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标准化的概念—2—所以有必要的规定,不管是谁、什么时候生产的、能够保证生产相同产品的工作程序标准的定义:为确保对相关人员的利益或便利,谋求公正性,统一化、简单化为最终目的所设定的基准。为这些目的对物品或作业方法规定标准后应用的称之为标准化1、标准的定义—3—■没有标准化的事例:横渡英国与法国英吉利海峡海底道路的英国汽车(右方向盘)和法国汽车(左方向盘)因方向盘不同,而发生事故多。一个国家同时使用110V和220V电压,发生了不必要的损失和不便。—4—2、标准的目的⑴、品质稳定的确保①、影响品质稳定的因素是偏差(散布)。②、偏差(散布)的原因可在4M里查找。a、Manb、Machinec、Materiald、Method动作的变化可动状态的变化供应商的4M管理作业顺序、方法的变化③、通过正确的标准重复的4M变化。a、Manb、Machinec、Materiald、Method作业标准设备标准资材标准作业标准④、提高量产品质(提高同一作业重复能力)—5—⑵、技术积累的成果①、反映出成功和失败的技术/管理记录。②、坚持不懈地更新、积累(技术诀窍)标准,知道如何去做。⑶、预防事故①、通过对同一作业的重复,利用消除变化的方法预防事故。②、事前要充分研究讨论,并列出预料中的失误因素,起到检查表的作用。③、要求全部相关者,以事前熟知的方法来预防事故。—6—3、标准体系/程序的标准手册制度、规定记录设计标准购买标准设备标准作业标准检查标准Manual管理标准技术标准标准种类基础标准名称Level1手册Level2PROCEDURE(规定)Level3INSTRUCTION(指南/技术标准)—7—⑴、标准水准①、手册:明确指出对品质、环境和安全的方针、程序的标准。②、规则:对全公司或部门间业务的责任权限、业务程序的标准。③、指南/技术标准:明确指出个人职务以及业务推进过程、执行业务诀窍、程序使用等的推荐方案。⑵、标准的分类①、管理标准:明确指出公司经营的规范、执行业务的相关程序、责任与权限、事后处理步骤。②、技术标准:明确指出成品、半成品、原/辅资材、设备、尺寸、作业方法、试验以及检查方法等技术方面的事项。—8—⑶、技术标准的种类①、技术标准:把成品、半成品、零部件的基本特性和设计值,按机能、部位、部品等类别细分化的标准。②、购买标准:满足用于产品生产的各种部品以及原/辅资材,使用特性的购买标准。-许用公差的制定是最重要的。-生产性的出货检查,入货检查的基准。③、设备标准:包括关于用于生产检查的设备、模具、样板、测量器具等的。④、设计、开发、制作的规定,进行维持/保修的内容。-设备的正常启动的各种设定条件。-磨损性,部品/样板(包括模具)的寿命管理。-预防就是生命(事先预防设备的变化)。-为定期预防而配备的备件的配备周期、交换部件、检查点等。—9—⑶、技术标准的种类⑤、管理标准:规定办事流程、业务方法和顺序、管理事项、规格、职能职责等的文件;不管什么时候、谁作业、也能保持尽量相同的作业效果、品质、生产性、安全、成本,而规定的标准。-保证目标品质的同时,最高生产效率化的作业顺序和方法。-最大限度的听取作业者的不合理/方便性等的意见。考虑顺序:1.反复性;2.品质保证;3.生产性;4.作业者方便性。⑥、技术标准:各种成品、半成品、原/辅资材等的品质特性的测定,以及规定进行判定良品与不良的,试验/检查项目及条件、试流数、设备条件、检查结果的处理方法等的标准。⑦、作业指导书:根据作业标准、检查标准、设备标准,在单位作业当中,规定用于管理的管理项目、作业顺序等。—10—■.临时标准-为确认和实验,对制定/变更内容的完善性;在被验证之前,限制在一定期间或则一定数量内运用的标准。-标准的变更需要时间,但因生产急需;限制在一定时期或一定数量内,在不得已情况下使用的临时运用的标准。-为临时地应付品质问题,限一定时期,或一定数量内,临时的运用的标准—11—4、标准的要点及使用⑴、标准的要点1.标准作为“管理法律”,要求按照规范的步骤来制作。(讨论、批准、生效条件等);2.只要按照标准作业,自然而然地完成。(没有误解或失误的发生等)3.因此禁止一切手写(标准书当中禁止手写字体);4.污损的标准书随时进行交换(时刻备置干净的标准);5.作废标准的回收/报废,要比有效标准的归档管理还要重要。(有可能发生遵守作废标准而发生事故的情况出现);6.品质部门的讨论是必要条件(确认品质影响);7.审议由经理级别进行(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是副总经理级别)8.决议由副总经理级别进行(最高为总经理);9.局部修订或变更时,要求按照制定步骤进行;—12—⑵、标准的制定基准以及使用◇制订者制订标准时,要以“使用者为主”的原则制订;◇制订的作业标准易找、易读、易理解。◇标准应在作业者随时方便寻找的地方备置。(一分钟以内可以使用的场所)◇要求作业者完全记住标准内容(100%)◇当值班长要全部记住(偶尔不确定的要在1-2分钟内应能确认)◇主管、经理以上的人员要求在理解全部内容的基础上,记住大部分标注准(详细内容在数分钟内能确认)最理想的标准:“TheSimpler,TheBetter”(越简单越好)—13—5、标准的制定/修订程序标准化动机的发生制作草案内部决裁标准的点检注册公布/咨询教育及标准活动纠正措施审议批准讨论-通过标准管理程序的要求推进-添加文本内容-指定所属部门标准管理者-讨论标准制订的要点和注册要点-相关部门领导-对相关内容的讨论-最终批准者批准-标准管理者(决策的意见)-教育责任第1次:拟制部门第2次:使用部门—14—6、活动遵守状态的评价总点检标准数(A)标准完全率=完全标准数(B+C)总点检标准数(A)X100标准遵守率=遵守的标准数(B)完全标准数(B+C)X100标准落实率=遵守的标准数(B)总点检标准数(A)X100完全遵守(B)完全未遵守(C)不完全未遵守(D)⑴、标准的完全率/遵守率/使用率—15—①、标准完全率总点检标准数当中标准内容的实用、制作合理,并判断内容完全的比率。即表现标准拟制部门制作标准的成功性。②、标准遵守率完全的标准数目当中完全遵守占的比率,即表示标准执行部门的遵守标准状况。③、标准落实率表现总点检标准当中,标准内容的实用性、合理性、并被作业者遵守情况,用百分率的表现。—16—⑵、生产线的点检实施从标准意识强的人的角度对标准作业情况进行点检,找出因现场工作忙,不能留意的事项,并推进改善的支援活动。①点检要素-彻底的标准意识和对标准制度的理解(标准教育),应具有微小的也不放过的观察力(点检经历)。-要具备等待成果的耐性。DoCheckPlanAction教育训练新技术固有技术内部市场-水平向上-散布减少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⑧实施管理标准制订最佳方法的设定问题改善—17—②、业务执行原则-生产线的点检实施(发现需纠正事项)。-对纠正事项的措施,纠正事项的进程进行跟踪。③、遵守率生产原则-在一个标准当中,违反一个项目也要判定没有遵守标准,对所有项目都遵守时,才算是遵守。-遵守率0%,并不是完全不遵守;即使对各项遵守了99%,只要达不到100%,就代表那项目的标准遵守率就是0%。—18—点检对象标准的选定生产过程中(遵守?违反?)发现违反遵守→包含在完全率/遵守率制订部门/遵守部门一同研讨标准问题→要求重新制订(改正)标准遵守→包含在完全率,要求对作业者进行教育■点检步骤—19—7.标准化的推进程序①、问题发现,及决定优先顺序。②、问题的原因发现,及改善实施。③、设定消除原因/问题的最佳条件和方法。④、制定为维持改善的标准。⑤、为标准遵守的教育训练。⑥、标准遵守。⑦、检查。①、问题发现,及决定优先顺序。②、问题的原因发现,及改善实施。③、设定消除原因/问题的最佳条件和方法。④、制定为维持改善的标准。⑤、为标准遵守的教育训练。⑥、标准遵守。⑦、检查。①、问题发现,及决定优先顺序。②、问题的原因发现,及改善实施。③、设定消除原因/问题的最佳条件和方法。④、制定为维持改善的标准。⑤、为标准遵守的教育训练。⑥、标准遵守。⑦、检查。■标准化内容①、固有技术或管理技术。②、运用新技术时事前要用5W1H检验标准化。③、对纠正措施也要标准化。■标准化效果①、明确权限和责任。②、成为用来教育员工的最好的教科书。③、策划技术保全。④、确保对品质均等的部件互换性。①、问题发现,及决定优先顺序。②、问题的原因发现,及改善实施。③、设定消除原因/问题的最佳条件和方法。④、制定为维持改善的标准。⑤、为标准遵守的教育训练。⑥、标准遵守。⑦、检查。⑧、纠正措施。—20—■标准化内容①、固有技术或管理技术。②、运用新技术时事前要用5W1H检验标准化。③、对纠正措施也要标准化。■标准化效果①、明确权限和责任。②、成为用来教育员工的最好的教科书。③、策划技术保全。④、确保对品质均等的部件互换性。—21—ISO9000品质体系—22—20世纪中叶,随着军事工业的迅速发展,武器装备日趋先进,生产过程日益复杂,许多产品质量问题往往在使用过程中才逐渐暴露,促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如果组织的管理体系不完善,产品规范本身就不可能始终提供和支持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从而导致采购方不但对产品特性提出要求,还对供方质量管理体系提出要求,并以此作为产品规范中有关产品要求的一种补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由此产生。1959年,美国国防部发布了MIL-Q-9858A《质量大纲要求》,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有关质量保证方面的标准。美国军品生产方面的质保活动的成功经验,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在七十年代末先后制订和发布了用于民品生产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随着各国经济的相互合作和交流,对供方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已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的前提。由于各国标准的不一致,给国际贸易带来障碍,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的国际化成为当时世界各国的迫切需要。ISO的历史-背景—23—国际标准化组织(英文简称ISO)于己1979年成立了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TC176),后改名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并分别于1986年发布ISO8402《质量—术语》和1987年发布的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实验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等6项国际标准,通称为ISO9000系列标准,或称为1987版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ISO的历史-ISO成立—24—为了满足广大标准使用者的需要,未来的ISO9000族标准在其结构上将发生重大调整,标准的数量在合并、调整的基础上也将大幅度减少。标准的要求/指南更通用,使用更方便、灵活,适用面更宽。根据ISO/TC176的计划,ISO9000族文件将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核心标准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ISO1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上述四项标准构成了一组密切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亦称ISO9000族核心标准。ISO的历史-2000版—25—2000版ISO90001.主要特点从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结构和内容来看,有以下特点:(1)标准的结构与内容更好的适用于所有产品类别,不同规模和各种类型的组织。(2)强调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与效率,引导组织关注顾客和其他相关方、产品与过程,而不仅是程序文件与记录。(3)对标准要求的适用性进行了更加科学与明确的规定,在满足标准要求的途径与方法方面,提倡组织在确保有效性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的特点作出不同的选择,给于组织更多的灵活度。(4)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在标准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便于从理念和思路上理解标准的要求。(5)采用“过程方法”
本文标题:海信标准化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41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