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原州区疾控中心李明珠2011.5预防接种工作规范1、机构、人员及职责2、疫苗使用管理3、冷链系统管理4、预防接种服务5、异常反应与报告6、资料管理机构、人员及职责(一)机构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乡镇、社区防控机构3、预防接种单位机构、人员及职责(二)接种单位职责1、制定常规疫苗使用计划2、实施常规疫苗接种3、配合上级做好预防接种知识宣传4、配合上级做好儿童入学、入托接种证查验与补种工作。5、做好强化接种与查漏补种工作疫苗使用管理(一)1、基础免疫要求12月龄内完成2、减毒活疫苗两剂之间应间隔28天(同一天接种除外)3、乙肝疫苗第1剂与第2剂应间隔≧28天,第2剂与第3剂间隔≧60天4、未接种过A群流脑疫苗儿童,第1剂与第2剂应间不少于3月;接种过1剂次者,接种A+C与接种A群时间间隔不少于3月;接种过2剂次及以上者,接种A+C与接种A群最后一次时间间隔不少于1年,一生不得超过5次;接种A+C群3年内避免重复接种疫苗使用管理(二)免疫程序年(月)龄疫苗出生时1月龄2月龄3月龄4月龄5月龄6月龄8月龄18-24月龄2岁3岁4岁6岁乙肝疫苗第1剂第2剂第3剂卡介苗1剂脊灰疫苗第1剂第2剂第3剂第4剂百白破疫苗第1剂第2剂第3剂第4剂白破疫苗1剂含麻疫苗第1剂第2剂乙脑减毒疫苗第1剂第2剂甲肝减毒疫苗第1剂A群减毒疫苗6-18月龄第1、2剂A+C减毒疫苗第1剂第2剂冷链系统管理1、冷链系统管理2、冷链设备(1)冰箱(2)冷藏箱和冰包(3)冰排预防接种服务(一)接种形式1、常规接种2、群体性接种3、应急接种预防接种服务(二)预防接种证、卡(簿)的使用1、接种时,应当核对,按规定作好记录2、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核查和整理3、农村接种证、卡(簿)由乡级预防保健单位保存4、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7岁后在保存不得少于15年预防接种服务(三)接种前准备1、确定受种对象2、通知儿童家长或监护人3、准备注射器材、药品和器械预防接种服务(四)接种时的工作1、接种场所要求2、核实受种对象3、接种前询问健康状况4、现场疫苗管理5、接种操作6、接种记录、观察和预约预防接种服务(五)接种后工作1、清理器材2、处理剩余疫苗预防接种服务(六)接种部位疫苗接种部位接种途径乙肝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肌内注射卡介苗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附着处皮内注射脊灰疫苗口服百白破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肌内注射白破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肌内注射含麻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乙脑减毒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甲肝减毒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A群减毒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A+C减毒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1、定义预防接种工作过程中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2、报告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疫苗名称、剂次、时间、临床特征、报告单位等3、调查4、判定5、处置资料管理1、人口资料总人口及15岁(不含)以下各年龄组人口构成;出生人数、死亡人数、逐月出生人数、建卡人数、建证人数、儿童流动人数2、疫情资料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人数、死亡人数3、接种资料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应种人数、受种人数、未接种人数及原因
本文标题: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37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