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桂林山水精编教学设计精编4篇
写作好帮手1/11桂林山水精编教学设计精编4篇【导读】这篇文档“桂林山水精编教学设计精编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课时1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同学们,老师布置大家课前收集、阅读了有关描写祖国自然景观的文章,想一想:哪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说出来和大家分享。2、今天,我们来欣赏桂林山水。播放配乐多媒体。课件或出示挂图,然后让学生谈感受。3、导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提问:“甲天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自读交流,感悟语言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读完后,同座交流,谈谈各自的感受。2、组织交流,各自谈体会。3、结合学生的感受,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作好帮手2/11(1)观察图画、投影或录像中漓江的水;或者用多媒体。课件,先后配乐展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和漓江的水。问: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呢?(2)自由练习朗读,然后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水的静、清、绿。(3)齐读课文,提问:漓江的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4、那桂林的山又有什么特点呢?(1)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或录像,同时配乐教师范读;或用多媒体。课件,先后播放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和桂林的山,并同步配乐朗读课文。(2)自由练习朗读,然后组织朗读比赛,结合赛前提建议、赛后评议,教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的奇、秀、险。(3)指名配乐朗读。5、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同时出现第四自然段的文字,教师由“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导读课文。或者多媒体。课件展示游客乘竹筏畅游桂林山水的动画,同时出现文字。(1)引导学生质疑。(2)引导朗读、感悟、解疑。重点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写作好帮手3/11(3)再读第四自然段,引导读出陶醉之感。三、自主质疑,拓展延伸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记下来。2、分小组交流,然后小组代表汇报小组内还没有解决的问题。3、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处理方法,一是利用集体交流,即时解决;二是存疑,第二课时相机解决;三是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课外书籍(如为什么桂林的山会如此奇特)。4、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在书上画下来,抄在本子上;(2)阅读有关描写“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的文章,并把你最喜欢的一段摘抄下来;(3)阅读其他有关“桂林山水”的文章。《桂林山水》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学会列提纲背诵课文。2、学会9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3、理解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写作好帮手4/11法。4、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1、了解课文是怎样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列提纲背诵课文。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欣赏录象,导入新课1、同学们去过桂林吗?想去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桂林游览一番。出示课件。(桂林山水风光录象)2、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3、揭示课题:齐读。读了课题,你认为作者会写些什么内容?(围绕课题质疑)估计:桂林山水的特点怎样?课文怎样具体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的?二、重点学习第2自然段,欣赏桂林水“美”1、听录音。思考:写作好帮手5/11桂林的水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哪句话写得最“美”,划出来,朗读体会“美”在哪里?2、根据学生的发现,随机学习:讨论:⑴桂林水的特点:静、清、绿。⑵学习第1句,水“美”在哪里?“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体会水的独特“美”。再读第1句,质疑:(估计)看似这句与文章联系不很密切,为什么要写这句话?释疑想象:“波澜壮阔”、“水平如静”的景象。通过对比体会漓江水的独特“美”。(出示课件:“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漓江的水”的画面)⑶学习第2句,水究竟“美”再哪里?指名读,自由说:比较句子,你认为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漓江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道它在流动。课时3一、检查复习,整体导入写作好帮手6/111、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2、让我们也走进这连绵不断的'画卷,畅游桂林的山水。二、自由选择,品读课文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反复诵读,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的?2、教师组织集体读议交流,结合学生的朗读,相机品赏,抓住重点指导品读二、三两个自然段。品读第二自然段。(1)朗读这段的第二句话,然后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引进其他有关描写漓江的片断。(2)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以下三点: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静”;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清”;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突出漓江的水绿的纯净可爱。(3)出示挂图,放映投影片或录像,以“漓江真美啊!”作为总起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段写段。(4)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怎么背下来,然后指导背诵。品读第三自然段。(1)朗读课文的第二句话,然后引进有关描写桂写作好帮手7/11林的山的资料。(2)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想象的丰富,用词之精妙。(3)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选一座山峰,发挥想象说话。(4)比较二、三两段,找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感悟比较衬托的写法并注意分号的用法,然后指导背诵第三自然段。三、朗读全文,整体背诵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桂林山水的。(第一段总的说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第二、三两段分别描写漓江水、桂林山,并抓住了水静、清、绿的特点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最后将桂林的山水联系起来,突出桂林的山水美如画。)2、练习背诵。3、提示线索,全班背诵课文。四、转换角色,运用语言1、同学们,桂林山水如此美丽,大家都很喜欢吧,游完了桂林山水,我相信你一定也想赞美桂林山水。喜爱书法的同学可以把赞美的话写在书里的插图上,也就是题词,别忘了签名;喜欢说说的同学可以选择图上象鼻山这一景点,练练怎么做导游;喜欢创造的写作好帮手8/11同学可以给桂林设计旅游广告词。2、组织交流,选派代表汇报,师生共同评点。《桂林山水》教学设计4教学要求: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3、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独特美。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设计理念本课的设计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赏读,体会中国语言文字的优美,感受桂林山水景色的优美。在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进一步钻研文本。再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写作好帮手9/11二、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其独特的美。2、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3、在进行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感悟积累和运用的能力。过程和方法:以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在读中积累,运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祖国语言美,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课件:(桂林山水风光图)配乐让生欣赏。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从课文中找出一个总写桂林山水的句子。三、抓住重点,深入领悟。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1)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写作好帮手10/112)是按怎样的层次向我们介绍漓江水的?2、齐读第二自然段3、画出描写漓江水的句子。思考:1)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2)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女生齐读)四、品读课文,感悟写法。再读第二自然段,想想我们是怎样学这段文字的?五、小组合作,探究交流。1、根据总结出来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学完后汇报。2、男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三自然段。3、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1)师范读。(出示配乐风景图)。2)生说出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六、语言绘画,师生共醉。学生自主探究地分析出文章的结构。七、积累语言,拓展运用。选我们当地的一处风景,想一想它有什么特点。然后写一段话,可以选用本课的句式或词语。板书设计:总述甲天下写作好帮手11/11漓江的水:静、清、绿1、桂林山水分述喜爱桂林的山:奇、秀、险总述美如画卷
本文标题:桂林山水精编教学设计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437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