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研会议的讲话稿【导读】这篇文档“教研会议的讲话稿”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教研会议的讲话稿【第一篇】同志们:教研室是中国独有的教育研究与指导机构,根植基层、服务基层。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体系完备的教研组织体系,操作规范的教研运作机制,被国际上誉为“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多年来,我省各级教研部门充分发挥专业机构的研究优势,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为我省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引领,也为推进广大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广大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作出了贡献。今天的会议是xx省教研系统的盛会。全省三级教研部门主任汇集一堂,围绕“立德树人、深化课改,以教研转型推动教育现代化”共同商讨全省的教研工作。会议安排得好,主题明确,四个专题论坛也很务实:“课程建设、课堂转型、评价改革、教研创新”四个角度都是当前教研部门致力解决的焦点问题。我们就是需要共同研究这些热点难点问题,把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做得更好。韩平副厅长在20xx年全省教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接下来,我想简要谈四点意见。期望大家从我省基础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对照省厅提出的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与教育转型,思考与讨论教研系统的工作职责与责任担当的着力点在何处?对照本单位教研工作实际实施情况,反思和探讨我们的工作是否已经做到位了?以及下一阶段如何做得更好?一、立德树人,教学是主渠道,教研大有可为育人渠道众多,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都和教研密切相关。我认为,关键还是要落实课程育人,因为教研部门的工作着力点还是在课程与教学上,教学恰恰是我们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途径。以课程与教学为主渠道落实立德树人,教研部门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1。重视国家课程的德育导向。xx已经在用的国家统编教材有《语文》《道德与法治》,接下来还有《历史与社会》,如何领会并用好三科统编教材,明晰并贯彻落实国家德育课程的政治导向是关键。我省很早就出台了课程育人的意见。将来国家对课程育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如何落实到位是重点。2。完善省级层面德育课程体系。我们要重视全科育人,认真做好各个学科的德育研究,把中华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等德育内容有效融入到学科日常教学中去,同时也要做好具有xx特色的德育课程建设,把xx独有的德育资源和元素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去,并形成xx特色。3。要有大德育的视野,在做好课程育人之外,还要重视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工作。关于实践育人,教育厅关于研学旅行和劳动实践教育的两个文件,大家要好好的做一些研究。二、精准调研,才能精准教研,进而精准教学调研是教研的基本工作方式,也是较为常用的一种研究方式,教研部门为行政提供教育教学管理决策咨询,策划和组织针对性的教研活动都离不开调研。我们需要的是精准的调研,有技术含量的调研,因为这样的调研是明确研究疑难问题聚焦,并开展教学指导的基础。有了精准调研,才能有精准教研,进而精准教学。对此,我提三方面要求:1。增加调研的现实性,让调研更聚焦现实问题。期望教研部门的调研能够更多的反映基层学校的真实问题,基层教师的真实心声,因为教研部门和一线老师走得更近,更能听到基层声音,教育行政部门的许多教育决策的信息来源,是需要依赖教研部门有价值的调研的。调研要聚焦,要精准。2。增加调研的针对性。教研室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学校之间的一个桥梁,许多行政部门思考和落实的重点问题,需要依赖教研提供的信息数据和专业分析。教研部门要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如零起点教学、作业改革、民办学校教学问题等。我们的教研机构是所有学校的教研机构,民办学校也涵盖其中。3。增加调研的实效性,教研部门是业务部门,更是执行部门,调研后还要有行动跟进,发现问题还要解决问题。三、增强定力,持之以恒研究,加强成果导向教学成果是反映一个地区教育教学发展水平和研究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现在国家很重视基础教育教学领域的成果,20xx年刚刚完成的第二届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xx拿了2项一等奖,26项二等奖。这些成果很多都来源于教研部门,即便是基层学校的成果也很多得益于教研部门的指导和引领。我期望结果更好些,缩小与先进省市的差距。我们既要改革,也要梳理改革的成效。比如说课程德育,做得很好,但需要总结。期望在两个方面继续努力:1。聚焦热难点,以问题为导向,重视课题研究。教研部门继续做好教研相关重难点问题的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并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将课题研究付诸于实践行动。要用研究的方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积极解决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指导好基层教师的教科研,不做教科研的老师不是一位好老师,尤其是教师的小课题研究很有现实价值。要思考学校教研组建设的研究与指导,包括年级组和教研组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区域如何推进等。2。合力攻关,提前布局,重视成果梳理。我们xx有很好的课程教学改革行动,研究基础扎实,但在研究成果梳理方面还需要再多花些力气。教研系统近年来在课程建设、评价改革、教研机制创新、课堂教学转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不乏优秀成果。如何梳理这些成果,需要研究谋划、提前布局,争取在下一届国家基教成果奖中有更好的成绩,真正体现我省基础教育教学的水平和风采。四、振奋精神,抓住主要矛盾,克难攻坚求突破教研工作头绪甚多,纷繁复杂。特别是在教育发展的新时期,许多的问题都需要教研部门来参与研究解决:课程改革需要教研,教师专业成长需要教研,课堂建设需要教研,评价改革推进需要教研,当前热点的精准教学、STEAM教育、教学信息化推进等项目的开拓都需要教研。教研部门必须振奋精神,抓住主要矛盾,找准重点工作。主要做好两方面工作:1。做好已有工作的落实与提升,如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转型、教研组建设、农村教研行动、高中课程改革深化与新教材使用、零起点教学、作业改革等等。2。要关注教育现代化战略以及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教育现代化战略与教研的关系,人民群众关注度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教研的关系,需要我们认真履行职责,努力解决问题。各位同志,教研工作任务很重,责任很大,前景很好。期望大家继续努力,进一步发挥教研在推进xx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教研会议的讲话稿【第二篇】英语教研组组长尹老师认为要当好组长,必须要以身作则,加强自身的业务,还要协调好人际关系,并要规划好学生学科学习的蓝图,靠组长自身的魅力引导组内老师开展各项工作。然后,尹老师从教研组的氛围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常规的落实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英语组建设的成功经验,从中可以看出,尹老师带领全组老师工作讲方法、肯花功夫、肯创新,能将日常工作常做常新。会后,我校教研组长纷纷表示两位组长的介绍实在又实用,帮助自己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也为自己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方向。今后一定积极探索、加强学习,努力使教研组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水平提高、发展的一个“基地”,成为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研究所”。各教研组长就一年来本学科的教学情况和教研情况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语文教研组长高思华从教研组基本情况、教研组建设、教研组工作特色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坚持平平淡淡的教学,立足真真实实的考点”、“务实不折腾”是语文组的教风。高老师还提到选择教辅资料很关键,将资料和学案有机融合也是搞好教学的关键。数学教研组长李明生从数学教学特点上提出多做高考题,多研究高考题是制胜法宝,并提出一定要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英语组组长郝素萍肯定了各年级英语学案的制作和使用效果,将学案分为课时学案、训练学案、纠错学案,并配有相应的课件,教学效果很好。郝老师介绍的教研组活动形式很好,比如任务驱动的经验介绍,特别是让年轻老师介绍自己近期好的做法,效果很好。物理组长李金良主任从集体备课、听评课、错题库、限时练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介绍。特别提到目前高三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指导意见。化学组长张世豪老师特别强调团队精神和对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要性。生物组长张淑芳老师从各备课组内人员分工合作、学案制作和使用、课前小会议、课上默写检测等方面进行了方面介绍了生物组的特色。历史组长陈丽娟介绍了优化教研组活动形式,比如扩大发言人范围、扩充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政治组长胡世英介绍了针对新课改而开展的主题式教研活动。地理组刘淑梅介绍了地理组的基本情况,以及教研活动的形式。郭校长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学校教研组在研究新课程改革、落实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和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取得的成绩,对各教研组所交流的经验予以充分肯定,并对教研组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1、教研组长一定要确定在组内的核心地位,领导全组老师积极探索,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尽快打造各教研组的特色。2、教研组长要加强学习,尽快适应新课改。3、教研组长要加强对各备课组学科教学的指导。4、教研活动重在理念的引领,活动形式要多样,克服随意性。5、科研处要加强对教研活动的指导和管理。一、健全组织,完善网络我园长期以来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先后成立了教研组、学科组、教科室等,制订了详细的教科研规划,在长期的研究实践与探索中,不断建立和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如:《教科室成员职责》、《教科室活动制度》、《教科研成果汇报制度》等,不断加强各组的沟通,改变最初单一的管理模式,形成了教育科研的管理网络:园长―教科室―教研组―班组―教师。教科研管理网络的建立为幼儿园教科研工作规范管理和信息的有效传递提供了方便,责任到人,建立了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了教科研的顺利开展。二、骨干渗透,培育科研我园课题研究起步时,只有业务园长和几位骨干教师组成的县级课题组,一边摸索实践,一边学习探讨,再有市县教科室的引领,骨干教师们在课题研究中逐渐熟悉了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要求,县级课题完成后,课题组的成员又成为新的课题主持人,如骨干教师承担的《爱家乡系列活动研究》、《探索七巧板玩具的现代教育功能》等,在一个个的课题研究中,骨干教师以点带面,一带五,五带十,使全园的老师们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使教师们由“怕科研”到“想科研”,人人要科研,人人爱科研,形成了全园人人参与科研的氛围。三、教研科研,相互融合我园的教育科研是从最基础的专题研究开始的,从幼儿园一日活动环节达标要求到开展学科组专题研究,都是把教研与科研相互融合,教研即科研,科研即教研。20xx年3月,教科室成员经多次研讨,根据本园教师日常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困惑,整理出了五大类25个小专题,出台了《园级课题申报选题指南》,每名教师根据自身兴趣特长,或个人或合作申报一个课题。自己的问题自己来研究自己来解决。并请县教科室专家们来园为教师们的园级课题开题论证,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畅通。四、找准目标,滚动发展在学校、幼儿园的教育科研中,往往有许许多多的研究课题,如何在琳琅满目的课题中选择所需是我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我们在“十五”期间深刻地总结了前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反思我园的健康特色如何彰显?以什么来支撑我们的特色?在一个个的研究中我们积淀了什么?为此我们进行了全盘规划,请市县教科所专家反复论证,分析形势、把握特色、整合资源,提炼出了《开发乡土玩具的教育功能》市级课题,既继承了原有研究成果,又支撑了特色。提出了“玩出健康,玩出特色”的口号。在研究过程中,利用本地资源研究制作了大批乡土玩具,树叶类、桔杆类、树干类、种子类、废旧物品类等一系列带着浓浓乡土气息的玩具在我园各类活动中大放异彩,广泛地应用于幼儿晨炼、游戏及各领域教学活动中,研究成果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20xx年3月,在全市幼儿教师自制教玩具比赛中,我园教师集体制作的“稻草乐”系列玩具获得专家高度评价,荣获特等奖。20xx年10月送去北京参展,获得全国一等奖,是此次江苏送展作品中唯一的一等奖。课题研究课《山芋》(综合活动)在市幼儿教师赛课中获得一等奖。我们的乡土玩具在香港及省内同行中引起了关注。五、园内招标,全园参与“xx”期间,我们在“十五”市级课题的基础上,把研究成果与特色相融合,继续深入乡土玩具研究,以《幼儿园乡土玩具开发与运用》课题向上申报,该课题同时被立项为省“xx”规划课题和中国学前学会课题,在专家开题论证和教师对话的基础上,7年1月,我们进行了10个子课题公开招标活动,公开了每个
本文标题:教研会议的讲话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037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