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標準化的認識與作法目錄1、標準化的重要2、標準與標準化的意義3、標準化的對象與標準體系4、規格類標準的說明5、設計標準的說明6、製造標準的說明7、標準化的預期效果8、確保標準化效果的四原則9、結論1、標準化的重要1.1.進行標準化的生產活動,可以獲得較均勻的品質,近代品質管制的基本想法是:利用『同樣』的材質、作業方法,可以產生『同樣』結果的因果關係。所謂『同樣』一詞,應是指統計上的意義,亦即只要材料,零件品質與操作條件管制在所期望的範圍內,則產品品質即可在預測的範圍內,即使產品不加檢驗或使用抽樣檢驗,也可以保證品質,要做到這一點,則標準化是必備的條件。1.2.異常發生時,可以很快查出異常發生原因,進而予以改善。品管大師Feigenbaum曾說:品質管制的『管制』一詞,代表一種管理工作,內含四步驟:(1)訂定標準:訂定各種公司標準(2)鑑定符合程度:各種測定與檢驗工作。(3)採取改正行動:原因的追查與矯正行動。(4)計劃改進措施:展開連續的努力,以改善標準。1.3.經驗、技術可以傳承(梯形的進步)任何科學要能紮根的最基本條件:──資料一定要被有系統的保存。──研究心得要作交流。──成果要被評估。─1─1.4.由於進行標準化作業,所以可以提高效率,並減少錯誤,致使成本降低。高績效與低成本的生產方式,將成為明日企業競爭的基本條件。1.5.其他:(1)根據標準辦事,分層服務,不必事事請示主管,主管才有更多的時間來處理更多、更重要的事情。(人性管理)(2)工作的結果有基準可以比較、評價。(3)標準資料可以做為職前訓練、在職訓練的教材。(4)反映內、外部環境之指標,據以調整企業的腳步。因此,只有徹底的標準化,才能有效利用『統計方法』,利用抽樣的樣本來推測群體,品質管制的工作才能有效推行。所以『確立標準』是『品質管制』的第一步。─2─2、標準與標準化的意2.1標準的定義一件標準為一種有系統而明確的陳述,係以口頭方式、書面方式、或用其他圖示方式。或利用一件模型、樣本、或其他實物方法為表徵,在某一定期間內,對於一種單位(計量的基礎)、一種物體、一種作用、一種製程、一種方法、一種實務、一種能量或劑量、一種功能、一種義務、一種權利、一種責任、一種行為、一種觀念、或一種計劃,加以定義、命名、或規範者。簡言之,所謂『標準』包括下列三者:(1)數字。(2)樣本。(例如:限度樣品)(3)條文、方法之規定例如:A.對規章制度言,即包括下列四大要素:a.作業流程(流程圖)b.權責單位c.條文規定(作業重點)d.使用表單B.對一份作業標準言,應包括下列內容:a.作業流程b.作業名稱c.作業程序、步驟方法d.使用設備、器具e.作業條件f.管制要點與方法─3─修訂標準加強訓練查核執行成果衡量實績制定標準依標準執行2.2標準化的定義(1)制定標準並遵照此一標準,始終使用該標準之有組織、有系統的過程。換言之,標準化是一種系統與過程的觀念,(設立標準化並活用它的組織行為)簡單的說,就是合理的制定規格、規定與標準,並且有組織、有系統的有效運用這些公司內標準,以達到經營管理目的的一切活動與過程,即為標準化。(2)標準化也就是合理化過程所謂合理化就是:打破現狀,不斷“改善”的過程。『改善』的觀念,正是日本企業體質堅強的唯一原因。─4─ActionPlanCheckDo2.3標準化的原理(1)不只在減少目前的複雜性,也在預防將來不少必要的複雜。(2)標準的制定是建立在多數同意的基礎上。(3)標準必須付諸實施,否則將毫無價值。在實施時,為了組織或多數人的利益,有時必須犧牲少數人的利益。(4)將有反覆的經常性,例行性業務加以標準化,非反覆性的業務則依例外原則處理。(5)制定標準後應是需要性給予必要的修訂。(6)在制定公司標準化時,必先了解國家標準的規定,不可有牴觸的地方,然後再依自己公司的環境規模、設備、技術等制定合適的標準化。─5─3、標準化的對象與標準體3.1標準化的種類(1)產品標準化:為一特定或一組產品,建立一個標準,其效用在於控制其式樣、大小、品質和效用。另一效用為減少產品種類,而不滅少其用途。(2)工程設計標準化:將產品之設計方法、製圖方式、符號、略字、換算表與使用零件等標準化。其效用在於:減少零件種類,促成大量生產,減低生產成本。使零件具有互換性。增進設計效率,增加產品可靠度。確保品質保證。(3)原料標準化:確定原料之種類與品質,效用在於:確保產品品質。能預知將來需要之原料與數量,因之可用招標、比價等採購,降低成本。原料之檢驗一定,手續簡單。(4)設備標準化:將設備之程式、產量、大小等加於規定,使保養、維護、修換、備品之購置等容易進行。設備標準化包括:機器、工具、運送器具、檢驗儀器、潤滑油類、器具排列符號、繪圖刊印、物品之符號、工作環境之標準等。─6─(5)數量標準化:訂出下列各標準數量,使設計與計劃工作效率化。一定時間內可以完成之製成品數字。標準用料量。標準配方。每一機器或每一作業員之生產率。每一機器之工作量。標準數列的選用。(6)工作標準化:利用工作分析,動作和時間的研究及過去經驗,將工作方法與工作效率標準訂出,做為人事管理、製造管理的基礎,是企業管理之中心。其效用有三:使產量、品質、成本標準化,以利計劃與控制。工作標準化,減少錯誤與重複,增進工作效率。考核、獎懲有依據,有益人事管理。(7)程序標準化:各種工作之程序、手續、經過途徑經仔細分析後訂為標準,製成工作單或工作卡,此不但可成為管理的依據,對工作訓練亦可節省無數精力與時間。─7─3.2標準化對象標準化的本質是簡單化與分工合作的觀念與作法,因此其實施對象不外下列三者:(參閱表一、表二)(1)人:資格、責任、權利、義務、行為等之規範。(2)事:作業的流程、方法之規定應,可稱之為『規章』(包含各項作業標準)。(3)物:零件、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之規定,可稱之為『規格』。從標準化的對象,我們可以看出標準化與日常管理(參閱日常管理架構圖)有密切的關係。─8─表一標準化的對象───9───標準化的對象物物方法步驟手續處置狀況權限責任時間單位方法手續步驟附隨於物之方法附隨於事者事事樣本製品零件材料機器計測器試驗法測定法檢查法製造法組織執掌職務權限委員會會議管理特性規格方法規定設計書標準書指示書標準品管理規章事務基準要領種類性能單位符號‧術語特性形式構造等級狀態表二標準化之對象(1)人對象範例資格品質管制工程師之資格。責任生管課業之責任。義務從事於危險工作之作業員著用安全器具之義務。權利行為按職位可批准支出一定額以下費用之權利。應禁止之行為。(2)事對象範例作業鐵箱外殼酸洗作業程序。步驟裝配機械時粗配、精配、處理、調整之步驟,機器設備之維護法。方法鋼料之化學成分分析法、真空度測定法、隨機抽樣法、工程製圖法、軸承之包裝法、顏色之表示法、研磨輪之裝置法、電爐之使用法。手續原材料之驗收手續、採購手續。對策火災預防對策。計量單位公斤、公尺、公升、秒、安培等計量單位。用語內燃機有關之用語。記號、符號單位記號、數學記號、機械工程圖記號。數列空罐序列、螺釘序列、標準數。數值標準電壓、物理常數、原子量。狀態試驗室之標準狀態。分類商品之分類、職位之分類。─10─(3)物對象範例形狀、尺度構造裝配配置成分物理性質化學性質重量外觀噪音機能性能功率壽命、可靠度安全六角螺栓之形狀、尺度、燈泡燈頭之形狀尺度。石油貯槽之構造。船舶內部之裝備。打字機鍵盤之排列。鋼料之化學成分,汽車排氣之一氧化碳含量。鋼料之抗拉強度,電線導體之電阻。橡膠之耐油性。動力錐之重量。產品之外觀。滾珠軸承之噪音音壓水準。蒸氣鍋爐用安全閥之機能。空氣壓縮機之性能,防銹油之性能。電動馬達之功率。燈泡的壽命,真空管之可靠度。家用電品之安全性。─11─3.3標準體系所謂標準體系,包括公司標準、協(學)會標準、國家標準與國際標準。(1)公司標準:一個企業內使用的各種規章、規定、辦法、規格與標準等謂之。(2)團體標準:由某學會團體就某專業領域執行標準化而訂定的標(協會)準謂之。例如:ASTM(美國材料試驗學會標準)ASME(美國機械學會標準)(3)國家標準:由政府制定或認定而通行於全國的標準。例如:CNS(中華民國)、JIS(日本)、DIN(德國)國際標準:國際間公認的標準、IEC(國際電工委員會)、ISO(國際標準化組織)。─12─公司標準團體(協會)標準國家標準國際標準標準體系(較嚴)3.4公司標準體系───13───公司標準化體系規定規格標準一般規定:標準的一般是項規定、體系、格式等組織規定:事務規定:各部課的名稱與職掌各職務之基本業務的範圍與責任遂行職務所必要的權限各會議、委員會之組織及營運手續管制各基本事務的組織、營運手續在規章、標準下所訂之手續在某條件下所規定的具體方法、手段原物料規格半成品規格產品規格包裝規範對製品的構成、機能、原材料、尺寸、外觀等品質所規定者設計標準作業標準技術標準設備標準試驗標準管制標準檢查標準(表格標準)(名詞標準)為實現品質而所規定之手段、方法、心理準備以事務手續為中心,可稱為“經營標準”以技術方法為中心,可稱為“技術標準”4.規格類標準的說明4.1.成品規格4.1.1成品規格的型態任何企業必須在顧客需要的時候提供其所希望的、好的、便宜的產品。這裡所謂好的產品,不用說是指品質,亦即表示產品好壞的品質特性是良好的。然而在實際上同種產品,因公司不同,其品質一定有差異存在。這種差異係以供需為基礎,視品質與價格的平衡,由該公司的經營方針來決定的。像這樣明確地決定『本公司係生產與銷售這樣品質的產品』,就是此公司的成品規格。此種成品規格,必須是充份考慮研究開發、市場狀況、工程能力、生產技術等問題,且符合公司最高管理階層所定之公司經營方針,所作成的東西。因為成品規格所決定的品質是這家公司生產活動的基礎,所以在公司內,應以成品規格所決定的品質為目標,決定各種原材料或零組件的品質,使用合適之設備、作業方法等使製程能生產合格的產品,並且檢查所生產之產品的品質是否符合成品規格所決定之品質,像這樣進行這公司的生產活動。成為生產活動全般基準的材料、零件規格、作業標準、設備管制規定、檢驗標準等許多公司標準,統統是以成品規格所決定之品質為基準產生的。還有,成品規格裡所定品質,對外而言,是營業部門、販賣部門等編擬商品目錄時,向使用者顯示本公司品質之基礎。此時,有的直接把成品規格內所定之品質直接寫在商品目錄上;也有用比較簡單的方法把可以滿足消費者之性能、特性寫在目錄上的,由此可知,成品規格為企業對內對外活動的基礎。所以對於其品質特性的決定,必須由該公司最高經營者及所有關部門的人充分協調,並就下列各項充分調查檢討後決定才可以。(1)研究開發的結果公司要在市場競爭上打勝戰,必須一面不斷地提高品質,一面努力開發新產品。從公司經營上檢討這種研究開發的結果,同時致力於他們的活用。─14─(2)市場調查所得之情報很多情況,因中間夾著流通機構,以致不容易掌握最終消費者期望的品質、價格或可能的需要量等情報,至常依賴營業人員的想法。為了公司的發展,應該傾全力,盡可能地進行廣範圍的、科學的市場調查。(3)抱怨的情況公司應該調查此種產品至今為止所收到的抱怨與其處理的記錄,作為參考。(4)與他公司製品的比較其次要調查一下他公司的產品,其品質與價格的關係,市場的流通量。同時也要檢討一下必要之零件與組件標準化的情形。(5)產品之標準化要決定產品之品質或設計時,也應充分檢討一下標準化與簡單化的情形。(6)與公司外標準之關係如有CNS或其他社團規格存在時,必須能夠配合。(7)本公司之生產技術從本公司累積之生產技術,檢討一下自信可能達到的品質,或能最經濟生產的品質界限。(8)本公司之生產設備檢討一下本公司用於該項產品之生產設備,其能力能達到的品質界限。(9)管理技術考慮一下,以本公司之品質管制、製程管制等管理技術能確保的品質界限。(10)原材料、零件之供應檢討該種產品使用之原材料、零件之市場的品質情況,價格變化與供應能力。(11)產品品質之可靠度與安全性事先預測使用者之使用
本文标题:标准化的认识与作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39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