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上部结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DOC73页)
第一章原材料进场验收及现场存放标准化工序作业要点1.1标准节段钢筋、端头模板1.1-标准节段钢筋、端头模板进场验收及现场存放1.1.1出厂前验收1.1.1.1、钢筋须按不同规格、等级、牌号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架空分别堆放,不得混杂,立牌以便识别;1.1.1.2、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使用前需按规范要求抽检,符合规范要求的方能使用到工程中,钢筋进场前首先做一次型式检测,对钢筋的重量偏差、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冷弯进行检测,合格后方成批量进场;1.1.1.3、模板装车前应检查模板平整度、拼缝、拉杆孔位置等,面板光洁无锈斑、灰尘及杂物,复核以检查重量偏差值;1.1.1.4、每块模板边缘应横平竖直,无弯曲、翘角、啃边等现象,大面平整,满足设计对混凝土表面平整度的要求,无磨损现象;1.1.1.5、根据现场进度计划钢筋进场时间,钢筋存放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1.1.2装车、运输1.1.2.1、钢筋半成品应按使用、安装次序进行分类,分批存放在存放区,架空堆放,并挂牌标识。容易滑落的材料应捆绑牢固、堆放有序,小件(散件)材料及配件应存放于箱、盒内;1.1.2.2、在前场施工需要时用平板车转运到施工现场,转运过程注意以下事项:①技术员复核转运钢筋型号、尺寸,并填写《配送单》;②钢筋按编号顺序装车;③钢筋在转运过程中避免被挤压碰撞导致变形;④加工好的钢筋采用平板车运至安装现场,严禁接触地面拖动;1.1.2.3、端头模板运输:端头模板采用在后场统一制作,再分别运送至前场使用,按工区将把每一个墩柱需要的模板进行分类堆放,在前场施工需要时再用平板车转运到施工现场;1.1.2.4、模板装车时采取背靠背的方式,即面板对面板或背肋对背肋,避免损伤面板进而影响混凝土外观。1.1.3卸车、现场堆放1.1.3.1、现场每个墩柱旁按规划硬化好钢筋堆放区、模板堆放区,不得随意乱放;1.1.3.2、钢筋、模板运输到现场后要按规格、型号分类摆放整齐、整洁、防倾倒,钢筋下面要用枕木垫起,离开地面30cm以上,并用防雨棚布覆盖;1.1.3.3、钢筋堆放时按照如下原则:①先用的放上面,后用的放下面;②占地面积大的放下面,占地面积小的放上面;③现场用记号笔加双面胶将每种钢筋型号挂牌标明,适当分层堆放(不超过三层);④钢筋半成品、成品分开整齐堆放,不允许有“脏、乱、差”现象;1.1.3.4、模板堆放时要保护好与混凝土接触的那面,采用背靠背方式,防止损伤模板表面,模板支垫采用方木支垫,禁止采用型钢或者混凝土块。1.1.4安全文明施工要点1.1.4.1、在施工路段设置明显的交通安全标志或安全牌,在转弯处、陡坡等地段设置警戒标志,确保现场的施工交通安全;1.1.4.2、在施工过程中交叉经过沿黄扶贫路时,原材料在运输过程中要:“一停二看三通过”的原则,做到主线先行,不得抢道和占用车道;1.1.4.3、材料运输过程中不要超高、超宽装车,对不得不超宽的时候,应设立超宽警示牌,提醒来往车辆。1.2预应力钢筋1.2-预应力钢筋进场验收及现场存放1.2.1进场前验收1.2.1.1、普通低松弛钢绞线进场前首先做一次型式检测,对钢绞线的抗拉强度、延伸量、弹性模量、应力松弛性进行检测,合格后方成批量进场;1.2.1.2、钢绞线随进场附有出厂质量证明书,物资部对试验室进行委托。试验室接收到委托单后根据质量证明书,首先对标识牌上强度等级、结构、直径、批号进行复核,如信息无误对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捻制钢绞线的抗拉强度、延伸量、弹性模量进行检测,如合格,报监理,验收合格方可用于本工程;1.2.1.3、环氧涂层钢绞线要求:①无粘结筋的外表面不应有深于1mm的划痕,不应有面积大于3cm2的损伤;②两端锚具的外表面镀锌层不得有损伤。1.2.2下料、运输1.2.2.1、根据张拉需要计算下料长度,全桥预应力钢束必须建立统一台账,根据台账进行预应力钢筋配料,避免产生过多的余料,配料完必须经现场主管确认;1.2.2.2、竖向预应力钢棒为厂家根据下料长度进行下料,并对不同长度的钢棒分别挂牌标识。根据现场实际进度装车对应节段的钢棒;1.2.2.3、横、纵向预应力钢筋采取由各工区在后场存放区统一下料、编束、记号笔编号挂铁牌标识,再装车运输至前场;1.2.2.4、预应力钢筋采用钢卷尺精确测量、砂轮切割机下料。下好的钢绞线单根盘起,经分类编号后进行临时存放。钢绞线临时存放时,必须在其下方支垫木方,并用彩条布全面覆盖,以防雨、防潮。1.2.3卸车、现场堆放1.2.3.1、运输到现场的预应力钢筋利用塔吊卸车,采用两点吊装方式,使用2t卡环,采用直径φ15.5钢丝绳吊装,两钢丝绳间夹角不大于60度;1.2.3.2、运输到现场的预应力钢筋临时存放于规划好的堆放区,堆放区需进行硬化,用枕木支垫,并用彩条布全面覆盖,以防雨、防潮;1.2.3.3、运输到现场的预应力钢筋必须及时使用,尽量减少临时存放时间。1.2.4安全文明施工要点1.2.4.1、在施工路段设置明显的交通安全标志或安全牌,在转弯处、陡坡等地段设置警戒标志,确保现场的施工交通安全;1.2.4.2、在施工过程中交叉经过沿黄扶贫路时,原材料在运输过程中要:“一停二看三通过”的原则,做到主线先行,不得抢道和占用车道;1.2.4.3、下好的钢绞线盘起后应绑扎牢固,钢绞线下料完的临时支架应固定牢固,并设立安全警示牌,防止钢绞线弹出伤人。1.3波形钢腹板1.3.1出厂前验收1.3.1.1、出厂前应对波腹板尺寸、型号等是否与标识牌对应,外观有无破损,临时设施耳板位置是否与设计位置相符,且已做防腐处理;1.3.1.2、出厂验收内容包含:波腹板的外形、尺寸及型号是否对应;焊钉、“U”型筋、PBL键、排气孔等数量是否足够,是否存在漏项;托底钢板的平整度、波腹板钢板垂直度等一一量测;1.3.1.3、波腹板出厂前应出具波腹板产品合格证、自检资料及超声波检测报告,随车到达现场。检测报告应包含以下检测项目:化学成分、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冷弯性能、冲击性能等,经复核数据满足要求,报监理验收合格方可出厂。1.3.2波形钢腹板装车、运输1.3.2.1、波形钢腹板装车前,按要求对钢板表面覆膜,防止锈蚀及碰伤;1.3.2.2、按照板号挂标牌,每块板正反面各挂一张标牌。标牌上注明波形钢腹板编号、规格型号、安装位置、重量、制造厂名、工程名称、生产日期等、字迹应清晰;1.3.2.3、波形钢腹板装车时采用平放的方式,波腹板下面及波腹板之间用枕木支垫,高度不能超过四层;1.3.2.4、装车后用钢丝绳固定好,且钢丝绳与波腹板接触处需用橡胶隔开,防止对波腹板造成损伤;1.3.2.5、波形钢腹板采用运输车运输,运输前再次检查波腹板是否固定好,防止运输过程中损伤波腹板;1.3.2.6、运输计划:应记载运输方法、超高超宽警示装置、运输路线、运输工程名称、运输单位、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以及紧急时刻的联络机制。1.3.3波形钢腹板卸车、现场堆放1.3.3.1、运输到现场的波腹板利用塔吊卸车,利用PBL键与加劲板栓孔作为吊点,采用四点吊装方式,使用2t卡环,采用直径φ15.5钢丝绳吊装,两钢丝绳间夹角不大于60度;1.3.3.2、波腹板堆放时根据出厂时的板号,统一存放在对应墩柱旁的波腹板指定堆放区,堆放区需进行硬化,高度不能超过六层,每层钢腹板应支承在与其外形相同的木块上,避免波形钢腹板的整体变形。1.3.4安全文明施工要点1.3.4.1、对于涂装的构件,在搬运、堆放时,任何人不得在构件上行走或踩踏,以免破坏涂装质量;1.3.4.2、波腹板上不得再堆放其它物件;1.3.4.3、吊装时必须设置缆风绳,防止波腹板在空中翻转。图1.3-1波腹板标准吊点设置图1.4混凝土原材料1.4.1水泥进场前验收1.4.1.1、每年对水泥进行一次型式检测,除了常规检测并对氯离子含量、碱含量、烧失量、SO3含量及氧化镁含量进行检测;1.4.1.2、首先对每车水泥的比表面积及标准稠度用水量检测,如合格,将水泥打入指定的水泥罐中,如不合格清理出厂;1.4.1.3、对合格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及强度进行检测,3天后将凝结时间及3天强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合格方可用于工程实体;1.4.1.4、对水泥的比表面积、温度及陈伏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比表面积控制在350~400㎡/kg,温度控制在60度以下,陈伏时间15天以上。1.4.2机制砂进场验收1.4.2.1、每年对机制砂进行一次型式检测,除了常规检测并对坚固性、堆积密度、表观密度、空隙率、轻物质、硫化物及硫酸盐、碱集料反应及氯离子含量进行检测;1.4.2.2、在生产过程中,试验室每月至少两次到机制砂厂对料源稳定性、生产性能、生产工艺进行了解并检测,砂厂严格按照生产工艺生产:10~20mm粗骨料→储料斗→传送到制砂机→出机后的经过振动筛将颗粒4mm以上的骨料回送到制砂机进行二次破碎→振动筛分选出小于4mm以下的机制砂→经过除尘设备除尘→成品机制砂,出料口的输送器,以防不均匀洒落;料堆不得高于2米,以防离析;1.4.2.3、每批机制砂进场后,取样对机制砂进行筛分、石粉含量、泥块含量及有机物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并经监理批复后使用于工程实体,如不合格清理出厂;1.4.2.4、对细度模数及石粉含量进行了更严格的控制,每车检测,细度模数控制在2.7~3.0,石粉含量控制在5.0%~6.0%。1.4.3粉煤灰进场验收1.4.3.1、每半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除常规检测外对含水率、游离氧化钙含量、SO3含量进行检测;1.4.3.2、对每车粉煤灰进行细度检测,检测合格,将粉煤灰打入指定罐中,如不合格清理出厂。随后对合格粉煤灰进行烧失量、需水量比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批,用于工程实体,如不合格清理出场。1.4.4粗集料进场验收1.4.4.1、每年对粗骨料进行一次型式检测,除了常规检测并对堆积密度、表观密度、空隙率、吸水率、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坚固性、母岩岩石抗压强度、及碱集料反应进行检测;1.4.4.2、在生产过程中,试验室每月至少两次到粗骨料厂对料源稳定性、生产性能、生产工艺进行了解并检测,料堆不得高于2米,以防离析,监理见证一次,并做相应的记录及报告并汇报分析;1.4.4.3、每批粗骨料进场后,立即对粗骨料进行取样,并对粗骨料进行单粒级筛分、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及压碎值进行检测,并找出合理的合成级配比例并对合成级配粗骨料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并经监理批复后使用于工程实体,如不合格清理出厂。1.4.5外加剂进场验收1.4.5.1、每批外加剂进场后,立即取样与现场材料进行试拌,合格后方可装入指定罐中;1.4.5.2、每批外加剂进场后取样进行外委检测,外委检测结果合格并经监理批复后使用于工程实体,如不合格清理出厂。1.4.6拌合站管理要点1.4.6.1、采取封闭式料仓,避免雨雪天气露水等因素对材料含水率产生影响,料仓之间采用两米高隔墙,防止不同骨料混料;1.4.6.2、采用封闭式水池,防止杂物落入水中,影响水的质量;1.4.6.3、采用封闭式上料斗,避免搅拌站上料仓的骨料受雨雪天气影响,各上料仓之间加焊1米高钢板对各种骨料进行隔离,防止串料;1.4.6.4、每周进行搅拌站的静态动态标定,确保搅拌站称量系统的准确;1.4.6.5、设置加热料仓、锅炉房、外加剂加热房等,确保冬季气温较低时,砂、水、外加剂温度达到规范要求,确保混凝土出机温度合格;1.4.6.6、混凝土罐车内不能存水,每次洗完罐体后将水排空,下雨后如有混凝土运输任务,应检查罐体内有无积水;1.4.6.7、加强对操作手的培训,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第二章挂篮施工标准化工序作业要点卡片2.1-主桥挂篮拼装及预压标准化2.1挂篮拼装及预压施工2.1.1挂篮进场验收2.1.1.1、挂篮进场后,按照设计图纸各杆件数量和发货清单清点到场数量;2.1.1.2、检查各杆件的几何尺寸、型材规格及型号,对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杆件清理出场。2.1.2轨道梁安装及固定2.1.2.1、0#、1#块施工前在底板预埋挂篮后锚固孔洞,顶板预埋滑梁锚固孔洞以及轨道锚固精
本文标题:上部结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DOC73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03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