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书有感3篇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书有感3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什么是好的教育》读书有感3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什么是好的教育》读书有感1读完了《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我感受颇深。在读到“教育,唤起对美好事物的欲求”这1篇章,看完我深深的反思了,什么是教育,我为什么要从事教育的工作,怎么样才能做好教育这项伟大的事业?我感到,新世纪做一名称职的教师,光有热情和爱心是远远不够的。今天的孩子与昨天的孩子有着太多的不同,教师除了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外,还必须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会做孩子工作,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特别是独生子女教育中的许多新问题值得认真研究。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一、给学生以新鲜感。习闻常见与保持新鲜是一对矛盾体。若要永久保持学生的兴趣,单靠几种方法是不够用的。如在教单词时,以教水果为例,先一样一样地让学生看过放在桌子上,等全部水果都让学生看过后,把它们罩住,然后让学生一样一样地回忆出来;或者让学生听老师的指令,把听到的东西画在纸上,锻炼学生的听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互相探究,设计出形式新颖的活动,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二、教师应在课堂上保持一贯的激情。在课堂上,首先而且最应该保持激情的应该是教师自己。有时候,一项原本无甚新意的活动就因为你的激情而带动全班学生的兴趣,一项原本很有新意的活动,就因为老师的心情而影响学生。三、正确处理好纪律问题。课堂纪律问题处理得好与坏,非常直接地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率。什么是最好的教育?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卢梭在其名著《爱弘儿》中写道: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人的心灵,帮助人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如何才能做好一名教师,这是我们与时俱进、共创和谐的一代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什么是好的教育》读书有感2因为书来的比较晚,所以读的比较仓促。这是一本教育哲学的读本,但是却没有那么难懂,刘铁芳博士还在书中插入了一些事例,对于书内容的理解多少有些帮助。书中说“教育的灵魂就是引导着人不断地去欲求美好事物,以个体心灵中不断萌生的对美好事物的欲求来激励、引导个体生命的自我成长。”读了这句话让我感受颇深。人类的伟大还在于人创造了“第二自然”供人享乐:音乐,艺术、文学等,对自然物进行吸纳、再造、提炼、概括、渲染、提升、强化后,人从人造的景观中获得更高层次的享乐,这些精神产品甚至改造了人以及人的精神品质。人类物质文明的丰富提高了精神产品的质量,还降低了这些产品的价格,使拥有过去有钱人才拥有的东西已经你再是奢望,然而可悲的是,精神产品的普及却不能激发人们对精神产品的享用热情,在实用主义盛行的年代里,精神产品的媚俗势不可挡,快餐文化主宰了精神世界,降低了精神品质,也使现代人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下降。其实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人类的本能,教师实在是一个好职业,因为我们面对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他们有纯真的心灵,诚实的态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愿望,如果不能捕捉到那些美,就辜负了造化的赐予。一个享受现世幸福的人,就要对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锐,这样就会发自内心的爱孩子,并因为爱而满心欢喜,只有教师对美好事物保持敏锐,才能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欲求。书中说“所谓好学生,最重要的正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被唤起,激励出来的学生生命状态的积极向上的“好”。不管学生自身条件如何、基础如何,都能在各自的生命历程之中,焕发对美好事物的欲求,激活积极的生命状态,这就是好的学生,这就是好的学校教育的根本所在。书中说了那些特殊学校的学生,我感同身受,因为从我参加工作后先后带的两个班级,我都接触过这样的学生,对于普通孩子来说一个很简单的跳绳动作,对于他们都难于上青天。我们学校花样跳绳是我们的体育特色,普通孩子们不仅能跳得很快很多,还能变着花样跳出高难度的动作。可是这两位特殊的孩子,连最普通的直摇跳都跳不了一个。每次看着他们我都觉得心疼。所以,一有闲暇时间,我就带着他跳绳,我把跳绳的一个简单的动作又分解成一个个更简单的动作,然后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教他。这样的过程我经历了两个月,可是他还是一个都跳不上。我都快放弃了,有时候觉得自己在做无用功。可对教育的执着和我天生喜欢挑战的性格,让我坚持了下来,就在某一天的午后,我又在教他这个动作时,他居然连续跳了2下。那一刻我愣住了,我终于等来了那个时刻,我开心的扔下绳子,边拍手边跳了起来,嘴里喊着“你太棒了”。这时我看到他也开心的笑着,那份笑容让我真切的感受到成长的力量,感觉到那就是真实的教育。其实班级还有很多特殊的孩子,他们虽然在生理上与其他孩子不同,可是他们总是比别的孩子慢一些,接受知识慢一些,行为习惯慢一些。可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慢,他们跟不上就放弃他们,歧视他们。教育本来就不是一刀切,书中语言更让我知道了真实的教育是激发每个孩子追求美好事物的欲求,哪怕他考1分,但是他向往2分并为之努力,那么我做的就是真实的教育。这与我们学校“做最好的自己”其实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做教育,我们就要有牵着蜗牛散步的意识,有静待花开的耐心,家长放心的交给我们一个孩子,我们定要还给他们一个积极向上,健康乐观,有向学性的孩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要显现自己作为活生生的学习主体的特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主动学习、爱学习、乐学习。积极促成学生的主动学习,促成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活泼生长,可谓学校教育的真谛。夏山学校的例子让我明白了对于教育而言,比不停地学习什么更重要的是对学习的热爱。学生之为学生的根本不在于他在不停地学习,而是他拥有一颗学习的心,学习以欲求学习为基础。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常常通过外部手段让学生读书,这些外部手段合起来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逼,用批评,教育,邦织,指导,训练,体罚的方法来逼,或用表扬,奖励,哄骗,引诱的方法来逼。外部手段往往有效,因为负强化引起人的恐慌,正强化让人陶醉。外部手段有效、却没有长效。我们除了使用外部手段,看来还应该更多的运用长效的手段,我认为最持久地促进学习的力量在知识本身。对知识的渴望是人的本能,没有比本能更大的力量了。可能有人会问,我们教师不就在教知识吗?殊不知,学生就是不喜欢那些知识,才厌学的。最近二年级数学课中有一课“折一折,做一做”,这堂课主要是让孩子通过动手操作,体会轴对称图形。孩子们在课堂上,拿出彩纸,按照书中的步骤,一边做一边讨论,很快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从这一课中我就有深深的体会,让知识变得有趣,让学生自己来找知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有了对知识的亲和力,而且实现自己幼小的生命价值。激活学生向学的生命,让知识变得有吸引力,才是教育的真谛。《什么是好的教育》读书有感3“唯有教师的热情才能激发学生的爱的情感,唯有富于想象力的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爱的情感,唯有富于想象力的教师才能理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热情与想象力可谓教师最重要的生命素质。”这段话出自于知名教育专家刘铁芳先生。每次看到这段话,我都不由自主地感到周身热血沸腾,这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好的教育吗?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刚刚来到龙外时,就深深地领会到了“美好教育”在老师、在学生、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已经扎根发芽。你走入老师的课堂,不绝于耳的都是朗朗的读书声。早读的古诗古韵,孩子们沉浸在诗词的海洋中;午写的悦耳音乐,陪伴着师生笔洒千秋。最令我惊喜的是,无论年龄与否,每一位教师,都在课堂上精神抖擞,面带笑容,热情高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们怎么可能不全情投入地追随老师的脚步呢?很快,我也加入了老师们的队伍,接手三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初入班级,孩子们的率真是我始料未及的。我介绍自己来自于北方,简单说了说原来学校的特点,并放了几张随手拍的校园风貌照片。没想到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叽叽喳喳议论个不停,接连举手问问题,“那里也有这么多课吗?”“哈尔滨的雪下的有多大?”“下课时他们都玩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直延续到了课间。我感受到深圳的孩子敢说敢问,没有什么特别的界限感。我想这也挺好,在语文课堂上就需要孩子们提问题啊,这样才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语言文字,进而开始语文活动。但接下来的课堂却与我的想象大相径庭。我发现,课堂上,简单的字词理解还比较踊跃,只要我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学生就鲜有举手回答。是课文太难了吗?但接下来这一个单元的课文结束,无论课文内容难易,无论我如何启发,孩子们总是提不起兴趣,似乎一上阅读内容,就把自己“屏蔽”了,就是不想思考。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和观察,我逐渐找到了症结所在。深圳的城市发展较快,年轻人居多,而孩子们的父母工作非常忙碌,基本是早出晚归,根本没有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业,大多数孩子都是老人带,可想而知,疏于管理的学生,自由放任,能完成作业就不错了,自律的孩子太少了。而现在的语文学习,更多的是考察孩子的阅读积累,放眼望去,似乎爱看书的孩子挺多,但他们看的都是哪些方面的书呢?《查理九世》《马丁漫画》《魔仙传奇》......甚至还有的孩子在看《喜洋洋与灰太狼》。没有读书方面的指引,他们也会失去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认知,所以,也谈不上课堂上的思考互动了。接下来,我开始在奖励措施和课堂互动上有所变化。只要在语文课上发言的孩子,都会得到奖卡,而谁能回答的特别精妙、有一定的思考价值,我会加倍给奖卡。这个奖卡可是有兑现奖品的哟,而每次得到够数量的奖卡,大奖就是一本书。这些书目我都是精挑细选过的,很适合三年级孩子来读,有世界名著类,还有孩子喜欢的校园文学等。每得到一次大奖,我都给孩子们拍照,上传到班级群里。孩子们的热情空前高涨,把能得到老师奖励的大奖——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课堂上别提多踊跃了,无论是读课文还是讲阅读,他们都积极举手发言,先别管说的内容怎样,这种珍视荣誉的上进心让我很是开怀。我还鼓励他们,看完自己的书,可以在班级与其他大奖获得者进行交换,这样你读的书就是双倍甚至是更多的,还可以继续得到奖励!说起这种方法实施的成效,其实不是短时间内就立竿见影的,因为语文学习是长期积累、感悟文字的过程。现在,看到孩子们逐渐地开始丰富自己的书籍,课堂上听到他们越来越独到的见解,听到他们说,愿意上语文课了,我想,这就是我想要的正确的语文教学。以上我说到的教学案例,看似跟美好没有多大关系,其实不然。当今的教学,最大的阻碍就是功利性——考试。凡是跟考试挂钩,带给教师和学生的都是灰色的回忆。如果你的语文课堂上,听到的都是抓住采分点,记笔记,这是考点,诸如此类的应试语言,老师不愿意教,学生更不愿意听。如此的泱泱中华文化,怎样才能传承和理解?而我们,尝试着在课堂上,把学生的兴趣点与语文素养的提高结合在一起,才能推动这个学科的前行,进而形成美的教育。那么,做到这些的重要因素是什么?就是要有一个富有想象力的、热情的教师做好引领。我就是一个充满热情的教师,我给自己这样评价。虽然在龙外这个被年轻人“包围”的集体里,我是实打实的老教师,但,我的热情绝不会比别人少。因为我热爱我的专业,喜欢我的课堂。这份热情,我相信会逐渐点燃孩子们内心的美好,更加精彩纷呈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这就是我眼中的,好的教育。
本文标题:《什么是好的教育》读书有感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730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