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2023年全市水利水务工作要点
2023年全市水利水务工作要点一、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党的XX大以及省市党代会精神,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围绕宁波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加快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部署,以建设水利现代化先行市为目标,统筹安全与发展,强化变革创新,打造“防洪网、供水网、水生态网”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宁波水网,构建以数字化改革为核心的水利管理支撑体系,努力确保宁波水利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二、主要目标——水利改革发展领跑全省:全面或超额完成省水利厅、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改革发展任务,打造一批引领性、标志性成果。——提升防洪排涝能力:防洪排涝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甬江流域大中型水库和闸泵统一调度水平显著提升,确保标准内洪水能拦得住、涝水能排得出,超标准洪涝灾害能有序应对。——提升供水集约均衡水平:全社会用水总量控制在23.8亿立方米以下,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15.4立方米以下,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10.8立方米以下,水资源集约利用和调配能力领先全省全国。全国再生水试点城市建成,全面推进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25%。——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甬有碧水”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全域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扎实推进县级以上美丽(幸福)河湖创建率达45%以上,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82%以上,中心城区生态调水量达到4.7亿立方米,河湖库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水利行业治理水平新跨越:数字孪生、流域管理、河湖长制、“三化”改革、水利建设市场管理等引领全国全省行业发展。三、主要任务2023年着力推进水利水务十方面重点任务:(一)全力推进“百项千亿”工程建设。按照稳进提质部署,抓住扩投资的政策窗口期,进一步加快重点工程建设进度,2023年计划完成水利投资180亿元,较2022年同比增长20%以上,保持全省第一,其中重点项目投资160亿元,面上项目投资20亿元,形成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有效投资良好态势。1.抓续建,促投资放量。紧盯70个重大水利续建项目,制订优化设计和缩短工期的技术细则,按“一项目一方案”原则,全面优化施工组织,加快项目建设周期,总投资规模62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130亿元以上,全面实现葛岙水库、杭州湾引水等15个重大项目完工。2.抓新开工,促投资增量。确保新开工重点项目20个以上,姚江北排二通道、水库群东西线联通等已开工项目实现全线建设,总投资规模19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30亿元。3.抓前期,促项目储备。全面启动已列入水利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和“甬有碧水”攻坚行动中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重点推进西岙水库、三江干流提标加固(200年一遇)等10个重大项目,力争年底完成可研审批或达到可研深度。同时,完成《宁波现代化水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深入谋划浙东水资源配置通道、翠屏山等防洪排涝、供水保障、生态治理的重大项目,形成一批项目储备。4.抓责任,促要素保障。按月细化目标任务,分解落实责任,强化调度考核,建立强有力的促投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1244大项目统筹办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大绩效评价结果奖惩运用,盘活水利水务资产,全面推进涉水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拓宽投融资渠道。(二)进一步完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针对“烟花”“梅花”台风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和水利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推进甬江流域防洪排涝十大工程建设,海塘安澜工程进度确保全省第一,大中型水库预泄能力提升全覆盖,着力补强防洪安全网,提升流域防洪减灾能力。5.加快建设海塘安澜工程。新开工45公里,实现十四五规划开工210公里的海塘安澜工程100%开工;完工80公里,省定107公里问题海塘重大安全隐患基本消除,建成5条“海塘+”精品线。6.着力推进流域防洪工程。加快流域分洪工程建设,新开工余姚姚江北排一通道、确保北排二通道在主汛期实现通水,充分发挥姚江西分工程效益;加快构建流域泄洪网络体系,开工建设海曙沿山干河整治、鄞江流域治理(镇区段)、江北慈江铁路桥卡口、鄞州小浃江整治等工程,续建东钱湖北排、慈溪北排河道等工程。提升干流防洪标准,续建余姚下姚江堤防整治、江北姚江倪家堰段堤防整治等工程,完成海曙鄞江堤防整治工程。提升水库预泄能力,实施横山水库、四明湖灌区总干渠整治提升等工程,主汛期前亭下、溪下水库预泄设施投用发挥效益,新增预泄能力330立方米/秒。编制完《宁波市小流域复核评估及治理方案》,实施小流域堤防整治40公里,提升镇村防洪能力。实施年度三江清淤,提升三江行洪能力,启动新一轮三江常态清淤方案编制。7.推进重点区域排涝体系建设。全面启动西枢纽排涝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区强排能力,新建界牌碶泵站、北仑沿海泵排群工程,续建北仑王家洋泵、海曙沿江泵排群等工程,完成清水浦泵站建设任务,新增强排能力150立方米/秒。推进鄞州区楝树港河道等工程。续建宁海县防洪排涝、杭州湾新区防洪排涝等工程。8.完善水文站网。加密三江干流测站,完成流域重要支流水位、流量监测补缺建设,完成新(改)建水文测站138个。9.深化流域防洪研究。积极谋划洪水出路,深化奉化江上游分洪工程、洪涝调蓄空间等规划研究。(三)高质量打造供水安全网。积极融入浙江水网,启动新一轮境外引水工程前期工作,统筹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以扩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启动三门湾、象山港及余慈地区引调水工程前期工作,优化供水设施布局、结构、功能,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的统筹调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现代化水网体系建设领跑全国,农饮水应通尽通及同质化率领先全省。10.加大水源及引调水工程建设力度。积极增加新水源,新建象山白仙山水库、慈溪梅湖水库扩容、皎口至溪下联通等工程,续建清溪、奉化柏坑等水库工程。提升水源联网联调能力,加快水库群东西线联通工程建设进度,建成宁波至杭州湾新区引水工程。推进甬舟供水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11.加快城市供水设施建设。重点改造鄞州大嵩片、前湾新区等管网70公里,续建第二工业水厂、姚江水厂扩建,建成杭州湾新区自来水厂,提高供水能力32万吨/日。12.全力推进再生水回用工程建设。新建白杜循环经济园区再生水厂、福明净化水厂和长丰净化水厂再生水管道入廊工程,续建岚山净化水厂“双膜”扩建工程,完工江东北区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工程,再生水利用量达到60万吨/日以上。13.实施农饮水提升和农田水利专项行动。改造农村供水管网200公里、同质化供水水站133座,实施城镇供水管网延伸项目19个,村级水站从481个减少到462个,全市农村供水同质化率达到97%,率先基本实现“城乡同质、县级统管”;修编《宁波市农田灌溉发展规划》,制定《灌区现代化改造实施方案》,提升改造550座农业灌溉泵站机埠、堰坝水闸,提高农田旱涝保收能力。(四)加快构建美丽河湖生态体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全面实施“甬有碧水”攻坚行动,实现河湖库生态环境稳定向好。14.加快污染源头治理。实施污水处理工程。开工鄞西污水处理厂二期等净化水厂工程,续建春晓净化水厂等工程,启动新周净化水厂与小港污水处理厂等互联互通工程,新增污水处理能力9万吨/日。修复排水管网180公里,清淤4000公里以上,检测排水管网1000公里以上。15.完善生态引调水网络。启动奉化江上游引水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清水环通一期工程进度,段塘净化工程、江东北区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工程、鄞州邱隘引水管道工程以及中心城区4座沿江闸泵工程全面完工,继续推进海曙、鄞州节制闸建设,核心区姚江翻水能力达到45立方米/秒以上,净水补河能力达到108万方/天。再生水回用河道能力达到26万吨/天。上线运行核心区精准调水“活水大脑”平台,优化《市区河网生态引调水方案》,实现中心城区水环境智慧调度。16.实施全域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建成30条(个)省市级美丽(幸福)河湖。完成20个美丽(幸福)河湖片区建设,覆盖河道超过500公里。完成幸福河湖“一县一规划”,编制全市幸福河湖建设方案,推进示范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幸福河湖样板工程。推进省“幸福河湖试点县”建设。17.开展重点区域水生态治理。编制翠屏山区域水生态治理规划。积极探索城乡重点河段、重点区域区片化截污纳管试点。研究构建生态引水成本分配体系,完善城区河道生态引调水长效运行机制。有效实施增氧曝气、水生植物等水体维护措施,制定中心城区水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出抓好中东欧博览会、亚运会、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等重要时段的水环境保障工作,守牢中心城区河道“不黑不臭”底线。加强三江支流拦漂、排水管控和考核通报。(五)实施除险保安行动。坚持补短板、强弱项,主汛期前完成水毁设施修复和积水点改造任务,消除隐患风险点,充分发挥水利设施的正常效益。18.水库(山塘)闸泵加固。完成水库除险加固40座,实现二类坝存量清零。完成病险山塘整治85座,实现存量重要病险山塘整治清零。创建55座美丽山塘。实施90座水库系统治理。提升三江干支流和姚江二通道的闸泵7座。完成50座闸泵、8条堤防的安全鉴定工作。19.完成内涝积水改造及水毁设施修复。完成中心城区40处道路积水点“一点一策”改造任务,升级改造排水泵站14座,新增应急抽排能力3500立方米/小时。水毁工程主汛期前全面恢复原有功能。20.加强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管理。修订出台宁波市水利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推行风险隐患双控平台数智化管理,推行“安全+”品牌工地建设,推动施工单位标准化评级,进一步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加大对“第三方”的监督管理。推广使用新的信用评价标准。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推进质量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展水利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实施重大项目开工前提醒谈话,出台项目法人“一单清”。拓展“飞检”范围,创建水利部、浙江省优质工程奖2个精品工程。(六)强化防洪调度管理。坚持人民至上,增强底线思维,立足于防,建立超标准洪水监测、预报、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流域管理水平,努力实现“水库不出险、堤防不决口、人员不伤亡”。21.加强甬江流域统一调度。完善《甬江流域洪水调度方案》,强化甬江流域大中型水库和沿江强排泵站的流域统一调度管理,制定分阶段流域大中型水库和沿江闸泵的调度管理规定,完善超标准洪水应对方案和应急机制,充分发挥流域水工程体系减灾效益。推进姚江堤防超标准溢流段建设,实施余姚小泾浦片等超标准溢流区域防护工程。22.加强水利设施运行监控。加快流域感知体系补短板,规划建设893个监测点,实现大中型水库和重要小型水库感知覆盖率100%,一类坝大坝安全监测和视频监控覆盖90%以上,三江干流及重要支流的闸泵监控覆盖率100%。23.完善风险识别机制,强化风险闭环管控。开展安全度汛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充分发挥“一点一策”管理系统作用,形成风险管控闭环。落实水库、堤防等工程汛期值班巡查责任。补充完善防汛物资,建立社会抢险队伍网络体系和指挥调配体系。24.加强预测预报预警。提高流域洪水预报水平,进一步完善甬江流域洪水预报调度一体化平台,提高洪水预报精度和计算速度,延长预见期。实现大型及重要防洪中型水库的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全覆盖,建成市级水库调度统一监管平台。规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继续提高山洪灾害预警精准水平,建设声光电一体化现地预警设备设施70套。(七)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统筹水资源的节约、保护与利用,优化配置调度,加大再生水资源的利用推广,再生水标杆城市建设力求取得重大突破,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断提高用水效率。25.做好水资源配置调度工作。完成《宁波市水资源节约保护与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明确宁波市“十四五”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修编《宁波市区水源干旱预警调度预案》,加强蓄供水情况分析研判,加强区域水资源调度。开展生态流量提升专题研究,推进生态流量监测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境外引水工程作用,全年计划境外引水6亿立方米以上。26.建设再生水标杆城市。完成《宁波市区再生水利用专项规划》,出台《加快推进再生水利用指导意见》、《再生水用于河道生态补水技术指南》。围绕工业园区、水质较差河道等重点区域和部位,推进以再生水为重要载体的水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和工业循环用水示范区建设。做
本文标题:2023年全市水利水务工作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307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