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中学历史课程如何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学历史课程如何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历史学科具有独特的思想方法和教育功能,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利用这些特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xx年年初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三个方面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并对如何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教育领域,《意见》强调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各级各类教育。为了在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教材中进一步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教育效果,教育部于xx年年初发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中小学课程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凸显育人立意。《指南》是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功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系统化、长效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中小学有多门课程,每门课程都要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些传统文化内容在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科学、艺术等课程中有重合,历史课程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要注意与其他课程的区别,凸显历史学科特点。一、中学历史课程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领历史学科具有独特的思想方法和教育功能,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利用这些特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第一,按时间顺序思考,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对人类社会的研究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维度进行。政治、经济等学科主要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现状,而历史学科则是按照时间顺序研究人类社会的过去,通过了解历史理解现在、预测未来,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和趋势。中学历史课程有助于学生系统、深刻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形成发展过程及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变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评判其价值,使学生认识其历史地位,树立文化自信。第二,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作出解释。历史不能重现,只能依据现存的史料来认识。人们“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向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史料,让学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解释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做到论从史出,避免喊口号、空发议论。第三,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现在、展望未来。历史学科不仅研究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还要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意义,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认识和理解现实社会、解决现实问题服务。通过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预测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教师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不能只介绍过去的文化,还要建立过去与现在的关联,关注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需要明确学习传统文化不是复古守旧,而是继承与创新,使之适应现代社会。总之,中学历史课程的传统文化教育侧重指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起源及发展演变,分析传统文化发展变化的原因,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主要有神话传说、习俗、历史遗迹、文物、事件、人物、典章制度、文学艺术和科技成就等,中学历史教学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是从各种载体中发掘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人文精神,了解其发展变化脉络及历史地位。此外,还要比较相同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在不同课程中的具体要求,突出历史课程的特色。教学中要做到言而有据,论从史出,按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材施教。初中阶段侧重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通过感知我国各族人民创造灿烂文化的历史及伟大成就,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悠久历史及其对世界的意义,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高中阶段侧重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和践行能力,通过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渊源及重要制度、学术、艺术流派发展变化的原因等,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华优秀文化,领悟民族独特智慧,更加理性地看待外部世界,坚定文化自信。二、传统节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学段的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课程中都有关于传统节日的内容。《指南》对这三门课程的传统节日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语文课程要求:“引导学生参加并记录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探究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和当代价值,了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围绕认识理解国情,选取历史上有代表性的民俗风情等,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爱国情怀”。历史课程要求:“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中积极、健康的内容,懂得感恩,志存高远,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可以看出,《指南》考虑到了不同学科课程在进行同一类传统文化内容教育时的侧重点。在历史课程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中,教师应注意这些区别。例如,统编初中历史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第一目“繁华的都市生活”,用一个自然段概述了中国主要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在宋朝开始受到重视;春节燃放鞭炮、互相拜年,元宵节挂彩灯,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在“相关史事”栏目,对春节做了较详细的介绍:“宋代称春节为元旦,俗称年节、新年,最受重视。元旦前几天,人们就洒扫庭除,准备过节。除夕之夜,人们要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阖家围炉而坐,饮酒唱歌,直到天明,称为守岁。”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思考:这些内容有什么教育价值?从中能体现中华文化的什么优良传统?学生学习了这些知识后,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会有什么变化?要发挥这些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价值,仅仅把教材中的这几句话讲给学生听是不够的,还需要挖掘节日的内涵,把节日内涵的发展演变讲清楚。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价值。以春节为例。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与中国传统历法有直接关系。中国古代历法将每年的十二个月划分为四季。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季;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冬季。正月初一,正值春季初始,故称春节。而“过年”则与农业生产有直接关系。甲骨文中的“年”字,是由“禾”“人”两字上下叠加组合而成,意指人背负着庄稼,表示收获谷物,即丰收之意。商朝将每年谷物成熟的时间作为旧的一年的结束、新的一年的开始。“过年”实为欢庆一年的收获,同时企盼新的一年再丰收。燃放爆竹是传统的春节习俗,据传说是为了驱赶山魈保平安。北宋时期,火药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从宋代开始,燃放装有火药的爆竹成为人们欢庆春节的一种活动方式。拜年贺岁也是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民间,家庭成员要在这天齐聚祠堂向祖先祭拜,同时互相拜年祝贺。春节期间还要走亲访友、登门拜年。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探究春节的来历、习俗和内涵,发挥其教育价值,例如,追求幸福、平安的美好生活,养成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形成友善和睦的社会氛围,等等。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人们通过节日寄托自己的情感或愿望。节日产生的途径和来源不同,具体寓意和内涵也有差别。教学中,要发掘不同类别节日的寓意,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感恩类节日的特点是通过节日活动,寄托人们对大自然或前人的感激之情。励志类节日的特点是通过节日活动,勉励人们克服困难,不惧怕挫折,力争取得更大成果。警示类节日的特点是通过节日活动,提示人们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健康,使人们提高警觉,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纪念类节日的特点是通过节日活动,使人们缅怀前人的业绩,从中领悟前人可歌可泣的事迹,学习前人的高尚品质。各类节日有其特点,也有共性,即都蕴含着期盼安定,追求和向往幸福、和睦的含义。教师在进行中国传统节日教学时,既要注意突出每个节日特有的寓意,又要注意概括提炼各种节日的共性,彰显节日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价值。通过节日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懂得感恩,志存高远,学会艰苦奋斗,学会为人处世。三、古诗词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语文和历史课程中都有古诗词,《指南》对语文和历史课程在初高中学段的古诗词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初中语文要求通过诵读帮助学生学习古诗词格律知识,感受其节奏美、意境美和意蕴美的融合;高中语文要求通过诵读并分类积累古诗词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境美与哲理美。初中历史要求介绍古代诗歌等文学艺术成就,使学生认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坚定文化自信;高中历史则要求介绍诗歌等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引导学生培养一种爱好,具备一项特长,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应认真领会《指南》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学重点呈现唐宋时期诗词作品的数量,著名诗词作者的生平、代表作品等具体史实,让学生感受唐宋诗词创作的繁荣局面。高中历史教学则要关联相关史实,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唐宋诗词创作繁荣的原因,在因果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概括提炼,得出中国古代诗词与时俱进,随时代变化而发展的认识。例如,统编初中历史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第四目“多彩的文学艺术”中,用两个自然段介绍唐诗。第一个自然段概述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数量众多,名家辈出。第二个自然段介绍李白、杜甫和白居易诗歌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教材内容框架基础上,补充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生活的时代,叙述在唐朝特定时代生活的诗人,创作了哪些代表性诗作。同时,呈现诗作原文让学生品读,让学生体验诗歌所反映的时代风貌,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欣赏唐诗,避免和语文课的吟诵简单地重复。统编高中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第二目“文学艺术”,用一个自然段概述唐诗:“唐朝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有两千多位诗人创作的近五万首诗歌,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成为千古绝唱。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教学中,教师不能就唐诗论唐诗,与初中内容简单重复,而要在初中基础上,分析为什么以唐诗为代表的唐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可以通过与之前学习的中国文学相比较,凸显唐代文学的特点,进而关联前几课的内容,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诗歌发展到唐代进入黄金时代的原因主要是政治开明、经济繁荣、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此外,还可以与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建立联系,考察诗歌的发展变化。唐朝后期出现一种新诗体——词,词到宋朝进入鼎盛时期,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宋朝重文轻武,城市高度繁荣,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通过前后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时代变化对诗歌发展的影响。总之,历史课程利用古诗词等文学艺术知识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通过展示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学艺术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通过分析各个历史阶段文学艺术繁荣的原因,使学生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四、中医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科学、历史等课程中,都有中医的内容,但是各有侧重。《指南》对科学课程的要求是“介绍我国古代医学领域的主要成就(如针灸等),介绍我国古代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方面的科技成就,如用人痘预防天花、利用艾叶预防治疗瘟疫等,帮助学生分析其中的生物学概念和思想方法,了解我国古人的智慧,感受我国古人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对初中历史课程的要求是“介绍中医的代表人物和成就,使学生认识中医在救死扶伤、强身健体方面的作用,学习医者的仁爱之心
本文标题:中学历史课程如何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622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