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融合活动方案案例【导读】这篇文档“融合活动方案案例”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融合教育实施方案【第一篇】徐水特教学校与安肃镇上关、下关小学联谊活动议程一、时间:2018年4月28日上午9点。二、地点:特教学校主甬路三、参加人员:上关、下关小学教师、学生代表,特教学校班子成员及全体师生。四、人员安排及分工:1、主持人:范莉2、会场布置、学生入场及会场秩序(队形有利于学生手拉手活动):李海霞、各班班主任,王锦伦总负责3、音响设备:商玲玲4、会场条幅布置:办公室摄像:姚立军、刘继业5、信息撰写上报和宣传:范莉6、后勤保障:张会静五、活动流程:(一)参观校园。(范莉老师引领,全体领导)(二)学校王德成校长致辞。(三)上关、下关小学代表讲话。(四)捐助(五)手拉手交流活动(六)活动结束。融合实践活动总结【第二篇】溪头中心学校“融合实践活动”总结从本学期开始,县局将“现代远程教育活动月”改称为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实践活动(简称“融合实践活动”),并贯穿整个学期。根据学校“融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本学期活动的各项具体工作已基本结束,现将活动的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制定实施方案根据县教电20147号文件精神,我校便拟定出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对活动内容、形式做了计划安排。1.融合实践活动内容以“九个一”等为载体。同时,还要着力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课有精品”和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应用经验交流”活动有机结合起来。2.活动形式包括:主题研讨活动、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中老年教师应用、校本资源库建设、资源融合研讨、优质课观摩、整体结合等。二、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经过学校统一组织安排,融合实践活动的各项具体内容得到逐一落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1.“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应用经验交流活动根据县局活动安排,2014年11月19日在万众教学点进行了我校与武阳中心学校“全覆盖”应用经验交流活动。2.与校本培训进行融合。为了全面有效地把融合活动与校本培训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还开展了远教公开课教学活动。每位教师都精心设计教案,自制整合课件,上公开课。课后,我们组织说课和评课,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探讨。评课中,大家一致认为,这样的教研形式无疑是落实课改的一条有效的途径。通过观摩,我们深感教育信息化已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良好的效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认知能力。3.切实做好教师培训根据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及本校的实际情况,学校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由学校的骨干教师和管理员承担培训任务,全体教师都必须参与。本学期结合到市教育信息技术的全员培训、中老年教师技能大赛、及班班通项目的实施等,把培训的重点放在畅言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应用与课件制作上,分别于安排三次培训。4.校本资源库建设为了不断增加和完善校本资源库资源,让更多的教师共享这些优质资源,学校还就校本资源库的建设作了规划,力争在五年内完成初中、小学及幼儿全部课程与课时的资源建设,包括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及有关视频资源。同时,学校还专门安排各科的骨干教师作为资源的审核员,把好质量关,择优选出资源向县教育资源网及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传,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5.加强校际交流三、不足之处总的来说,本学期学校在融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上能够坚持“立足常规,积极创新”,全体教师能根据上级及学校要求不断深入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广大学生也充分享受到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实惠,教育教学效益得到凸显。但客观上原因,使得校本资源库建设较为缓慢,向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传的资源被采用的还较少。今后我校将认真思考,积极探索,调整思路,改变这些薄弱之处。融合语言活动【第三篇】融合语言活动:快乐服务站大4班执教:方芳一、设计思路:1、选材的思考:(1)来自主题。《周围的人》是大班主题活动之一。自从开展本主题以来,孩子们了解到他们周围的人对自己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孩子自身忽略了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认为自己并不起作用。因此本活动想借助小动物帮助他人的情节,让幼儿理解助人为乐的实际意义;同时让幼儿通过讨论明白:帮助别人要做合适自己的事,这样才会给别人带来快乐。(2)来自生活。大4班是融合试点班,平时一周总有三天会有康康1班的特殊幼儿进入本班参加半日活动。虽说大部分幼儿都已接纳、熟悉这两名特殊幼儿,但是真正要落实到行动上去怎样帮助这两名特殊幼儿还有些茫然,因此,我选用了这一教材,目的是通过本次活动,让本班幼儿更深地了解这两名特殊幼儿的需要,从而落实到行动,最后让大家体验到帮助与被帮助的快乐。2、幼儿的经验分析:这是一次融合语言活动,有特教班的两位孩子融入到大4班中,本次活动内容的选择主要以大4班孩子的能力为主。根据近阶段的主题与教学开展情况来看,本班幼儿的经验已有了以下两方面的准备。(1)对周围人的工作与自己生活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2)已具有初步的合作、分享的意识。近阶段,金老师的活动《丁丁找快乐》做了较好的铺垫,让幼儿在感受故事的同时让孩子感觉到: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很快乐。而这种分享和帮助不光是自己身边的好朋友,也包括那些需要帮助和关爱的特殊小朋友:黄XX和毛XX。3、活动的价值分析:本活动想借助小动物帮助他人的情节,让幼儿理解助人为乐的实际意义;同时让幼儿通过讨论明白:帮助别人要做合适自己的事,这样才会给别人带来快乐,最后让大家体验到帮助与被帮助的快乐。4、融合教学法的运用:首先,“榜样学习法”是特教班孩子在学习中所必需用的方法,根据康康1班研究的普特融合中的教学方法——“榜样法”,在整个活动中让大4班幼儿作为一个个榜样,供特教班幼儿模仿学说、学做,将榜样法贯穿始終,起到一个榜样示范的作用。其次运用了“直观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手段,把小动物们帮助别人的过程演化成一幅幅生动、形象、动态的画面,满足了故事对特殊角色的动作处理,也满足了幼儿对视、听感官积极参与的要求。通过生动、形象化的动画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最后还运用了“情境游戏法”。情境游戏既符合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又能帮助幼儿获得有关的语言经验。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具体的故事场景,还得注意倾听别人说话、理解他人说话意图,考虑怎么回答,从而逐步提高在不同语境中运用适当语言的能力。当然在游戏中,孩子们还能互相协商、合作。二、活动目标:1、理解快乐服务站的实际意义,知道要用自己的本领给别人带来快乐。2.、体验帮助及被帮助都是快乐的。三、活动重、难点:体验帮助及被帮助都是快乐的为重点,理解快乐服务站的实际意义为难点。四、活动准备:幼儿知识经验的准备:1、对周围人的工作与自己生活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2、已具有初步的合作、分享的意识。教师环节材料的创设:1、课件《快乐服务站》。2、玩具电话两个、快乐小区及快乐服务站的场景布置。五、活动流程:情境导入----理解故事----逐层推进----拓展延伸↓↓↓↓激发兴趣感知情节加深理解升华情感六、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师:我们知道:在我们周围有许多人在为我们服务时感到很快乐,而我们在得到他们的帮助后也很快乐。(二)理解故事,感知情节1、今天,方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看看这是哪里呀?(快乐小区),在这个小区有个快乐服务站,站里有一群小动物,他们非常乐意为别人服务,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吧。2、教师点击课件故事欣赏,幼儿看课件,欣赏故事《快乐服务站》。3、幼儿讨论:(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2)有哪些小动物担任服务员?(3)他们各自去帮助谁?(4)他们快乐吗?为什么?(此环节让特教班幼儿模仿普教班幼儿说,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三)逐层推进,加深理解1、你觉得小动物的本领大不大?为什么?2、故事中的大象做了什么好事?3、什么好事是猴子做的?4、刺猬、兔子又做了什么好事呢?5、讨论:小兔去救火好不好?为什么?(自由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小结:这些小动物根据各自的特长,去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帮助他们解决了难题,所以小动物们很开心,很快乐,帮助别人可以得到快乐。(此环节让特教班幼儿继续模仿普班幼儿说,进一步理解要用自己的本领给别人带来快乐。)(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想一想,黄XX、毛XX有哪些困难需要你们帮忙的?2、想一想,你有什么本领可以帮助他们?3、游戏:快乐服务员(1)请两位教师充当电话员,幼儿分成四组,两组充当服务员,两组充当寻求帮助的人,幼儿通过打电话寻求服务员帮助。(2)游戏过程中,做服务员的幼儿注意服务的态度,被帮助的幼儿要表示相应的感谢。(此环节关注普特幼儿是否能合作游戏,体验帮助及被帮助的快乐。)七、活动延伸1、引导普教班幼儿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学会多帮助特教班的同伴。2、在区角活动中设立“快乐服务站”,让孩子们进一步参与游戏。2010年12月21日活动反思:师生互动的有效度既有赖于幼儿的兴趣,还有赖于幼儿自身的体验和知识经验。幼儿有了一定的感受和体验,才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师幼之间才能产生有效的互动。本次活动的选材首先来自主题;其次来自生活;最后是根据幼儿的经验选择了本教材。在活动中,我运用了“榜样学习法”、“直观教学法”、“情境游戏法”等方法。活动中以幼儿自身的经验展开讨论,通过挖掘自身细微的能力来激发幼儿帮助别人的热情,那样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有效度就有所提高了!同时在活动中我关注全体与个别的兼顾。对于胆小的幼儿怯于大胆地进行表达的时候,我积极鼓励,选用简单的问题让其回答,满足了这些胆小幼儿要获得成功的愿望,也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特别是特教班的两位孩子也在我的指导下尝试着大胆表述,在座的老师都赞叹他们的进步。社会融合活动总结【第四篇】隆林各族自治县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机构2014年度社会融合活动工作总结随着春节的临近,机构的工作也圆满结束。在这一年中,机构在社会融合活动方面开展得有声有色,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开展的活动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结合机构的工作实际和当地现有的人文、自然资源,已按照年初制定的各项计划逐月开展各项活动。六月份和隆林县特校学生联欢,七月份到超市游乐场游玩和购物,九月份到大广场游玩、购物,十月份和隆林特校学生联欢,十一月份到隆林县博物馆参观,十二月份到后龙山游玩。以上活动的开展,极大开阔残疾孩子的视野,让他们知道社会上还有那么多好玩的地方,乐于去接触社会、走入社会。也让社会各界人士认识到我们身边有一群特殊的残疾孩子,他们需要关心、需要照顾,愿意接纳残疾孩子!二、宣传报道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要求,每一次开展的社会融合活动都有专人摄影,并做好新闻宣传报道。三、安全保障为了做好安全工作,每次社会融合活动的开展,都有方案,经过学校领导的同意才能开展。在活动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的计划来实施,做到万无一失。
本文标题:融合活动方案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983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