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中海ArtDeco风格造型标准化研究(XXXX)67页
中海ArtDeco风格造型标准化研究一、ArtDeco建筑发展史及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历史)二、ArtDeco建筑语汇及比例关系研究(特征)三、ArtDeco高层建筑分段原则及分段方案研究(比例研究)四、ArtDeco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五、ArtDeco住区设计原则总结第一章:ArtDeco建筑发展史及不同时期的代表作(风格介绍)1、ArtDeco风格发展沿革(表达方式参考EPG)2、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及特点(高层为主)3、ArtDeco与新古典主义ArtDeco的概念与源起ArtDeco——DecorationArt(装饰艺术)ArtDeco演变自十九世纪末的ArtNouveau(新艺术)运动,当时的ArtNouveau是资产阶级追求感性(如花草动物的形体)与异文化图案(如东方的书法与工艺品)的有机线条。ArtDeco则结合了因工业文化所兴起的机械美学,以较机械式的、几何的、纯粹装饰的线条来表现,并以明亮且对比的颜色来彩绘。同时,随着欧美帝国资本主义向外扩张,远东、中东、希腊、罗马、埃及与马雅等古老文化的物品或图腾,也都成了ArtDeco装饰的素材来源。处于手工业与工业化的过渡时期,ArtDeco呈现出注重传统装饰与现代造型设计的双重性。它反对新艺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的自然装饰、中世纪复古,也批评单调的工业化风格。因此它是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间的一场衔接。从上世纪20年代色彩鲜艳的爵士图案到30年代的流线型设计,从别致的法国香水瓶到林立于美国西海岸的摩天大楼,都是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的组成部分。概念与源起:ArtDeco的概念与源起ArtDeco的概念与源起融合:古典与现代的融合介于古典与现代之间,融合了立体派、构成主义包括机械美学,具有现代主义的简约而不是简单,又有古典主义的精致而不繁复琐碎的造型元素。衔接:新艺术(ArtNouveau)与工业艺术(IndustrialArt)的衔接ArtDeco呈现出注重传统装饰与现代造型设计的双重性。它反对新艺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的自然装饰、中世纪复古,也批评单调的工业化风格。它是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间的一场衔接。ArtNouveau(新艺术)运动追求灵巧、卷曲、苗条的植物装饰,比较阴柔,强调回归自然,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感性需求。案例:都灵路12号住宅机械美学影响资本主义向外扩张ArtDeco(装饰)运动强调刚劲有力、趋于几何的图案装饰,向往机器大工业生产,赞美技术、工业文明。主要装饰为剑兰、鹰、马等。案例:阿斯托里亚旅馆墙上装饰结合了因工业文化所兴起的机械美学,以较机械式的、几何的、纯綷装饰的线条来表现,如扇形辐射状的太阳光、齿轮或流线型线条、对称简洁的几何构图。远东、中东、希腊、罗马、埃及与马雅等古老文化的物品或图腾ArtDeco的概念与源起ArtDeco风格发展沿革ArtDeco风格发展沿革起源于法国鼎盛于美国风靡于上海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20世纪20、30年代20世纪20、30年代远东、中东、希腊、罗马、埃及与马雅等古老文化的物品或图腾结合了因工业文化所兴起的机械美学,是现代艺术、设计上的一种运动与风格。上海的建筑已经将Art-Deco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中不少已经成为当代上海靓丽的风景线。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概述:早期法国ArtDeco风格是ArtDeco从萌芽到产生的阶段。其产生的初衷是为了对抗德国的工业产品,保持法国在艺术领域的传统优势地位。在具体创作上表现了很大的包容性和跨越性,是后来折线型ArtDeco的基础。特点:偏爱贵重材料,注重优雅、精致、奢华的气质,柔美多于阳刚,装饰更为繁复,具有法国式的浪漫,多见于室内装饰。案例:巴黎博览会上波莫尼工作室的展馆(1925)、巴黎博览会上的餐厅(1925)巴黎博览会上波莫尼工作室的展馆建造时间:1925年建筑特点:四个方向阶梯状的收分,装饰性强,入口处华丽的弧形、放射形等趋于几何的造型,有着鲜明的ArtDeco的特征。布局对称,体型设计优雅别致,透着浓郁的法国风情。巴黎博览会上的餐厅波莫尼工作室的展馆鲁夫曼为巴黎博览会设计的卧室早期法国ArtDeco特点:强调几何线条、强调对称、干净利落,建筑立面大块整洁,金字塔状的台阶式构图形成强烈的视觉感受和独特的韵律感。案例:芝加哥商城、纽约摩天大楼、芝加哥每日新闻报大厦、洛克菲勒中心主楼等概述: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成为都市发展的主角。但是夸张失调的柱式、笨重繁复的线条在高耸的大楼上显得矫揉造作。相反,ArtDeco适应变化,易于应用,潜在的巨大象征能力,高耸的造型,一时成为美国最流行的建筑风格。在纽约,摩天大楼被视作财富的象征和炫耀实力的手段。芝加哥商城纽约摩天大楼芝加哥每日新闻报大厦洛克菲勒中心主楼早期美国ArtDeco纽约帝国大厦建造时间:1930年建筑特点:强调垂直线条,阶梯状收分明显;气势宏大,高耸挺拔这座ARTDECO建筑艺术的代表作--纽约帝国大厦始建于1930年3月,是当时使用材料最轻的建筑,建成于西方经济危机时期,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象征,如今仍然和自由女神一起成为纽约永远的标志。曾为世界第一高大楼和纽约市的标志性建筑。是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在世界贸易中心9.11事件倒塌后,继续接任纽约第一大楼的头衔,直到自由塔建成.早期美国ArtDeco纽约克莱斯勒大厦建造时间:1928年建筑特点:典型的ArtDeco建筑风格的摩天楼,大楼尖顶ArtDeco风格的装饰轮毂罩是它的标志。人们在对现代主义、极简主义带来的冷漠和无视人的感情意志表达的反思之后,开始重新审视环境和产品使用过程中人的精神感受,开始趋向于设计一种生活方式,设计一种能让居住者“触摸”到的空间感受,同时强调要以人为本,创造一个感性、生动的精神氛围。为了体现高大、雄伟,并炫耀财富的目的,立面竖直线条的装饰,凸现了立面的高大,给人华贵,高尚的尊贵感。早期美国ArtDeco概述:上海在20世纪20年代初到30年代迎来了建筑的繁荣时期,上海号称“万国建筑博览园”的老建筑大多建设于这个时期,而ArtDeco占据了这个建筑高潮时期的主导地位。上海的ArtDeco风格建筑涉及多种功能的建筑形态,不仅包括宾馆、公寓、银行还包括电影院、戏院等,并成功成为继纽约之后的ArtDeco建筑最多的地区。特点:形态丰富,数量繁多,呈现出现代简洁的街屋外貌。这个时期的建筑大多体量中等或偏小,尺度亲切适宜,古典因素的影响逐步减弱,而来自国际式的影响则逐步加强,具有独特的海派特色和风韵。案例:沙逊大厦(和平饭店)、上海国际饭店、锦江饭店、武康大楼、上海大厦、衡山宾馆、密丹公寓、国泰电影院、百乐门舞厅、吴同文别墅、张氏别墅等。张氏别墅百乐门舞厅密丹公寓早期上海的ArtDeco上海国际饭店建造时间:20世纪30年代建筑介绍:国际饭店又名四行储备会大楼、派克饭店、高22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上海最高的建筑物。它是上海ArtDeco风格的代表性建筑,由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它被人为“几乎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典型的装饰艺术派风格的高层摩天楼在中国的翻版。建筑特点:从15层以上层层收缩呈阶梯状的塔楼式的退台,强调垂直线条的高耸感。那刚柔并济的横竖线条及对称构图,那流畅的圆形舷窗、圆弧形转角和丰富的浮雕装饰手法,强调材料的高贵质感与光泽。设计师在色彩设计中运用鲜艳的纯色、对比色和金属色,追求强烈、华美的印象。早期上海的ArtDeco沙逊大厦(和平饭店)建造时间:1929年建筑介绍:沙逊大厦又名和平饭店,是当时上海滩著名的ArtDeco建筑。高度10层(局部13层),是当时外滩最高的建筑物,它19米高的墨绿色塔形铜顶成为当时上海滩的新标志。1929年的西方,ArtDeco风格刚刚兴起,沙逊大厦是当时美国流行的芝加哥学派的设计手法。建筑特点:对称式的布局,从体型、构图、到装饰细部都已经大幅度简化。立面以垂直线条为主,在腰线和檐口处有雕刻的花纹。外墙大部分使用花岗石作为贴面,局部(第九层和顶部)使用泰山石面砖。主屋顶顶部的铜皮屋顶标志着外滩开始从新古典主义向装饰主义派的改变。早期上海的ArtDeco锦江饭店建造时间:20世纪30年代建筑介绍:锦江饭店原为英国籍犹太人沙逊产业,是由公和洋行设计的ArtDeco建筑。高18层。建筑特点:锦江饭店外形采用突出中部主体,两侧逐步跌落的阶梯状造型手法,建筑正立面中央及两端用竖向窗带进行组织,强调高度的垂直感,其余部分的窗间墙才、则处理成水平横线条,只在入口、檐部等重点部位进行细部装饰,装饰主体为几何型图案。从锦江饭店的设计中可以看出古典因素的影响逐步减弱,而来自国际式的影响则不断增强。具体变现为装饰减少、区域简洁、以及水平窗带的运用。上海的ArtDeco上海大厦建造时间:1934年建筑特点:上海大厦建成之时为上海建筑面积最大的高层建筑。平面呈X型,中央部分最高,两侧逐步跌落,具有典型的折线形ArtDeco特点。外立面比较简洁、现代、只有入口处和顶部有卷蜗状几何化装饰。大面积的墙面不做附加装饰,仅通过变化面砖砌法略做处理。衡山宾馆建造时间:1934年建筑特点:衡山宾馆高16层,中央部分最高,逐步向两侧层次跌落,几乎没有任何附加的装饰,中央部分及侧立面中部均以垂直线条为主,立面主要是水平向的窗口及深色调的窗间墙形成的窗带与垂直线条形成对比。上海大厦衡山宾馆早期上海的ArtDeco国泰电影院建造时间:1930年建筑特点:国泰电影院面向接口转角处,采用阶梯状层层跌落的造型处理,主入口顶端高出的部分上标有影院名称,贯通上下的竖向长条窗与褐色面砖的墙相间,强调竖向线条,与美国同时代的电影院造型如出一辙。吴同文别墅建造时间:1938年建筑特点:邬达克留在上海的最后一幢建筑,采用了局部回弧形体量,带型的玻璃窗,强调横向流线,流线型大楼梯和平台,是经典的流线型ArtDeco作品。早期上海的ArtDeco吴同文别墅国泰电影院当代ArtDeco概述:概述:ArtDeco简洁又不失装饰性的造型语言所体现出来的基于线条形式的强烈的装饰性,灵活运用重复、对称、渐变等美学法则使几何造型充满诗意从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当代的建筑:尤其是楼盘与高科技摩天大楼中。特点:强调垂直线条、阶梯状收分、几何化的装饰等。案例:金茂大厦、翠湖天地御苑等。金茂大厦翠湖天地御苑ArtDeco与新古典主义来自古典主义的造型元素。如拱券、柱式、雕塑等在立体设计上的运用来自古典主义的装饰题材和图案。但是在ArtDecoArtDeco雕塑和浅浮雕比起新古典主义更加样式化,趋与几何和简化,更具有现代感,并且往往被赋予全新的题材。在整体布局上内在的古典秩序感。如强调对称、追求宏大的气魄,横三段纵三段的立体构图等。这在许多ArtDeco建筑上是很常见的。古典秩序感使ArtDeco风格持续了新古典主义中宏伟与庄严的特点,这有利于满足资产阶级炫耀其财富力量的需要。通过变型、简化、几何化处理将古典装饰转变成摩登装饰,在ArtDeco风格建设设计中屡见不鲜。新古典主义美学是以形的简洁和对庄严的考虑为准则的,相比之下,ArtDeco风格中的古典秩序感并不十分严格,有时甚至非常自由。ArtDeco与新古典主义关系新古典主义Artdeco风格现代主义•都包含了古典的元素,采用对称多于不对称、直线多于曲线的立面,适应机器时代和新材料的要求•都是机器工业时代的形式,但现代主义强调工业、赞美技术,完全抛弃装饰,但artdeco并非完全从功能出发而抛弃装饰。1.整体布局,秩序感:横三段、竖三段2.古典主义的造型元素:拱券、柱式、雕塑1.表现和建造的统一;建筑形体和功能的配合;2.灵活均衡的非对称构图;简洁、纯净的体型;1.形体呈阶梯状收分,垂直线条的强调2.注重装饰几何化,多用放射状、V形图案3.使用奢华材料,迷幻灯光,炫耀标榜财富当代ArtDeco与各种风格的区别第二章:ArtDeco建筑建筑语汇及比例关系研究1、ArtDeco建筑语汇分析2、ArtDeco建筑比例划分法则3、ArtDeco建筑比例分析垂直线条的强化ArtDeco那简洁又不失装饰性的造型语言所体现出来
本文标题:中海ArtDeco风格造型标准化研究(XXXX)67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14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