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优秀4篇
好范文解忧愁1/9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优秀4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优秀4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中班科学教案【第一篇】活动目标1、透过看、摸、闻、掰等方法,发现蒜头的特征,体验发现的乐趣;2、了解蒜头在春天会发芽,激发对种子发芽的探索兴趣。活动准备1、蒜头人手一个、种植用纸杯每组两个、纸盒每组一个;2、已经发芽的蒜头一个、小刀一把。活动过程1、出示蒜头,猜一猜它叫什么名字?看一看蒜头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2、幼儿人手一个蒜头,有序地观察、探索看一看、摸一摸,发现了什么?好范文解忧愁2/9闻一闻,发现了什么?这种气味你喜欢吗?它有什么用处?(杀菌、除腥味、驱虫)剥一剥、掰一掰,发现了什么?蒜头穿了几件衣服,它的里面是怎样的?数一数一个掰开的蒜头有几个“小宝宝”(蒜瓣),给它们排排队;想一想你给蒜瓣宝宝排的队象什么。3、交流、分享你发现了蒜头的什么秘密?请你来说说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的吗?为什么有的蒜瓣宝宝的头上有绿绿的小芽?4、出示已经发芽的蒜瓣,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小朋友看这个是什么?(出示发芽的蒜瓣)为什么和我们刚才看的蒜瓣宝宝不一样呢?5、分组种植蒜瓣,让幼儿在生活中观察种子的发芽现象春天到了蒜瓣宝宝发芽了,我们也来种植蒜瓣宝宝吧!请幼儿在自己的纸杯上做好记号,把蒜瓣种在纸杯中,鼓励他们继续观察,并给蒜瓣浇水。6、延伸让我们去看看春天到了还有哪些种子也发芽了!好范文解忧愁3/9中班科学教案【第二篇】活动目标: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故事的诙谐情趣。初步了解瓷器光滑、坚硬、易碎等特点。活动准备:瓷杯、瓷盘、瓷碗、花瓶等器具(可事先布置在活动室的窗台、区域、桌子上)。瓷猫或其他瓷玩具。挂图《瓷花猫》。语言磁带或CD。活动过程:活动导入。教师:你觉得老鼠见了猫会怎么样?教师:可是有一只猫却被老鼠摔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欣赏故事《瓷花猫》。教师讲述故事开头至如果真的有猫,他就得考虑带着太太和孩子搬家了--教师:故事中的小老鼠叫什么名字?他想去干什么?他吃到蛋糕了吗?为什么?--教师:怕怕和妈妈怕猫么?你是从故事里的哪些地方听出来的。?--教师:谁来学学怕怕和妈妈害怕的样子?(引导好范文解忧愁4/9幼儿表现哧溜一声跑了回来,直打哆嗦的样子等。)教师接着讲述故事至结尾。--教师:鼠爸爸有了什么新发现?--教师:鼠爸爸是怎么发现它不是真花猫的?--教师:鼠爸爸对花猫做了哪些事情?谁愿意学一学鼠爸爸?--教师:你觉得这只花猫是由什么做的呢?(幼儿做简短推测。)--教师:鼠爸爸的判断很准确,真的是一只假猫,是一只用瓷做成的花猫。故事的名字就叫瓷花猫。再次欣赏故事。生活中的瓷器。教师出示各种收集来的瓷玩具(每组一个)--教师:这些都是什么?--教师:摸一摸、看一看,它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感觉?--教师:和其他的玩具(可以和玻璃的、布的进行对比)比,它有什么不一样?--教师:为什么玩的时候要小心?--教师: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瓷器?活动延伸:幼儿熟悉故事之后可以进行故事表演。好范文解忧愁5/9按照材料对教室里的玩具进行分类,并制作材料标记,如塑料制、木制、纸制、铁制、陶瓷制等。活动反思:《瓷花猫》这个故事富有生活情趣,故事中角色的动作逼真又夸张,非常适合幼儿进行故事表演。教师可以让幼儿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跟随故事磁带进行表演,表现出害怕和试探的肢体语言及表情变化。由于故事情节有趣,部分幼儿可能不会关注到瓷花猫的形象特点,对此,教师应当顺应幼儿的兴趣点,先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再通过事先准备好的瓷玩具,帮助幼儿感受瓷花猫坚硬、冰凉、光滑等特点。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第三篇】设计意图:《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爱跳舞的葡萄干》活动中所需的材料简单:是生活中常见、小朋友爱吃的一些零食;步骤简单,适合幼儿操作;现象易于观察,神奇,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本活动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感受科学的奇妙。活动目标:好范文解忧愁6/91、让幼儿了解葡萄在汽水中浮沉的原理。2、激发对科学游戏的兴趣,并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3、引导幼儿学习科学活动的记录方法。活动重点及难点:让幼儿认真观察活动操作及产生的现象,主动地参与活动;让幼儿对最后产生的结果及现象有初步理解。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对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的初步经验。2、环境准备:椅子、实验操作台、黑板3、教具准备:轻音乐、课件、4个小杯子、各种零食、大雪碧4瓶4、学具准备:透明小水杯12个、4种不同的零食(QQ糖、花生米、黄豆、葡萄)、幼儿记录表12张、笔12支、托盘12个活动过程:一、回忆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的初步经验进行导入:1、试一试: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和重量。幼儿思考问题(1)比较大小和相应的重量?(2)属于记录表中的哪种食物?2、尝一尝:请幼儿尝试一下几种不同食物,激发好范文解忧愁7/9幼儿探索的兴趣。3、看一看:老师示范将葡萄放在汽水中,让幼儿仔细观察现象。幼儿思考问题(1)幼儿猜测哪些会和葡萄一样“跳舞”(一会沉一会浮)呢?(2)引导幼儿与同伴讲述、交流想法。二、探究不同食物在汽水里的浮沉1、做一做:幼儿实验不同食物在汽水里的浮沉(1)教师讲解实验要求。(2)教师介绍科学实验记录方法。(3)幼儿实验操作,探索各种食物在汽水中的浮沉,并记录。2、说一说:实验结果交流与验证(1)结合实验记录表,与同伴进行实验结果交流。(2)结合大记录表的统计结果,教师与幼儿进行实验结果验证,帮助幼儿发现汽水里气泡的作用。三、教师小结:浮沉现象原理在现实科技中的运用。活动延伸:科学区:请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探索其他食物(小番茄、李子、蒜头等)会不会也在汽水里跳舞。好范文解忧愁8/9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第四篇】活动目标:1、产生对颜色的兴趣。2、认识紫色、桔黄色、绿色,通过探索懂得颜色的混合可以变成另外一种颜色。3、幼儿能运用颜色大胆创新作品。活动准备:1、足量的红、黄、蓝三色颜料,透明口杯,棉签若干,调色盘。桔子、茄子、白菜图片各8个。2、儿童音乐一首。活动过程:1、教师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教师介绍今天来参加活动的成员,引出桔子宝宝,白菜宝宝,茄子宝宝,并让幼儿说出它们的颜色。引出红、黄、蓝、三种颜料,并让幼儿说出颜色。2、教师边操作实验边讲解,让幼儿观察颜色变化。指导语:今天,老师要当个魔术师,用刚刚带来的颜料变个魔术给你们看看,请你们仔细观察好。将红色颜料和黄色颜料倒入一个空口杯中,轻轻摇一摇,变成了什么颜色?(桔黄)用同样的办法变出绿色、紫色。好范文解忧愁9/9并记录如下:黄+蓝=绿色红+蓝=紫色3、交代实验要求,请幼儿调色、上色,教师指导。指导语:刚才老师变了魔术,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当魔术师,自己来变魔术好不好?(1)教师逐个变出一篮子没涂颜色的桔子、白菜和茄子,需要小朋友来帮忙。(2)交代实验的要求和注意事项。(3)让小朋友们用自己变出的颜色,边听音乐边用棉签给没上颜色的桔子、白菜和茄子,涂上漂亮的颜色。3、启发幼儿自我创作图画。指导语:我们能干的小朋友们已经给茄子(桔子、白菜)宝宝们上完颜色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用自己调出的颜色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图画,好吗?活动延伸:刚才老师和小朋友都当了魔术师,用颜料变了魔术,我请小朋友们回去用其他的颜料变出更多的漂亮颜色,然后把你的魔术分享给老师和朋友们,好吗?
本文标题: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优秀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463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