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实用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实用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实用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第一篇】一、情况分析:本届高三文科有六个班,普通班,加强班。差别比较大,基础知识不够牢,解题能力不够理想。二、备考依据:初。高中9本地理教材、《地理学科考试大纲》、蓝本《步步高》。三、工作目标:进行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能力。通过这一轮复习,要让学生达到下列要求:(1)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归纳总结,能把握教材主干知识。(2)能学会画图、填图、记图、读图、用图。(3)答题做到规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4)能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简单的地理实例,做到活学活用。四、具体措施:(1)钻研课标。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着眼课标,建立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1、分析考纲,把握考纲变化。2、全面了解课标,把握重点。3、突出主干,落实基础。知识系统化。4、注重总结。特别是地理事物、现象规律分析。(2)研究历年高考试题。每位老师都要对近五年的高考题进行研究,要将高考题做全、做透、做通。要注意搜集高考信息,了解高考动态。(3)努力提高教学质量:1、备课: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要在钻研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备课,要在把握高考方向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备课。2、加强集体备课每周至少要有两堂课做到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参考资料,少熬夜!慧。通过碰头会、电话、网络各种形式加强组内问题的讨论,取长补短,互通信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2、上课: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上好每一堂课,上课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补差提优。要注意做到讲练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3、课后反思:认真总结每堂课的得失,养成每课一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求进步。4、完善听课制度,取长补短,以期实现共同提高。5、精选、精练、精评习题:教师对试题要精心挑选。即主任一直强调的“老师下海,学生上岸”,题不在多,关键要精。要起到真正练习的作用,不然还不如不练。同时老师要多做题,要分析试题,要把握高考题的特征,要学会自己命题。具体做法是:利用好每次周考、月考,出好每次考试题;再次是搜集各地市模拟题精选分类汇编,整理每单元的综合测试题;还有就是整理近六年各地高考题分类汇编总结,一轮适当练习部分高考题;对辅导书上练习,要教师先做,再让学生做,要有所选择的做。同时试题讲解要及时、要讲透,要注重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培养,还要强调答题的规范化,用词的专业化。对典型题还要写到纠错本上。(4)课外辅导要灵活。多种方式,多种时间,多种场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辅导。关注目标学生,重视补缺补差,有希望的地理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不同班级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平。(5)加强督促和检查;除了检查每次作业是否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外,还要通过提问检查要求掌握的内容是否掌握,还要继续加强学生纠错的检查和督促。五。授课内容及时间安排:这段时间,主要进行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复习九月份:一轮复习考点11常见的天气系统(3课时);考点12气候类型及判读、全球气候变化(3课时);考点13自然界的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3课时);考点14大规模的海水运动(2课时);单元考及讲评(2课时)考点15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课时);考点16山岳的形成、河流地貌的发育(3课时);单元考及讲评(2课时)考点17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课时);参考资料,少熬夜!考点18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课时);月考及讲评(2课时)十月份:一轮复习考点19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合理容量(3课时);考点20人口的空间变化(2课时);单元考及讲评(2课时)考点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3课时);考点22城市化(3课时);月考及讲评(2课时)十一月份:一轮复习考点23农业区位选择(2课时);考点24农业地域类型(3课时);单元考及讲评(2课时)考点25工业区为因素与区位选择(2课时);考点26工业地域的形成(1课时);考点27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3课时);月考及讲评(2课时)十二月份:一轮复习考点28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2课时);考点29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2课时);考点30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课时);考点31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2课时)单元考及讲评(2课时)考点32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课时);考点33地理信息技术在区与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2课时);月考及讲评(2课时)20xx年元月份:一轮复习考点34荒漠化的防治(2课时);考点35森林的开发与保护(2课时的前);考点36能源资源的开发(2课时);考点37河流的综合开发(2课时);单元考及讲评(2课时)考点38区域农业发展(2课时);考点39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2课时);考点40资源的跨地区调配(2课时);考点41产业转移(2课时);月考及讲评(2课时)20xx年2月份:二轮复习专题一:等值线(大约2月14号放寒假)附一、高三地理备课组活动一览表附二、集体备课活动安排;参考资料,少熬夜!时间:每周五第2、3节地点:北教学楼一楼西头政史地组办公室附三、听评课活动安排朱标:周一第6节1班高雪:周二第1节5班王超:周二第7节21班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第二篇】一、工作目标1、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根本任务,启发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方法和能力,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教学研究,全面提高课堂的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和效益性。2、全面提高各年级地理教育教学质量,,高三年级在各种联考中取得好成绩。3、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团结合作,形成合力,使全组成员都有进步,在一种比较和谐的氛围中成长工作。全组所有成员努力将工作做到最优。都能成为学校放心的教学骨干。二、工作思路(一)、整体构建教研组,进一步规范教研组活动制度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每次活动有主题、有针对性,通过一系列活动将地理教师凝结为一个整体,强化整体意识,发挥整体作用,实现智慧互渗。并写好每周的反馈表。(二)、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1、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我组五人自成一个备课组。每次轮流由一个教师作为主备课人,事先写好教案并借好相关的课本与资料,在备课会时进行简短的说课,其他老师给予建议。同年级的教师共同参考,并进行教学实施。在下一次备课时再进行总结和修正。。2、加强组内听课制度。为了真正促进组内教研,加强听课是最好最有效的措施。因此这学期还是先制定好组内课程表,加强组内听课,这个效果非常好。我组成员之间的互相听课的现象非常普遍,能达到合理分配和彼此监督的作用。3、为了及时检查教学成果,组内每月定期举行地理教学的反馈工作,及时改进,并以此做好培优辅差的工作,促进教学及师生关系的和谐。本学期教研组将在作业检查、教师教案、学生考试成绩、课外活动辅导等方面对组内教师进行评价。4、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带来了观念的更新。参考资料,少熬夜!上学期我觉得成员相对以前的教学来讲在运用多媒体和制作课件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当然这是顺应课改所需,课改过程中,课程与课时的矛盾非常突出,传统的地理教学无法满足。而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能弥足很多不足。可以增大容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变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这学期会加强课件资源的共享,进一步步浓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氛围。5、在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方面,我组在组内教研时会自觉关心当前国际国内重大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及时与教材进行有机的结合,使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并及时总结经验,力争每人写1-2篇有份量的教研论文。(三)、坚持课改、加强课题和校本课程的研究首先,进行新大纲新教材的学习和研究,落实新的课程计划。我省今年高中课程全面铺开,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我组成员在上学期对于课改的一些操作和要求有比较具体的了解\\。但对课改的教学方式还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所以这学期我们主要以专题发言的形式和选取好的文章让老师们进行学习,内容主要涉及的是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方式转变操作及相关文件的学习等方面。其次,扎实开展“研究性学习”。确定本学年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具体做法,进度计划和工作分工,做到有计划、有时间、有地点、有内容。高效有序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最后,教研组工作要突出“研究”。要研究课程改革中探索性问题,研究教学常规中普遍性的问题,重点是要研究课堂。围绕本期课堂主攻方向,拟定专人教师上一堂公开课。(四)、做好以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中心的师资队伍建设。我组人员虽不多,但个个是能手,都很上进。因此为了整组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我组要做好以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中心的师资队伍建设。决定组内一是、加强课外阅读和理论研究。二是、落实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和措施,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区级以上层次的公开课、专题课等课堂教学活动。三是、鼓励青年老师参加各级比赛争取荣誉。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第三篇】一、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必修两章: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必修三章: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参考资料,少熬夜!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重点了解和掌握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知识,难点是能运用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应用于某个具体区域中,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学生对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比较差,地理学习方法不很适当,读图、析图、提取信息、概括归纳和语言文字表述等能力较差,文科班学生对地理课的学习态度和纪律比理科班的学生好一些。三、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能初步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组成以及主要特点,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知识;能运用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初步掌握必要的地理观察、学习、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基础知识;增强爱国情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教会学生地理学习方法;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健康的情感、科学的态度和现代地理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充分利用校内外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五、教学进度周次课、章、节与教学内容备注:1、第三章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2、第一节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3、第三节第四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类型4、第四节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5、第二节第三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6、第三节第四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模块考试7、必修ⅲ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参考资料,少熬夜!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8、第三节第四节区域发展差异、区域经济联系9、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0、期中考试11、第三节第四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2、第五节第六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13、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14、第三节第四节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数字地球、模块考试15、会考复习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第四篇】一、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必修Ⅱ两章: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必修Ⅲ三章: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章《
本文标题: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实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367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