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高速公路景观绿化施工标准化指南(完)
6绿化与环保工程6.1.1目的及适用范围6.1.1目的及适用范围为总结近年来我省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积累的实践经验,克服质量通病,规范路基施工,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在现行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编写本指南。本指南适用于我省高速公路项目路基工程施工。6.1.2编制依据6.1.2.1交通运输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公路施工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及验收等相关标准。6.1.2.2工程实体内实外美,质量安全可靠,功能上以人为本,方便使用,外观做到表面平整、线条直顺、棱角分明、色泽一致,与生态景观协调的要求。6.1.2.3近年来颁布施行的有关施工管理、技术文件规定。6.1.2.4本行业国内通行的先进施工工艺和管理办法。6.1.3章节划分本要点共分7章,分为总则;铺设表土;种植草皮;液压喷草;客土喷草;乔木、灌木和攀缘植物;常用苗木习性。6.2铺设表土2.1一般规定表土应为符合要求的种植土;铺设表土平整,厚度、排水应符合设计要求6.2.2施工准备1施工前应调查土源和土质,土质应为符合要求的种植土;土质条件差可采取相应的消毒、施肥和客土等措施改良土质,以满足种植要求;铺设表土平整,厚度、排水应符合设计要求。2施工前应调查边坡坡度和铺筑厚度,了解设计种植物种。6.2.3施工要点1施工单位应确定挖取的表土以及恢复该地区的安排,采集地在用地界外应经有关机构批准。2地表面的准备1)覆盖表土范围的地表面,应进行深翻,将土块打碎使成为均匀的种植土,不能打碎的土块,大于25mm的砾石、树根、树桩和其他垃圾应清除并运到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地点废弃;2)通过翻松、加填或挖除以保持地表面的平整。3铺设1)准备工作完成后,应即铺设表土,当表土过分潮湿或不利于铺设时,不应进行铺设,除非另有规定,表土铺设完成后,其表面标高应比路缘石、集水井、人行道、车行道或其他类似结构低25mm;2)表土铺设达到要求厚度后,其完成的工程应符合图纸所要求的线形、坡度、边坡;3)铺设后,施工单位应用机具将表土滚压,并形成至少深50mm的纵向沟槽,全部铺设面积应具有均匀间隔的沟槽,其方向宜垂直于天然水流,以利于排水,但图纸另有要求者除外。6.2.4质量要求1表土质量应为松散的、具有透水作用并含有有机物质的土壤,能助长植物生长,不应含有盐、碱土,且无有害物质以及大于25mm的石块、棍棒、垃圾等。2表土铺设厚度除满足设计要求外还应符合表6.1.4的要求。表6.1.4植物生长的最小土层厚度植物种类植物生长的最小土层厚度(m)植物种类植物生长的最小土层厚度(m)草本花卉0.30小灌木0.45大灌木0.60浅根乔木0.90深根乔木1.506.3铺植草皮6.3.1一般规定1草皮应为符合设计要求的品种,整体图案美观。2草皮应无枯黄、无明显病虫害、连续空白。6.3.2施工准备1施工前应全面了解铺植草皮品种。2施工前做好机铺植草皮机具和材料的准备工作。3施工前应做好液压喷草的技术交底工作。6.3.3施工要点1选择草皮应选择适合于当地气候条件、易于生长,同时具有耐旱、耐涝、容易生长、蔓面大、根部发达、茎低矮强壮和多年生长的特性的草种。2场地准备1)施工单位应按绿化工程布置的图纸标出种植地段、种植位置及品种的轮廓,并进行放样;2)种植场地应修整到设计的线形和坡度,并具有舒顺的外形,清除场地中所有大土块、石块、硬土及其他杂物和不适于种植的材料,并处理好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开;3)在铺植时,先在场地内铺设30mm厚的符合要求的表土。3草皮验收1)施工单位应在铺植工作前提供有关草皮供应来源的全部资料;2)草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现行关于植物病害及虫传染检疫的法规的要求,需提供必要的全部检疫证明。4草皮铺植在铺植地表的准备工作完成以后,即可铺植草皮,铺草皮时,除平铺外,在边坡较高较陡之处也可铺植,即自坡脚处向上钉铺,用小尖木桩或竹签将草皮钉固于边坡上,铺植的形式,按图纸要求。5草皮养护铺植后应进行喷灌浇水养护,并对草皮进行拍打,养护初期应让草皮保持湿润状态,根据天气情况控制浇水量,结合浇水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和生长期追肥,使其顺利进入生长旺盛期,在草皮成坪、苗木生长正常后(大约三个月后)逐渐减少浇水次数,锻炼植物的适应能力,但在一年内尤其在旱季要视天气情况对其进行定期护理,逐步进入自然生长状态。6.3.4质量要求1绿地草坪应符合设计要求,整体图案美观。2草坪应无杂草、无枯黄、无明显病虫害,无连续0.5㎡以上空白面积。3草坪应整洁,表面应平整,微地形整理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应有明显集水区。4草坪成活率应≥95%。5如果有绿化喷灌设施应能正常运转。6.4液压喷草6.4.1一般规定坡面绿化符合设计要求,草灌成活,分布均匀,整体效果美观。6.4.2施工准备1施工前应全面了解铺植草皮品种。2施工前应做好液压喷草机具和材料的准备。3施工前应做好液压喷草的技术交底工作。6.4.3施工要点1坡面检验及修整对于一般坡面应进行常规处理——刷除多余土方、平整竖向冲沟、耙松光滑坡面表土,对于坡率大于1:1的陡坡应对坡面进行特殊处理——沿等高线开挖凹槽、植沟或蜂窝状浅坑;2搅拌混合采用设计要求的混生互补的草(灌)种与肥料、粘合剂、保水剂、内覆纤维材料、色素及水等按规定比例放入混料罐内,通过搅拌器将混合液搅拌至全悬浮状;3机械喷播采用的机具进行喷播植生,在喷播施工过程中,喷枪应左右各偏45°-60°范围以全扇面或半扇面沿喷播路线依次按最佳着地点(在射液抛物线最高点后1~3m范围内)要求实施喷播,并注意左右扇面搭接,喷播施工时应注意风向,应避免逆风喷播,大风、大雨应停止喷播施工;4铺设无纺布完成喷播植生施工后,应及时铺设外层覆盖材料--无纺布,采用单层l4g/㎡规格或双层l0g/㎡规格的无纺布,无纺布铺设后,应采用U型钉或竹签及时固定,在风口处还应在其上下压土(石)、中部拉绳加固,无纺布的覆盖待苗出齐后(幼苗植株长到5-6cm或2-3片叶时)揭除;5养护管理植物喷播完毕后,应在草种发芽、成坪期和苗木恢复生根期进行养护工作,在这个时期每天保持基质层湿润,根据天气情况控制浇水量,结合浇水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和生长期追肥,使其顺利进入生长旺盛期,在草苗成坪、苗木生长正常后(大约三个月后)逐渐减少浇水次数,锻炼植物的适应能力,但在一年内尤其在旱季要视天气情况对其进行定期护理,逐步进入自然生长状态;6补充栽种乔、灌木为达到高速公路上边坡草、灌相结合,恢复边坡生态,若确有客观原因喷播后草、灌木成活率及生长情况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在适当的季节,根据附近自然植被生长情况和播种草、灌木生长情况,按设计要求在施工坡面补喷草种或挖坑栽种灌木并进行养护,确保边坡植被恢复的长期景观效果。6.4.4质量要求1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易于生长的草(灌)种,混合草(灌)种应试验其萌芽情况,其纯度和萌发率均应达到90%以上。2各种草(灌)种、肥料、粘合剂、保水剂要严格按设计要求参配。3坡面应无杂草、无枯黄、无明显病虫害,草灌成活率应≥95%,6.5客土喷草6.5.1一般规定坡面绿化符合设计要求,草灌成活,分布均匀,整体效果美观。6.5.2施工准备1施工前应全面了解客土喷草品种。2施工前应做好客土喷草机具和材料的准备。3施工前应做好客土喷草的技术交底工作。6.5.3施工要点1坡面检验及修整在岩质(硬土)坡面基材客土植生,应清理边坡上的杂物,并对坡面作简易休整,边坡特别凸起的地方应削掉,如果是稳定的有景观效果的孤石,可以保留,特别凹陷的地方应用石块填补,使坡面大致平顺,另外坡顶和可视断面也应一并修整,以保持整个边坡线条明畅。2打设锚杆采用设计规定的锚杆用风钻打孔,孔偏差不大于5cm,锚杆采用M30水泥砂浆固定;3铺设镀锌铁丝网铺设镀锌铁丝网由上而下进行,铁丝网采用设计规定的镀锌铁丝网,网与网之间采用平行对接方法,不重复搭接,坡顶延伸至与原生态植被相接,开沟并用锚钉固定后回填土,搭接处按设计规定用铁丝绑扎固定。4粉碎种植土符合要求的种植土干燥后运至加工处理场内,采用粉碎机粉碎至粉细土状,并进行筛分以保证最大粒径小于10mm。5搅拌混合种植基材加工时应严格执行设计文件提供的基材配方,将粉碎好的种植土、泥炭土、纤维、复合肥、土壤保水剂、固土剂、腐殖酸、硅酸盐类强力接合剂等原料,用搅拌机搅拌均匀备用,加工处理好的基材,应在使用加强保管、避免雨淋,防止受潮;6机械喷播客土完成边坡挂铁丝网施工并经质量检测合格后,严格按设计要求,采用专用机械喷射种植基材,可依据不同坡面采用干喷技术或湿喷技术,基材喷射施工可分块实施,在喷射施工时,在坡面上每l00㎡用钢筋头设置指示桩标示喷射厚度,确保种植基材的厚度和均匀性;7液压喷播植草(灌)采用的机具进行喷播植生,在喷播施工过程中,喷枪应左右各偏45°-60°范围以全扇面或半扇面沿喷播路线依次按最佳着地点(在射液抛物线最高点后1~3m范围内)要求实施喷播,并注意左右扇面搭接,喷播施工时应注意风向,应避免逆风喷播,大风、大雨应停止喷播施工;8铺设无纺布完成喷播植生施工后,应及时铺设外层覆盖材料--无纺布,采用单层l4g/㎡规格或双层l0g/㎡规格的无纺布,无纺布铺设后,应采用U型钉或竹签及时固定,在风口处还应在其上下压土(石)、中部拉绳加固,无纺布的覆盖待苗出齐后(幼苗植株长到5-6cm或2-3片叶时)揭除;9养护管理植物喷播完毕后,应在草种发芽、成坪期和苗木恢复生根期进行养护工作,在这个时期每天保持基质层湿润,根据天气情况控制浇水量,结合浇水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和生长期追肥,使其顺利进入生长旺盛期,在草苗成坪、苗木生长正常后(大约三个月后)逐渐减少浇水次数,锻炼植物的适应能力,但在一年内尤其在旱季要视天气情况对其进行定期护理,逐步进入自然生长状态;10补充栽种乔、灌木为达到高速公路上边坡草、灌相结合,恢复边坡生态,若确有客观原因喷播后草、灌木成活率及生长情况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在适当的季节,根据附近自然植被生长情况和播种草、灌木生长情况,按设计要求在施工坡面补喷草种或挖坑栽种灌木并进行养护,确保边坡植被恢复的长期景观效果。6.5.4质量要求1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易于生长的草(灌)种,混合草(灌)种应试验其萌芽情况,其纯度和萌发率均应达到90%以上;2对草种、肥料,锚杆、铁丝网等原材料应加强质量控制,经常进行日常检验;3各种草(灌)种、肥料、粘合剂、保水剂要严格按设计要求参配;4严格按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保证锚杆数量、铁丝网的规格、基材的厚度、后期的养护管理;5完成的坡面应无杂草、无枯黄、无明显病虫害。6.6乔木、灌木和攀缘植物6.6.1一般规定1种植植物品种宜选用适宜当地气候和地质条件的本土植物为主。2所有植物应考虑公路沿线地区特点,选择适合于当地气候条件易于生长的、并有丰满干枝体系和茁壮的根系。植物应无缺损树节、擦破树皮、受风冻伤害或其他损伤,植物外观应显示出正常健康状态,能承受上部及根部适当的修剪,所有植物应在苗圃采集。3乔木应具有挺直的树干,良好发育的枝杈,根据其自然习性对称生长。4运到现场的乔木高度应符合图纸要求,其胸径(树高出地面1.3m处)应不小于30mm。5不允许采用代替品种,除非证实在承包期内的正常种植季节采集不到规定的植物。只有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才允许种植代替品种。6各类植物应在公路所经当地的最适宜的季节进行种植,除非图纸上另有标明或监理工程师指示,土壤条件不适合种植时不应种植。6.6.2施工准备1施工前应全面了解乔木、灌木和攀缘植物品种。2施工前应做好乔木、灌木和攀缘植物的机具和材料的准备。3施工前应做好乔木、灌木和攀缘植物的技术交底工作。6.6.3施工要点1植物运送1)在运出植物前,应由园艺人员按起苗、调运等技术要求负责将植物挖出、包扎、打捆,以备运输;任何时候,植物根系应保持潮湿、防冻、防止过热。落叶树在裸根情况下运输时,应将根部包涂黏土浆,使根的全部带有泥土,然后包装在稻草袋内。所有常青树及灌木的根部,均应连同掘出的土球用草袋包装。运到工地及种植前,这些土球应结实,草包应完好,树冠应仔细捆扎以防止枝杈折断;2)植物以单株、成
本文标题:高速公路景观绿化施工标准化指南(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45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