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我看《开盒》和《正义开盒》”国旗下的讲话稿范例
“我看《开盒》和《正义开盒》”国旗下的讲话稿范例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我是xxx。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我看“开盒”和“正义开盒”。在网上冲浪,开盒这个词多少都见到过。如果把一个人的个人信息看成一个没有打开的盒子,“开盒”就是把盒子打开,让个人隐私公之于众的行为,也就是人肉搜索。自然,相关事件也很多:像前两个月沸沸扬扬的虚拟偶像女团A-SOUL的成员个人信息泄露;还有2023年网红papi酱因女性权利有关的问题被开盒;还有就在这个暑假,为游戏《崩坏3》中的八重樱,《原神》中的凝光和八重神子配音的配音演员杜冥鸦被开盒等等。在普遍的“开盒”现象下,“正义开盒”等词也如雨后春笋般衍生出来。“正义开盒”,意即出于“正义”而去“开盒”。这真的好事吗?首先,我们必须要知道,“开盒”就是违法行为!《民法典》第111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由此,“开盒”这种未经当事人允许且无特殊情况,擅自收集、公开他人信息的行为,毫无疑问触犯了法律。那“正义开盒”一定能伸张正义吗?在互相拉踩引战,如“AI换脸”等新技术出现的当下互联网,想要控制舆论“加害”一个人是很容易的。要是有人恶意开盒嫁祸他人,或者像反诈up主“公孙田浩”被开盒后发现没开到本人一样开错人了,这“正义”岂不是打倒了无辜的人?退一步说,即使当事人的确有错在先,甚至犯法。用违法的“开盒”手段以暴制暴,给予所谓“制裁”难道就是“正义”?这些问题都是非常需要大家仔细思考一番的。主要归结起来就是两点:一,“开盒”的行为本身违法且无正义可言;二,“开盒”后果无法估计,且极易造成不良后果。倘若“开盒”之风盛行甚至得到鼓励,人们就能轻而易举的透过网络将一把把虚拟却又真实的尖刀刺进受害者身上。当真实姓名、家庭住址、学校或者单位、电话号码,甚至行踪,消费记录,乃至亲朋好友的个人信息被公之于众。各种骚扰,甚至恐吓威慑也将随之而来。不堪压力而轻生的人也不在少数。即使最后能自证清白,受到的伤害也无法弥补,更别提已经自杀身亡的人了。在网络时代,“社会性死亡”可能比肉体死亡还要可怕,面对诸多像“正义开盒”类似的煽动性的言论,我们应该保持必要的警惕。对于任何观点,我们要冷静思考再思考,想清楚后再下结论和行动。我的讲话到此。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我看《开盒》和《正义开盒》”国旗下的讲话稿范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626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