓祝全家长寿。初二不相往来,不相串门拜年,只有初一日来过者不忌。初三日,各户进行“迎年”,所谓“迎年”,是上年年底有“送年”之例的回应。初四日,在继续“迎年”中,沿有“为菩萨乞草”的习俗:由儿童捧神像,在车鼓队簇拥下,按户募取木柴。下午则有“娘妈请花”,希望能庇其早生贵子。黄昏垒柴木于社庙前,举火燃烧,各户进行接神祀,待柴火烧透,众用长钳争夹未烬之柴速返家中,日“夹火母”希望财如火发。春节习俗:1、扫巡兴化话把大扫除叫“扫巡”。2、祭灶公。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举行“祭灶”,就是送灶公上天。3.、二十五日头,农历十二月廿五日,是莆仙习俗公定的大日子,俗称“二十五日头”。4、做年糕,十二月二十六日起,户户做豆腐,买年货,尤以做年糕最为繁忙。5、辞岁,“除夕”前一天,俗称“小除”,户户放鞭炮,贴新春联。当晚,家家户户堂上点花烛,叠红橘果如塔状,上插“三春”纸花,供“隔年饭”于灶头,备办丰厚祭礼和“贡银”,祭祀天地神,名为“辞年”。6、初四过大年,做大岁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福建,占领宁德横屿、福清牛田和莆田林墩等地,建立据点,四出烧杀掠抢。兴化府城(今莆田城)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九的半夜时分被倭寇攻陷,并被占据达两个月之久。兴化城内被焚毁殆尽,死亡3万余人。当时,莆田男女老少奋起反抗,被倭寇割舌断胫,或火焚、钉死,惨不忍睹,倭贼灭绝人性的暴行震惊海内外。次年正月廿五日,由于城内死尸腥臭不可居,倭寇只得暂退平海,直到抗倭英雄戚继光兵到,兴化城得以光复。这时,逃亡山区的老百姓,才纷纷于二月初二返回家里。大家一方面掩埋亲友的尸体,另一方面收拾破碎家园。这时,年节已过,人们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后,于二月初四重新做岁。后来,为纪念莆田这一段悲惨的日子,莆田民间和以往一样,于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夜“做岁”,时间拖得太长。于是,莆田民间约定将农历二月初四“做岁”,改为正月初四“做岁”(围炉),因农历二月农事正忙,若在二月初二才“做岁”并将年三十晚上改为“做小岁”,正月初四晚上称为“做大岁”。同时将二月初二日约定为正月初二日,作为探望亲友伤亡的不祥日子,俗称探亡日。至今莆田人每年这一天,都不互串门拜年或走亲访友。主题活动:1、举办书写春联活动2、开展“我爱家乡,介绍家乡习俗”征文活动少儿春节趣味活动方案(精编)【第四篇】一、活动目的丰富未成年人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二、活动内容围绕春节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孝老爱亲的主题,遵循简洁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则,开展以下“十个一”工作:一至六年级:1.参加一次中华经典诵读假期实践活动。通过阅读与春节有关的名篇、典故,观看春节文艺节目,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春节游艺活动,了解春节、元宵节文化内涵,增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喜爱,加强对中华文化的理解。2.做一件有意义事。鼓励下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参与社区清洁卫生、环境保护和公益宣传,为孤寡患病老人、残疾人、农民工做好事、献爱心,积极宣传节日文明礼仪和低碳生活知识,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引导学生在新春期间,为家庭、为伙伴、为邻居、为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3.编写一条祝福短信。设计一条祝福短信,发送给自己的亲人,老师,以短信的方式拜年。短信倡导自己动脑编写,不强调语句的工整,注重短信内容所蕴含的祝福。4.许下一个新春愿望。引导学生对新一年的学习、生活确定一个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做好整体设计。5.拍一张新春图片。引导学生利用手机、照相机,在家人聚餐、外出活动时拍摄一张饱含团圆、喜庆气氛的新春图片,表达未成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至六年级:6.创编一份“节日小报”。通过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通过自编的“节日小报”,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7.制作一张新春贺卡。引导学生动脑设计、动手制作一张新春贺卡,可参照市面流通的贺卡,添加新的元素,反映未成年人对新春的一种期盼,一种祝福。8.编一幅新春对联。倡导学生了解春联的来历,自己创作春联,动笔写春联,使春联这个传统的习俗传承下来。9.讲一个新春故事。引导学生收集春节来历的故事,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写出来,给小伙伴看。10.日行一善。结合诵读《弟子规》,参照“日行一善从家做起”评价表,自觉养成敬老爱亲的好习惯。三、活动要求1.各班要把组织未成年人参加“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作为加强传统文化学习教育的重要契机,作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和寒假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纳入班级工作总体安排,制定方案,抓好落实。2.“我的新春愿望”书面材料、新春图片、新春贺卡、“做一件有意义事”活动图片和“节日小报”,有关班级下学期初各上交两份。少儿春节趣味活动方案(精编)【第五篇】一、活动目的为弘扬民族文化,引导学生体会我国传统的元宵节活动的热闹氛围,了解多姿多彩的节日文化,学校将组织学生进行小型多样的闹元宵活动。通过活动,营造欢乐祥和、健康向上的节
本文标题:少儿春节趣味活动方案(案例)【汇集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250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