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行政许可一法一例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行政许可“一法一例”主讲人:刘momo市政府法制办执法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于2003年8月27日经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黑龙江省规范行政许可条例》在《黑龙江省行政许可监督条例》的基础上全面重新制定,经2014年12月17日第十二届省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主要汇报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义、概况和形势第二部分:行政许可的界定与功能第三部分:行政许可“一法一例”确立的主要制度第一部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义、概况和形势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李克强总理:“放管服”改革是一场从理念到体制的深刻变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改革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和关键抓手。(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释放改革红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三)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二、国务院和省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总体情况(一)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情况•2001年国务院发布《批转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部署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2002年、2003年、2004年、2007年、2010年、2012年国务院先后取消、调整六批行政审批项目,累计2456项。•2003年8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标志着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2013年,5月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牵头单位由监察部调整为中央编办,国务院审改办设在中央编办。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强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中央和地方上下联动,成效明显:一是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减少。国务院部门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超过40%,不少地方超过70%;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国务院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削减70%以上;中央核准投资项目累计减少90%;外商投资项目95%以上由核准改为备案;商事制度明显简化,工商登记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前置审批压减87%以上,注册资本由“实缴”改为“认缴”。二是企业税费负担显著降低。2013-2016年累计2万多亿元。三是事中事后监管得到加强。强化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四是政府服务不断优化。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放管服”改革为企业“松了绑”、为群众“解了绊”、为市场“腾了位”,也为廉政“强了身”,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2017年网民满意度达89.9%。世界银行全球2017年营商环境报告:近3年我国营商便利度全球排名上升18位,开办企业便利度上升31位。(二)省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情况•2000年至2008年,我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由省编办负责,先后开展四轮行政审批清理,累计精简1889项。•2009年4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职能从省编办调整至省政府法制办,5月启动全省第五轮行政审批清理,2010年2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保留和取消行政审批(许可)事项的决定》(2010年省政府令第1号)公布,取消和调整500项行政审批,时限压缩41%,取消77项定期检验,对保留的对省、市、县、乡四级行政审批的实施主体、办理条件、申报材料、办理程序、办理时限、定期检验、收费等内容进行全面规范。•2012年2月启动全省第六轮行政审批清理,12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保留和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2012年省政府令第4号)公布,取消和调整312项行政审批。•2013年5月根据国务院部署,省政府明确我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由省政府办公厅牵头,省编办和省政府法制办配合。•2013年起组织10批清理,累计取消、下放行政权力942项,其中行政审批占接近一半;98%的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审一次”,78个备案事项实现“真备案”。•建立省政府网上政务服务中心,共有36个部门的500余项行政审批事项纳入网上办理。•编制了《黑龙江省主要经济活动行政审批流程指南》,将企业设立、固定资产投资、生产经营、资质资格4类96个经济活动审批流程予以公开。•取消涉企年检年审97项;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成立企业投诉中心,加强行政审批监督。•组织开展行政审批前置服务收费及事业单位行政审批职责任务清理。•清理规范两批次证明手续,取消和规范83项证明手续。三、当前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面临的形势(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2013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答记者问时向社会庄严承诺,本届政府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行政审批。•2013年5月国务院召开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对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出部署,李克强总理发表重要讲话。2017年6月1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做好今年的“放管服”改革,重点是做到五个“为”:一要为促进就业创业降门槛,以进一步减证和推进“证照分离”为重点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全面推行清单管理制度。二要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切实减少涉企收费。三要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彻底打破各种互为前置的审批怪圈,着力推动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除涉及安全、环保事项外,凡是技术工艺成熟、通过市场机制和事中事后监管能保证质量安全的产品,一律取消生产许可。四要为公平营商创条件,放管结合并重推进。五要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大刀阔斧砍掉各种“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打破“信息孤岛”,提高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本届省政府已连续召开多次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陆昊省长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新要求。如2014年3月19日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陆昊省长对行政审批清理提出三项要求:一是多取消,二是真备案,三是批一次。2017年省政府《政府工作报告》:持续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市场化配置资源。坚持“多取消、审一次、真备案”,下放到市县级政府的审批事项,不具备承接条件的调整由省级审批,但只审一次;动态调整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中介服务清单;全面推动“互联网+”审批和公共服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全覆盖。破除对市场主体定价机制的不正当干预,取消21项737个国家已无要求、有关部门仍在审批的具体项目。探索证照分离,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2017年7月20日,全省推进“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出席会议并讲话。关于下步工作,强调:一要合理设置、动态调整省、市、县三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收费清单。二要以权力清单为基础,设计、改进行政审批工作流程。三要以流程为基础,大力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让企业、群众少跑路,并接受监督。能在网上办理的都要网上办理,如填报信息、咨询等。四要推进工商登记便利化,集成有关部门所需信息,办事人一次填报录入推送到各部门。五要健全完善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功能,市级大厅主要针对企业,针对群众办事的大厅要放在县区,有条件的放到乡镇、街道。六要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法体制。七要推进基层综合执法改革,要集成力量、加强业务学习。八要持续推动企业减负各项措施。九要继续推行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体现公平公正。十要严肃纪律,坚决执行公务人员不许插手企业的招投标行为、不许插手企业的工程建设过程、不许插手企业的采购行为、不许插手非公企业对企业各类合作者的自由选择的要求。(二)行政审批领域仍存在较多的问题1.行政审批设定范围混乱。行政机关一讲管理就要审批。很多审批事项是政府不该管、管不了实际上也管不好的事情。事例:收割玉米秸秆要审批•河南漯河裴城镇规定农户收玉米要办砍伐证•河北成安农民收玉米需办秸秆放倒证事例:收破烂要审批2003年11月26日,哈尔滨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转发市公安局等五部门哈尔滨市整顿规范废旧物资流动收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对废旧物资流动收购人员“实行资质认定”,统一运输工具、统一胸卡、统一服装、统一车牌,每辆交纳抵押金500元,使用磨损费每日1元,发放的胸卡、马甲收取成本费28元。同时,加大稽查力度,对不符合资质条件的一律予以取缔。2.行政审批主体过多过乱。•各级各类行政机关都在设定行政许可•有利的事情争着管,交叉许可事例:河道采砂要办三项许可•国土资源部门以砂子是矿产资源为由,对采砂人要审批•交通部门以砂子在河道里与河道运输有关,对采砂者要发证•水利部门以砂子在水里和水量控制、护堤安全联系紧密,对采砂者也要实施审批和管理事例:漂流管理问题•森工•水利•旅游•体育•交通运输3.行政审批效率不高。•行政许可环节多、周期长,手续复杂繁琐,企业和群众办事难。根据世界银行排名,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仍排第78位,不仅落后于发达经济体,甚至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案例:广西玉林市退休官员为开花市86次“跑”审批2001年11月,广西玉林市准备新建专业花木市场,市委、市政府非常支持,明确要求计委、工商、国土、环保、水电等十几个相关部门要“简化项目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以最快的速度建好花木市场”。花卉协会会长罗中是原玉林地委行署专员助理,退休后全面负责花市筹建事宜。他没有想到,2002年2月2日花木市场开业以前,为办各种审批手续总共跑了86次,耗时近3个月:跑市建设局和规划局6次才决定项目由规划局牵头;跑市计委4次决定立项;找土地局7次认同花市项目是用集体土地办企业;到环保局3次解决问题;为土地现状勘测图跑规划局土地勘测大队5次;跑工商局2次解决;回规划局填土地使用申请表、办证共6次……案例:高盛公司开发项目审批手续复杂时间漫长黑龙江省高盛公司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建筑等为主营业务的民营公司。2009年9月公司竞得群力新区某地块开发房地产,总投资额40亿元。自竞得地块起,2010年3月23日拿到开工通知,用时6个多月;2012年1月20日开始消防验收,2013年4月19日拿到商品房销售证,用时1年零3个月。整个审批过程中,先后经47个单位审批、共164个审批流程、向有关部门提供290多种材料,审批、验收环节众多,共耗时2年多,企业消耗大量精力。此事引起省领导关注,经巡视组了解,责成省住建厅专题调研,日前省发改委已对此专门提出精简项目、优化流程的建议,省政府正在研究。4.行政审批监督检查缺位。•重审批、轻监管或者是只审批、不监管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个外资企业的老板深有感触地说:“在中国办企业,准入很难,但一旦准入了,就很自由。”事例:煤矿六证齐全却“五毒俱全”很多依法取得“六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和“矿长安全生产资格证”等)的煤矿出事后才发现长期存在着“超层越界,非法盗采;违规作业,以掘代采;管理混乱,严重超员;有章不循,监督不力”等严重问题。案例:“齐二药事件”2006年,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致多名患者肾功能衰竭,截至6月2日,已在广州造成10位用药患者死亡,这是一起严重的假药害人事件。该公司原是黑龙集团属下的国有企业,后改制为民营公司。发生假药事件的原因之一是随着所有者的变更,公司的工作人员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老职工被辞退,代替其工作岗位的是工资较为低廉的临时工,检验检测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该公司是一家持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在改制前已经取得了120多种药品的生产批准文号,并通过了国家药品GMP(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但取得药品生产许可后,有关部门疏于监管。事件发生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要求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吊销其药品生产许可证,收
本文标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行政许可一法一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96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