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和而不同的名人事例3篇
和而不同的名人事例3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和而不同的名人事例3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和而不同的名人事例1和而不同的名人事例有很多,其中有苏轼与佛印,苏轼为著名的诗人,佛印为佛教中人,彼此互为好友,但苏轼却不认同佛印的佛教思想。有司马光与王安石,在政策主张上,司马光为保守派,王安石为改革派,互为政敌,对彼此的改革政策极其不认同,能因为不同主张做到对彼此不留情面,但却能欣赏彼此的文学造诣和能力。刘伯承与邓同志,同样也是和而不同,在工作中,其共同组成了刘邓大军,一起抗战,但在工作中其又存在差异。刘伯承主要负责军务工作,喜欢举轻若重,做任何事,事无巨细。而邓同志负责其他工作,喜欢举重若轻,轻松应对大事。虽然处事方式不同,但能团结协作,共赴成功。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名人之间都能做到和而不同,就不一一列举了。古今中外,拥有优秀品质的名人数不胜数。其中,负荆请罪这个成语既能充分体现蔺相如的懂世故,知进退以及其大局意识,又能展现廉颇知错就改,能屈能伸的宽大胸怀。仁义胡同能充分体现董笃行的仁义和礼让,不为两尺而伤及邻里,知大局,懂人情。不计名和利报效祖国的科学工程师詹天佑,即使身患重病,双耳失聪,双目失明,但仍身残志坚,奋力抗争的海伦凯勒,用自己的坚强意志和优秀文学征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等等。和而不同的名人事例2上世纪20年代北大校长蔡元培,就是以“和而不同”治校的大师,他对各种学术流派兼收并蓄,各扬所长,形成北大“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还有就是孙膑和庞涓的例子你得往和而不同这方面说就看你自己的了还有就是诸葛亮和诸葛瑾他们是两兄弟但关系一直不错一个是东吴的谋士一个是蜀汉的军师还有就是苏轼和章惇苏轼和章惇的故事,是两个朋友的故事,也是两个知识分子的故事。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一个人的人格可以多伟大,另一方面,也可以认识一个人可以多卑鄙。事实上,子厚虽然入了奸臣传,若论其人,并不算坏到哪里去,至少比吕惠卿、蔡京之流多点人味。读章氏故事,念念不忘他怒斥王珪:之唾,亦可食乎!何等义正词严!倘若故事止于此,嘿嘿,历史上不又多了一个义薄云天的男子汉吗?和而不同的名人事例3北宋曾经有两个宰相,一个叫司马光,一个叫王安石。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改革派。司马光打小就很聪明,幼年时同伴不慎掉进水缸,眼看要淹死,司马光人小体弱,无力把他救出来,情急之下,搬块石头将缸砸破,水流了出来,同伴于是得救。“司马光砸缸”,成了流传千古的美谈。他性情温和,待人宽厚,及至做了宰相,也理循旧法,秉承祖制,主张“无为而治”,言辞有度,服饰得体,乃谦谦君子。王安石从小书读得很好,“名传里巷”,他老成持重,年纪轻轻就不苟言笑。少年得志,官运亨通。执掌朝廷大权,“严己律属”。除了不爱洗澡,穿衣服相当不讲究外,经常头发蓬乱就上朝觐见天子,号令文武。按当时的标准,他基本上算是神经病。然而皇帝很欣赏他,尽管王安石是典型的“脏乱差”,依然“皇恩殊厚”,成为当朝宰相,锐意改革,推行“一条鞭”法,想方设法为大宋收税,充盈国库。司马光和王安石,性格迥异,又是政敌,两个人你方唱罢我登场,轮流做宰相,相当的不对付。他们两人的政治主张,相差十万八千里。在庙堂之上,司马光和王安石是死对头,彼此都认为对方的执政方针荒谬至极。彼此都觉得自己比对方高明,比对方正确,比对方更了解国情。所以在争夺权力的过程中,两人丝毫都不客气,用各种手段,向对方痛下杀手。斗争的结果是王安石获胜,司马光从宰相宝座上被赶了下来。王安石大权在握,皇帝询问他对司马光的看法,王安石大加赞赏,称司马光为“国之栋梁”,对他的人品,能力,文学造诣都给了很高的评价。正因为如此,虽然司马光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但是并没有因为大权旁落而陷入悲惨的境地,得以从容地“退江湖之远”,吟诗作赋,锦衣玉食。风水轮流转。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愤世嫉俗的王安石强力推行改革,不仅触动了皇亲贵胄的利益,也招致地方官的强烈不满,朝野一片骂声,逢朝必有弹劾。“曾参岂是杀人者,一日三报慈母惊”。皇帝本来十分信任王安石,怎奈三人成虎,天天听到有人说王安石的不是,终于失去了耐心,将他就地免职,重新任命司马光为宰相。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王安石既然已经被罢官,很多言官就跳将出来,向皇帝告他的黑状。一时间诉状如雪,充盈丹樨。皇帝听信谗言,要治王安石的罪,征求司马光的意见。很多人都以为,王安石害司马光丢了官,现在皇帝要治他的罪,正是落井下石的好时机。然而司马光并不打算做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恳切地告诉皇帝,王安石嫉恶如仇,胸怀坦荡忠心耿耿,有古君子之风。陛下万万不可听信谗言。皇帝听完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说了一句话:卿等皆君子也!君子和而不同。我和你的关系很好,很敬重你的人品,但是,这不代表我就一定要同意你的政治主张。我反对你执政的理念,方法和手段,并不意味着对你个人道德品质的否定。待人做事有原则有分寸有底线,这才是君子。
本文标题:和而不同的名人事例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667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