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早教工作汇报【导读】这篇文档“早教工作汇报”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早教1一)健康活动1、抬头练习(2个月内)竖抱时让他抬头,俯卧时抬头。为什么要这样做?婴儿抬头时,双肩也抬起来了,而且下巴也能短时间离床,这就意味着他的视野改变了,丰富了视觉信息,同时也增强颈部的张力。2、翻身打滚(3个月)翻身是一项里程碑式的动作,是为今后的爬的动作作准备,他不愿意翻也行,你把他用卧单裹起来,然后轻轻一抽,你看他翻不翻,他不翻也得翻!此外,取仰卧位,把宝宝左腿放在右腿上,以你的左手推宝宝左手,使他产生翻身动作。3、抓握物件(4个月)抓握反射是婴儿的本能反射动作,无需训练,但我们应把这种本能反射动作演变成有意义的社会行为,那就得训练,很简单,把宝宝抱至桌前,桌上放几种不同的玩具,让其主动去抓握,也可以用鲜艳的颜色和清脆的带响声的玩具去逗引他,让其抓握,触摸,摆弄。4、练习坐(4-6个月)]四个月时,练习拉坐,即抓住宝宝的双手拉他坐起来,五个月时,将宝宝靠着坐,家长给予一定的支撑,然后是“青蛙坐”即不靠了,而是训练宝宝用双手撑着前面做青蛙状,到六个月,应训练他独坐,在独坐时,家长可先给予一定的支撑。5、换手游戏(6个月)将一个物件有意识地从一只手传递到另一只手,这是一件十分值得高兴的事,这就是抓握本能反射动作的延伸。先给他一件,他抓握了,而再出现的玩具更好看,他会随手扔掉第一件去抓第二件,家长不给,反复给宝宝做换手示范动作直到宝宝学会。6、让他爬(7个月)爬是一项婴儿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动作,爬得早、爬得长、爬得好的孩子智商高,语言能力发育快,长大后少有感觉统合失调的毛病。开始宝宝往后爬,家长要抵住脚跟鼓励他向前爬,开始匍匐(即腹部靠床面),家长要教他离开床面用四肢交替爬行,有一个妙招可以让他这样:取一条毛巾,兜着他的腹部,提起来让他爬。直线爬行了,还教他曲线爬,平地爬行了,还教他上坡下坡爬,我把这戏称为“花样爬行”,总之,变着法子让他爬的时间延续到九个月,十个月。7、拇食对捏(8个月)人类手的精细动作,统计起来有一亿多种,手是大脑的前哨,中国有句老话:心灵手巧。也可以反过来认识:手巧者一定“心灵”。而精细动作的起点是拇指和食指对起来捏东西,比如捏黄豆、捏花生等,这个动作十分具有象征意义,须知,所有的动物包括灵长类动物是无论如何完成不了这个拇食对捏的动作的。这是人类才具有的高难动作,标志着大脑的发展水平。顺便说一句,凡是手,眼配合的动作是对大脑训练的最有成效的动作,请家长特别记住。8、扶拦站立(10-11个月)让宝宝扶物站立,最后能移动几步,这是学步的开始。先是双手然后单手,这里要说的是,不要鼓励这个动作在孩子8、9个月时就用,记住,他今后要走一辈子,站一辈子的,过早站立并不好,这是考虑到宝宝的骨骼肌肉处于稚嫩阶段的保护性措施。我们反对超前,我们提倡“略超前”,但站立和行走,我认为略超前都不必。9、搭积木(12个月)手眼配合的游戏中,搭积木是最受欢迎的游戏,周岁的孩子至少要搭上两块或以上的积木而不倒,到1岁2个月,要求搭上三——四块积木而不倒。10、行走自如(1岁2个月)训练宝宝独立行走,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果大人增加一点内容,比如让宝宝拉着拖车一类的玩具行走,或采用抛球出去,让他来回捡球,这些都不失为一些训练宝宝综合动作能力的方法。11、穿珠子(1岁4个月)准备塑料绳和算盘珠子,手把手地教宝宝穿珠子,可能会出现困难,那么,不妨先穿塑料环子,然后再穿珠子,这是一项精细动作,可以培养孩子专注能力。12、扶栏上下楼(1岁半)家长让宝宝自己扶好楼梯扶手,两脚站稳后再一步一步登上,开始时家长可以扶持一下,然后试着放手,学会了上,再学一步一步下楼梯。13、投球入瓶家长先示范拇食对捏小球,然后拿到瓶口时放松,让球落入瓶中,让宝宝模仿,这个动作可逐渐增加难度,并且可以通过计算每分钟投入多少来促使宝宝增加投入的速度。14、踢球(1岁10个月)宝宝踢球时,开始可能有许多笨拙的举动,家长应鼓励孩子大胆踢,先只要求踢出去就行,然后可以提出更高要求,比如爸爸站在左前方,妈妈站在右前方,向宝宝发出指令:“把球踢向爸爸!”“把球踢向妈妈!”15、倒水入杯(2周岁)教宝宝在脸盆里用一个杯子盛满水,然后倒入另一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但可以提出要求,不能让水洒到杯外去,这是一种精细动作训练中要求准确性的训练,倒来倒去,孩子的手的掌控能力加强了。16、使用筷子(2岁3个月)家长示范用筷子夹红枣到盘子里,然后鼓励宝宝自己夹,最好能比赛,妈妈和宝宝看谁夹到盘子的红枣多。西方学者发现中国人使用筷子是使中国人智商比西方人高的原因之一,上面读过,手的活动与脑细胞发育有关,而使用筷子则是一种十分有效地通过手指的控制活动而有效地刺激脑的运动中枢,所以,我们建议家长早点把如何使用筷子吃饭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手段施行。当然,太早了有个安全问题,我认为在2岁3个月左右可以教了。17、走平衡木(2岁半)走平衡木是锻炼宝宝身体平衡,四肢协调的一次有用的活动,请家长务必不能省去这个环节。开始可以在地上划出两条线,要求孩子在线内走,然后用砖放平,上面铺上一长木板的平衡木,开始时,家长扶手保护,但务必通过反复练习,达到行走自如的程度。18、泥捏(2岁9个月)练习孩子用手将泥巴(或面团)捏成各种熟悉的东西,开始简单的如盘子、碗等,然后教他捏杯子、勺等。19、玩球(三岁)球在早期教育中是一种使用频率最高的玩具,三岁的孩子完全可以接抛球、举手过肩抛向指定地点,将球踢向“门”内,还有,看谁抛得高、投得远,总之,球类是孩子喜欢的东西应充分利用。二)认知活动1、视觉启智(新生儿)大脑通过五个感觉器官进入大脑的信息,其中80%是通过视觉进入的,中国人有“眼见为实”的话,可见在五感训练中,视觉训练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研究证明,黑白相间的图案对新生儿最具刺激性,这是因为当时婴儿视网膜上的椎体细胞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原因,尤其是靶心图(环状图),宝宝看到了很兴奋,因为靶心图与母亲的乳房相似。在婴儿床栏挂上类似母亲脸形的图案,会引起宝宝的注视,当宝宝看了一段时间再换上另一幅图。另外,在距宝宝20厘米外(新生儿都是近视眼)将彩色带响的玩具边摇边移动,宝宝会产生追随感应。母亲和宝宝对视,待他看清楚了你的脸后,边呼喊宝宝的名字,边移动脸,宝宝也会随你而移动,这是母亲给孩子上的第一堂课——逗引教育。2、触摸物体(3个月)除了尽早开启嗅觉味觉训练外,触觉训练也要及时跟上,让宝宝在伸手可及的地方放玩具,纸盒、红毛球等让他触摸。注意,不仅让他触摸柔软地、光滑地,应有意识让触摸一些粗糙的(树皮)坚硬的(金属物)乃至于热的,冷的等等。不同质地的东西接触,是给婴儿带来触觉灵敏度高的收获。3、认识物名(5个月)家长鼓励宝宝在听到“灯”、“花”、“鸡”等物名时,有明显用眼睛去看那个物体,而且通过家长的指教,用手去指向那个物体,这种指认物名是十分关键的认知训练,一方面促使孩子手——眼——耳——脑的综合利用,更重要的是,他开始将语言中的语音特征(说话的声音)和语义特征联系起来了,这种语言语意的联系是一种非同小可的进步。4、认识身体的第一个部位(7个月)家长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鼻子”,然后把住宝宝的小手指他的鼻子说“鼻子”,多次重复,然后抱着宝宝对着镜子,把住他的小手指着他的鼻子,又指着自己的鼻子,重复说“鼻子”。经过7——10天训练,当家长再说“鼻子”时,宝宝会用小手指着自己的鼻子了。5、认识身体其他部位(8个月)当孩子会指认鼻子以后,家长可以趁热打铁,重复上面的方法开始教宝宝认识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比如眼睛、嘴巴等等。6、认图、认字(9个月)我建议从9个月开始,进行一项重要的活动。我姑且把它叫做“母子共读”活动。和孩子一道用卡片、书等开始进行孩子对图书的教育。这是一项文化传承活动,让孩子从小看书、爱书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将使他一生立于不败之地。尤其在当前电视机、游戏机冲击之下,您的孩子独树一帜,这乃是人生一大幸事。美国吉姆·特米里斯最近在全美掀起了一场“朗诵运动”,其目的也是希望美国的母亲们在一天的24小时内,抽出宝贵的20分钟,给婴儿朗诵英文读本。其中甚至包括诵读美国独立宣言、林肯总统的演讲辞、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等。“母子共读”是一项使婴儿尽早接触人类文明最显彰的成果——书籍的有效手段。有人说看图认物我同意,但认字就不行了。我的回答是:婴儿识字,易于反掌。因为在他眼里,汉字和物是不分的,他像海绵吸水一样将他认知的对象,像照相机一样,快门一拨,感光胶片上呈现出表象。婴儿完全可以识字。当然,识字并不是我们早期教育的唯一价值取向,我的观点是,认字的孩子是好孩子,不认字的孩子也是好孩子。关键是,3岁以后,进入阅读,进而博览群书,关于这方面,我们将另有阐述。我这里只是热情地推荐,从孩子9个月开始,每个家庭都进行“母子共读”活动。7、模仿动作(10个月)模仿是人类最直接的学习行为,人类有许多行为无需培训,仅靠模仿便能掌握,比如打手机,没有一个成年人是从“学打手机培训班”毕业的,模仿别人怎么打就行了。孩子善于模仿,孩子喜欢模仿,其实许多早教内容,孩子仅靠模仿就可以习得。那么大人拿着碗喝水,鼓励孩子也学一学,拿勺子在水中搅一搅,宝宝也试一试孩子们一定乐此不疲,此外,模仿表情,让孩子由表及里地丰富情感。8、认识大小(11个月)人类的空间智能是从物体的大小开始的。随着大小概念的获得,接下来就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概念。那么,我们可以准备大小型号不一,但种类相同的物品,比如大号的洗发水瓶和小号的洗发水瓶,让孩子两相比较,得出哪个大些的结论。大饼干和小饼干放在一起,告诉他“这是大的,这是小的”。还有积木,大的积木放在下面,小的放在上面等等。9、认颜色(1岁)婴幼儿视觉启智的训练,应从颜色开始。婴儿从4个月以后,对颜色的辨认已明显发展。周岁以前,重点放在对“三原色”的辨认。此时,暂时不要出现中间色,比如橙色、灰色等。三原色的辨认,其中要准确无误地指认出红色,如果能训练出对黄色、蓝色的指认则更好。10、认识形状(1岁4个月)过了周岁,应开始辨认形状,宝宝最先认识圆形。然后能确认方形和三角形。完全可以把上述形状的名称和实图对上号,让孩子形成准确的形状概念。11、看图书(1岁半)此时,可以把书交给宝宝,由他自己去翻书看书。当然,家长应帮助他,用简洁明确的语言讲一些与图书相关的事情,还可以边讲边发问。宝宝会有凝神贯注的初步表现,并乐意回答简单的问题。我们把用这种方式的时期叫做“阅读准备期”。12、涂鸦(1岁8个月)交给宝宝一支笔,交给宝宝一张纸,让孩子在纸上涂抹。不是教他如何画画。而是让他体会信手涂抹的乐趣,从中获得对色彩和线条的敏感。13、数的概念萌芽(2岁)宝宝开始学用手指表示1和2,并有意识地教他1和一块饼干、2和两块饼干的对应关系。这是宝宝对数的理解和判断力最初的萌芽。即开始理解数与物的对应关系,教要落到实处。然后可趁势教孩子口念手点,口数一致地点数,比如数1-5、1-10等。14、长短、上下、前后(2岁3个月)用饮料管、铅笔等(长短不一)教宝宝认识哪支长、哪支短,然后扩大到绳子、筷子、勺等日用品。结合实际生活形成长短概念。让宝宝将两手放在身体前面和后面,或把玩具放在身前身后,让孩子形成前后概念,然后扩大到日常生活中,“你看那棵树,是在房子前面,还是后面?”将物品分别放在桌子上面或下面,进行上下概念训练。比较难的是左右概念,建议放在三岁以后再训练。15、自然观察能力训练(2岁半)带孩子上公园,可是教宝宝认知能力训练极好的机会。一进门就可以问:“宝宝你看,这棵树和那棵树,哪棵高一些?哪棵离我近一些?”“花是什么颜色?”“鸟在空中飞,那么鱼呢,鱼在什么地方?”很多家长抱怨说,我没有时间教孩子,我的回答是:你没有时间教孩子,等于告诉我们,你没有时间做人。刚才的例子告诉我们,教孩子不等于不上班去全职教,而是家长必须具备早期意识,心中时刻不忘,随时随地利用一切机会教。带孩子上公园是每个家庭都做了的,但有的家长带孩
本文标题:早教工作汇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747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