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二生物教案设计(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高二生物教案设计(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高二生物教案设计(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高二生物教案【第一篇】目的要求1、了解实验原理。2、学会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观察提取出来的DNA物质。3、通过本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实验原理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NaCl的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当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原理,可以使溶解在NaCl溶液中的DNA析出。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则可以溶于酒精溶液。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进一步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注意事项1、步骤3析出含DNA的黏稠物中,蒸馏水要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不能一次快速倒入。2、实验中有多个步骤都要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但是在不同的步骤中玻璃棒的用法不同。实验用具鸡血细胞液(5~10mL);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蒸馏水,质量浓度为/mL的柠檬酸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2mol/L和/L的NaCl溶液,二苯胺试剂;烧杯(100mL,1个,50mL,500mL,各2个),漏斗,试管(20mL,2个),玻璃棒,滴管,量筒(100mL,1个),纱布,镊子,滤纸,铁架台,铁环,三角架,酒精灯,石棉网,载玻片,试管夹。课前准备制备鸡血细胞液,方法是:将质量浓度为/mL的柠檬酸钠溶液100mL,置于500mL烧怀中,注入新鲜的鸡血(约180mL),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充分混合,以免凝血。静置于冰箱内一天,使血细胞自行沉淀。(也可以用离心机离心2min(转速1000转/分)。用吸管吸去上清液。参考资料,少熬夜!板书:(课前写好)实验十一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原理:1、析出溶解在NaC1溶液中的DNA.2、用冷酒精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在沸水浴时被二苯胺染成蓝色。方法步骤:1、提取细胞核物质:顺时针方向搅拌,稍快,稍重。5min2、溶解DNA:3、析出含DNA的黏稠物:蒸馏水300mL,逆时针方向搅拌,缓慢4、过滤:取黏稠物5、再溶解:顺时针方向搅拌,较慢。3min6、过滤:取滤液。7、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逆时针方向搅拌,稍慢。5min的鉴定:沸水浴5min高二生物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识记固定化技术的常用方法2、理解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制备过程3、知道固定化酶的实例(二)过程与方法1、固定化细胞技术2、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固定化技术的发展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同时领会研究的科学方法。教学重难点1、课题重点: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2、课题难点: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应用酶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酶通常对强酸、强碱、高温和有机溶剂等条件非常敏感,容易失活;溶液中的酶很难回收,提高了生产成本,也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在本课题中,我们将动手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体会固定化酶的作用。如果你是工程技术人员,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二)进行新课1、基础知识参考资料,少熬夜!固定化酶技术。即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如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固定化酶是指限制或固定于特定空间位置的酶,具体来说,是指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使酶变成不易随水流失即运动受到限制,而又能发挥催化作用的酶制剂。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1)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2)固定在载体上的酶可以被反复利用。2、固定化酶的应用实例――生产高果糖浆(1)高果糖浆的生产原理(2)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将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在颗粒状载体上,装入反应柱中。(3)高果糖浆的生产操作(识图4-5反应柱):从反应柱上端注入葡萄糖溶液,从下端流出果糖溶液,一个反应柱可连续使用半年。(4)高果糖浆是果糖含量为42%左右的糖浆。作为蔗糖的替代品,高果糖浆不会像蔗糖那样诱发肥胖、糖尿病、龋齿和心血管病,对人的健康有利。(5)生产高果糖浆需要葡萄糖异构酶;其作用是将葡萄糖转化为果糖;这种酶稳定性好,可持续发挥作用。3、固定化技术的方法(识图4-6固定方法):细胞中含有一系列酶,在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代谢产生所需要的代谢产物。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的技术。将酶和细胞固定化方法有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有。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而在生产实际中很多产物的形成都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才能进行,所以操作比较麻烦。可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比较酶和细胞的固定方法和特点〖思考1〗对固定酶的作用影响较小的固定方法是什么?吸附法。〖思考2〗将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谷氨酸的发酵过程变为连续的酶反应,应当固定(酶、细胞);若将蛋白质变成氨基酸,应当固定(酶、细胞)。4、固定细胞的材料:固定细胞时应当选用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材料,如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等5、实验设计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1)酵母细胞的活化:1g干酵母+10mL蒸馏水参考资料,少熬夜!→50mL烧杯→搅拌均匀→放置1h,使之活化。〖思考3〗活化是指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生活状态的过程。(2)配制CaCl2溶液:+150mL蒸馏水→200mL烧杯→溶解备用。(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10mL水→50mL烧杯→酒精灯微火(或间断)加热,并不断搅拌,使之溶化→蒸馏水定容到10mL。〖思考4〗微火加热并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什么?防止海藻酸南焦糊。(4)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的混合:将溶化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活化酵母细胞液,搅拌后吸入到注射器中。〖思考5〗为什么要海藻酸钠溶液冷却后才能加入酵母细胞?防止高温杀死酵母细胞。(5)固定化酵母细胞:以恒定速度缓慢地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到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珠状颗粒。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发酵(6)冲洗:将固定的酵母细胞凝胶珠用蒸馏水冲洗2~3次。(7)发酵:150mL10%葡萄糖+固定化酵母细胞→200mL锤形瓶→密封→25℃发酵24h。〖思考6〗发酵过程中锥形瓶为什么要密封?酵母菌的酒精发酵需要缺氧条件。〖思考7〗锥形瓶中的气泡和酒精是怎样形成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思考8〗在利用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无菌操作码?需要。发酵操作6、结果分析与评价观察凝胶珠的颜色和形状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则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高,制作失败,需要再作尝试。观察发酵的葡萄糖溶液利用固定的酵母细胞发酵产生酒精,可以看到产生了很多气泡,同时会闻到酒味补充:直接使用酶、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催化的优缺点:注意事项1、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小火、间断加热、定容,参考资料,少熬夜!如果加热太快,海藻酸钠会发生焦糊。2、海藻酸钠溶液与酶母细胞混合:冷却后再混合,注意混合均匀,不要进入气泡3、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高度适宜,并匀速滴入4、刚形成的凝胶珠应在CaCL2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便Ca2+与Na+充分交换,形成的凝胶珠稳定。检验凝胶珠是否形成,可用下列方法:用镊子夹起一个凝胶珠放在实验桌上用手挤压,如果不容易破裂,没有液体流出就表明成功地制成了凝胶珠,还可以用手将凝胶珠在实验桌上用力摔打,如果凝胶珠很容易弹起,也表明制备的凝胶珠是成功的。凝胶珠的颜色和形状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则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高,制作失败,需要再作尝试。高二生物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使学生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其本质2、使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初步理解酶的概念、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3、使学生理解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作用能力方面在引导学生分析生物新陈代谢概念,探究酶的特性,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过程中,初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及设计实验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让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地位;通过讨论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而体会研究生命科学价值的教育。教学建议教材分析1、酶的发现教材简单介绍酶的发现历史,从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设计的巧妙实验到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少数的酶是RNA,使学生对酶的研究历史中的一些重大发现有了一个大致了解。2、酶的特性酶的特性主要是通过安排了有关的学生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酶的三个特性,这样的编排方式符合参考资料,少熬夜!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酶的高效性特点,是通过比较《实验五、肝脏内的过氧化氢酶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切入;酶的专一性的特点,是通过比较《实验六、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切入;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本节教材主要讲述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通过《实验七、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选做)》切入。本节内容的最后,安排了课外读“造福人类的酶工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又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本节基础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体会科学、技术在改变人类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教法建议1、使学生在理解细胞水平上的新陈代谢概念及其本质是本节的重点与难点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这是在细胞水平上对新陈代谢的描述。其实学生已不是第一次接触新陈代谢的概念,在初中生物课和高中生物课绪论中,学习已接触到诸如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及其关系等与新陈代谢有关的知识,但那是在生物个体水平对新陈代谢下的定义。本章的新陈代谢内容是对以往知识的深化和展开,教学教师要有意识地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引导学生分析出生物体是如何自我更新的,合成与分解是如何进行的,及其二者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生命。例如,为使学生理解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这句话,教师可结合前一章细胞的物质基础与结构基础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活细胞中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如发生在线粒体内的糖的氧化放能的化学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的化学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的氨基酸缩合成多肽链的化学过程等,使学生对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这句话有一个感性认识。2、使学生理解酶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在本节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完成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并实施有效的讨论是本节的难点。生命体随时随刻发生着数量巨大的生物化学反应,同时又是一个稳定的,开放的系统。细胞中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不可能在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条件下进行,而必须在常温、常压、水溶液环境下能快速、有序地进行的,这就要尽可能地降低化学反应能阈,这是新陈代谢为什么离不开生物催化剂,即酶的原因。参考资料,少熬夜!酶的概念和酶的发现可结合一起在让学生讨论,这样可让学生充分体会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酶的特性这部分内容,可先组织学生依次完成实验,然后再由学生来讨论和总结。在引导学生分析酶的特性时,引导学生与蛋白质的多样性联系起来,可使学生易于理解酶的催化作用的专一注必定意味着酶的多样性,而且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和酶的专一性催化关系密切。3、使学生理解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需要适宜条件是本节的重点,如何组织学生完成影响酶活性因素的选做实验并分析、讨论实验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在组织学生操作、分析、讨论《实验七、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选做)》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坐标曲线图,让学生概括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高二年级生物教学设计方案【第四篇】一、知识方面1、使学生理解矿质元素的概念,了解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来源2、使学生理解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及其与植物根细胞呼吸作用之间的密切关系3、使学生理解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与根吸水的联系和区别4、使学生了解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运输方
本文标题:高二生物教案设计(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994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