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亡羊补牢优秀教学设计通用【热选10篇】
亡羊补牢优秀教学设计通用【热选10篇】【导读】这篇文档“亡羊补牢优秀教学设计通用【热选10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亡羊补牢》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理解词语。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重点难点了解语言的主要内容,体会寓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寓言,谁能说说什么叫寓言?(寓,寄托;言,讲道理。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寓言《亡羊补牢》。(板书课文题目)二、解题,引出主要内容1、请同学们查字典,说一说题目中的“亡”“牢”分别是什么意思。“亡”在古代指丢失。“牢”在文中指羊圈。2、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养羊人丢失了羊才去修补羊圈。)三、学习生字、新词1、出示字词卡片,指名认读。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劝告后悔2、交流讨论,记忆字形。窟:上面是“穴宝盖”,下面是“屈”。街:中间最后一笔是“提”。窿:上面是“穴宝盖”,下面的“折文旁”下面有一横,不要丢掉。3、口头组词。四、深入学习,理解寓意1、默读课文。思考:养羊人丢了几次羊?(丢了两次羊,因为羊圈破了。)2、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1)指名读,画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去,把羊叼走了。)(2)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丢羊的事。(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狼从窟窿里叼走了羊,所以羊少了一只。)(3)句式训练。投影出示填空:我今天特别高兴,原来_______。因为小丽生病了,所以_______。(4)养羊人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那么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什么呢?(不听街坊的劝告。)指名读街坊和养羊人的对话。(5)养羊人的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养羊人的想法不对。因为他不修羊圈,羊还会再丢。他只想到已经丢的羊回不来了,却没有想到还会再丢羊。)同学们分析得对,养羊人没有认真分析丢羊的原因,考虑问题不全面。(6)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是什么?齐读第四自然段。“又”是什么意思?(这一次丢养的过程跟第一次一样。)由此可见,不听劝告,没有及时补救过失,不好的结果就会重演。同学们,这样的道理适用于学习吗?(比如做作业,如果错了,一定要好好分析原因,及时改正错误,下次不再错。)3、学习第五自然段。(1)指名读,画出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的想法。(2)理解句子,出示投影: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后悔”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感到自己以前的行为是错误的。说明养羊人认识到自己以前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3)养羊人现在修羊圈晚不晚?为什么?(现在修羊圈不晚,这样以后就不会再丢养了。)这次,养羊人思考问题比第一次有了进步,想问题想得全面了。(4)课文中哪一句说明现在修羊圈不晚?(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5)投影出示插图。请你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图上的内容。(因为养羊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赶快修补好了羊圈。)(6)养羊人这样做的结果怎样?(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再也”一词说明什么?(强调从此以后他的羊一直没有丢过。)五、深入理解,揭示寓意1、想一想,在丢羊、修羊圈这些事中,养羊人做错了什么,又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不听别人的劝告,考虑问题不全面。做对了:吸取自己不听劝告的教训,及时改正错误修补羊圈。)2、你读完了这个故事后懂得了什么?(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习了一则寓言,懂得了它所告诉我们的道理而且知道了读书要边读边想,这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越读越聪明。六、齐读课文《亡羊补牢》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标:1、认读、会写本课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的寓意。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2、复述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喜欢听语言故事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呢?(生说)这些寓言故事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寓言《亡羊补牢》(板书课题,齐读)二、理解题目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通过预习,你知道这个成语中的“亡”和“牢”分别是什么意思吗?(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课文中指羊圈)2、能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三、初读课文1、这则寓言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出示词语:羊圈后悔劝告窟窿街坊寓言(1)自由读词(2)第一行谁来读?(指名读)请同学们看第一行的词,有一个字的读音比较特殊,找到了吗?(圈:多音字)(3)第二行谁来带读?(指名读)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哪几个字的读音需要我们注意?(坊和窿读轻声)(4)一起把这几个要注意的词再读一读。(5)齐读这些词。3、指导书写过渡:窟窿这个词不仅读音特殊,字形也比较复杂。这两个字是同偏旁同结构的字,它们的偏旁都是“穴”,“窟”的下面是“屈服”的“屈”,“窿”的下面是“隆重”的“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窿”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1)生观察。(2)师范写,(3)生练写并展示。四、再读课文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请5位同学站起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读的怎么样,并且边听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1)指名读课文,(2)生评价。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的内容。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呢?(2次)(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养羊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可以动笔在书上划一划。汇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齐读这句话。板书:圈破丢羊(2)养羊人第一次2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那么第二次丢羊又是因为什么呢?(不听街坊的劝告)(3)街坊知道了这件事,对养羊人说了什么呢?谁来读?指导朗读:想一想街坊会用什么语气对养羊人说这些话呢?(劝告)谁再来劝一劝养羊人。同学们学着他的样子在下面练一练。请女同学一起来劝一劝养羊人。(4)养羊人有没有听从街坊的劝告呢?(板书:不听劝告)他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指导朗读:羊丢了,养羊人有没有在乎这件事?(没有)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养羊人的话呢?(满不在乎)谁再来读一读?(1-3)(5)句式练习(2)由此可见,不听劝告,没有及时补救过失,不好的结果就会重演。5、学习第5自然段(1)二次丢羊后养羊人是怎样想的呢?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5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指导朗读:第二次丢羊,使养羊人感到(非常后悔),谁能读出他的后悔之情。(2)他是怎样做的呢?一起读(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的结结实实的。)(板书:修补羊圈)从这里能够看出养羊人(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的改正了错误)(板书:知错就改)6、拓展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这个人在修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街坊又会怎么说呢?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呢?五、体会寓意1、想一想,在丢羊,修羊圈这件事中,养羊人做错了什么,又做对了什么呢?2、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说一说吗?3、从亡羊补牢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总结: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一则寓言,并且懂得了其中的道理。今天回去把这则寓言用自己的话讲给爸爸妈妈听。这句话是一个什么句?(反问句)你能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吗?(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了。)(6)同桌练读。(7)演一演。4、邻居的好心劝告,养羊人当作了耳边风,让我们来看看不听劝告的结果吧!请1位同学读一读第4自然段,其他人找一找养羊人不听劝告的后果是什么?(羊又少了一只)(板书:再次丢羊)这里的“又”说明了什么?(这次丢羊的过程跟上次一样)《亡羊补牢》教学设计【第三篇】一、教材简析《亡羊补牢》是1篇寓言故事,出自《战国策》。讲的是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劝告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第二天他又丢了羊,才后悔没有听从街坊的劝告,于是赶快动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二、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学写8个字。正确读写“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等词语。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学习读懂寓言的方法。三、教学重、难点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寓意,引导学生学习读懂寓言的方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课时两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看图片猜故事的游戏,好不好?(坐井观天、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2、这些故事都有什么特点呢?对,这些都是寓言故事,这些短小的故事都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3、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今天,老师就和大家走进寓言两则。齐读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一则寓言,伸出手跟老师板书课题《亡羊补牢》。(注意补是衣补旁,左边最后两笔是撇点)(齐读。)4、理解题目。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这里指羊圈。你是怎么知道这两个字的意思的?(查字典和联系课文都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这两字个的意思都清楚了,谁能完整的解释一下亡羊补牢的意思?养羊人丢失了羊,把羊圈补好了。这也是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大家读寓言故事,知道了题目就能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板书:读题目知内容)(二)检查字词咱们在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相信字词你一定能读准确。1、字词学习(1)第一行,谁来试一试?叼走劝告后悔羊圈注意圈的读音。齐读这一行。(2)第二行,可是有点难了。谁想试试?街坊窟窿结结实实(实在这里读作二声的)理解“街坊”意思?什么叫街坊?住在一条街上的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邻居。(4)指导“窟窿”大家看这个词,你发现了什么?(穴宝盖)出示:这就是古代的穴字,多像两块石头拱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洞啊,穴也是洞的意思,所以跟洞有关的字大多带有穴字头。这两个字在书写的时候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字形特点:盖得住漏的出,注意隆中间的小短横不能漏了)下面把窟窿这个词在你的本子上工工整整的写一遍。(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结合预习卡: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到了养羊人丢羊的呢?几次丢失羊?2、作者为什么会两次丢羊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师:有些同学的习惯非常好,读完了课文就坐得端端正正的。(一)学习第一次丢羊过渡:“窟窿”这个词不但难写,它还给养羊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呢。谁来说说它带来了哪些麻烦?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课件展示: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此时,这个人丢失羊,心情是什么样的?谁来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二)研读第二次丢羊养羊人为什么又第二次丢羊呢?请大家默读3-5段,画出有关句子。1、指名读。此时,街坊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来劝他,从哪里知道的?师:哪个词看出他着急?(赶快)师:街坊应该用什么语气劝说呢?现在我就是养羊人,你来劝劝我。(二个孩子)一起来劝劝我吧。(齐读)(出示PPT: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2、师: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而养羊人怎样想的呢?谁来做养羊人?(出示PPT: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此时,养羊人是一种怎样的态度或语气来说的呢?(谁能试着填一填)出示: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无所谓,毫不在乎)3、分角色朗读。街坊着急,他无所谓。下面同位俩合作练习读一读。师:哪位同桌来展示一下呢?总结方法:大家看体会这人物的心情和语气。就能读好人物的对话。4、所以,结果是:所以,第二天早上(出示: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5、这是养羊人第几次丢羊?你是从那个句子中读出来的?两个又6、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这句话中有两个“又”字,我觉得有点啰嗦,去掉可以吗?自己读读看。指名说。(两个又字看出因为他不听邻居的劝告,再次丢失了羊,为他很惋惜。)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惋惜再来读。(三)理解寓意。养羊人有没有改正自己的错误呢?他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1、指名读。(PPT)他很后悔,不该不接
本文标题:亡羊补牢优秀教学设计通用【热选10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84823 .html