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参考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参考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参考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探讨“求平均数”问题的分析方法。2、能正确列式解答“求平均数”问题。教学重点难点: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探讨“求平均数”问题的分析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1、师:三个数学小伙伴都想和老师比赛投篮,1分钟内看谁投中的个数多。小胖1分钟投中了5个,他认为这不能完全代表他的水平,于是要求再给他两次机会,让他能充分发挥出水平。第二次,他投中了5个,第三次,还是5个。看来他的水平很稳定,用5来代表他1分钟投篮的水平合适吗?二、新授1、师:小淘气1分钟投了3个,他也要求再给两次机会。第二次投中5个,第三次投中4个。刚刚小胖三次都投中5个,那显然就用5来代表小胖的水平。现在用几来代表小淘气1分钟的水平呢,说说理由。生:用4来表示……;用5来表示……。师:用超常发挥的补救发挥失常的,这时候,用4来代表他的水平比较合适。这个方法叫做移多补少。(板书)还有其它想法吗?生:因为4在3和5的中间;把超常发挥和发挥失常的去掉,他们不具备代表性;因为4是3、4、5的平均数……师:不管超常发挥还是发挥失常,都是他自己投的,就先求和再均分,(板书)能使每一次的个数一样多。移多补少的目的也是将每一次的个数变成一样多(板书)。用一样多的这个数来代表他的水平合适吗?遇到这样数据多多少少的,就可以通过先求和再均分,找到能代表他水平的数。2、师:小丁丁直接要求有3次机会,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第一次投了3个,第二次投了7个,第三次2个,参考资料,少熬夜!看来水平很不稳定,一起用手势高低来表示他的三次投篮结果。师:你觉得用几来代表他1分钟的水平呢?生:计算,是4。师:4是从哪里来的?前面的小淘气是3个、4个、5个,好歹还有个4出现,这里一个4都没有,怎么会用4来代表呢?和同桌说说道理。生:3+7+2=12个12÷3=4个(板书算式)生:还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把7拿出1给3,再拿出2给2。(媒体)师:现在用4来代表小丁丁的水平合适吗?不管是求和均分还是移多补少,这两个方法的目的都是使得数据变得同样多,像这样通过求和均分或者移多补少,使得数据变得同样多,就是在求原来这些数据的平均数。(板书)我们说,4是3、7、2这3个三个数的平均数。那么小淘气的投篮水平也是4,这个4又是哪些数的平均数呢?生:他投了3次,所以4是3、4、5的平均数。师:这个4能代表小丁丁第一次的投篮水平吗?能代表他第二次的投篮水平吗?能代表他第三次的投篮水平吗?我们辛苦了那么久,结果这个4既不能代表第一次的`水平,又不能代表第二次的水平,也不能代表第三次的水平,那它到底代表的什么呢?师:平均数不代表某一次的水平,而是代表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整体水平。(板书)3、师:终于轮到老师投篮了,老师想要4次投篮机会,小朋友会同意吗?为什么?师:小丁丁笑了,老师,我们比的是平均水平,又不是比总数,你投好了,还要除以4,投得差了,仍然要除以4,更差了。我们就同意你投4次。老师第一次1分钟投进了4个,第二次6个,第三次5个。到这里老师心里十分后悔,如果只投三次就好了。老师想就此收手,你们猜3个小朋友会同意吗?为什么?老师如果投第四次,可能赢吗?也可能输。老师第四次投中了1个。我赢了还是输了?算一算。如果我第四次投中了5个,我的水平是多少?如果第四次投中了9个呢?三、练习1、姚明比平均身高高,既然有人比平均身高高一点,就有人的身高……不然移多补少补给谁去呢?2、平均身高160,但不是人人都160,排在中间的人一定是160吗?参考资料,少熬夜!3、平均水深才110,所以以他140的身高肯定淹不死,是吗?生:这是平均水深,是移多补少的结果,是求和均分的结果,也许有的地方比140深得多。出示水下图片。师:掌握了平均数以后,回到生活中再来看在这些数据还会上当吗?4、有一则调查新闻,说先在的男性平均寿命是71岁。30年过去了,男性平均寿命从68上升到了71,该高兴还是难过?可是一个老爷爷看到新闻都难过得哭出来了,他今天刚过了70岁生日,你觉得他为什么会难过?他有必要去难过吗?说明他不懂平均数。你懂不懂平均数?你能用今天学的本领来劝劝他,让他喜笑颜开吗?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篇】教学内容: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数除法38——39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主问题和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2、理解商的小数点要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会笔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数学学习活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准备:各种型号电池及投影。教学过程:一、导入。1、认识各种型号电池。2、针对5号电池。引:现在老师手中这节电池的价钱是250,缺什么?应该是250什么?如果用角做单位呢?元做单位呢?(板:元)2节5号电池多少元?说完列式后(板:5元)5节电池多少元?说完列式后(板:元)二、探知。出示教材中情景图一。1、让学生根据情景图提问题,独立列式。(口答得出“每节5号电池元”)2、尝试竖式计算(找不同计算方法板演)。3、小组交流算法。4、根据元角分知识引导算法。针对除得余数为1后引:个位商2后,余数1不够商了怎么办?得数中的“5”是怎样来的?如果余数不是1而是10该多好呀!商2后还剩下几元,1元也就参考资料,少熬夜!是多少角?5、再次思考后全班内交流算法。(巡视中把各种竖式让学生板演黑板上)提问:为什么要加小数点?6、同桌互说算法。7、初步感知算理。引:此题之所以余1后仍然可以计算是因为什么?如果抛开元角分,这道题你还会计算吗?我们知道数的本身也有计数单位,每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现在你可以做了吗?来试一试。出示情景图二1、估算每节大约多少元。2、尝试竖式计算。(注意出错地方)3、找学生说算法。(有用计数单位回答的表扬)4、重点用计数单位分析算理。5、小组内讨论交流。6、让学生说注意问题。三、巩固。1、数学诊室(改错题若干)。2、把没做完的题补充完整(教材中的做一做)。3、选择题。(练习中的题若干)四、: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样的感受?教学反思:2021人教版最新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篇】教学要求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除的意义。②使学生掌握整除、约数与倍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③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思考的能力。教学重点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除尽和整除,约数和倍数等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计算下面三组题。(1)23÷7=(2)6÷5=(3)15÷3=11÷3=÷3=24÷2=2、观察并回答。(1)上面哪个算式中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2)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3)如果用整数a表示被除数,整数b(b≠0)表示除数,可以怎样说?(让学生看教材第49页关于“整除”的一段话)参考资料,少熬夜!3、思考:我们在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①被除数、除数都是整数,除数不等于0明确三点②商必须是整数缺一不可③商的后面没有余数4、除尽与整除的区别与联系。(1)像6÷5=÷3=我们只能说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2)除尽被除数和除数(不等于0),不一定是整数,商是有限小数,没有余数。整除被除数和除数(不为0)都是整数,商是整数,没有余数。(三整无余)师: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表示的是两个整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它们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约数和倍数关系(板书课题: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二、探索研究1、小组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1)让学生看教材第50页有关约数和倍数的一段话。(2)小组讨论:两个数在什么情况下才有约数和倍数关系?“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是什么意思?(3)在复习的第1题中,请你指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约数?为什么?(4)倍与倍数意义一样吗?如:15是3的倍数,表示15能被3整除。是的5倍,5倍表示除以的商。(5)注意事项。让学生看教材第50页的注意。三、课堂实践1、做教材第51页的“做一做”。2、做练习十一的第1题。3、做练习十一的第2题。4、做练习十一的第3题。5、做练习十一的第4题。60的约数有。6的倍数有。四、课堂小结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课后反思:给学生以丰富的材料,让他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主动的探索学习掌握概念。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篇】教学重点参考资料,少熬夜!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教具准备投影、口算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引入尝试1、出示例3图:孩子们最近我们社区宣传栏的玻璃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2、尝试计算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师: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示范:1、2扩大到它的10倍12×0.8扩大到它的10倍×86缩小到它的1/100963、×,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4、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想一想:×的积中有几位小数?×呢?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③计算×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通过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3)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页上的计参考资料,少熬夜!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本文标题: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参考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361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