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摘抄内容范例3篇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摘抄内容范例3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摘抄内容范例3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摘抄内容1社会主义从提出到现在,已经走过了500多年的发展历程。只有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到了哪里、今后要往哪里去,从而不断深化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性认识,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从无到有的思想先声社会主义思想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伴随着资本主义产生而产生的。15—16世纪,随着航海业的发展和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资本主义在欧洲尤其是在英国得到迅速发展,社会主义思想也最早产生在英国。1516年,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该书用著名的“羊吃人”的命题,最早揭露和批判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王国。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还有德国的闵采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等,他们以极为虚幻的形式展露出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空想社会主义也在不断完善,到19世纪上半叶,空想社会主义达到其思想最高峰,这就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他们无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和弊病,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合理性,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一些积极主张和天才预测,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材料。但是,由于受不成熟的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和唯心史观的局限,空想社会主义无法找到实现其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和社会力量,因而具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发展,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状况,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等一系列人类文明成果,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使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再是人们头脑中的一种主观愿望,而成为现实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第一国际”等国际工人组织相继创立和发展,工人阶级政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兴起和发展,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然而,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理论上的,至于如何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实践,还有待后来者来解答。从理论到现实的转变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的不平衡矛盾日益激化,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逐渐成为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集合点和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心逐步从西欧转移到俄国。列宁在革命的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领导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转变。十月革命为世界其他各国无产阶级树立了榜样,推动共产党在世界各国普遍建立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高涨。列宁领导俄国党和人民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初步进展并积累了宝贵经验。列宁指出,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结束,今后只能根据人民群众生气勃勃的实践来谈论和建设社会主义了。列宁去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形成了一个以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为特征的“苏联模式”,并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障碍。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矛盾一个也未能解决。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一步激化了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并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联共(布)领导苏联人民进行了伟大的卫国战争,其他欧洲各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反法西斯斗争,中国共产党和亚洲许多国家的共产党,领导和参与了本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1945年5月,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把红旗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在苏联的帮助下,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民主德国等在二战结束后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亚洲的中国、越南、朝鲜、蒙古以及美洲的古巴等国二战后也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样,社会主义建设就越出一个国家的范围,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世界大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走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中国创造到世界旗帜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我们党较早认识到苏联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要独立自主探索出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我们既取得了巨大成就,获得了宝贵经验,也历尽艰辛,遭受严重挫折,甚至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全局性的错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经受住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带来的严重冲击和其他各种风险考验,带领人民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社会主义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没有灭亡,也不会灭亡,而且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用事实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彻底荡涤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发展带来的阴霾,重振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使世界范围内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自己的伟大创造,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和引领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旗帜。当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走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建成现代化强国之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展现出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作用将更加充分地展现出来。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摘抄内容2社会主义的最初形态是空想社会主义,时间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30—40年代,其影响几乎遍及欧洲,并达于美洲。社会主义最早产生于英国。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撰写了一部《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由此莫尔而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鼻祖。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首先是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空想社会主义理所当然地成为直接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不但借鉴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有益成分,而且批判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它的根本缺陷在于:第一,不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不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第二,不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找不到能够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摘抄内容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学好“四史”,“四史”中社会主义发展史是时间跨度最长的。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为了从源头上弄清楚社会主义从哪里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只有追根溯源,才能更深入理解中国是怎样历史地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是怎样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是怎样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从而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今天起,学习时报推出“社会主义从哪里来”专栏,刊发相关文章。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分六个时间段对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进程,为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提供了更加广阔、更加深邃的视野。为什么提社会主义五百年社会主义这个概念提出来还不到两百年,而人类产生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美好社会理想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那为什么我们讲社会主义五百年?这是根据社会主义这个概念的实质含义来界定的。社会主义是相对资本主义而言的一个概念。个人本位、个人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社会本位、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因此人们容易认为资本主义灭亡了社会主义才会出现,起码要比资本主义晚很多。其实不然。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世界历史的产物,相伴而生。马克思、恩格斯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从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转折点是15、16世纪之交的大航海。14世纪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但资本主义真正破土而出是在大航海时代,一般界定为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从那以后资本主义开始蓬勃发展起来。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也就是说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有弊端,相应的批判和试图推翻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就应运而生了。因此社会主义的历史大致也是500年,一般我们从1516年算起。所以说,社会主义五百年这个概念是科学的。当然,在资本主义作为统治性的生产方式、社会制度存在时,社会主义一开始只能作为思潮和运动存在。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六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空想社会主义从1516年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到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之前,这段时间有330多年,在整个社会主义五百年中占三分之二。这300多年,在生产力上,是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发展的时期;在社会制度上,是西欧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空想社会主义时期。空想社会主义讲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听起来很像科学社会主义,那为什么还说他们是空想社会主义呢?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有一个非常公允的说法,他说:“所有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所设计的模范社会的原则和明确的活动方式上。但是,这些模范社会如何取代现存社会的问题,他们从未认真地考虑过。他们对于从富裕的或有权势的资助人那里得到帮助这一点抱有模糊的希望。”第二个时间段,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恩格斯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所谓现实,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讲,机器大工业逐渐成为主流,生产越来越成为真正的社会化大生产。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扩大,工人运动也迅速发展起来。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了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代表着欧洲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马克思恩格斯纵览时代风云,吸收时代精华,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写出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阐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科学社会主义正式诞生。1867年,马克思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系统地阐释了剩余价值学说。1880年,恩格斯发表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第三个时间段,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19世纪最后3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世界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与此相适应,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转变,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到以垄断为特征的帝国主义时代。作为帝国主义薄弱环节的俄国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温床
本文标题: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摘抄内容范例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531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