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研究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研究姓名:尤嘉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法律指导教师:肖金明20070320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研究作者:尤嘉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胡文杰.刘佳政府采购风险防范与控制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09,(16)政府采购主要面临着信用风险、信息风险、政府监管风险、市场预期风险等,政府采购风险的存在,直接影响到政府目标的实现.增强法制意识,加大社会监督,依法编制预算,建立政府补偿机制和供应商资格审查机制,从而有效地防范政府采购风险.2.学位论文马莺法国廉政体系研究2007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政治学和比较研究等理论和方法,系统考察了法国廉政体系的理论基础、主要支柱、制度与实践,并探讨了相关理论与实际问题。文章共分四章:第一章,阐述法国廉政体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的“分权制衡”、“人民主权”、“社会监督”等理论。第二章,对组成法国廉政体系的主要支柱进行评估,包括法国的议会、行政机关、行政法院、审计法院、预防贪污腐败中心、政党、压力集团和媒体等。第三章,阐述当前法国比较有特色的五项廉政制度——财产申报制度、政府采购制度、政务公开制度、公共会计制度和公务员制度。第四章,论述法国廉政体系对我国廉政建设的启示。3.学位论文吉伟我国政府采购监督制度初探2006政府采购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财政管理制度,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建设也已经起步。但在我国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政府采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由于政府采购参与主体都是理性经济人,它们都是自利的且具有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因此,政府采购活动需要有效的监督制度来规范。这就需要我们对政府采购监督制度进行研究。在关于政府采购监督制度的已有研究文献中,国外对政府采购监督及政府采购监督制度的论述颇多,但与中国的国情不相符合,只能作为我国政府采购监督制度研究的参考;而国内研究政府采购监督特别是政府采购监督制度的文献不多,而且很多问题还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探讨。尤其是其中政府采购监督制度的有效性问题,因其直接关系到我国正在进行的财政支出改革,所以特别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在此背景下,笔者对我国政府采购监督制度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以探寻符合我国国情的、有效的政府采购监督制度。本文由四个部分构成。在第一部分,笔者首先对政府采购进行简要的阐述,并重点介绍了政府采购,政府采购参与主体和政府采购的运作流程等几个重要的概念。然后,笔者对政府采购监督,政府采购监督的目标、参与主体、运行机制等内容进行介绍,并从制度的角度对政府采购监督制度进行了分析,对政府采购监督制度的定义,构建政府采购监督制度的动因、目标和原则,以及政府采购监督制度的主要制度装置都作了明确交待,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后面的分析。本文的第二部分给出了我国政府采购监督制度有效性的分析框架。笔者在对前人关于制度有效性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政府采购监督制度有效性的分析框架,认为有效的政府采购监督制度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件:该制度必须是符合目标的;该制度必须是符合条件的。只有既符合目标又符合条件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如果不能同时满足符合条件和符合目标,则会影响制度有效性的发挥,该制度的有效性就被打了折扣。根据以上思路,笔者进一步讨论了政府采购监督制度有效的目标考量方式和标准条件。目标方面,政府采购监督制度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目标体系,这样一个目标体系,也有助于我们分层次地进行实证检验。条件方面,本文主要通过博弈模型分析,得出了政府采购监督制度有效的一般条件。另外,政府采购监督制度有效性的发挥还需要配套制度的支持。在第二部分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在第三部分对我国现实的政府采购监督制度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在该部分中,笔者分别对政府采购监督制度中三个主要的制度装置进行了有效性检验,并得出相关结论:(一)通过对法律监督机制的有效性检验,可知我国政府采购法律监督机制符合政府采购监督制度的目标,但不完全符合政府采购监督制度的条件;(二)通过对行政管理监督机制的有效性检验,可知我国行政管理监督机制与政府采购监督制度有所偏离,同时也不完全符合政府采购监督制度的条件;(三)通过对社会监督机制的有效性检验,可知社会监督机制符合目标但不完全符合条件。在本部分的最后,笔者针对政府采购监督制度,对政府采购的配套制度也进行了单独说明。第四部分主要是结论和建议。首先,笔者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政府采购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得到了一定程度发挥,但由于某些制度装置存与目标发生偏离以及条件的不齐全,导致了采购监督制度有效性不足,因此存在改进的空间。随后,针对我国政府采购监督制度有效性不足的问题,笔者从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行政管理监督机制、切实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完善配套条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增强我国政府采购监督制度有效性的建议。本文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政府采购监督制度的有效性问题,提出了政府采购监督制度有效性的研究框架,并论证了怎样的政府采购监督制度才是有效的。第二,利用政府采购监督制度有效性的分析框架对我国实际的政府采购监督制度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我国政府采购监督制度有效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挥、但有效性不足的结论,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政府采购监督制度的政策建议。第三,相比前人的研究成果而言,本文不仅考虑了政府采购监督的成本效益,也将政府采购监督制度本身运行的内部成本效益纳入到政府采购监督制度的考察指标体系内。第四,通过经济学分析,得出了配套制度的健全程度与政府采购监督制度的有效性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的结论。4.期刊论文傅道忠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理论探讨-理论导刊2008,(2)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刚刚起步,在监督机制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政府采购资金使用效益低下,采购中腐败现象频发.因此必须构建和完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以确保政府采购基本目标的实现.基本设想是: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法规,完善政府采购的内部及外部监督机制,强化审计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公证监督、质量监督、社会监督和对政府采购当事人的监督等.5.学位论文秦小荔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完善2007政府是最大的消费者,政府采购制度在我国实行以来,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尤其是2003年《政府采购法》正式实施以来,其在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有效遏制腐败现象、充分保护供应商的权益等方面贡献很大。但与此同时,政府采购制度也存在供应效率低下、腐败现象屡禁不止、发展前景不清晰等问题,此种局面的产生,缺乏有效的监督、监督机制的不完善是其主要原因。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政府采购,更好的实现与国际接轨,我们有必要完善相关立法、健全相应的机构、配备高素质专业政府采购人员,建立起以法律监督为主,由专门机构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全方位、系统性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本文就是基于此种目的,分析完善我国政府采购监督制度,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为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完善。第一章主要阐述政府采购制度内涵及我国政府采购制度以及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概念、价值目标、相关原则以及该机制的主要内容。第二章阐述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从秩序价值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寻租行为理论、效率原则理论、平等竞争理论对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原理进行分析。第三章分析政府采购监督机智的构成。主要从政府采购监督的主体、客体以及政府采购监督的形式和内容方面进行阐述。第四章比较分析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以美国、欧盟、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政府采购监督为例,总结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采购监督机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五章主要分析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现状,重点论述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存在的不足。从法律规范的冲突到实践操作中的困扰,结合平时工作中的案例,指出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不足和问题。第六章,对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完善提出合理化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首先,对有关政府采购立法进行清理,作好相关法律制度的废、改、立,以基本法为重点,尽快建立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解决法律法规相互冲突、互相矛盾的现象,扩大监督范围、赋予更多的监督权利,使监督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建立完善的政府采购法律体系。加强司法监督,作为反腐败的重要防线,司法机关介入监督工作,加大对违法采购案件的查处。其次,完善机构设置。建议建立有行政隶属关系(直接隶属于各级人民政府)的集中采购机构,有高度的独立性,可以称之为“政府采购局”,配备专业素质强、具有敬业精神、法制意识以及能够廉洁自律的人员,加强内部监督。同时建立专门的政府采购监督机构,可以借鉴国外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委员会制度,与我国现有的政府招监委(招标投标工作监督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人员由纪检监察机关配备)合并,但不再由纪检监察机关管理,这样才可能为纪检监察机关实施对监督者的监督提供一定的空间。第三,加强社会监督,包括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将政府采购情况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实行政府采购违纪违法行为社会公告制,建立政府采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第四,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发挥政府采购在拉动经济、调整产业机构等方面的综合功能6.学位论文徐静论我国政府采购监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2006政府采购是当今国际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之一,是世界各国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手段,被喻为“阳光下的交易”。作为社会主义公共财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资金效益、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及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由于我国政府采购起步晚,没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各种相关的配套措施不健全,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开放政府采购市场和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之际,为了增强对政府采购国际自由化的适应能力,如何建立和完善高效可靠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以顺利实施政府采购制度和实现政府采购的“公开、公平、公正”,保障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就成为当前一个紧迫的课题。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我国的政府采购现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我国《政府采购法》施行三周年来,政府采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法律制度上取得了进一步的完善,但与国外发达国家二百多年的发展历史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要完善政府采购的监管机制。本文从分析我国政府采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论述了加强政府采购监管的必要性,针对政府采购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国外政府采购的主要监管机制,总结国内、外政府采购监管实践,从四方面提出加强政府采购的监管机制。首先要构建我国政府采购监管的法律体系,其次应建立、健全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体系,再次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最后要建立科学、分工清晰的全流程监管的程序机制。从而构建起行政监督、财政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公证监督于一体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科学监督管理网络。同时,政府采购监管机制的完善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政府采购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应不断地对采购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逐步完善我国的政府采购监管机制。这样,我国的政府采购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走向成熟和规范。7.期刊论文黄芬.张静中论我国政府采购监督体系的重构-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4)政府采购监督体系有助于我国廉政建设,有助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节约采购资金,还有利于实现自主创新等政策目标.然而我国现有的政府采购监督法律体系不完善,还存在政府采购仅限于流程监督,缺乏专业的外部监督,缺乏有效的质疑投诉体系等问题.必须完善政府采购监督法律法规,重新构建包括内部监督、外部专业监督、社会监督、有效的投诉质疑救济制度在内的监督体系,以确保政府采购市场规范、高效的运行,实现政府采购的各项政策目标.8.学位论文李静政府采购合同监督的法律问题研究2007当今法律对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定位不明,是造成政府过分干涉的主要原因。当
本文标题: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80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