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课文《顶碗少年》教学设计【参考4篇】
写作好帮手1/18课文《顶碗少年》教学设计【参考4篇】【导读】这篇文档“课文《顶碗少年》教学设计【参考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北京版六上《顶碗少年》教案【第一篇】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句子的含义,用指定的词语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然段。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句子的含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教学准备:一杯水和几枚硬币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写作好帮手2/18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和对课文的理解,讲解课文第一部分内容。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准备一杯水和几枚硬币)在上课之前,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谁愿意上前面来演示一下,把硬币放在水面上保持5秒钟不掉下去就表示你成功了。(请学生上前演示,有不成功的就多给几次机会最终一定要成功)大家都看到了,无论你是经过几次最终我们都成功了,这个实验也就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只要你敢于不断地去尝试、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1、自由读课文根据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教师巡视指导)2、检查词语理解情况优雅惊羡颓丧迷惘座无虚席不知所措(结合上下文或理解)3、理解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分段,总结段意第一部分:1——5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写作好帮手3/18第二部分:6、7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2)自由读第一部分思考:顶碗少年失败了几次,失败后他是这样做的?最后怎样了?(小组讨论学习)(3)集体学习:画出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情景,又是谁给了他成功的信心。三、课堂小结四、布置作业:朗读课文,体会少年的心理变化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第二部分内容,结合课文了解句子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使学生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成功的。教学过程:一、细读课文,扎实训练1、自由读第一部分找一找:“一叠金边红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的出现你都有什么感受?(充分地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2、自由读第二部分理解所要表达的含义(小组讨论)写作好帮手4/183、理解句子的含义(出示投影)“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风。”(在小组内结合课文理解、讨论)4、指导用词语造句座无虚席不知所措(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造句)二、指导朗读、背诵三、谈一谈:读完课文后你的感受。(根据学生学习课文的情况来说出自己的感受)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抄写词语背诵6、7自然段板书设计:1、顶碗少年失误——努力失误——努力====成功《顶碗少年》教学设计【第二篇】一、教材依据《顶碗少年》是人教课标版第十二册第一单元的1篇略读课文。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顶碗少年在一次表演中,连续两次失误,可是他沉着拼搏,第三次终于获得了成功,博得了观众暴风雨般的掌声。本写作好帮手5/18篇略读课文情节简单而又一波三折,十分吸引学生;文章表述层次清楚,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而作者从“少年、观众、碗”三个角度抓动作、神态、语言具体描写,生动而细腻,很有特色。二、设计思想对于略读课文,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的话:“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精读课文,是例子,是出发点,目的是指向学会自主阅读。”因而,本课教学,我尝试隐去教师“明目张胆”地教,转而让学生“粉墨登场”去学。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师只是适时点拨。“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这是六年级阅读教学重点强化的内容,也是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重点训练内容。因而,在学生自读自悟及交流的过程中,我重点在“主要内容”、“思想感情”、“表达方法”方面作点拨。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握主要内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写作好帮手6/184、学习作者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四、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故事中感悟人生哲理。2、感知作者多角度细腻描写的表达方式,并学以致用。五、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六、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题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写的《顶碗少年》,一起读课题:(《顶碗少年》)这是1篇略读课文,请大家翻开语文书第十一页,认真地把课文读一遍,包括阅读提示也要读一读。(二)初读感知,把握全文1、大家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肯定有不少收获吧。比如主要内容、文章的结构等。谁先来说一说。2、学生自主交流。预设:当学生说到主要内容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概括的。教师点出:像这样写人写事的文章,“段意连接法”和“谁做什么”的句式来概括主要内容都是相写作好帮手7/18当不错的方法。以此达到强化目的。当学生说到课文首尾呼应时,注意引导学生说说具体从哪些句子来体会的。毕竟,学生对文章的表达方式的体会一直比较弱。以此达到对教学重点的巩固,实现学法的延伸。(三)研读感悟,咀嚼文字1、作者带我们欣赏了20多年前的一场杂技表演,请同学们细读2——7自然段,特别要留心少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表演,勾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从中你体会到这是一场怎样的表演?在品读的时候,还要思考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出示问题:1、勾画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2、从中体会到这是一场怎样的表演?3、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可以批注你的感受)2、学生自主学习,作批注,教师个别指导。3、小组交流,整理答案。4、课堂交流,教师点拨。每个小组选择体会得最好的一处全班交流,小组成员相互补充。教师相机点出作者的表达方式,毕竟这是文章的重难点所在。预设:这是一场充满关爱的表演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人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走写作好帮手8/18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轻轻摇了摇,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众目睽睽之下、接连两次失败,观众起哄,一向镇定的少年也不知所措了,是白发老人的关爱与宽容让他重振旗鼓。从“微笑”、“抚摸”、“轻轻摇了摇”“低声说”等动作神态,体现关爱。板书:动作、神态)这是一场挑战自我的表演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在了少年头上。少年沉着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微笑”“鞠了一躬”这样的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少年在失败面前的镇定自若,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板书:少年、动作、神态)这是一场精彩的表演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掉不下来。写作好帮手9/18(从少年、碗的的动作体现难度高,表演精彩。板书:碗)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晃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抓“厉害地摇晃”“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忍不住拍、跳起摇摆舞、急忙晃动”等观众的动作、神态,少年的动作、碗的动态体会惊心动魄。板书:修辞)(四)学以致用,课堂练笔师小结:本篇课文的写作方法:作者从碗、观众、少年三个角度来描写,而我们也正是从这三个角度抓住动作、神态等关键词语以及修辞来体会到了表演的惊心动魄,同时作者也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表演的扣人心弦。(五)点化主题,拓展延伸1、齐读最后一段,作者从頂碗少年身上认识到了什么?或者说作者要赞美什么?他没有说,但是他又分写作好帮手10/18明说了,作者想说的话都藏在哪儿了?(省略号)我们都来写一写:我从頂碗少年身上感受到,或者说我想对顶碗少年说什么?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师:老师也有自己最真实的感受,那就是人的一生就像顶碗少年表演杂技一样,可能会遇到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与挫折,但是,我们要记住面对失败,要有战胜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坚持不懈,永不言弃。同时,当别人处于失败中时,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安慰与鼓励。人的一生是拼搏的一生。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可能取得成功。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天——这就是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北京版六上《顶碗少年》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二、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三、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写作好帮手11/18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导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看过杂技表演么?在观看杂技表演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杂技是指演员靠自己身体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的表演性节目,“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一位顶碗少年的故事。(展示课件1)2、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合作学习1、我们先来学习这课得生字、词语。(展示课件2)2、现在,让我们带着几个问题有感情地自读课文。(展示课件3)三、问题反馈、整体感知1、谁来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2、课文讲述了什么?3、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写作好帮手12/18四、品读语句、体会感情文中描写了顶碗少年三次表演,让我们再次快速地读文,找出描写少年表演时情形以及描写观众的句子。(展示课件4)(一)第一次表演1、提问(展示课件5),你体会到了什么?带着你的感情读一读这段话。2、对比读(同),你又有怎样的感受?3、指名读,全班齐读。4、少年那原本行云流水般的表演,此时,却戛然而止,叫人感到多么遗憾啊!在场的观众是怎样的反应呢?(展示课件6)5、少年的反应是怎样的?(同)你体会到了什么?6、让我们像顶碗少年那样镇定从容的读着两句话。(二)第二次表演1、谁来说说描写顶碗少年第二次表演的句子?2、你觉得那些词语需要重读才能体现顶碗少年的技艺高超?谁来试试?3、观众们耐心的等待少年的精彩表演,结果,却仍然失败了,他们是怎样的反应呢?(课件展示7)4、指名回答,男女读。5、假如此时,你就是这位顶碗少年,面对在场观写作好帮手13/18众各种各样的打击,而且我们知道,这已经是第二次了,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6、是啊,顶碗少年和同学们的年龄差不多啊,面对这样的场面,他是怎样的呢?(课件展示8)你体会到了什么?7、此时,他呆呆地站着,他已经不知所措了,他还有勇气重新站起来吗?是什么力量让他又一次的鼓起了勇气?8、想想,老者会说什么呢?听了老者的话,少年又是怎样想的?(三)第三次表演少年第三次捧起了碗,向观众第三次鞠躬,音乐也第三次奏响了!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有些女观众,索性用手捂住了眼睛??同学们,假如你也是当时在场的观众,你的心情怎样?会想些什么呢?1、作者觉得,这不仅仅是表演了,而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谁来读一下少年第三次拼搏的句子?2、你体会到了什么?3、顶碗少年终于成功了!他战胜了自己,把前两次的失败踩在了脚下!同学们,你们觉得,顶碗少年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写作好帮手14/184、你知道哪些名言警句能用在此时此刻的?(课件展示9)5、这位年龄和同学们相仿的少年给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四)最后两个自然段1、我想,观看了这场演出的所有观众都不会忘记这位顶碗少年在遭遇失败
本文标题:课文《顶碗少年》教学设计【参考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317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