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大学生问题调查报告【导读】这篇文档“大学生问题调查报告”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第一篇】通信行业就业规划调查2,课题的研究目的为了让通信专业毕业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通信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潜力,及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并能够联系实际并合理有科学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更好地寻找合适自己的职业,在岗位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项目研究的基本思路①搜集资料:搜集通信专业相关的资料②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展开调查,并总结十八大背景下,通信行业的发展前景。③针对搜集资料和调查情况分析目前形势,分类整理,并对通信专业学生职业规划作出初步预测。(2)项目研究的主要观点①通信专业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应该有更清晰的认知,从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创新性的在社会上找准自己的位置;②十八大的召开,预示了在未来十年通信行业会有一个很好的前景,有变化就有机遇,大学生应锻炼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在逆境中锻炼成长的能力;③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认真全面去分析通信行业的形势及该领域所需人才十分重要;目研究的主要观点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我采用问卷的调查方式对我校学生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我们主要采取实地调查,网络调查调查问卷。在采访对象中有刚迈入大学不久的大一新生10名,处在风华的大二学生23名,更有已经到了择业和继续深造的大三学生27名。能够全面地了解在校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的看法和了解被调查的学生为我校大学生。采用自制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通过qq在线、深入宿舍、自习室、图书馆和路边拦截的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0份。有效问卷调查者主要来自电信学院,电控学院和工商学院!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男女比例24:40。从调查的数据看出,大学生未来就业形势严峻主要是由社会、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四方面造成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本身的工作能力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足和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严重不一致造成的。我们主要对这四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我们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那为什么还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呢?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外,主要是难在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在我们的调查中,无一人对当前形势乐观,60人之中只有2人认为当前形势还是较好,有9人占调查的15%认为还算正常的就业形势,而其他50人占总体的83%普遍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感到压力重重。现在大学生都普遍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在受访者中有仅有2人不了解、一人认为其不重要,而认为重要的占到调查的75%。在当前学的专业和工作不对口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自己的专业是有前途的,其中认为很有前途的有12位,而认为自己专业较有前途的则达到36位,占所有调查者的80%,仅有6人认为本专业很没前途。可以看出大学教育还是相当重要的。由于竞争的加剧,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在问及毕业初的薪酬时,有31个人认为起初工资为1500元,14人认为应该为2500元,两部分加起来占总人数的75%,在物价日益增加的基础上,大学生要求这样的工资是不高的,可以看见竞争的大学生的影响。二、学校对安排大学生就业方面指导不足在我们受访的大学生中,只有5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感到很满意,感到较满意的有24人,两者合计占48%,而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达到52%,充分体现我们学校的就业指导还需加强,照顾到更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教育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首先,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与生产相脱离。第二,重要的问题是,教育之本是育人。教育产业化要“正义”,说法可以不改,但含义要矫正:教育产业化是为社会生产人才。第三是观念问题。三、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在谈到毕业后的打算后的打算后,50%多的人都是把考研放在首位,其次是找工作创业等,从中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是害怕面对社会竞争的,采取考研是为了更晚一点面对竞争,也是对自己以后能找个更好的工作。在问及到,毕业后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时,有15个人认为兴趣是最重要的因素,占总人数的25%,而更多的人选择最要的因素是“个人发展空间的重要性”,占总人数的61%,而其他因素则被大学生看轻。在大学生考虑工作的地方时,20个人选择留在大学所在地,10人则选择回家乡,38人则是主张去发达城市闯一番,而对于岗位过剩的西部地区则只有2人选择。在大学生所重视的素质中面试技巧和计算机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占50%左右,而专业能力差而被普遍的看低,究其原因是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是专业不对口的结果。除四、用人单位误区(1)、过分关注文凭。(2)、存在性别歧视。(3)、生源地域歧视。(4)、过分看重工作经验。就是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太乐观。在我们的调查中,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并在大学生之中形成了一种“谈就业色变”的状况。但是从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自己和就业形势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和认真思考,这对他们以后他们的努力方向和激励都是很好的。总之,大学生就业形势已清楚的摆放在面前,学校、社会和大学生们应该找到合作点,达到共赢。1、学生应努力提升综合素质。(1)、注重专业学习。专业强、基础实、理论深、技能佳,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人才标准。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注重加强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苦练内功,提升素质,培养能力,掌握技巧,为顺利就业打基础、创条件、做准备。(2)、加强实践锻炼。从进入大学起就要有意识的进行就业规划,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实践机会,为将来的就业竞争增加砝码。要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基础上,重视校内和校外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特别是社会兼职可以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加强实践学习,熟悉工作流程,丰富社会经验,拓宽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进行能力锻炼、施展个人才华的重要舞台。(3)、调整就业心态。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直面压力和挑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特别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转型和转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不能改变社会的情况下,要逐步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社会的要求。改变过去那种“一步到位”的就业心理,放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旧知识分子偏激心理,不把考研、考公务员当成“救命稻草”(毕竟能如愿的只是极少数),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健康观念,先争取工作岗位,为社会和家庭“减负”,再在工作中磨练自己,寻找机会进行突破。(4)、还应在大学时全面关注社会动态,早早做好职业规划,并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奋斗。同时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适当的做些兼职工作,增加对社会的认识和经验的积累。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全面掌握知识,以便在各行各业都能够快速接手工作。同时大学生们也应避重就轻,不要总涌往发达城市,西部地区更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的抱负和才能,而且薪酬待遇普遍高于东部,为西部发展做出贡献。2、单位:切实纠正用人偏见。用人单位一方面要与学校加强互动交流,多了解学校里各专业的特色,还可以借鉴大学生见习制度的思路,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寒暑假实习基地,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也有助于企业考察人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要进一步转变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切实纠正用人选材的偏见。一个单位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既要使用好人才,也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充满激情、有闯劲,富有创新精神,而且理论功底扎实,接受新鲜事物快,可塑性强,如果对他们适当加以培训,一定能为企业带来更好更长远的发展。所以,企业不能只图眼前的短期利益,过分看重工作经验,而要有长远的人才战略眼光,要改变唯经验论、唯文凭论的做法,还要纠正性别上和地域上的用人偏见,切实做到不拘一格招揽人才,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赢。3、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对策(1)、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2)、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3)、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4)、学校应该实行积极的大学生安排就业政策,不仅在未来的发展方面,而且在心理调节上面,减轻大学生的就业焦虑心理。4、社会及政府其他对策——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须政府社会共同努力。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大学生上网问题调查报告【第二篇】大学生上网问题调查报告一、引言21世纪,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最抢眼的词汇。据统计,我国互联网使用者的平均年龄为35岁,上网人数中45%为25岁以下的青少年,而大学生又首当其冲地成为网络冲浪的主力军。互联网络象一把“双刃剑”,在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空间的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这无疑对高校教师特别是大学生思想德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此,我们对本校的大二至大四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希望能从调查的数据当中得到一些启示,为网络时代如何改善高校思想德育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二、调查表的设计针对大学生上网,我们从上网的方式、目的、频率、对学习及对身体的影响等十个方面设置了问卷表格,其中尽可能罗列较多的选项,要求被访的对象以打钩的形式填选真实的数据,操作简单。三、调查的结果本次调查的刘一象是湖南工学院大二、大三、大四年级的在校学生,采用随机的方式到其宿舍进行调查,共计访问了854位学生,调查的时间是2005年10月10日-10月31日。以下是本次调查的结果。1、最喜欢上哪一类网站调查结果参见图1。该图显示,大学生最喜欢上的网站是QQ,占31.85%,其次是新闻综合29.74%,网络游戏类15.46%,教育类12.18%。许多被访的大学生都表示,他们上网花在QQ聊天的时间最多。2、通过哪一种方式上网调查结果显示,有58.08%的学生是通过宿舍内宽带网上网,另有31.62%的学生是通过社会上的网吧上网,通过学校实验室宽带网上网的学生占54%,通过其他地方上网的占3.75%。3、上网的主要目的调查结果显示,聊天是46.60%的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下载歌曲、电影、图片等娱乐占41.45%;查资料的占41.22%;以通讯联络、网络游戏为主要目的的分别占29.27%,15.93%。4、上网的频率调查结果显示,有28.34%的学生每天都上网;有24.36%的学生每周上网1-2次;有40.52%的学生在需要时才上网;另有6.79%的学生属于其他情况。5、每周上网的时间大概累计(小时,按七天计算)调查结果显示,每天上网1小时以内和2小时以内的居多,分别占36.53%、31.15%;每天上网3小时以内和4小时以内的,分别占13.11%.9.37%;每天上网4-5小时的占4.22%;每天上网5小时及以上的占5.62%,按加权平均侧算,被调查的大学生每天用于上网的时间是1.8-2小时。特别是每天上网3小时以上的这一群体(共占约19.21%),他们把一天当中大部分的学习时间都用在上网上,荒废了学业,精神不振,需要我们广大高校教师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拉他们一把,使他们回到正常的学习状态。6、网上的网友是否可信调查结果显示,有46.84%的学生认为“不太可信”;有31.15%的学生认为“一般可信”;有17.80%的学生认为“不可信”;只有有4.22%的学生认为“可信”。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网上交友有比较正确的判断。7、上网是否会影响学习调查结果显示,有7.26%的学生认为“影响,
本文标题:大学生问题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674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