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夹竹桃教学设计精编5篇
写作好帮手1/29夹竹桃教学设计精编5篇【导读】这篇文档“夹竹桃教学设计精编5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夹竹桃》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自读自悟,感受夹竹桃的韧性和作者所产生的幻想。2、感受意境,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喜欢夹竹桃。〖学习过程〗一、质疑旧知——自定目标同学们,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说:夹竹桃不是最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除了上节课我们学的夹竹桃的花色奇妙有趣外,还有没有别的原因?请同学们翻开书,找出相关的句子。出示:这样的韧性,又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夹竹桃。写作好帮手2/29读读这句话,你有哪些问题?预设:什么是韧性?是怎样的韧性?有哪些幻想?◆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体化行为,不应以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指向来替代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所以,教学内容应能吸纳学生的经验,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求知欲、探究欲,以上设计就体现了这一新的理念。课堂上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的总结段(第六自然段)作质疑性阅读,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确定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二、自读自悟——感受“韧性”1那么,夹竹桃的韧性表现在哪里呢?同学们,拿起你们的笔到书中去划一划吧!学生自读,划相关句子2划出来后,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夹竹桃的韧性,老师不要你们说,要你们用朗读把夹竹桃的韧性表现出来。A生读: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的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①你们听出夹竹桃的韧性了吗?②能不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样听出来的?(抓住:写作好帮手3/29悄悄的,一声不响,又,又)③你真会听,听出了夹竹桃的韧性就是默默无闻的奉献,它不张扬,正是它“柔”的一面,把你的感受读一读吧。④你听出了夹竹桃的韧性就是生命力顽强,正是它“结实”的一面,你也用朗读来表现吧。B生读: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①你找的非常正确,可是夹竹桃的韧性表现还不够,大家来帮帮他,怎样读就能表现夹竹桃的韧性了?(抓住:看不出,也看不出,无日不)②你们都体会到了吗?老师出个填空题考考大家。夹竹桃不怕,不怕,也不怕,它无日不迎风吐艳,它的韧性就表现在它的。③一起来体会体会夹竹桃的韧性吧C生读: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句话,无不奉陪。①你读的真好,能否向大家介绍一下经验。②“无不奉陪”的意思是什么?③它到底奉陪什么呢,请大家读读第三小节,用一写作好帮手4/29个成语来形容作者院子里的花。④出示填空:春天,夹竹桃奉陪着,夏天,夹竹桃奉陪着,秋天,夹竹桃奉陪着,啊,夹竹桃我要赞美你,你!⑤课文第三小节一百多字,十四种花,却没有一个字写到夹竹桃,那么,能否把它省略呢?3同学们,夹竹桃悄悄的,一声不响,从春天一指到秋天,目睹了百划争艳的繁华美景,又亲见了百花无奈调令,它始终如一,它的坚强,它的默默无闻,它的持之以恒。它的顽强生命力让我们想到许多许多,你们想到什么呢?◆设计意图:1语文课关键是“读”,所以,我把读出夹竹桃的韧性作为目标,而且在以读为目标的同时又以读为手段。当学生读得好时,让他介绍经验,当学生读得不好时,让大家来帮忙,出主意。2语文课要关注文字所蕴含的内容,但更要关注“语文能力”的培养,抓住关键字词体会,设计一些填空进行语言训练,这些传统的方法,不能随新课改而被舍弃。3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是引导,既要引又要导,教师要站在比学生更高的高度把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广、更高的方向引导。当学生体会到夹竹桃的韧性是默默无闻时,我要告诉他写作好帮手5/29这是韧性柔软的一面,当学生体会到夹竹桃的韧性是生命力顽强时,我要告诉他这是韧性结实的一面,当学生体会了夹竹桃的韧性时,我要把他向像夹竹桃一样的人上引导。三、想象画面——体会“幻想”夹竹桃的韧性我们了解了,那么夹竹桃又令作者产生哪些幻想呢?1、闭上眼睛,听老师范读,你看了什么?2、看月下夹竹桃的录像,你知道了什么?3、自读课文,说说你脑中产生了哪几幅画面?4、如果你是作者,看到这样的美景,又产生这么多奇妙的幻想,你有怎样的感受?能否读一读?5、这么美的文字,把它背下来,说说怎样背的效率高?◆设计意图:1学习语文的过程应该是把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过程。当学生头脑中能展现了一副副画面,再用语言把自己感受的表达出来。经历了这个内化、外显得过程,我们的目的也应该达到了。所以,我让学生先听老师的范读,再看录像,再自己与文本对话,不断的感受、体会文本所描绘的意境。2“积累”也是学好语文非常重要的一块,所以我让学生课堂中把他背下来,并让学生介绍背诵的方法。写作好帮手6/29四、拓展延伸——深化情感1、我们了解了夹竹桃的韧性,又知道了它令作者产生许多美妙的幻想,怪不得作者会爱上夹竹桃,相信你也会和作者一样爱上夹竹桃的,一起读最后小节。2、其实,不仅季先生喜欢夹竹桃,古时候,也有人以夹竹桃写过诗,出示诗。学生读,大致了解。3、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肯定也喜欢夹竹桃了,谈谈你喜欢它的什么?◆设计意图:拓展课程时空,使学习不再局限于一堂课所学的内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资源”意识告诉我们,既要保好教材这个底,又要拓展、挖掘更多的资源让学生学习。《夹竹桃》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和“无不”等词语造句。2.有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四、五自然段。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4、学习文本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写作好帮手7/29教学重难点:学习文本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一、读课文,回顾预习收获。同学们,我们昨晚已经预习了课文《夹竹桃》,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一同走进他家的那方夹竹桃世界吧!——《夹竹桃》(学生齐读课题)。让我们再来朗读一遍课文,回顾一下预习收获。(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巡视)二、检查预习1、师:通过预习,你发现读音、字形方面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2、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那老师来考考大家!谁来领读黑板上的词语?边读边纠正,然后齐读一遍。(出示:榆叶梅、熏透、凄清、荇藻、飞蛾、乍起、参差、一嘟噜、玉簪花)3、师:字词关过了,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三、品味语言,发现方法。(一)提出问题,学生自学并组内交流。师: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请同学根据自学提示进行学习。写作好帮手8/291、默读2——5段,用“()”标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语句,抓住能体现夹竹桃特点的词语,边读边想象,读出你的感情,读出你的体会。2、浏览3段,想一想,这段的内容与夹竹桃有什么关联,能否删去?3、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4、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学生自学、交流,教师巡视、指导)(二)集体汇报交流。师: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自学得非常认真。下面我们按课文顺序来交流我们的学习收获。品读花色的“奇妙有趣”1、红色的花朵使我想到火……宛如雪上有火,或火上有雪。(板书:花色“奇妙有趣”)2、师:是呀,火雪不容,但红白花开,却相映成趣。的确奇妙有趣!3、谁能通过朗读把这幅奇妙有趣的美景展示出来!(指导朗读)感悟花期的“可贵韧性”1、第一句:“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写作好帮手9/29①(生谈体会:默默绽放,不张扬,不起眼,从不与百花争艳,接连开放。)②同学们体会的很好,怎样读才能读出我们的感受呢?请同学们自己练读,指名读。③指导朗读后齐读。(“悄悄地一声不响”要读得轻柔些,而“又开出、又长出”要读得重些。)2、第二句:“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①(生谈体会:生命力顽强,一年三季充满生机,花期长。)②“无日不迎风吐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每天都迎风吐艳”?试着自己读读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双重否定,语气更加强烈,更能体现夹竹桃可贵的韧性。)③不管怎样的季节,怎样的环境,夹竹桃都始终如一,迎风吐艳。多么顽强的生命力!你能读好它吗?(要读出不同季节不同环境的坚强)各自练读,男女生分读。④师引导后齐读(出示):在和煦的春风里,夹竹桃——(无日不迎风吐艳);在盛夏的暴雨里,夹竹桃——(无日不迎风吐艳);在深秋的清冷里,夹竹桃——(无日不迎风吐艳)。写作好帮手10/293、第三句:“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从这句话里你又品出了什么?①(生谈体会:花期长)②“无不奉陪”“无不”是什么意思?“无不奉陪”呢?(又一次用了双重否定,强调了不管什么季节夹竹桃都一一奉陪,突出了花期之长,没有哪一种季节性的花可以与之相比,又一次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韧性的赞美。)③指读,齐读。④出示:让我们也来练一练。练习用“无……不……”和“无不”分别说个句子。⑤小结过渡:夹竹桃的花期真长呀,所以作者不禁感叹道——齐读本段最后一句。4、第四句:“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这一句运用了——反问。语气比陈述句更——强烈,更能表达作者的——感情。让我们再一起来读出反问的语气,读出其中的感情!5、作者说,夹竹桃的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显得非常可贵。(板书:花期韧性可贵)院子里的花又是怎样的花呢?生读第三段。写作好帮手11/296、真美,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院子里的花。(出示:展示十四种花)7、小院的美景可用文中的哪些词形容呢?(一百几十个字,写了十四种花,却没有一个字写夹竹桃的。)8、课文题目是夹竹桃,作者却把小院里的花写得这么美,是不是离题了?(这样写,其实是将其他的花跟夹竹桃作对比,衬托夹竹桃的花期之长。9、细细品味,我们不得不佩服季老先生的独具匠心:写百花,只为一花。同学们,我们描写一种事物,可以象第四段那样直接描写,也可以像第三段那样进行对比衬托描写,从而突出事物的特点。10、让我们再读一读这句反问句。想象花影迷人的“幻想”1、夹竹桃的妙处还有什么呢?(板书:花影迷人的“幻想”)2、月光下,一团模糊的花朵竟引起了作者这么多的幻想。让我们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一下月光下的夹竹桃吧。(配乐读)3、奇妙的幻想,你记住了吗?自己试着填一填。(出示:)我幻想它是地图,它()。()是亚洲,()是非洲,()是大海。碰巧有几只(),这就是远渡重洋的()。写作好帮手12/29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夜蛾飞过,()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微风(),(),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4、你幻想它是什么?(三)总结课文,升华感情。1、于是,作者爱上了夹竹桃,齐读最后一段。(板书:爱)2、至此,我们也明白了作者开头所写,齐读第一自然段。3、这样,首尾——照应,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运用这种结构方法,使我们的习作结构严谨、完整,进一步突出主题。让我们合作再来读这两段。四、作业:1、读一读季羡林的《夹竹桃的传说》,看一看它与课文有什么不同。2、背诵课文4、5自然段。3、写一写:请你试着描写一种植物,抓住它的特点运用对比衬托的方法写具体。五、板书:奇妙有趣夹竹桃韧性可贵爱引发幻想写作好帮手13/29《夹竹桃》教学设计3教材简析这是1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第四、五自然段写夹竹桃的韧性及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作者许多幻想是课文的重点,而理解夹竹桃可贵的韧性是文章的教学难点。教学目标1、自读自悟,感受夹竹桃的韧性和“幻想”的乐趣。2、感受意境,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喜欢夹竹桃。4、通过训练增强学生的想象
本文标题:夹竹桃教学设计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296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