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均衡发展及标准化评估(XXXX220临沂)
1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暨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评估许秀峰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形式与背景:•普九——有学上。•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开始实施“普九”,至2011年底全国已基本完成“普九”,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差距问题凸显出来,成为择校、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乱收费等热点难点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好学(公平、质量)•我国九年义务教育2011年底全面普及之后,均衡发展成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各级政府的法定责任。•2010年颁布实施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地位和目标。•201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成为新时期义务教育战略性任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导向——任务。3•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要求:•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目标:•根据我省与教育部签订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鲁政办发〔2011〕61号、鲁政办发〔2013〕8号文件要求,2015年全省基本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到2015年年底,全省基本实现全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达到办学条件标准,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在硬件条件、师资水平等方面基本均衡,学校办学各具特色,教育质量得到整体提升,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平等性原则得到充分体现。——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鲁政办发〔2011〕61号)•今年要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实施情况检查,启动省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考核评估工作和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的验收认定工作。——袁贵仁部长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认定,建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复查制度和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考核评价制度,督促各地推进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通过学区制、学校联盟等有效途径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4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办法:•——《山东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鲁政办发〔2013〕8号)•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必须在县(市、区)所辖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计划实施情况评估方案》要求的基础上,并经市级复评通过后进行。督导评估由省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组织实施。评估对象为县级人民政府。•评估内容:•1.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评估:此项为申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前提条件,省级评估时一并进行。•2.县域内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评估:重点评估县级政府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情况。包括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用差异系数衡量,小学和初中校际间差异系数分别小于或等于0.65和0.55。•3.对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评估:包括: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四方面指标。•4.参考公众满意度调查。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申报表:小学、初中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表II-1)有关指标值的说明:•指标项目调整如下:•表Ⅱ—2:小学、初中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分学校)•2.上述指标的标准值并非改善办学条件及评估依据,改善办学条件依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评估办学条件依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计划实施情况评估方案》规定的标准。学校名称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运动场地(米)多媒体设备数量学生用计算机台数专任教师师机比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专任教师学历实验室数量音体美器材种类该校综合评估是否达标指标值省级评估标准指标值省级评估标准指标值省级评估标准指标值省级评估标准指标值省级评估标准指标值省级评估标准指标值省级评估标准指标值省级评估标准指标值省级评估标准指标值省级评估标准6•评估结果认定:•对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评估总分为100分,评估得分在85分以上、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差异系数分别小于或等于0.65和0.55的县,方可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同时参考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通过省督导评估认定的,由省政府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审核认定。认定合格的,由教育部授予“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称号,对通过教育部认定的县(市、区)由省财政给予奖励。7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计划实施情况评估方案(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学条件评估执行此方案)一、评估范围•评估范围为县域内各类公办普通中小学(包括教学点)。•说明:按照布局调整规划的待撤并学校,应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一并纳入评估范围。•二、评估内容•学校设置与校舍、运动场地及室外设施、教育教学装备和师资配备4项指标。•指标体系:•A1学校设置与校舍:B1学校设置与校园规划;B2校舍建筑设计与质量;B3普通教室;B4学科专用教室;B5公共教学用房;B6学生生活用房。•A2运动场地及室外设施:B7田径场;B8篮排球及其它运动场地、器材。•A3教育教学装备:B9实验仪器、器材;B10图书资料;B11教育信息化及现代教育技术设备;B12通用技术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备;B13体卫艺教学设备;B14设施设备管理与使用。•A4师资配备B15师资配备。•A4师资配备和B11-6中的教育城域网是对县(市、区)的评估指标;其余三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是对学校的评估指标。8•三、评估办法:•评估采取县级自评、市级评估、省级评估的办法进行。•四、评估结论认定•(一)县(市、区)评估结论•对县(市、区)的评估结论,分为“达标”和“不达标”两个等次。•达标条件:•1.县域内所有学校均为“达标”和“基本达标”等次,且达标学校占学校总数的比例在70%以上;•2.全县(市、区)师资配备、教育局域网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达到评估标准要求;•3.中小学布局规划科学、合理•以上三项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即认定为县(市、区)不达标。•(二)学校评估结论•对学校的评估结论,分为“达标”、“基本达标”和“不达标”3个等次9•学校评估结论认定标准:•每项B级指标评价结论分为A、B、C三个等级。对学校的14项二级指标评估中:•达标学校:A等数量达到8个及以上,其余指标为B等;•基本达标学校:A等数量大于等于5个,小于8个,其余指标为B等(中心城区学校允许存在因超班额和田径场跑道长度不符合要求的C等指标);•不达标学校:A等数量小于5个或出现C等(不包括中心城区学校因超班额和田径场跑道长度不符合要求的C等指标)。•说明:•有两个及以上校区的学校,各校区均应达到相应标准。如:某项指标主校区为A等,分校区为B等,则该校此项指标按B等计。•中心城区学校指在市县政府驻地,位于人口集中聚集区(城镇主城区)的学校。10四、评估有关问题说明(一)文件依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计划(2011-2015年)》、《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计划实施情况评估标准》、《关于对〈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计划实施情况评估方案〉有关内容说明的通知》(二)办学条件适用标准1.《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及补充规定,简称《办学条件标准》2.《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0406―2010)、《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0386—2006)和《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0388—2006),简称高中、初中和小学《配备标准》3.《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教体艺〔2002〕11号4.《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5号)11•(三)有关问题掌握原则:•1.按照布局调整规划的待撤并学校,应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一并纳入评估范围。•2.有两个及以上校区的学校,按一所学校填报,但各校区均应达到相应标准。如某项指标各校区评估等次不一致的,按最低等次计。•3.如学校规模介于两种标准数值间时,学校各种功能室配备数量和实验仪器及教学器材配备套数(件数),按较小规模的标准评估。•4.学校规模超出适宜规模时(高中超过60个班、初中小学超过36个班),按超出适宜规模的班级数,增加相应的校舍。学校规模超出仪器器材等设施设备配备标准适用规模时,按超出配备标准适用规模的班级数增加相应器材配备数量。•(四)有关专用名词的界定:•1.经济欠发达地区,指规划完成年度,被省财政列为财政困难县的县(市、区)。•2.中心城区学校,指在市、县政府驻地,且位于人口集中聚集区(城镇主城区)的学校。•3.专任教师,指具有教师任职资格,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12•(五)不同类型学校评估适用标准•1.九年一贯制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原则按中学评估,其中:•⑴三个平行班及以上规模的学校,理化生实验室、小学科学实验室(科学教室)、阅览室分别按初中部、小学部各自规模和标准要求配置,其他功能教室可按学校总规模统一配置,但室内设施(如:桌凳、压腿杠等)应照顾到中、小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每年级2个平行班或18个班及以下规模的学校,实验室、阅览室也可以中小学合用。•⑵理科实验仪器、体育及艺术器材分别按初中部、小学部各自规模和标准要求配备,其中体育及艺术器材中小学相同的器材,不必重复配备;图书分别按初中部、小学部各自规模和标准核算数量,统一配备,但图书资料配备中应兼顾中、小学学生阅读和教学需要;计算机、卫生器材依据学校总规模统一配备。•⑶运动场地数量、体育活动室面积依据学校总规模统算配备,但应设置小学生使用的小足球门和一定数量的小篮球架。•⑷师资按小学、初中各自标准配备。13•2.不完全小学•⑴1-4(5)年级的小学按完全小学配备,但其中5(6)年级所需的仪器设备可不配备。此类学校B1指标最高只能确定为‘B’等。•⑵只设1-2(3)年级的教学点应配备满足教学需要的设施设备。具体要求:•①配备所设年级教学需要的数学、科学教学仪器,信息技术教育设备,体育、音乐、美术器材和卫生保健箱;图书依据学生数按标准配备,至少配备一种以上报纸,必要的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每名教师一种以上的教学刊物。•②至少有60米以上直跑道,活动场地一块(尽量设置小篮球架场或小足球场),不少于一个乒乓球台。•③至少应设置多功能教室(供音乐及其他教学活动使用)和图书(阅览)室(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其中设3年级的不完全小学还应设置能满足教学需要的科学实验室(科学教室),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的应设置计算机教室,学生用计算机可按最大班额上课时2人一台配备。•⑶师资配备按照《关于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鲁政办发〔2011〕44号)规定,适当增加编制配备教师。14资料:•3.含小学六年级的初中学校:•按初中学校配备,但应按小学六年级规模增加科学实验室(科学教室)及相应仪器器材。小学六年级小于8个班,且初中实验室比较富裕时,科学教室可与初中实验室合用。此类学校B1指标最高只能确定为‘B’等。•4.“五四”学制和“六三”学制办学条件标准•鉴于国家学校建设标准和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以及省基本办学
本文标题:均衡发展及标准化评估(XXXX220临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22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