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1051工作面作业规程
编号:ZC-GC-2009-001六枝工矿(集团)比德煤业公司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工作面名称:1051综采工作面编制人:区长:施工单位:综采二队总工程师:编制日期:2009年3月11日执行日期:2009年3月日1目录第一章概况…………………………………………………………3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3第二节煤层………………………………………………………3第三节煤层顶底板………………………………………………3第四节地质构造…………………………………………………3第五节水文地质…………………………………………………4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4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5第二章采煤方法……………………………………………………4第一节巷道布置…………………………………………………4第二节采煤工艺…………………………………………………5第三节设备配置…………………………………………………6第三章顶板管理……………………………………………………8第一节支护设计…………………………………………………8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8第三节运输机巷、回风巷及端头顶板控制……………………8第四节矿压观测…………………………………………………9第四章生产系统……………………………………………………9第一节运输………………………………………………………9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10第三节排水………………………………………………………13第四节供电………………………………………………………14第五节通信照明…………………………………………………15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5第一节劳动组织…………………………………………………15第二节作业循环…………………………………………………16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6第六章煤质管理……………………………………………………172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17第一节一般规定………………………………………………17第二节顶板…………………………………………………18第三节防治水…………………………………………………19第四节“一通三防”及安全监测…………………………19第五节放炮…………………………………………………20第六节运输…………………………………………………20第七节机电…………………………………………………23第八节其它…………………………………………………27第八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27附图:1、1051综采工作面综合柱状图2、1051综采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示意图3、1051综采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4、1051综采工作面监测监控及抽放系统图5、1051采面照明、通讯系统图6、1051综采工作面生产系统示意图7、1051综采工作面避灾路线示意图8、1051综采工作面供电系统图9、1051综采工作面通风系统图10、1051综采工作面采煤机斜切进刀示意图11、1051综采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图表3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1051综采工作面南面边切眼距5#煤层露头线1065m,距风氧化带边线865m,距矿区边界615m;北面为11回风石门、11、12运输石门和轨道、运输上山;工作面顶部为1021综采工作面(已回采),距顶部1021采空区垂高18m~23m;在1021采空区与1051工作面之间为3#层,3#层煤厚0.4m~1.2m,工作面距3#层底板垂高4.5m~7.0m;工作面上部为原兴发煤矿(2006年底已关闭),风巷开口前400m范围内上部为原兴发煤矿2#煤层采空区,风巷54m处距小窑石门垂高只有4.0m;工作面下部为1053工作面(未构成)。第二节煤层煤层情况表煤层厚度(m)1.8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倾角(0)18开采煤层5#煤种贫煤稳定程度中煤层情况描述本煤层厚度1.2~2.2m,一般1.85m平均1.8m,倾向为88~92°倾角15~19°,主要以块状、粉粒状赋存,以半暗、半亮型为主。第三节煤层顶底板顶底板情况表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特征直接顶泥岩、粉砂岩4.5~7.0裂隙、水平层理较发育、易冒落直接底泥岩、粉砂质泥岩0.6~1.0微软、遇水易膨胀软化老底粉砂岩4~7.5薄及中厚层状,含少量泥、黄铁矿第四节、地质构造断层情况表断层名称走向(0)倾向(0)倾角(0)性质落差(m)对回采的影响机巷f54013050斜交逆断层0.7有一定影响风巷f53512550斜交逆断层0.8有一定影响风巷f65514555斜交正断层1.3有一定影响4第五节水文地质情况该工作面顶板裂隙和小型断层较发育,断层的导水性较好;工作面主要充水水源为顶部砂岩弱含水层水,断层、裂隙水,上部兴发煤矿关闭小窑采空区积水、上部1021采空区积水和地表水的补给;所见构造虽无淋水、滴水现象,但当采动涉及到煤层顶板时,上述水源将通过各种导水通道从工作面顶板、断层、裂隙带和1051回风巷煤壁涌出;在风巷50~70m段,由于受小窑采空区积水影响,该段均有淋水现象;另外在机、风巷均有不同程度的几处低凹地段,加之工作面在回采期间大量用水,预计工作面采动后最大涌水量140m3/h左右,正常涌水量80m3/h左右。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5、煤尘及瓦斯情况:瓦斯暂无鉴定,但掘进期间瓦斯涌出量较大。煤尘爆炸指数具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煤的自燃倾向性不具有煤尘自然发火倾向性。地温危害根据地质报告提供地温无异常。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煤层厚度、倾角、可采储量表储量计算工作面编号走向长(m)倾向长(m)倾角(0)斜面积(m2)煤厚(m)容重t/m3工业储量(万t)回采率(%)可采储量(万t)1051787164181290701.81.4533.79732.7服务年限:327000÷50796=6.4个月第二章采煤方法第一节巷道布置1、工作面巷道布置工作面机、风巷为走向布置,切眼为缓倾斜布置,沿煤层掘进,机巷超前风巷13m,机巷标高+1532~+1542m,风巷标高+1587~1591m,机、风巷高差平均52m。52、巷道断面及支护形式(1)运输机巷斜梯形断面,净宽460Omm,高帮净高3650mm,矮帮净高2200mm,净断面积13.4m2,采用W钢带、φ20×2000mm树脂左旋螺纹锚杆、φ6.5mm钢筋网及锚索联合支护,锚杆间排距为800×800mm,锚索φ15.2mm×7000mm,间排距1600×1600mm,部份地段采用拱型棚支护。(2)回风巷斜梯形断面,净宽400Omm,高帮净高3400mm,矮帮净高2200mm净断面积11.2m2,采用W钢带、φ20×2500mm左旋螺纹锚杆、φ6.5mm钢筋网及锚索联合支护,锚杆间排距为800×800mm,锚索φ15.2mm×7000mm,间排距1600×1600mm。部份地段加工字钢棚加强支护。(3)切眼矩形断面,净宽5600mm,净高2300mm,净断面积12.88m2,采用W钢带、φ20×2500mm左旋螺纹锚杆、φ6.5mm钢筋网及锚索联合支护,锚杆间排距为800×800mm,锚索φ15.2mm×7000mm,间排距1600×1600mm。第二节回采工艺(一)采煤方法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1、采煤机进刀采用机头(机尾)斜切进刀方式,斜切进刀长度为20m,进刀深度为0.8m。(1)采煤机向上(下)割透端头煤壁。(2)按上(下)推移刮板运输机,煤机割透上(下)端头后,将两个滚筒的上下位置调换,向上(下)进刀,滚筒全部进入煤壁后(截深0.8),推移刮板运输机至平直状态。(3)将两个滚筒的上下位置调换,向上(下)割三角煤至割透端头煤壁。(4)割完三角煤后,将两个滚筒的位置调换,空机返回进入正常割煤状态。2、采煤机正常割煤采用前滚筒在上部,后滚筒在下部的方式。(二)回采工艺1、工序割煤→移架→推溜2、工艺说明割煤方式为双向割煤,往返一次割两刀,端头斜切进刀,进刀长度不小于20m,截深0.8m。3、采高:1.8米。4、工艺要求(1)割煤6割煤方式为双向割煤,螺旋滚筒自动装煤,人工清浮煤。割煤时,必须保证顶底板平整,煤壁齐直,不得出现留伞檐现象。(2)移架采用及时移架支护方式,追机作业,移架滞后煤机后滚筒3~5m,移架步距0.8m。(3)推溜在移架后按顺序推移刮板输送机,推溜滞后移架10~15m,其弯曲段长度不得小于15m,推移步距0.8m。推溜时必须依次顺序进行,严禁相向操作。推溜后,溜子必须保证平、直。三、工作面循环生产能力W=LShγc=164×0.8×1.8×1.45×97%=332t。第三节设备配置(一)液压支架1、中部支架型号ZY3800/12/24工作阻力3800KN支护强度0.54-0.65Mpa支架初撑力3164.3KN(31.5Mpa)中心距1500mm型号ZY3300/11/24工作阻力3300KN支护强度0.47-0.57Mpa支架初撑力3164.3KN(31.5Mpa)中心距1500mm2、端头支架型号ZYP3800/1.2/28工作阻力3800KN支护强度0.54-0.65Mpa支架初撑力3164.3KN(31.4Mpa)中心距1500mm(二)采煤机型号MG2×100/456-WD截深0.80m7电机功率2×100+2×25+5.5KW最大牵引速度12m/min滚筒直径1400mm(三)刮板输送机型号SGZ730/400链速0.93m/s运输能力700t/h电机功率2×200KW(四)转载机型号SZZ730/90链速1.4m/s运输能力800t/h电机功率90KW(六)可缩胶带输送机型号DSJ800/40×2带宽800mm电机功率40×2KW运输能力400t/h带速2m/s(七)乳化液泵型号BRW-315/31.5流量315L/min压力31.5MPa工作液3~5%乳化液配套液箱RX400/25数量两泵一箱(八)喷雾泵型号BPW315/16W流量315L/min压力16MPa数量一泵一箱8第三章顶板管理第一节支护设计根据该工作面顶底板性质及煤层贼存情况,选用ZY3800/12/24型支架进行支护,支架工作阻力为3800KN,支护强度为0.54-0.65Mpa,支架初撑力为3164.3(31.4Mpa),底板比压为1.41-1.73Mpa,据已使用情况能满足要求。第二节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面安装ZY3800/12/24型支架71架,ZY3300/11/24型31架,ZY3800/12/24型排头支架7架(机头3架、机尾4架),割煤后立即支护顶板。采空区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最小控顶距3.873m,最大控顶距4.673m。一、正常生产时期顶板支护方式采用追机移架方式对顶板进行及时支护。在采煤机割煤后,先移架,再移运输机,即割煤-移架-移运输机;采用带压擦顶移架的方式移架,正常架滞后采煤机后滚筒3~5架。顶板破碎时要紧跟前滚筒移架,移架步距0.8m。支护要求:1、工作面应达到动态的质量标准化要求,确保“三直、二平、一净、二畅通”的质量要求。2、加强支架的支护强度,确保支护质量,泵站压力不得小于30MPa,支架初撑力不小于26MPa。3、工作面出现冒顶时,要及时用木料接顶,并升实支架。4、工作面支架严禁歪斜和咬架、挤架:否则,要及时调整。二、特殊时期的顶板控制(一)来压及停采前的顶板控制1、工作面初次来压前必须编制专门安全措施。2、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期间,应加强来压的预测预报。3、工作面支架初撑力不小于26MPa。机巷、风巷初撑力不低于18MPa。4、加强上、下端头顶板控制,在机、风巷切顶线打一排切顶柱,柱距0.6m。5、工作面停采时要编制停采措施,加强顶板控制。(二)过断层及顶板破碎时的顶板控制根据地质资料分析,本工作面揭露断层2条,回采时必须加强过断层期间顶板控制工作,断层处的支架确保初撑力,届时必
本文标题:1051工作面作业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84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