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小学生调查报告【汇集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生调查报告【汇集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生调查报告【汇集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学调查报告【第一篇】小学生调查报告的写法及范文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其特点是具有写实性、针对性、逻辑性。根据调查报告的要求,对我校学生调查报告格式做如下要求:一、标题要求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二、列出调查的主要内容,格式如下: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调查人(以小组形式调查的要求,小组人数不得超过3人)三、报告正文。正文一般分调查原因、调查方法、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和建议五部分。小学生近视状况调查报告(范文)一、研究原因: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近千万人,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中学生为%,高中生为%。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因此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为什么患近视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眼睛到底是怎么近视的?仅仅是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吗?为了解小学生近视情况及引起近视的相关因素,我针对我们学校的部分同学作了一次调查。二、调查问卷1、你是不是近视A.是的B、不是2、你是如何近视的(不近视的可不答)A、看电视过度B、坐姿不端C.其它3你近视多少度A.100以下B.500以下C.更高三、调查分析:导致眼睛近视的原因: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近视的。研究结果表明,近视眼是人眼对当代环境的适应性改变,它的发生与发展与日益增加的近距离用眼活动的环境密切相关,与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密切相关。而不正确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过长等)是现代儿童近视大增的主因。1看电视距离太近参考资料,少熬夜!2看电视的时间太长3所看电视的画面浓度太深4写作业时的姿势不正确5在光线太强的阳光下看书6在光线太弱的光下看书7长时间的在电脑前8不合理饮食9看激光10在车厢里看书11遗传因素12不认真做眼保健操四、调查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在当今的中学生近视率不断上升,而中学生们对近视这一现象并不加以重视。甚至有人认为近视怎样,戴副眼镜不就得了。还对近视无所谓,错上犯错。许多人常将其归咎于不良的用眼习惯,如看书距离不当、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饮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诱发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因素。五、建议(一)看书时作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读写要坐到离课桌一尺,胸离课桌一拳,眼离课本一尺。(二)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不要躺下看书。读写1小时要远眺10分钟或到户外走动,调节眼睛肌肉。(三)在课间十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四)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五)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D的食物。(六)定期到眼科专医作检查,听从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加深。六、体会为有效预防近视等眼病: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三要定期到眼科医院检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视眼患者,及时发现眼病,以便早发现、早治疗。视力关系着我们的一生,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眼睛,不让我们将来后悔!小学生调查报告【第二篇】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有傲立于世的璀璨文化,有数千年积淀起来的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一、问题的提出参考资料,少熬夜!中国有傲立于世的璀璨文化,有数千年积淀起来的传统美德,可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基础的不断提高,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和西方文化的侵入,使得这些美德与文化已经和正在受到来自世界各地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受到忽视和挑战。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人的意识中被逐渐地淡化。也正是这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为了复兴传统文化教育,多方面多渠道在学校做好传统文化教育,特做此次调查,以了解目前我校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以便更好的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二、调查目的与实施(一)调查目的1、比较全面地了解当今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现状。2、根据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原因。3、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学生更好地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二)调查内容1、小学生对传统文学、传统节日日期、传说神话和音乐书法等知多少。2、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三)调查方法发放问卷,进行调查。这是本调查采用的主要手段。调查表共有10道选择题,每题有3-4个供选答案。(四)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本校六年级部分学生。(五)调查步骤1、根据课题研究要求拟定调查内容,制定调查表,分发调查问卷。2、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六)调查结果及分析本次有关小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问卷利用学生自习时间进行,共计发放70份,收回70份。在调查中,1、有关中秋节是什么节?76%的学生选择了C秋高气爽祭月的节日,21%的学生选择了B思念亲人的节日,3%的学生选择了庆祝丰收的节日。2、在关于“关于那些是属于中国传统节日中?”,99%的学生同时选择了清明节和端午节。3、在关于“端午节是农历的几月几日?”,90%选择C五月初五,10%选择了A八月十五。4、在关于“清明节代表性风俗是什么?”84%学生选择B扫墓,16%选择其他。5、在关于“中国的“文房四宝”是哪四样?选择砚台、毛笔、宣纸、墨的78%,22%选择了其他。参考资料,少熬夜!6、在关于“你知道哪些中国的传说和神话?(请写出三个。)78%的学生写出了嫦娥奔月,大禹治水,女娲造人,后羿射日等,16%写出了两个,6%写出了一个。7、在关于“你会补充下列对联吗?”70%学生能够按照楹联的格式正确补充,30%学生填错或不会填。8、在关于“你喜欢听中国古典器乐吗?比如说高山流水、二泉映月等”,60%学生选择B比较喜欢,听过一些;14%学生选择C一般,但是对名曲有机会会考虑听一下;18%学生选择A很喜欢,听的很多,甚至可以辨出曲名;8%学生选择D不太喜欢也不太了解,相对更喜欢流行音乐。9、在关于“你能区别一般的书法字体吗,比如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60%学生选择B可以区分,但看不出某个名家字体;24%学生选择C勉强可以;13%学生选择A能,甚至可以看出是哪些名家的字体;3%学生选择D不能区分。10、在关于“你对学校开设国学启蒙社团有何看法?”95%学生同时选择了ACD三个答案,即A能让我们更热爱自己祖国的传统文化;C能让我们更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D学习传统文化很有趣也很有用,我愿意学习和继承;5%学生选择B增加我们的学习负担,效果也不大。(七)调查结果对策分析今天的孩子对古典乐器很陌生,古时经典名曲基本上没有听过,即使听过没有深刻体会,或者说欣赏不好这样的音乐。在调查中,当问到“你喜欢听中国古典器乐吗,比如说高山流水、二泉映月”时,有180人选择了“不太喜欢也不太了解,相对更喜欢流行音乐”,占所有调查人数的36%,有158人选择了“一般,但是对名曲有机会会考虑听一下”,占所有调查人数的%,仅有36人选择了“很喜欢,听的很多,甚至可以辨别出曲名”,占所有调查人数的%。如何让现代的小学生喜欢传统名曲无疑是摆在复兴传统文化教育目前的一个难解问题。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文化传统,然后今天的小学生很多无法辨认行书、草书、隶属和篆书。在调查中,学生们当问到“你能区别一般的书法字体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吗?”有208人选择了“勉强可以”,占所有调查人数的%,这个选项是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最多的,有189人选择了“不能区分”,占所有调查人数的%,选择能区分的只占%,书法艺术在孩子的心理是陌生而无用的东西,印象现在学生们用的最多的是水笔,写的楷书,关于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古代字体,大概有79%的人无法识别,这一状况令人对传统书法艺术的后继人才感到担忧。四、对策与建议(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有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应努力拓展传统文化的舆论空间,营造浓厚的学习传统文化社会氛围。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首先,相关文化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工厂、军营、车站、机场、码头等参考资料,少熬夜!各种公共场所,设置标语、图片、宣传画等载体,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让广大群众处处生活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时时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其次,大众传媒要通过设专栏、办专刊、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研讨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舆论环境;再次,文艺界要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创作演出活动,让传统文化走上艺术舞台,进入影视节目和文学作品;最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完善法规、制度措施,强化全民保护意识,培养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风气和良好习惯。(二)增加传统文化课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流传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不仅包括官方记载的经史子集还有口头传说、传统艺术、民俗活动、节庆礼仪、民间工艺等;还有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比如岭南文化、秦晋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等地域文化类型。”这些文化遗产如经史子集一样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所在。如果让小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必须在小学生日常接触的学科课程中体现出来。在课程设置方面,应选以识字为主的蒙学教材《三字经》、《弟子规》。小学生调查报告【第三篇】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的广告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商店的`牌匾、店名是一个顾客记住店内特色的标志符号。一个新奇好记的店名,可以让顾客过目不忘,印象深刻。于是,一些熟悉的名词被新奇的名称代替。但是,有很多“隐形炸弹”就藏在其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种病毒已经流入我国,这种病毒就叫错别字。,街头上、报刊上、影视上,错别字处处可见。由此可见,社会生活中,错别字处处可见。中学生书写错别字与社会生活中汉字的不规范现象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请看下面一个最新的报道:2月21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国际母语日”。就在国际社会日益强调文化多元、重视母语的今天,《咬文嚼字》杂志公布的一份统计结果不能不让人对汉语的规范化使用产生担忧:20xx年某电视台春节晚会,出现了28处汉语使用错误,平均每10分钟就出现一次差错。由此可见,社会生活中汉字不规范现象与中小学生写错别字之间是互影响的。随着这种现象的越来越严重,人们也开始重视起这件事。城管加大了对错别字的勘察力度。报刊上的错别字,读者可以写信到报社,许多报社会根据“错一个字,罚一百元”的制度来处理。高考作文中,错一个字扣一分。从这些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家已经对错别字重视起来了。只要我们每个公民都规范用语,杜绝错别字,相信不久的将来,街头、报刊、影视上都会变得文明起来。请大家无论在任何场所都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用语,参考资料,少熬夜!杜绝错别字,提高中国人民的全民素质。以实际行动维护城市良好形象,推动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献出一份力量,文明城市离我们将不再遥远。产生这些错别字的原因:一、由于读音相同或相近而造成的比如说“进”写成了“近”,“珍惜”写成了“珍稀”等等,我们班同学中出现错别字概率的一组字是“即”与“既”,把“即使”写成了“既使”,把“既……也”写成了“即……也”等。出现最多的一种现象是“的”、“地”、“得”用法的混淆,老师每碰到这种情况,都强调名词前面一般用“的“,动词前面一般用“地”,动词和形容词中间用“得”,可还是有很多同学没有用心地去思考,去分辨。其实,同音字造成的错别字不是不可以预防的,只要在写同音字时,先想一想要写的
本文标题:小学生调查报告【汇集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715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