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范文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范文【导读】这篇文档“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范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开展“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实施“一线工作法”,深入推进“千百十”工程,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改善民生的总体要求,对照市、县下达的各项考核目标任务,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有新的进展,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积极推进一是企业人才总量、质量不断提高。截止2012年年底,人才总量达7.9万人,其中企业人才超4万人,比去年增加7000人。高层次人才方面,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省千人计划3人,省“新世纪151”人才1人,拥有副高以上职称人才1360人,博士15人,硕士360人,新增市领军拔尖人才培养工程人选13人,入选市3315计划人选2人。二是企业人才开发机制不断完善。根据企业人才开发的需求,制定了镇乡(街道)和相关部门的《人才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方案》,把海外人才引进、人才品牌建设等举措列入考核内容,通过召开现场会、促进会等多种形式形成全县上下共抓人才工作的局面。同时协助组织部门起草《海洋“新牧民”人才开发工程》、《关于申请首期人才公寓的通知》等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了人才政策机制。三是企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训品牌不断涌现。裕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潘承志团队成为全市首批13个“3315计划”团队之一(南三县唯一),获得500万元创业创新资助;成功推荐沈铖入选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推荐沈铖等两位海外留学创业人员入选2012年宁波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3315计划。在我县留学人员创业园升级为市级留创园后,我县留创企业数目增加30%。举办“市第八届留学人才科技项目与民营企业洽谈会创业行暨国内科技项目对接会”活动,使留学人员深入了解创新创业环境。以海洋经济大发展为契机,开展船舶制造业技术骨干创新能力提升及中高层经营管理人才高级研修班。开展为建筑企业“千里送学教活动”,将继续教育公共课和职称考试课堂、考点搬移至上海、宁波、天津等地,上门为1500余名建筑企业工人提供培训和组织职称考试。四是人才关爱、奖励政策成效明显。在全市首次评选了8家县级企业技术创新团队,通过团队培养资金扶持,促进企业创新力集聚和提高,其中合力铸造模具创新科研攻关团队和龙驰防腐技术创新团队还被评为市第二批企业技术创新团队,获得每年20万连续3年的资金扶持。2012年度,发放企业社会保险费用补贴510382元(计153人),帮助企业减负,促进人才稳定。以企业人才为重点积极推进人才公寓申购,第一次申购181名人才获准购资格,目前150人签订购房合同,第二次申购报名也已结束,即将进入资格审核阶段,人才安居工程正在逐步实现。同时,解决引进人才户籍、子女入托就学难题30余件,促进各类人才在象安心工作。(二)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全县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新增就业岗位7923个,城镇新增就业8204人,开发和保持城镇公益性岗位300个,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511人,办理就业登记手续5283起。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7%,低于市目标任务0.73个百分点。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二是以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和充分就业县“两个创建”活动为抓手,全面落实各项促进就业创业政策。结合市出台的相关创业政策,出台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创业场租补贴、自主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等相关政策,健全完善了创业工作机制。根据关于创建“充分就业县”活动有关要求,深入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全县18个镇乡(街道)均已成功创建充分就业镇乡(街道),486个村、26个社区成功创建充分就业村(社区),创建成功率分别达到100%和98.9%,城乡就业率达到97.4%以上,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我县通过接受市充分就业县考评验收小组评价,各项指标符合创建评价标准要求,顺利完成“充分就业县”创建工作。三是积极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大力搭建企业招工平台,组织用人单位参加各类招聘活动累计74场,其中19场专场招聘会,共有1391家次用人单位进场设摊,提供9896个岗位,进场求职18641人次,达成用工意向8059人次,其中促成1000余名毕业生就业。重点组织安徽宿州新春专场招聘会、新春专场洽谈会、春季人才交流会暨大中专毕业生洽谈会、人才大篷车进南昌招聘会、妇女专场就业洽谈会、残疾人就业洽谈会等,切实帮助企业缓解人才紧缺、招工难问题。人才网免费为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提供招聘洽谈平台,提供有效招聘岗位7000余个,登记人数7000余人,网上招聘3700余人次。进一步加大与省外劳务基地和各类职技院校、培训机构的合作力度,组织举办了第二届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暨校园招聘洽谈会,4所学校与7家次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意向书。新建山东菏泽,云南曲靖、沾益、宣威,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6个劳务合作基地,为2013年春季企业招聘打下基础。四是切实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坚持以服务就业和经济发展为宗旨,按照城乡统筹、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努力提升培训质量,增强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尽量做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全面提高全体劳动者技能素质。举办“天安杯”全县机械行业车工、钳工技能大赛和“四季佳利杯”全县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共开展农民转移培训2213人,外来务工人员素质提升培训3120人,企业职工技能培训6053人,高技能人才培训517人,创业培训126人次,职业技能鉴定9012人。(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一是社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全县养老保险参保18.98万人,医疗保险参保12.9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9.3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0.6万人,生育保险参保7.48万人,五大基本保险累计新增参保4.6万人次。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参保率分别达到95.1%和93.3%。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28560人,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参保23121人,本地户籍人员参保各类养老保险(障)293891人,参保率达68%。养老保险基金静态支付能力达到27.3个月。全县事业单位参保单位226家,参保人员9838人,其中离退休人员3250人。二是社会保险制度日益完善。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解决部分群体养老保障领域利益问题政策,逐步解决各领域社保历史遗留问题,在时间紧、压力大、涉及对象广的情况下,于5月31日前完成省人力社保厅〔2011〕221、222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工作,按省人力社保厅〔2011〕221号文件精神,共为4887名对象办理养老保险手续,按省人力社保厅〔2011〕222号文件精神,共为2970名对象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完善生育保险政策和工伤保险费率,根据“以支定收”的原则,明确生育保险费率由1%下调到0.7%,且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省、市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同时,根据我县企业的工伤发生率和工伤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对行业基准率进行了完善调整。三是切实提高社会保险待遇。于全国“两会”前对全县16542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进行调整,人均月提高养老金220.48元,补发金额达1080万元。调整全县76730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补发金额16.07元。于春节前将全县15732名企业退休人员人均1500元的一次性生活补贴都发放到位。城乡居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从每月80元调整为100元。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待遇标准每月增加35元。四是医疗保险市级统筹顺利实施。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项民生工程,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培训,深入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政策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市级统政策。切实抓好社会保险卡医保“一卡通”实施发放工作,根据社会保障卡实施工作计划,共收到单位、个人的社会保障卡申领单107441份,发放社保保障卡91173张。五是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享受资格认证工作。为了更好的开展企业退休人员待遇享受资格认证工作,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的正常享受,杜绝养老金冒领现象的发生,对未按规定进行待遇享受资格认定的50名退休人员停发养老金。对居住在台州、临海、永康等异地年龄在80岁以上的10名退休人员进行走访、慰问,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听取对社保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将慰问金和慰问品送到退休人员手中。(四)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一是打造“无欠薪象山”品牌。我县在建立建筑行业工资支付保证金、欠薪预警曝光、欠薪应急周转金一系列制度的基础上,不断促进建筑、交通施工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的全面实施,并将保证金制度扩大应用于三类企业,建立了《县三类企业人工工资支付保障暂行办法》,共有91家建筑企业实行,并筹集工资支付保证金9330万元。同时,为进一步加大对我县恶意欠薪案件的惩处力度,2012年4月、12月分别对2起恶意欠薪逃逸行为判刑。二是努力提高劳动纠纷预防和处置能力。开展“春雨”、“春雷”、“春暖”、“春苗”、第三产业劳动用工和技术工种人员持证上岗、整顿劳务派遣秩序、建筑(装饰)施工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和工资支付等8次专项监察行动,共检查用人单位743家,涉及职工5.38万人,经督促已补签合同3256人,补缴社会保险3564人,督促103家进行劳动用工年检,319人进行持证上岗培训,为341劳动者追回被拖欠和克扣工资326万元。充分发挥劳资纠纷110报警联动处置机制作用,确保固定值班电话或联络员电话24小时畅通,快速处理处置警情。共接警处置警情13件,涉及农民工185人,为涉及金额82.8万元,避免因欠薪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发生。三是做好信访、举报投诉案件处理工作。健全信访维稳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单独设立信访室,配备精干力量妥善处理群众、外来务工人员来信来访。共受理信访来信127件,其中重信18件,受理来访投诉479件2292人次,其中集体来访92件1690余人次,共涉及农民工工资1432.5万余元,到期结案率100%。12333咨询电话接听电话2315余个,其中咨询类电话1500余个,主要咨询社保政策,办事流程等;投诉类电话200余个,主要是举报拖欠、克扣工资问题,反映使用童工等问题。网上信访回复留言咨询、局长信箱1000余条,群众满意率较高。四是强化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大力贯彻“及时处理、调解为主”的原则,逐步形成仲裁调解、镇乡(街道)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委托)调解、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调解的工作格局,有效达到了分流劳动争议案件的目的,尽可能地使劳动争议案件化解在一线,调解处理在基层。共劳动争议立案受理698件,涉及劳动者1284人,其中10人以上集体性劳动争议案件25起。处理劳动争议案件707件,其中裁决176件,调解及撤诉531件,处理经济标的1857万元。结案率为92.5%。(五)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日益规范一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录工作有序推进。坚持公务员“凡进必考”,面试考官全面实行业务培训、面试考官选调多轮抽签等新制度,不断完善公务员招考录用办法,积极提高考录工作的社会公信力。坚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断探索优化招考的程序和方法。积极推进探索专技岗位人员相应考试招考工作进程,今年我县招录公务员共计95名,90名考生已按程序办理了录用手续,2013年公务员考试计划录用公务员115人。共组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2批次,录用和拟录用事业单位人员共计339名。完成2012年全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报名工作,计划指标为116人。二是制定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方案。按在全省统一部署下,我县事业单位在职人员自2012年9月起全面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在制定绩效工资制度时,把坚决取消资金来源不合法、不合规的项目,确保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合理合法的收入不降低作为指导思想,并以此作为调控不同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的参考标准,根据单位的分类、经费形式等因素,建立分
本文标题: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603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